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小麦秸秆表面功能化改性对淀粉塑料性能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0:26:26
热度:

小麦秸秆表面功能化改性对淀粉塑料性能的影响【摘要】:近年来,由于石油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以及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物质材料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发展。小麦秸秆(WS)是一种重要的农作

【摘要】:近年来,由于石油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以及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物质材料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发展。小麦秸秆(WS)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副产品,具有成本低、密度小、可降解的优点,每年收割季节会大量囤积。淀粉是一种理想的原料具有可降解、低成本、易取得等优点,可用于制备生物质材料。但耐水、耐热性差、力学性能不佳限制了淀粉塑料的应用。用麦秸作为增强材料,既可以有效改善热塑性淀粉的性能,同时又为农作物废弃物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本论文先用未经处理的WS通过直接共混法增强热塑性淀粉,但增强效果不佳,进而考虑对WS表面进行预处理:利用过碘酸盐对WS中的纤维素进行选择性氧化,得到氧化麦秸(OWS)纤维,并通过OWS与淀粉分子发生酯化交联反应,达到增强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的目的。由于成品仍存在拉伸韧性和抗冲击性不足的问题,继而采用了以不同酸酐酯化反应制得酯化麦秸纤维,制备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具体开展的工作如下:(一)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物理共混法直接增强的热塑性淀粉,研究麦秸纤维素的含量对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及耐水性能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S/TPS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WS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WS含量到达1%时,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6.89MPa。冲击强度随WS含量的增加而减小。WS可提高热塑性淀粉的热稳定性,都能略微提高淀粉的最大分解速率。相对于TPS,WS/TPS更难于加工,并且随着WS含量的增加,其在热剪切作用下流动性越来越差。WS的加入提高了热塑性淀粉耐水性能,随纤维素含量的增加,吸水率下降。(二)利用高碘酸钠的强氧化性氧化小麦秸秆纤维素,通过控制氧化剂的浓度制备不同醛基含量的氧化麦秸纤维素,表征麦秸纤维素及氧化麦秸纤维素增强的热塑性淀粉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及耐水性能等,研究麦秸纤维素的含量、氧化程度对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WS提高热塑性淀粉的热稳定性能力有限,与未改性的WS增强效果类似。高碘酸钠浓度为0.45mol/L,OWS含量为1%时,OWS/TPS的拉伸强度最高可达到7.66MPa,但断裂伸长率仅为19.87%。(三)分别利用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对WS进行酯化改性,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耐水性能等展开测试,考查酸酐的种类、热塑性淀粉与酸酐的质量配对共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随酸酐含量的增加,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耐水性能提升而加工流动性能均下降。(四)分别利用丙酸酐、琥珀酸酐对WS进行酯化改性,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耐水性能等展开测试,考查酸酐的种类、热塑性淀粉与酸酐的质量配对共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随酸酐含量的增加,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耐水性能、加工流动性能均下降。(五)利用甲基丙烯酸酐对WS进行酯化改性,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耐水性能等展开测试,考查热塑性淀粉与酸酐的质量配对共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随酸酐含量的增加,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耐水性能、加工流动性能均下降。 【关键词】:热塑性淀粉 小麦秸秆 酯化 复合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321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前言11-17
  • 1.1.1 降解塑料11
  • 1.1.2 热塑性淀粉塑料的研究现状11-13
  • 1.1.3 秸秆种类及主要成分13
  • 1.1.4 麦秸复合材料中的研究现状13-14
  • 1.1.5 纤维表面的预处理14-17
  • 1.1.5.1 物理法15
  • 1.1.5.2 氧化法15-17
  • 1.1.5.3 酸酐处理17
  • 1.2 研究目的17
  • 1.3 研究内容17-19
  • 第二章 小麦秸秆增强热塑性淀粉塑料的研究19-30
  • 2.1 引言19
  • 2.2 WS/TPS19-21
  • 2.2.1 主要原料与设备19-20
  • 2.2.2 样品的制备20
  • 2.2.3 性能测试20-21
  • 2.2.3.1 力学性能测试20
  • 2.2.3.2 扫描电镜分析20
  • 2.2.3.3 热稳定性分析20
  • 2.2.3.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20-21
  • 2.2.3.5 转矩流变性测试21
  • 2.2.3.6 毛细管流变性测试21
  • 2.2.3.7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21
