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热能 > 正文

中国东北近50年干旱发展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

关注热度:198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谢安 孙永罡 白人海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应用实测的降水、气温和土壤湿度资料,分析我国东北区(含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近50年干旱化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用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距平和均方差所构造的“大气干旱指数”以及土壤湿度都显示,近50年来整个东北区是向干旱发展的,199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干旱化趋势尤为明显;而东北西部亚干旱地区的干旱化相对更严重(特别是内蒙古东部的北半部)。在亚干旱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中,气温的升高对干旱化的作用可能更重要。在东北区的南部,近50年来的降水是略有增加,但仍有向干旱发展的趋势。这显然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为探讨东北区干旱的发展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利用Jones等的1951~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资料和东北区25个站的大气干旱指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平均温度上升1 oC的情况下,中国东北区的干旱化程度要增加5~20%,最大的达到22%。这种形势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黑龙江省气象台 黑龙江省气象台
【关键词】中国东北区 土壤湿度 大气干旱指数 干旱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405)~~
【分类号】:P426.616
【正文快照】:
1 引言由于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全球性干旱的加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那种气候条件本来就不很适合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气候脆弱地区,如果干旱进一步变得更加严重,不仅使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人类无法继续生存,而且荒漠化和沙漠化将导致植被的消失,对周边环境还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东北地区干旱趋势的年代际变化    孙永罡,白人海,谢安

中国北方未来干旱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黄庆旭;史培军;何春阳;李晓兵;

东北地区气候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建立    冯锐;班显秀;胡伟;张玉书;陈刚;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极值空间演变特征    杨素英,孙凤华

ALMANAC模型对大豆产量的模拟    温美丽,高晓飞,谢云,刘宝元

气候变暖与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适应行为    王媛,方修琦,徐锬,戴玉娟

近43年来小兴安岭及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于成龙,胡海清,刘丹

关中平原土壤水环境变化与植被建设    周旗

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研究    涂钢

松花江流域气候年代际变化分析及预测    孟悦

辽宁省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赵春雨

内蒙古夏季干旱分析研究    宋桂英

中国近50年降水和湿度资料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研究    黄群

樟子松树轮宽度年表及其干湿指示意义研究    陆小明

江苏省气候变化与干旱研究    康俊

嫩江、松花江流域夏季降水与水位变化分析    李帅,白人海,陈莉

我国东南部夏季干旱指数研究    吴洪宝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的气候变异与土地荒漠化    李宝林,周成虎

黑龙江玉米气候资源的技术开发    于永辉;管丽晶;

中国积雪的分布    李培基,米德生

试论中国的雪害区划    胡汝骥,魏文寿

近40a来新疆河流洪水变化    李燕

多年冻土区块、碎石护坡冷却作用的对比研究    孙志忠,马巍,李东庆

青藏铁路建设冻土工程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拉有玉,张鲁新

我国过去50a来降水变化趋势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Ⅱ):月系列    叶柏生,李翀,杨大庆,丁永建,沈永平

玛曲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王素萍;宋连春;韩永翔;冯建英;

长江源沱沱河区45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张国胜;时兴合;李栋梁;汪青春;戴升;

“冷却路基”方法在青藏铁路上的应用    程国栋;孙志忠;牛富俊;

气候变暖对甘肃省风能资源的影响及应用对策建议    林纾;陆登荣;陶健红;杨苏华;瞿汶;郝志毅;龚建福;

1960—2000年中国不同季节的气温分区及趋势    秦爱民;钱维宏;蔡亲波;

桂西山地灾害的监测、预测及其对策    韦革宁;廖胜石;

近50年营口地区气候暖干变化分析    金巍;曲岩;

基于CLM3模拟的中国区域陆地水资源分析    杜川利;刘晓东;Wanli Wu;

西北地区伏期干旱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吴爱敏;郭江勇;王劲松;

1961~2004年青海积雪及雪灾变化    时兴合;李凤霞;扎西才让;郭安红;达成荣;唐红玉;

