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生物质与煤气化过程热力学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0:11
热度:

生物质与煤气化过程热力学分析【摘要】:气化是最有潜力的生物质能和煤炭洁净高效转化技术,是多联产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环节,气化产物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关系着多联产系统的连续和稳定运行。对

【摘要】: 气化是最有潜力的生物质能和煤炭洁净高效转化技术,是多联产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环节,气化产物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关系着多联产系统的连续和稳定运行。对于气化多联产系统而言,其气化原料可能是煤、石油焦、各种有机垃圾或生物质等等,不同的气化原料元素组成、挥发分含量等指标都不尽相同,而为了保障多联产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又必须保证气化后的粗燃气在组成及相对含量一定;但由于气化原料本身性质以及气化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对于气化过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对于气化操作参数对燃气组成的影响和调控也认识得不够明确。要保证气化产品组成和含量的相对稳定,必须针对性地调节气化操作参数,这就需要对生物质和煤气化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气化操作参数对于气化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得到能够与原料特性对应的操作参数与产气组成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准确快捷地优化气化操作条件。 热力学平衡分析作为一种研究多组分多相复杂反应体系的重要方法,对于研究反应物没有具体化学分子式的复杂反应过程,了解温度、压力、气化剂用量等气化操作参数对气化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针对性地通过控制气化操作参数来调节气化产物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因此,本文选取了两种比较典型而又物化性质相差较大的气化原料——晋城无烟煤和交城秸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力学方法研究气化操作参数对产气组成的影响规律。在对生物质和煤气化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原理,从生物质和煤的元素分析数据出发,应用CHEMKIN软件对生物质和煤的气化体系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分析并讨论了生物质和煤气化体系热力学平衡的特点,考查了气化温度、压力、当量比(ER,Equivalence Ratio)和水蒸气/原料重量比(S/M,Steam/Materal Ratio)等气化操作参数对气化产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的影响,并从能量利用率和元素利用率最大化角度,初步探讨了气化操作参数的优化。通过对生物质和煤气化体系的热力学平衡分析,为进一步认识生物质和煤的气化过程,了解操作条件对平衡组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优化气化操作条件,提供初步的理论指导和基础数据。 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分析,本文可以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生物质和煤气化体系热力学平衡组成的主要组分都是CH_4、CO、CO_2、H_2、H_2O、H_2O(1)和C(s),当使用空气作为气化介质时,体系中还会存在一定量的N_2。由于煤富炭少氢、氧的特点,相比于生物质气化,煤气化过程需要消耗更多的空气和水蒸气,但其气化过程、气化体系平衡组成,以及温度、压力等气化操作参数对其热力学平衡组成的影响,都与生物质气化体系类似。 2.温度、压力、当量比和水蒸气/原料重量比都是影响气化体系热力学平衡组成的重要因素。由于整个气化过程是一个强吸热且体积增大的过程,升高温度和降低压力都有利于气化的进行;空气(氧气)和水蒸气同作为气化介质,其用量都存在最优值,并且通过控制水蒸气的使用量,可以方便地调节气化燃气中CO和H_2的比例。 3.生物质和煤气化体系是一个多组分多相的复杂反应体系,影响其热力学平衡组成的因素较多,并且各气化操作参数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例如,温度和压力对气化体系热力学平衡组成有着相反的影响趋势,并且通过热力学分析发现,适当升高气化温度,完全可以解决由于压力升高导致的可燃气体分率和炭转化率降低问题。 4.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一定空气和水蒸气使用量时,生物质气化的准平衡温度与压力的关系为:T_E/K=1162.98+61.61×ln(p/MPa-0.00138) 通过该方程,可以准确快捷地确定生物质在不同压力条件下气化,使得气化产物中可燃气体分率达到最高的最佳气化温度。 5.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当量比ER与最佳水蒸气/气化原料重量比S/M_O都具有很好的反比线性关系,并且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当量比ER与最佳水蒸气/气化原料重量比S/M_O的关系曲线都几乎平行,亦即各关系曲线的斜率非常相近,因此,通过将各曲线的斜率平均化,使得曲线的截距成为温度或压力的函数,然后通过非线性回归,得到了S/M_O与ER和p,以及S/M_O与ER和T的函数关系。