  • 2.2.3.8 接触角测试21
  • 2.2.3.9 吸水性测试21
  • 2.3 结果与讨论21-29
  • 2.3.1 WS/TPS塑料的拉伸性能21-22
  • 2.3.2 WS/TPS塑料的冲击性能22-23
  • 2.3.3 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图像23
  • 2.3.4 热重分析23-24
  • 2.3.5 动态力学分析24-25
  • 2.3.6 转矩流变仪测试25-26
  • 2.3.7 挤出毛细管流变性能测试26-27
  • 2.3.7.1 WS/TPS熔体的黏度特性26-27
  • 2.3.7.2 非牛顿指数27
  • 2.3.8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27-28
  • 2.3.9 接触角测试28-29
  • 2.3.10吸水性测试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氧化麦秸增强热塑性淀粉的研究30-40
  • 3.1 引言30
  • 3.2 OWS/TPS30-33
  • 3.2.1 主要原料与仪器30-31
  • 3.2.2 氧化麦秆纤维的制备31
  • 3.2.3 醛基含量的测定31
  • 3.2.4 样条的制备31-32
  • 3.2.5 性能测试32-33
  • 3.2.5.1 红外光谱分析32
  • 3.2.5.2 力学性能测试32
  • 3.2.5.3 扫描电镜分析32
  • 3.2.5.4 热稳定性分析32
  • 3.2.5.5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32
  • 3.2.5.6 转矩流变性测试32
  • 3.2.5.7 接触角测试32
  • 3.2.5.8 吸水性测试32-33
  • 3.3 结果与讨论33-39
  • 3.3.1 红外33
  • 3.3.2 电镜33-34
  • 3.3.2.1 OWS表面33-34
  • 3.3.2.2 OWS/TPS断面34
  • 3.3.3 力学性能34-36
  • 3.3.4 动态力学性能36
  • 3.3.5 热稳定性分析36-37
  • 3.3.6 转矩流变37-38
  • 3.3.7 耐水性测试38-39
  • 3.3.7.1 接触角38
  • 3.3.7.2 吸水性38-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酯化小麦秸秆增强热塑性淀粉的研究40-55
  • 4.1 引言40
  • 4.2 MA-WS&ITA-WS&CTA-WS增强TPS的制备40-44
  • 4.2.1 试剂与仪器40-41
  • 4.2.2 MA-WS&ITA-WS&CTA-WS的制备41-42
  • 4.2.3 MA-WS&ITA-WS&CTA-WS醛基含量的测定42
  • 4.2.4 样条的制备42-43
  • 4.2.5 性能测试43-44
  • 4.2.5.1 红外光谱分析43
  • 4.2.5.2 力学性能43
  • 4.2.5.3 扫描电镜分析43
  • 4.2.5.4 动态力学分析43
  • 4.2.5.5 热稳定性分析43
  • 4.2.5.6 转矩流变性能43
  • 4.2.5.7 毛细管流变性能43
  • 4.2.5.8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43
  • 4.2.5.9 接触角测试43-44
  • 4.3 结果与讨论44-54
  • 4.3.1 红外44-45
  • 4.3.2 力学性能45-46
  • 4.3.3 扫描电镜46-49
  • 4.3.4 热稳定性分析49-50
  • 4.3.5 动态热性能分析50-51
  • 4.3.6 转矩流变51-52
  • 4.3.7 毛细管流变52-53
  • 4.3.8 熔融指数53-54
  • 4.3.9 接触角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丙酸酐、琥珀酸酐改性小麦秸秆增强热塑性淀粉塑料的研究55-63
  • 5.1 引言55
  • 5.2 PA-WS&SA-WS增强TPS的制备55-57
  • 5.2.1 实验试剂及设备55-56
  • 5.2.2 样品的制备56
  • 5.2.2.1 预处理56
  • 5.2.2.2 丙酸酐、琥珀酸酐-小麦秸秆/TPS56
  • 5.2.3 表征与测试56-57
  • 5.2.3.1 红外光谱分析56
  • 5.2.3.2 力学性能测试56
  • 5.2.3.3 热稳定性分析56
  • 5.2.3.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56
  • 5.2.3.5 转矩流变性测试56-57
  • 5.2.3.6 毛细管流变性测试57
  • 5.2.3.7 接触角测试57
  • 5.2.3.8 吸水性测试57
  • 5.3 结果与讨论57-62
  • 5.3.1 红外光谱分析57
  • 5.3.2 力学性能57-59
  • 5.3.3 热重分析59
  • 5.3.4 动态力学分析59-60
  • 5.3.5 转矩流变性测试60-61
  • 5.3.6 毛细管流变性测试61-62
  • 5.3.7 接触角62
  • 5.3.8 吸水率62
  • 5.4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甲基丙烯酸酐改性小麦秸秆增强热塑性淀粉塑料的研究63-71
  • 6.1 引言63
  • 6.2 MAA改性WS/TPS63-65
  • 6.2.1 实验试剂及设备63-64
  • 6.2.2 样品的制备64
  • 6.2.2.1 预处理64
  • 6.2.2.2 MAA-WS/TPS64
  • 6.2.3 表征与测试64-65
  • 6.2.3.1 红外光谱分析64
  • 6.2.3.2 力学性能测试64
  • 6.2.3.3 热稳定性分析64
  • 6.2.3.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64
  • 6.2.3.5 转矩流变性测试64
  • 6.2.3.6 毛细管流变性测试64-65
  • 6.2.3.7 接触角测试65
  • 6.2.3.8 吸水性测试65
  • 6.3 结果与讨论65-70
  • 6.3.1 红外光谱分析65
  • 6.3.2 力学性能测试65-67
  • 6.3.3 热重分析67
  • 6.3.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67-68
  • 6.3.5 转矩流变性测试68
  • 6.3.6 毛细管流变性测试68-69
  • 6.3.7 接触角69-70
  • 6.3.8 吸水率70
  • 6.4 本章小结70-71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7.1 结论71
  • 7.2 展望71-7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3-74
  • 参考文献74-7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酸酐修饰脂肪酶的研究    李康;尹春华;乔世伟;张渊洲;张聪;闫海;

