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优化调度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9:40
热度: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优化调度研究【摘要】:钢铁行业是我国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拉动下发生了飞速发展。同时,它也是能源密集型产业,消耗的能源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15%。因此,

【摘要】:钢铁行业是我国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拉动下发生了飞速发展。同时,它也是能源密集型产业,消耗的能源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15%。因此,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成为钢铁企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副产煤气的综合利用是节能降耗的关键突破口。 副产煤气是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二次能源,占钢铁企业总能源消耗的30%,其优化调度对于整个企业节能降耗发挥重大作用。但是,目前关于副产煤气优化调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该课题的研究意义更加重大。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优化调度建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建立的优化模型应用于我国K钢铁企业,达到了降低钢铁企业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在对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进行深入、详细描述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适用于所有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的“三系统两层面”分析架构。“三系统”是指根据副产煤气的工艺流程,把整个副产煤气系统划分成三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分别定义为存储系统、产消系统和转化系统。其中产消系统中的用户根据它们消耗煤气的不同特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只消耗某一种煤气的用户,这类用户的煤气消耗量无法人为进行优化调度;第二类是可以混烧两种以上煤气或者其它燃料的用户,这类用户和存储系统、转化系统的用户构成的集成系统是本研究优化调度的对象。“两层面”是指在对系统建立优化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中,要综合考虑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方面因素。 (2)针对三种副产煤气的发生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特点,选取ARMA时间序列模型对三种煤气的产生量进行建模预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得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用此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优化系统的输入值。 (3)对产消系统中只消耗某一种煤气用户的消耗量进行建模预测。根据消耗用户的不同特点将其分为四类。分别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基于Levenberg -Marquardt (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方法、平滑指数法和线性回归法对其消耗的煤气量进行建模预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得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用此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优化系统的输出值。 (4)建立了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动态优化调度模型。选取副产煤气系统生产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充分考虑影响副产煤气系统生产成本的所有因素,包括外购燃料成本、副产煤气的放散成本、副产煤气柜煤气量波动成本以及锅炉操作成本等;以物料守恒、能量守恒、设备操作要求等作为约束条件;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建模,对副产煤气系统进行优化调度。实例分析中,将建立的优化模型应用我国K钢铁企业,节省30%的生产成本。 (5)首次将环境成本引入到副产煤气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中,建立了基于环境成本的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绿色优化调度模型。模型在考虑生产成本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副产煤气放散、燃烧排放和外购燃料燃烧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成本。实例分析中,将基于环境成本的绿色优化调度模型与第六章优化模型对比,总成本节约了1.3%。 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钢铁企业 副产煤气 优化调度 预测模型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环境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426.3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4
  • 1.1.1 我国能源消耗发展11-12
  • 1.1.2 钢铁企业能源消耗发展12
  • 1.1.3 钢铁企业节能降耗途径12-13
  • 1.1.4 副产煤气系统研究意义13-14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14-15
