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生物炭对黑土碳库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0:08
热度:

秸秆生物炭对黑土碳库的影响【摘要】:产粮大省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中部,属黑土区。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黑土的过度开垦和利用,导致黑土有机质退化,土质下降。与此同时,由于黑龙

【摘要】:产粮大省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中部,属黑土区。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黑土的过度开垦和利用,导致黑土有机质退化,土质下降。与此同时,由于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就地焚烧秸秆现象频发,所以如何可持续利用黑土、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将是未来几年内黑龙江省改善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领域的远期目标。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能够在改良土壤肥力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为黑土资源保护和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生物炭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位于东北农业大学大棚实验基地,为盆栽实验,供试作物为大豆,共设10个处理。以不同秸秆来源(包括玉米、小麦、水稻等)制备的生物炭为材料,设不同施用水平,质量比分别为1%、5%、10%,于大豆生长的苗期、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取根际土,研究生物炭对大豆各个生育时期根际土壤碳库相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可为土壤改良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等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生物炭添加有助于大豆根际土有机质含量的提升。与对照相比,高量(10%质量比)、中量(5%质量比)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大豆生长各生育时期根际土有机质含量(p0.05),其中,中量生物炭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2.5%,高量生物炭处理显著提高幅度达38.1%。相同数量不同来源生物炭对土壤有机质得到影响显示,低量施用条件下生物炭对有机质的影响与制备生物炭的秸秆来源相关性关系不大。(2)生物炭对大豆生长后期(包括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与生物炭的秸秆来源不相关。高量(10%质量比)生物炭添加显著促进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p0.05),其对黑土活性有机质的显著促进作用体现在,大豆全生育期平均水平土壤的活性有机质含量为1.35 mg/g-1.59 mg/g(平均1.45mg/g)。(3)生物炭数量增加可引起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呈现出增加趋势,从大豆全生育时期平均水平上看,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提高幅度为16.7%-85.6%,但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与大豆的生育时期的关系更为密切,与施用数量关系不大。同一施用数量不同来源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显示,其变化与生物炭的秸秆来源不相关。(4)生物炭显著促进土壤轻组有机质含量,大豆根际土壤轻组有机质含量随生物炭施用数量增加呈增加趋势,相同数量不同来源生物炭处理而言,轻组有机质变化因生育时期不同略有变化,与生物炭的秸秆来源无显著相关。(5)生物炭添加促进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提高。低(1%质量比)、中量(5%质量比)不同源生物炭对土壤碳库指数的影响与大豆生长时期有关,高量(10%质量比)小麦源生物炭较玉米、水稻生物炭更为显著提高碳库管理指数(p0.05),小麦源生物炭分别较玉米、水稻源生物炭影响的碳库管理指数显著提高60.1%、36.6%。(6)生物炭对土壤矿化过程中CO2排放的影响与培养时间有关,培养20天时显著促进CO2排放量,较对照增加78.6%-80.1%(p0.05)。但就不同玉米炭施用水平而言,随培养时间的延长,CO2排放量呈降低的趋势,短期生物炭土壤添加对土壤CO2呼吸影响不大。 【关键词】:生物炭 活性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碳库管理指数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6.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1 前言12-19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7
  • 1.2.1 生物炭的概念12-14
  • 1.2.2 生物炭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14-16
  • 1.2.3 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16-17
  • 1.2.4 生物炭对土壤碳库的影响17
  • 1.3 研究内容17-18
  • 1.4 课题来源18-19
  • 2 材料与方法19-23
  • 2.1 供试材料19
  • 2.2 试验设计19-20
  • 2.3 测定方法20-21
  • 2.3.1 土壤有机质(SOM)的测定方法20
  • 2.3.2 土壤活性有机质(ASOM)的测定方法20
  • 2.3.3 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的测定方法20
  • 2.3.4 土壤轻组有机质(LFOC)的测定方法20-21
  • 2.3.5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计算方法21
  • 2.3.6 土壤有机碳的矿化方法21
  • 2.4 数据分析21-22
  • 2.5 技术路线22-23
  • 3 结果与分析23-45
  • 3.1 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的影响23-26
  • 3.1.1 不同数量生物炭对根际SOM含量的影响23-25
  • 3.1.2 不同源秸秆生物炭对根际SOM含量的影响25-26
  • 3.2 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活性有机质(ASOM)含量的影响26-29
  • 3.2.1 不同数量生物炭对根际ASOM含量的影响26-28
  • 3.2.2 不同源秸秆生物炭对ASOM含量的影响28-29
  • 3.3 秸秆生物炭对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影响29-32
  • 3.3.1 不同数量生物炭对根际MBC含量的影响29-31
  • 3.3.2 不同源秸秆生物炭对根际MBC含量的影响31-32
  • 3.4 秸秆生物炭对根际土壤轻组有机质(LFOC)含量的影响32-35
  • 3.4.1 不同数量生物炭对根际LFOC含量的影响32-34
  • 3.4.2 相同数量不同源秸秆生物炭对根际LFOC含量的影响34-35
  • 3.5 秸秆生物炭对根际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35-41
  • 3.5.1 不同数量生物炭对根际CPMI的影响35-38
  • 3.5.2 相同数量不同源秸秆生物炭对CPMI的影响38-41
  • 3.6 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41-45
  • 4 讨论45-46
  • 4.1 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碳库组成的影响45
  • 4.2 生物炭不同秸秆来源对土壤碳库的影响45-46
  • 5 结论46-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呼吸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陈进斌;周嘉聪;林勇;