以生物质空气-水蒸气气化为例,得到T=1173K时,S/B_O与当量比ER及压力p的关系函数为:S/B_O=-1.48×ER-7.88E-03×p~2+9.10E-02×p+0.31 常压下S/B_O与当量比ER及温度T的关系函数为:S/B_O=-1.54×ER+1.29E03×exp(-T/74.10)+0.31 该方程可用于指导生物质在不同温度或压力条件下,进行空气(或氧气)-水蒸气气化时,为了使气化产物中可燃气体分率达到最高,所需要的空气(或氧气)使用量,以及对应的水蒸气需求量。 相比于通过实验手段摸索,根据Gibbs自由能最小化原理进行热力学分析,可以更准确快捷地计算出生物质和煤气化体系的平衡组成,并可以方便地考察温度、压力和气化剂用量及比例等操作参数对气化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能够为生物质和煤气化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生物质 气化 复杂反应体系 化学平衡 热力学 Gibbs自由能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Q511.6
【目录】:
  • 摘要3-7
  • ABSTRACT7-14
  • 符号说明14-16
  • 第一章 绪论16-30
  • 1.1 研究背景16-21
  • 1.1.1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16-18
  • 1.1.2 煤的洁净利用与转化18-19
  • 1.1.3 气化多联产系统概述19-20
  • 1.1.4 对生物质和煤气化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必要性20-21
  • 1.2 复杂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平衡21-23
  • 1.3 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23-27
  • 1.3.1 目标函数23-24
  • 1.3.2 约束条件24-25
  • 1.3.3 热力学数据25
  • 1.3.4 CHEMKIN软件简介25-27
  •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27-30
  • 第二章 生物质和煤气化过程热力学分析30-38
  • 2.1 论文中相关名词术语的定义30-32
  • 2.2.1 当量比(ER,Equivalence Ratio)30-31
  • 2.2.2 水蒸气/原料重量比(SAt4,Steam/Material Ratio)31-32
  • 2.2.3 准平衡温度(T_E,Pre-equilibrium Temperature)32
  • 2.2.4 最佳水蒸气/原料重量比(S/Mo),Optimal Steam/Material Ratio)32
  • 2.2 生物质气化热力学过程分析32-35
  • 2.2.1 原料的干燥与热解33-35
  • 2.2.2 氧化、还原反应35
  • 2.3 煤气化热力学过程分析35-36
  • 2.4 体系及组分的确定36-38
  • 第三章 生物质和煤气化体系热力学计算及分析38-66
  • 3.1 生物质气化体系的热力学平衡38-45
  • 3.1.1 生物质气化多相体系的平衡组成38-40
  • 3.1.2 温度对生物质气化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40-41
  • 3.1.3 压力对生物质气化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41-42
  • 3.1.4 ER对生物质气化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42-43
  • 3.1.5 S/B对生物质气化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43-44
  • 3.1.6 本节小结44-45
  • 3.2 煤气化体系热力学平衡45-51
  • 3.2.1 煤气化多相体系的平衡组成45-46
  • 3.2.2 温度对煤气化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46-48
  • 3.2.3 压力对煤气化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48
  • 3.2.4 ER对煤气化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48-49
  • 3.2.5 S/C对煤气化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49-50
  • 3.2.6 本节小结50-51
  • 3.3 气化操作参数间的相互影响51-54
  • 3.3.1 温度和压力的相互影响52-53
  • 3.3.2 ER和S/B的相互影响53-54
  • 3.4 气化操作参数的优化54-66
  • 3.4.1 气化温度与压力的关联分析55-59
  • 3.4.2 水蒸气加入量对气化产物平衡组成的影响59-60
  • 3.4.3 不同压力下ER与S/Bo值的关系60-63
  • 3.4.4 不同温度下ER与最佳S/B值的关系63-66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建议66-72
  • 4.1 全文总结66-68
  • 4.2 论文的创新点68-69
  • 4.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69-72
  • 4.3.1 研究的不足69
  • 4.3.2 研究展望69-72
  • 参考文献72-78
  • 附录78-86
  • 致谢86-88
  • 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8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确定炼焦煤硫转化率方法的研究    余柏林;段春明;