  • 1.3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15-16
  • 1.3.1 研究目的和思路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6-19
  • 1.4.1 研究内容16-18
  • 1.4.2 技术路线18-19
  • 1.5 论文创新点19-2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1-33
  • 2.1 引言21
  • 2.2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利用技术创新21-23
  • 2.2.1 高炉煤气利用技术创新21-22
  • 2.2.2 焦炉煤气利用技术创新22-23
  • 2.2.3 转炉煤气利用技术创新23
  • 2.3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能源中心的建立23-25
  • 2.4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优化调度的研究25-31
  • 2.4.1 副产煤气产生量、消耗量预测研究25-27
  • 2.4.2 副产煤气优化调度研究27-31
  • 2.5 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利用和优化调度现状31-33
  • 第三章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分析33-44
  • 3.1 引言33
  • 3.2 钢铁企业生产工艺介绍33-36
  • 3.3 副产煤气系统分析36-39
  • 3.4 副产煤气系统“三系统两层面”分析架构的提出39-43
  • 3.4.1 “三系统”的提出39-41
  • 3.4.2 “两层面”的提出41-42
  • 3.4.3 “三系统两层面”分析架构的建模42-43
  • 3.5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产生量的预测模型44-72
  • 4.1 引言44
  • 4.2 离群数据挖掘44-47
  • 4.2.1 数据挖掘45-46
  • 4.2.2 离群数据挖掘的概念46
  • 4.2.3 离群数据挖掘的一般方法46-47
  • 4.3 常用的预测方法介绍47-50
  • 4.3.1 直观预测法47
  • 4.3.2 回归分析法47
  • 4.3.3 灰色系统预测法47-48
  • 4.3.4 指数平滑法48
  • 4.3.5 多层递阶回归分析法48-49
  • 4.3.6 时间序列法49
  • 4.3.7 神经网络法49
  • 4.3.8 模糊理论法49-50
  • 4.3.9 小波分析法50
  • 4.3.10 预测方法小结50
  • 4.4 煤气发生影响因素及模型选择50-54
  • 4.4.1 焦炉煤气的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50-52
  • 4.4.2 高炉煤气的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52-53
  • 4.4.3 转炉煤气的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53-54
  • 4.4.4 预测方法选择54
  • 4.5 ARMA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54-59
  • 4.5.1 ARMA 基本模型概述54-56
  • 4.5.2 ARMA 时间序列预测步骤56-59
  • 4.5.3 ARMA 时间序列建模小结59
  • 4.6 实例分析59-71
  • 4.6.1 焦炉煤气产生量预测模型的建立60-64
  • 4.6.2 高炉煤气产生量预测模型的建立64-68
  • 4.6.3 转炉煤气产生量预测模型的建立68-71
  • 4.7 本章小结71-72
  • 第五章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消耗量的预测模型72-94
  • 5.1 引言72
  • 5.2 副产煤气消耗的预测模型的建立72-86
  • 5.2.1 副产煤气消耗用户分类72-73
  • 5.2.2 第一类消耗用户建模73-74
  • 5.2.3 第二类消耗用户建模74-76
  • 5.2.4 第三类消耗用户建模76-86
  • 5.2.5 第四类消耗用户建模86
  • 5.3 实例分析86-93
  • 5.3.1 烧结炉消耗量的预测87-88
  • 5.3.2 焦炉消耗量的预测88-90
  • 5.3.3 高炉热风炉消耗量的预测90-91
  • 5.3.4 居民等其它小型零散用户焦炉煤气用量的预测91-93
  • 5.4 本章小结93-94
  • 第六章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多周期动态优化调度建模94-124
  • 6.1 引言94
  • 6.2 有关调度的预备知识94-100
  • 6.2.1 调度算法95-99
  • 6.2.2 调度算法的比较99-100
  • 6.3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100-104
  • 6.4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104-115
  • 6.4.1 模型的假设105
  • 6.4.2 优化目标的选取及影响因素105-106
  • 6.4.3 目标函数的确定106-109
  • 6.4.4 约束条件109-115
  • 6.4.5 建模小结115
  • 6.5 实例分析115-123
  • 6.6 本章小结123-124
  • 第七章 基于环境成本的副产煤气系统绿色优化调度建模124-133
  • 7.1 引言124
  • 7.2 环境成本预备知识124-125
  • 7.3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环境成本125-127
  • 7.3.1 副产煤气系统环境成本的构成125-126
  • 7.3.2 副产煤气系统环境成本的计算126-127
  • 7.4 基于环境成本副产煤气系统优化模型的建立127-130
  • 7.4.1 目标函数的建立127-130
  • 7.4.2 约束条件130
  • 7.5 实例分析130-132
  • 7.6 本章小结132-133
  • 第八章 结论133-137
  • 8.1 研究总结133-134
  • 8.2 研究展望134-137
  • 参考文献137-152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152-153
  • 致谢15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钢厂高炉煤气受入量预测方法的研究    孟繁滨