河西走廊山地-荒漠-绿洲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与系统耦合    刘学录

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变化雷达探测模型和应用研究    杨虎

东北农牧交错区景观结构、功能与区划    梁存柱

基于GIS的国家尺度和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库研究    解宪丽

木醋液对植物生长调节机理研究    王海英

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    汪中华

莱州湾南岸海岸带环境退化及治理对策研究    杨鸣

近100年来中东亚干旱区对全球变暖的区域气候响应研究    王劲松

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陶健红

黑龙江省土地覆盖景观格局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    刘丹

华北夏季旱涝发生的规律及其与北极海冰的相关分析    谢付莹

张掖市土壤母质、土壤与植被的景观多样性比较研究    胡文忠

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马福印

中国西部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    王大钧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李春梅

毛乌素地区沙漠化驱动机制研究    郝成元

西北地区旱涝指数及时空特征研究    王越

玉米螟发生发展模型及软件开发    李红

黑龙江省旱作物农业气象产量预报的研究及系统研制    姜丽霞

宁夏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研究    曹象明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率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郭其蕴,蔡静宁,邵雪梅,沙万英

华北平原地区夏季严重旱涝特征诊断分析    孙安健,高波

干旱指标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王劲松;郭江勇;周跃武;杨兰芳;

西北地区秋季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    张天峰;王劲松;郭江勇;

西北干旱区近50a旱涝时空变化及其防御措施研究    任朝霞;杨达源;

河南干旱指标的客观性研究    程炳岩,钱晓燕,朱业玉

东亚季风气候的历史与变率    安芷生,刘晓东

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与东亚大气环流    张庆云,陶诗言,陈烈庭

面雨量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董官臣,冶林茂,符长锋

干旱指标及其在浙江省干旱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樊高峰;苗长明;毛裕定;

留茬少耕或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李立科;王兆华;赵二龙;洪晓强;

大杜鹃自然物候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浅析    祁如英;严进瑞;王启兰;祁永婷;

我国降水变化的若干特征和可能机理研究    钱永甫;宁亮;梁姗姗;黄樱;王志福;徐忠峰;

东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生产与利用及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生产模式    陈玉香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河川径流及土壤水文的影响    穆兴民

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    李立军

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吴泠

基于GIS的气候要素空间分布研究和中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计算    李军

基于高速摄像提取被抛土体运动信息的研究    刘保玲

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和极端降水过程的时空特征及其诊断分析    韩艳凤

东北农牧交错区草地生态脆弱期绵羊生产方式研究    林佳乔

吉林省玉米低温冷害预测技术研究    李袆君

福建省50年气候变化特征    吴滨

基于复杂度的观测数据的非线性时空分布特征    侯威

松花江流域气候年代际变化分析及预测    孟悦

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影响评估    曲金华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调控模式研究    李伟业

豫中地区气候变化对物候的影响    韩小梅

河北省气候干湿状况变化特征分析    刘剑锋;刘学锋;刘芳圆;肖嗣荣;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李辑;龚强;

1961-2003年黑龙江省主要树种的生态地理分布变化    刘丹;那继海;杜春英;张剑侠;

我国区域干旱特征及干旱灾害应对措施分析    方红远,甘升伟,余莹莹

基于幂律尾指数研究中国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    支蓉;龚志强;王德英;封国林;

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生理生态学研究概论    李西文;陈士林;

湿润指数时空变化及与降水量线对比研究    张方敏;申双和;

铜川市耀州区不同植被下土壤水分的差异性研究    高利峰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节水抗旱技术模式研究    司振江

基于修订的自适应Palmer指数的中国干旱变化规律的研究    俞胜宾

樟子松树轮宽度年表及其干湿指示意义研究    陆小明

中国降水的幂律尾分布特征    支蓉

气候变化对东北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张旭光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    吴泽新

江苏省气候变化与干旱研究    康俊

基于DSSAT的河南省冬小麦灌溉管理决策及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成林

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场的时空特征分析    黄嘉佑

中国月平均降水场的时空相关特征    李维京,丑纪范

我国东部夏季雨带类型的划分及预报    魏凤英,张先恭

松花江、嫩江流域降水异常对水位变化的影响    白人海,李帅,王明洁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分布的季度预报方法    廖荃荪,赵振国

气象部门要积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记者 范武平

 
关键词: 中国东北区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