生物质炭结构性质及其对土壤有效养分和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周桂玉;窦森;刘世杰;

土壤活性有机质(碳)的内涵和现代分析方法概述    王晶,解宏图,朱平,李晓云

长期地膜覆盖与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崔志强;汪景宽;李双异;王婷婷;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活性碳含量对比研究    卢茜;陈晖;许燕萍;高人;

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松林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空间分异规律    陈晓琳;李忠武;王晓燕;申卫平;张雪;郭旺;张越男;

沉积物与土壤有机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研究    刘岩;汤永佐;任国兴;高杨;侯广利;王江涛;

有机污染水灌溉对土壤有机碳状况的影响    李霄云;王益权;石宗琳;张露;

浸提条件对黑土表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浸提量的影响    杨小燕;范瑞英;王恩姮;夏祥友;陈祥伟;卢倩倩;孔令伟;朱浩;

生物炭的稳定性及其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鹏;

土壤中生物质炭矿化行为研究进展    周凌云;赵烨;王水锋;徐东昱;

不同来源生物黑炭特性对比及其在农业环保中的应用    廉菲;宋正国;于志红;刘仲齐;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    梁贻仓;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

不同来源生物黑炭特性对比及其在农业环保中的应用    廉菲;唐世荣;祝凌燕;

雪灾对武夷山毛竹和黄山松林土壤碳氮的影响    丁九敏

黄土台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组分影响研究    刘梦云

我国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赋存形态及其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研究    赵萱

华北土石山区基于森林植被演替规律的森林健康的研究    王树森

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固定及其分配与分布的研究    周国模

开垦和放牧对内蒙古草原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马秀枝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研究    陈亮中

北亚热带次生栎林与火炬松人工林土壤碳动态研究    王国兵

微生物肥料在松嫩平原盐碱地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宋玉珍

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矿化特征    周焱

杉木林地不同更新方式土壤碳氮垂直分布及碳库管理指数    徐桂林

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韩琳

杭州湾湿地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呼吸特征以及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    杨文英

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耦合对玉米资源利用效率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吴荣美

土壤有机碳组分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韩会阁

免耕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和碳平衡的影响    崔凤娟

川西亚高山低效云杉人工林林分结构调控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    郝凯婕

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差异    马少杰

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    张昊楠

桉树人工林土壤碳库特征研究    梁关锋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林下土壤的呼吸特征    杨清培,李鸣光,王伯荪