宝钢高炉煤气系统平衡实践    邓万里,陈伟昌

现代化能源监控及管理系统的集成与应用    张娣,李桂红,冯为民

济钢煤气资源利用走节约型之路    胡新亮;李会龙;刘长云;

钢铁企业煤气系统的优化利用模型    张建良,王妤

中国需要什么钢铁业    殷瑞钰

钢铁企业高炉煤气供需预测模型及应用    张琦;谷延良;提威;蔡九菊;

钢铁工业能源消耗和二次能源利用途径及对策    杨晓东,张玲

高效蓄热式工业炉的开发与应用    侯长连,胡和平,董为民,唐献红,张军,李领

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煤气平衡问题的探讨    孙贻公

钢铁企业功能拓展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殷瑞钰,张春霞

莱钢转炉煤气系统研究与优化    孟现俭;周茂林;龙海波;

大坝安全监控及评价的智能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闫滨

集成型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吴荻

钢铁一体化生产计划与调度优化问题研究    於春月

冷轧生产优化调度问题研究与应用    王志刚

石化企业蒸汽动力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戴文智

煤气平衡认证分析系统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熊永华

马钢公司副产煤气回收利用效果及改进方向的研究    陈道海

钢铁企业基于消耗预测模型的煤气自动平衡方法及其应用    戴朝晖

焦炉气制取甲醇项目开发方案    符小林

钢铁企业能源动态平衡和优化调度问题研究和系统设计    江文德

钢铁企业主工序分厂煤气量预测方法研究    刘渺

济钢能源中心煤气平衡预测模型研究    姜曙光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评价    王光政

钢铁焦炉煤气产消及柜位预测方法与应用    汤振兴

基于多Agent与极值优化的钢铁集成调度    纪日耿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探析    未良莉;

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    孙致陆;周加来;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山东省水果产量预测模型    亓雪龙;孙洪雁;陈进展;

基于灰理论的居民生活电力消费预测研究    吴艳蕾;

3PL企业物流能力灰色评价研究    程晋石;裴九芳;

基于灰色层次决策理论的合芜蚌试验区产业效应分析    廉同辉;

中国国民收入与茶叶内销量的实证研究    葛伟;姜含春;夏涛;

基于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预测观光农业旅游人数的研究    朱春江;唐德善;马文斌;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预测地下水位的研究    朱春江;唐德善;

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    朱春江;唐德善;

中国古代决策思想与现代决策科学的融合与发展    黄孝鹏;龚亲华;李振宇;许甜甜;

预期收益、资产专用性与农地流转:来自广东省的验证    李尚蒲;罗必良;郑茱馨;

高炉熔渣余热回收技术发展过程及趋势    齐渊洪;干磊;王海风;张春霞;严定鎏;

焦炉煤气二氧化碳重整热力学规律研究    曹朝真;张福明;毛庆武;徐辉;

能源管控中心的建设和实施    李浩;王乐之;任勇强;姜舟;

能源管理系统在鞍钢鲅鱼圈生产中的应用    任长春;黄玉彬;潘杰;梅蜀妍;

基于OIF-Elman网络的燃气日负荷预测    苏刚;王玲玲;徐永生;王秀丽;

基于优化GM(1,1)模型的人口预测方法研究    魏长顺;沈银花;魏利胜;

一种新的钢铁企业煤气数据校正模型    聂秋平;吴敏;杜友武;熊永华;

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廉同辉;王金叶;

镁基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对二硫化碳、噻吩的加氢性能研究    杨敏建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    杨莉

面向船舶制造协同物流网络的资源优化研究    徐小峰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武晶

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与决策研究    陈亮

活性半焦低温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NO的研究    高健

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    周龙

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    刘艳

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    曲建军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    熊珍琴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王晓英

股票市场波动性及股票市场与GDP、汇率间的相关性分析    孙勇

支持向量机在金融市场预测中的应用    李海清

灰色系统理论在间歇式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王顺岩

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凌敏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长期影响研究    邱继芳

基于成本预测和环境价值的SWHP经济评价    宋雅楠

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增强方法与状态预测研究    赵长生

基于参数优化LSSVM在转炉煤气系统预测中的应用    田向伟

GPU并行计算在LSSVM建模中的研究与应用    高和东

灰色绝对关联度及其计算方法    梅振国

基于EMD的绝缘子泄漏电流去除噪声研究    孙金宝;朱永利;刘丽轻;黄建才;

基于数据的改进回声状态网络在高炉煤气发生量预测中的应用    刘颖;赵珺;王伟;吴毅平;陈伟昌;

灰色系统综述    邓聚龙

T型关联度及其计算方法    唐五湘

高炉煤气回收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    丁全贺;耿云峰;

一种改进的T型灰色关联度及应用研究    冯鹤林;陈勇明;

基于改进回声状态网络的高炉煤气产耗预测    刘颖;时飞飞;赵珺;王伟;丛力群;冯为民;

灰色T型关联度的改进    孙玉刚;党耀国;

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转炉终点碳和温度预测    耿涛;李启贤;

钢铁退火工序优化调度及副产煤气系统预测研究与应用    刘颖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翼型快速设计研究    单志辉

石羊河流域径流中长期预测方法研究    曹中华

济钢能源中心煤气平衡预测模型研究    姜曙光

基于改进ESN的高炉煤气系统预测方法的研究    时飞飞

人工神经网络对矿山安全状态的评判能力分析    刘海波,施式亮,刘宝琛

遗传BP神经网络在深基坑开挖监测中的应用    高广运,黄诚,孙雨明

行为概念辩难    王海明

中美物流成本的比较研究    隽娟;

