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焦炉气辅助煤气化制甲醇系统概念设计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0:37
热度:

焦炉气辅助煤气化制甲醇系统概念设计【摘要】: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基础产品,其原料气来源广泛,最有价值的是气化煤气、焦炉气和天然气。我国富煤少油贫气,天然气制甲醇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气化煤

【摘要】: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基础产品,其原料气来源广泛,最有价值的是气化煤气、焦炉气和天然气。我国富煤少油贫气,天然气制甲醇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气化煤气是甲醇原料气的主要来源。 煤富碳少氢,气化煤气的氢碳比在0.2~1.0之间,而甲醇原料气的适宜氢碳比约为2,所以典型的煤制甲醇工艺需要将气化煤气进行水煤气变换以调整氢碳比。此过程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仅浪费了碳资源,而且耗费能量。我国是焦炭出口大国,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焦炉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和甲烷,分别占60%和26%,其氢碳比高达6.5,但未得到有效利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煤制甲醇的新流程,该流程利用气化煤气和焦炉煤气氢碳元素互补进行物料集成,采用三重整反应,用焦炉煤气中的甲烷吸收传统煤制甲醇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并生成有效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由此提高了碳元素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本文以Aspen Plus软件为平台,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对煤制甲醇过程进行单元建模、模拟和合成。通过三重整反应,以焦炉煤气辅助煤气化过程制甲醇,分析了煤焦化规模与煤气化规模比对产品气氢碳比和整个过程碳利用率的影响,并分别研究了两种流程配置的系统性能。针对旧厂改造,焦化厂煤处理量为600万吨/年,气化厂煤处理量为200万吨/年时,碳元素利用率可由40%提升至65%,CO2减排下降2/3。针对新建焦化厂,规模达1400万吨/年煤处理量时,更可以取消煤气化流程中的水煤气变换装置,以简化流程和降低投资。碳元素利用率和CO2减排效果更佳明显。 【关键词】:煤气化 焦炉气 三重整反应 碳元素利用率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Q223.121;TQ5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3
  • 1.1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和趋势10-12
  • 1.2 甲醇粗原料气的制造12-17
  • 1.2.1 甲醇原料气的来源12-14
  • 1.2.2 以煤为原料制甲醇原料气14-16
  • 1.2.3 焦炉气制甲醇原料气16-17
  • 1.3 化工过程模拟技术概论17-21
  • 1.3.1 过程系统工程简介17-18
  • 1.3.2 化工过程流程模拟系统简介18-19
  • 1.3.3 流程模拟软件 Aspen Plus19-21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21-23
  • 第二章 焦炉气辅助煤气化制甲醇系统建模和模拟23-49
  • 2.1 空分单元(ASU)23-26
  • 2.2 固体原料预处理和气化单元(SPG)26-32
  • 2.2.1 煤气化方法26-28
  • 2.2.2 Texaco 水煤浆加压气化过程28-32
  • 2.3 水煤气变换单元(WGS)32-34
  • 2.4 酸性气体净化和硫回收单元(AGR-CLAUS)34-39
  • 2.4.1 低温甲醇洗34-35
  • 2.4.2 克劳斯硫回收35-37
  • 2.4.3 酸性气体净化和硫回收单元模拟37-39
  • 2.5 甲烷三重整单元(TRM)39-43
  • 2.5.1 甲烷三重整概念39-41
  • 2.5.2 TRM 单元过程模拟41-43
  • 2.6 煤焦化和焦炉气净化分离单元(CC-CCGS)43-45
  • 2.6.1 煤焦化过程物质平衡43
  • 2.6.2 焦炉气净化分离过程43-44
  • 2.6.3 煤焦化和焦炉气净化分离单元过程模拟44-45
  • 2.7 甲醇合成单元(MS)45-47
  • 2.7.1 Lurgi 低压甲醇合成工艺45-47
  • 2.7.2 甲醇合成单元过程模拟47
  • 2.8 本章小结47-49
  • 第三章 焦炉气与煤气化集成系统的流程设计和分析49-60
  • 3.1 常规甲醇生产系统49-50
  • 3.1.1 煤气化制甲醇系统(CTM)49
  • 3.1.2 焦炉气制甲醇系统(CGTM)49-50
  • 3.2 焦炉气与煤气化集成系统流程设计50-59
  • 3.2.1 焦炉气与煤气化集成系统思路与机制50-53
  • 3.2.2 流程模拟与合成53-55
  • 3.2.3 系统分析55-59
  • 3.3 本章小结59-60
  • 第四章 焦炉气与煤气化制甲醇系统案例研究60-64
  • 4.1 有水煤气变换的焦炉气辅助煤气化制甲醇流程60
  • 4.2 无水煤气变换的焦炉气辅助煤气化制甲醇流程60-63
  • 4.3 本章小结63-64
  • 结论64-65
  • 参考文献65-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1-72
  • 致谢72-73
  • 附件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双气头”多联产系统的能值评估    王灵梅;李政;冯明豪;左兴堂;郝晓玲;许兆峰;倪维斗;

