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2007关注气候变化 新节能技术应对全球变暖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0:32
热度:

2007关注气候变化 新节能技术应对全球变暖【摘要】:正2007年,联合国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气候变化。在本届联大一系列高级别专题会议上,讨论气候变化的议题排在第一,而且多是国家和

【摘要】:正2007年,联合国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气候变化。在本届联大一系列高级别专题会议上,讨论气候变化的议题排在第一,而且多是国家和政府首脑级的。年底,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了有近万名代表 【关键词】气候变化 节能技术 联合国秘书长 新能源 政府首脑 全球变暖 替代能源 巴厘岛 高级别 发展中国家
【分类号】:X321;F206
【正文快照】: 2007年,联合国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气候变化。在本届联大一系列高级别专题会议上,讨论气候变化的议题排在第一,而且多是国家和政府首脑级的。年底,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了有近万名代表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已经非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蓄能器在全液压注塑机的应用以及节能效果研究    杨智韬;魏保华;瞿金平;

快速启动电解槽节能技术    郑凤章;李撼宇;孟祥杰;

有色金属:产业升级刻不容缓 专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冶金建材业务部有色金属处处长陈学森    朱娅琼;

新产品新技术    

“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    杨潇;李杨帆;尹荣尧;孙翔;朱晓东;

中国自动化与可持续发展——自动化技术进入“低碳经济”新时代    孙柏林;

从设备管理入手推进节能减排    李国庆;

没有对手,力求共赢    

比哥本哈根会议更重要的    黄荻;Jochen Hauff;

国际    

征文通知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热轧综合吨钢能耗影响因素研究    曹阳;张华洋;马利民;纵琦;

有机硅生产线节能技术的应用    张亚娣;戴永琴;

我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取得四大进展    李慧;

国科同创广告吹嘘国家硬性推广雷人燃气炉    

理论草原生态系统平衡态对有限振幅参数扰动的稳定性研究    孙国栋;穆穆;

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非线性响应引起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翁衡毅;

北太平洋海表面高度低频变异的动力机制研究    张永垂;张立凤;姜杨;

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的几种博弈分析    许艳;李岩;

《后天》的警示——让我们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张骥;

写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到来之际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满生 本报记者 高靓

2009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浩 本报驻德国记者 顾钢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钊 本报驻英国记者 何屹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杜华斌 本报驻韩国记者 邰举 本报驻日本记者 葛进 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郑晓春 本报驻巴西记者 张新生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学华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程刚

日本着手建造大型环保船    彭永清

低碳世博中心落成    特约记者 顾定槐

生态住宅,我们能做些什么?    上海交通大学 周沈洁

阿尔卡:创意不是天马行空    筱曦

2009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本报国际部

进一步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 局长 郑国光

中国气象局机关学习哥本哈根大会精神    记者 王晨

2009年 我们这样走过    本报记者 冯君 王晨 郭起豪 戴随刚 姜永育 通讯员 陈海存

基于生物量计测的北京城区园林绿地净碳储量研究    王迪生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王伟男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    郭冬梅

共和盆地达连海中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    陈英玉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王丹

锡林郭勒地区气候变化规律与植被覆盖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王海梅

我国北方典型生态区气候变化对农田、森林和草地生态的影响研究    赵国强

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研究—种植结构与技术方向    孙芳

青藏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1982-2003)    曾彪

不同天气系统对海南岛降水的贡献及其变化的研究    吴岩峻

人的存在与生态文明意识    崔旸

基于节能的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采光中庭设计探析    周洁

国家基本基准站地面气温序列中城市化影响的检测与订正    张爱英

建筑节能技术集成优化与评价研究    黄茜

气候变化对渤海盐度年际变化及长期变化的影响    匡晓迪

宁夏北移冬小麦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效益分析    王雅琼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际航运经济的影响研究    张雅洁

高技术建筑的生态解析    陈威成

论冷战后中美在全球环境领域的机制化互动    孙一鸣

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    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