梅钢煤气平衡及对策初探    黄乐天

宝钢高炉煤气系统平衡实践    邓万里,陈伟昌

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工艺技术    李维国

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工艺研究与实践    庄惟琦,卢斌

冶金能源管理系统的发展    魏海明;

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    陈效逑,赵婷婷,郭玉泉,宋升佑

以衔接区物流管制为中心的DHCR动态调度系统分析    许剑;吕志民;徐金梧;王岭;常志明;谢华;王晨仲;陈洪涛;

    国家发改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马凯

    

    赵玉川

大坝动力系统的安全监控非线性分析模型研究    徐洪钟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地下水系统参数识别研究    魏连伟

基于计算智能的岩土力学模型参数反演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李守巨

罩式退火炉优化调度方法及其应用    刘全利

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与机制研究    赵维双

预测控制的线性方法、非线性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    徐湘元

生产过程的智能决策与调度    李歧强

产业辐射理论及应用研究    任一鑫

粒子群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雷开友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治理结构的研究    汤世强

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张鹏

老坝渗流的敏感性研究    贾彩虹

基于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等级划分方法研究    刘志云

区域经济发展与公路客货运量预测    王小军

区域物流需求量预测及节点城市选取方法研究    王俊波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大坝变形监测正反分析研究    周洪波

混凝土坝变形安全监控时变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胡灵芝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改进在水科学预报中的应用    王志国

电力市场中火力发电厂计及脱硫成本的电价预测    刘季江

我国物流需求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和实证分析研究    牛忠远

钢铁企业煤气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初探    欧伏岭;谢宝木;

苏钢集团二次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周爱萍;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途径探讨    魏建新;

降低非能源消耗是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晓平;

美国钢铁企业财务管理情况考察    钟礼华;

钢铁企业应用VE节约原材料    黄瑞生

钢铁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探讨    于志忠

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    郭亚军

当前钢铁企业应用DCS的若干问题    夏德海;

世界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的新趋势    吴祖尧;康荣平;

钢铁企业煤气资源合理利用研究    张琦;吴复忠;宋军;

钢铁企业在城市垃圾综合利用产业领域的发展前景    廖洪强;钱凯;

钢铁企业节水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王维兴;

引进先进工艺技术,保护自然环境    王兆新;陈新峰;陈爱业;利铭;

浅谈钢铁企业铁前产销一体化    安丰涛;宋振兴;石江;苏威;张海华;

关于国内钢铁企业联合采购与开发海外铁矿石的思考    刘永顺;

钢铁企业MES系统浅析    张婧;

钢铁企业节水及用水水质控制    阮立山;刘昆仑;

钢铁企业电子营销应用模式设计与实现    李庆予;刘新宇;王静;

唐钢简介    

“惧者生存”    本报记者 刘传佳

催生钢铁强国时代    陈姗姗

无序竞争——钢企重组的加速度    本期执笔:庞英

国内众多钢铁企业缘何亏损    任思强

关于建设钢铁强国的几个问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 张晓刚

中小型钢铁企业被迫升级    商报记者  任思强

钢铁企业内外兼修直面挑战    朱宝琛

2006煤、钢济南“论剑”    本报记者 方雪萍

四大钢铁巨头海外联合拓矿    高建锋

中国钢铁业为何在全球并购竞争中失语    陈姗姗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优化调度研究    孔海宁

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测度研究    冯兰刚

基于生产物流的钢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研究    崔发婧

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系统实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胡国奋

钢铁企业多粒度分型生产计划管理方法研究    王宏亮

钢铁企业能源实绩平衡与优化调度策略及应用研究    聂秋平

钢铁退火工序优化调度及副产煤气系统预测研究与应用    刘颖

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与应用    王建军

低碳生态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    肖彦

钢铁企业罩式炉装炉优化及煤气柜位预测问题研究与应用    张晓平

钢铁企业设备管理及其信息化研究    方永恒

钢铁企业职业伤害特点及个体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    潘瑞胤

钢铁企业纵向一体化对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研究    李怡霄

中国钢铁企业信息化贡献率研究    陈珍

钢铁企业ERP研究与开发    田建祥

钢铁行业网络营销的发展及其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周伟

钢铁行业整体产销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靳海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调度优化研究    董敏亚

用现金流量分析跨国钢铁公司的经营活性    唐娟

天津荣程钢铁集团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