CH_4-CO_2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进展    王志

过程系统工程研究进展    钱宇

过程系统工程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杨友麒,成思危

基于Aspen Plus用户模型的甲醇合成模拟及分析    谭伟;宋维仁;叶银梅;陈立芳;漆志文;朱建宁;孟庆军;

焦炉气制甲醇补充二氧化碳提高焦炉气利用率    董永波;

恩德炉煤气化工艺的防火设计    陈志平;

非理想溶液间歇精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凡书杰;阮奇;吴祖钰;严佐毅;

单质炸药生产线的模块化设计    金建平;席伟;王勇;

神华煤直接液化反应动力学的辨识和量化    李志鹏;许闽;杨中凯;刘辉;

高炉煤粉喷吹过程的数学模型    丁立刚,李保卫,徐楚韶

水煤浆添加剂及水煤浆稳定性的研究    寿崇琦,赵春宾,贾海波,杨树新,张志良,郑利强,李关宾,陈立仁

粉煤灰基多孔陶瓷膜的制备研究    任祥军;张学斌;刘杏芹;孟广耀;李宾;

清洁能源与煤的清洁燃烧    张天孙

基于欧拉多相流模型的流化床煤气化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王小芳;金保升;钟文琪;

不同湍流模型对强旋流动的数值模拟    孙锐,李争起,吴少华,陈力哲,秦裕琨

F-T反应产物水烃质量比分析及实验研究    周晓峰;陶跃武;翁惠新;陈庆龄;

利用过程技术提升异氰酸酯工艺水平及新技术开发    郑世清;杨霞;

关于福建煤炭洁净生产的若干思考    郑斌;

铁矿煤球团自产还原气生产直接还原铁工艺及估算    苏亚杰;杜英虎;陈寿林;

铁矿煤球团自产还原气生产直接还原铁工艺及估算    苏亚杰;杜英虎;陈寿林;

铁矿煤球团内生还原气生产直接还原铁工艺及估算    苏亚杰;杜英虎;陈寿林;

铁矿煤球团内生还原气生产直接还原铁工艺及估算    苏亚杰;杜英虎;陈寿林;

铁矿煤球团内生还原气生产直接还原铁工艺及估算    苏亚杰;杜英虎;陈寿林;

煤化工重大技术装备政策研究    徐振刚;俞珠峰;陈贵峰;任世华;吴立新;罗腾;房金刚;肖乃友;

浅谈加强煤层气学科人才培养    李献水;李雪峰;陈平;张心彬;

煤气化过程高浓度酚氨污水化工处理流程开发、模拟与工业实施    余振江

基于管网计算理论的通用锅炉水动力计算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谢金芳

油漆渣-焦油渣工业危险废物焚烧特性的研究    陶玲

高温条件下焦炭反应特性实验研究及层燃数值模拟    林鹏云

复杂化工过程的调控流图建模方法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郑娆

米曲霉氨基酰化酶的固定化及其拆分N-乙酰-DL-苯甘氨酸的研究    王燕

流化床内高浓度气固多相流动和燃烧的数值试验研究    查旭东

自交联型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动力学研究    李和平

固态医疗垃圾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与燃烧特性数值分析及实验    冉景煜

低温乳聚丁苯橡胶实时优化系统构造及模型研究    田文德

煤化工气液固多相流管道磨蚀机理及仿真预测研究    包金哲

水吸收—精馏回收废气中丙酮的工艺研究    高前进

煤直接液化残渣性质及应用的探索性研究    范芸珠

微波改性与掺混煤液化残渣对石油焦气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张保申

基于CFD离心泵数值模拟及性能优化    吕培文

EPR定量测定煤中自由基的方法及煤液化机理的研究    郑榕萍

煤加氢气化反应的实验研究    陈振兴

煤液化残渣利用及液化油芳烃萃取研究    李洋洋

电厂优化配煤及燃煤添加剂研究    李清毅

基于开放架构的对二甲苯氧化反应器建模与优化研究    赵晓锐

超细镍基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反应的性能Ⅱ.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和抗积碳性能的影响    许峥,张鎏,张继炎,赵金保