桉树木屑热裂解制生物油的研究    张博;邬小兵;任德安;刘健;龙敏南;

生物质能的研究进展    屈叶青;朱小顺;罗晓霞;

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CDM项目开发    孙丽英;田宜水;孟海波;赵立欣;

造纸污泥混煤燃烧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宁寻安;张凝;刘敬勇;杨佐毅;李磊;周剑波;魏培涛;罗海健;

KOH-水蒸气活化法制煤基活性炭和氢气的研究    杨晓霞;周安宁;

啤酒废水中生物质能回用的意义    宋建华;

浅谈煤中锗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    王宝旗;

污泥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含Pb~(2+)模拟废水的吸附特性研究    张双圣;刘汉湖;张双全;罗鹏;邱超;

吡啶型氮快速热解中HCN和NH_3生成机理研究    袁帅;李军;周志杰;王辅臣;

国外生物质能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王贤华;陈汉平;邵敬爱;杨国来;张世红;刘德昌;

流化床生物质CO_2催化气化模拟分析    张建社;郭庆杰;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制备技术应用与市场需求展望    周斌;雷建国;魏然;

自混合下行循环流化床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燃料油    田原宇;梁鹏;盖希坤;乔英云;

生物质炉具:市场前景看好,更需政府支持    王玉琪;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研究    孙凤莲;王雅鹏;

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战略    王革华;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与我国西部的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王述洋;李东升;

能源节约与开发    杨平原;张勍;

在产学研结合中推进生物质能发展    罗永浩;苏毅;

煤价攀高引来“炒矿风”    记者 李舒 丛峰 王丽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势在必行    本报记者 卢家兴

电力企业尝试破解高煤价难题    蒋菡

义煤集团跨越曲    杨晓东 黄仁宗 赵学强

供给不足?还是价格“不足”?    

重庆能源集团首建生物质能电厂    通讯员 田源

生物质能将成重点发展方向    记者 姜澎

宿州生物质能公司2号机组投产    付金山

江西首家生物质能电厂将投产    记者 姜小毛

生物质能今年投资4亿    记者 庄俊康 见习记者 何引 祁玉洁

湿生物质定向气化制取高浓度氢气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黄浩

生物质流化床燃烧粘结特性及控制研究    尚琳琳

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研究    刘倩

神华不粘煤和胜利褐煤与生物质共液化反应研究    王志红

生物质合成气的组分调控技术及深度净化    孟凡彬

生物质常温开模致密成型研究    闫文刚

木质纤维类生物质定向热解行为研究    刘军利

下吸式固定床农林类生物质低焦油气化过程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    闫桂焕

生物质甲醇中直接降解制取乙酰丙酸甲酯的研究    彭林才

生物质焦油均相转化及其在焦炭中异相脱除的实验研究    吴文广

HPB-V型生物质成型机的改进与试验分析    牛振华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实验研究    朱孔远

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焦油裂解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贺鹏

生物质料物理压缩成型参数优化研究    段宇

生物质块状燃料成型机的研究设计    何继龙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设计与环境效应的研究    刘威

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系统的初始条件及生物周期评价的研究    刘俊伟

基于ANSYS的生物质成型流变规律及进料螺杆模态特性研究    刘超

落下床中煤与生物质快速共热解研究    朱向伟

生物质电厂燃料供应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俞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