土壤有机质级份的红外和热重特性    朱燕,李爱民,李超,代静玉

不同来源胡敏酸的结构表征    窦森,陈恩凤,谭世文,须湘成

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解炭的特性实验研究    谭洪;张磊;韩玉阁;

生物质炭的加入对土壤吸附菲能力以及玉米幼苗对菲吸收量的影响    史明;胡林潮;黄兆琴;代静玉;

祁连山中部四种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影响因素    吴建国;艾丽;苌伟;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表征及其生态效应    沈宏,曹志洪,胡正义

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测定中的样品保存与前处理方法    张甲珅,陶澍,曹军

土壤有机培肥后胡敏酸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的探讨——Ⅰ.胡敏酸的化学性质和热性质    窦森,陈恩凤,须湘成,谭世文,张继宏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与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性质结构研究    宋建中,于赤灵,彭平安,黄伟林

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    张忠河;林振衡;付娅琦;王宏海;康全德;尤希凤;

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杨放;李心清;王兵;程建中;

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张晗芝;黄云;刘钢;许燕萍;刘金山;卑其诚;蔺兴武;朱建国;谢祖彬;

不同来源生物炭对砷在土壤中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关连珠;周景景;张昀;张广才;张金海;禅忠祥;

生物炭对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行为影响研究进展    石红蕾;周启星;

生物炭对黄壤中氮淋溶影响:室内土柱模拟    邢英;李心清;王兵;周志红;程红光;程建中;房彬;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武玉;徐刚;吕迎春;邵宏波;

生物炭对矿区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锁定机制研究    龚正君;

生物炭对植物生长发育及重金属镉污染吸收的影响    刘阿梅;向言词;田代科;莫海波;

定容重条件下生物炭对半干旱区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    齐瑞鹏;张磊;颜永毫;文曼;郑纪勇;

生物炭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学机制    沈国清;

生物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丹;刘限;刘鸣达;张玉龙;

滇池底泥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解吸    黄苹;潘波;焦杏春;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生物炭基本性质的表征    戴中民;刘杏梅;吴建军;汪海珍;徐建明;

生物质热解生产生物炭研究进展    闫智培;李十中;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

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

湿地植物芦竹生物炭的制备及特性表征研究    王震宇;郑浩;李锋民;

不同裂解温度制备的松木屑生物炭对萘的吸附动力学行为    陈再明;陈宝梁;

生物炭对滩涂盐碱土中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    李程;李小平;

生物炭能否给地球降降温?    本报记者 刘霞

把生物炭还给农田    记者 王靖瑄

唐山农民发明秸秆提取生物炭新技术    白云水

生物炭能让土壤更肥沃吗?    本报记者 张晔

农民王有权将秸秆变成“香饽饽”提取生物炭和焦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常云亮 王小胜

二氧化碳变害为宝的新妙招    记者 班玮

生物炭渐火 农林废弃物就地一“焖”变成宝    罗冰

为子孙留一片沃土蓝天    本报记者 郝晓明

遂昌竹炭赢得国际赞誉    记者 李瑞林 通讯员 程晓云

生物炭表面有机小分子及其活性研究    鄂洋

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杰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张伟明

生物炭技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评估    姜志翔

生物炭节水保肥机理与作物水炭肥耦合效应研究    勾芒芒

芦竹生物炭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    郑浩

生物炭对水体和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铅的固持    刘国成

生物炭对植稻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Niaz Muhammad

生物炭对稻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张振宇

生物炭改良白浆土的初步研究    殷大伟

不同源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双酚A和磺胺甲噁唑的吸附    李靖

生物炭对砂壤土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性状的影响及其关键应用技术研究    李昌见

影响生物炭基氮肥氮素释放因素的研究    梁桓

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固持转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盖霞普

不同生物炭对铅锌矿尾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研究    王丽丽

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砷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于志红

豆禾混播与生物炭互作去除径流污染物效果研究    张广恪

生物炭对土壤中六价铬和莠去津的吸附锁定作用研究    景明

生物炭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宏

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及腐殖酸的影响    王菁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