微波辐照下泡沫陶瓷担载镍催化剂上CH_4/CO_2 重整制合成气反应    徐兴祥,张劲松,杨永进,徐志军,扬振明

不同方法制备的Ni/ZrO_2-CeO_2-Al_2O_3催化剂对CH_4-CO_2重整反应的催化性能    李春林,伏义路,卞国柱

制备高效稳定CO_2重整甲烷Ni/ZrO_2催化剂的新方法    李艳,叶青,魏俊梅,徐柏庆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镍基催化剂性能 Ⅱ.碱性助剂的作用    许峥,李玉敏,张继炎,张鎏,何菲

多联产系统的能值评估    王灵梅;李政;倪维斗;

载体对镍基催化剂CH_4/CO_2重整制合成气性能的影响    李基涛,陈明旦,张伟德,严前古,万惠霖

β-氧化铝型六铝酸盐BaNiAl_(11)O_(19-δ)催化甲烷CO_2重整制合成气    徐占林,毕颖丽,甄开吉

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资源/能源/环境整体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倪维斗,李政,薛元

六铝酸盐LaMAl_(11)O_(19-δ)催化CO_2重整甲烷制合成气    徐占林,崔湘浩,甄明,毕颖丽,甄开吉

焦炉气常压非催化转化工艺自控系统    冯艳琴;杜会侠;

焦炉气转化补重油可行性分析    王金平;

焦炉气制甲醇原料气净化工艺浅析    杨柱荣;蹇守华;武振林;杨彦伟;

焦炉气制甲烷的新型催化剂及其应用工艺    贺安平;杜勇;申亚平;

焦炉气综合利用发展趋势探究    毛建新;

我国焦炉气化工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齐景丽;孔繁荣;

焦炉气制甲醇补充二氧化碳提高焦炉气利用率    董永波;

车用焦炉气脱硫技术研究    吴海波;何锋;王海涛;李一鸣;

从焦炉气收囘轻油    吴子炉;

焦炉气制氨工业中加压催化部分氧化的工艺设计    白添中;

焦炉气中氢的规模分离方案研究    昌锟;李青;李强;

焦炉气中硫化物和噻吩的分析    秦仲林;姜瑛;张军;

焦炉气制甲醇过程甲烷和总硫含量高的原因分析    顾维;崔风桐;

焦炉气替代天然气制氨工艺改造及运行情况    黄新会;杨冰旭;邹晓军;

铁钼催化剂在焦炉气加氢精脱硫工艺中的应用    裴学国;亓栋;丁卉;

焦炉气替代天然气对合成氨装置的影响及对策    豆怀斌;

新型焦炉气深度净化工艺及催化剂的开发    周晓奇;李军;

焦炉气甲烷化及煤层气脱氧制LNG技术    李泽军;

焦炉气制甲醇与天然气的比较    王大军;张新波;李煊;李泽军;成雪清;王晓东;古共伟;

为全省焦炉气综合利用作示范    记者 曹运生

焦炉气驱动汽车跑    罗开林 梁隽

焦炉气变汽车能源节能又环保    记者 刘志强

贵州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焦炉气用作汽车能源 湖南启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记者 刘志强 俞慧友

中焦协研讨焦炉气高效优化利用    彭荣 赵光美

新能源开发:焦炉气制氢    石新忠

焦炉气化工利用技术进展    李泽军 王大军 孙世珍

“天灯”一年损失270亿元    石新忠

焦炉气替代天然气改造管道全线贯通    特约记者王海英

焦炉煤气大规模生产化肥成为现实    特约记者 程林生 通讯员 孙炜

焦炉气制甲醇生产中节能降耗与废物回收利用的研究    解永芬

20万吨/年焦炉气制甲醇装置补碳技术研究    郝力平

焦炉气辅助煤气化制甲醇系统概念设计    彭丽娟

基于焦炉气的HCNG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研究与数值模拟    王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