提高热塑性淀粉材料耐水性的研究进展    周江;马云海;佟金;

玉米秸秆纤维-氨基树脂模塑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韩春国;王春鹏;金铁铃;储富祥;

面向21世纪的农作物秸秆材料工业    周定国,梅长彤

植物纤维/生物降解塑料复合材料的纤维表面改性研究    冯彦洪;张叶青;瞿金平;何和智;

实现秸秆工业原料资源化利用    樊菲,周美华

小麦秸秆接枝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罗雷

玉米秸秆碎料板制造技术研究    沈德君;

杂交狼尾草制造刨花板工艺研究    张德荣;母军;王洪滨;范东斌;李建章;

竹纤维悬浮发泡浆料流变特性的研究    余妙春;谢拥群;张德智;

麦秸防护内衬包装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研究    杨骁丽;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化生产现状    张建红,周定国,姚飞

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的研究    周定国,张洋,李卫国,丁大武

挤压法生产刨花板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李晓平;周定国;

表面处理工艺对增强秸秆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申黎明;饶鑫;杨静;

大豆蛋白/粘胶共混溶液的可纺性    张瑞文;刘赤乾;程博闻;肖长发;

非牛顿流体在毛细管中真实黏度的计算    赵丰;夏红英;

凝胶注模成型法制备1-3型PMN-PZT/环氧树脂压电复合材料研究    杜景红

狼尾草中密度纤维板的研究    赵安珍

脱沥青油高效利用双向组合工艺研究    杜平安

二元聚合物及含填料的三元共混体系相行为的动态流变学研究    姜苏俊

基于Superpave的沥青胶浆流变特性与级配优化研究    袁迎捷

秸秆热化学液化工艺和机理的研究    梁凌云

稻草的热力学性能及稻草刨花板的吸湿特征    徐信武

秸秆预处理及用改性脲醛胶制造纤维板的研究    连海兰

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张静

利用淀粉原位凝固胶态成型高性能陶瓷的研究    宋贤良

自然平衡流道中剪切诱导非平衡流动的CAE分析    徐建伟

导电聚苯胺基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田薇薇

苎麻秆无胶碎料板的研究    郭颖艳

非木材植物碎料/粉末自胶合性能的研究    金淘

烟秆碎料板的研制    寻觅

κ-卡拉胶的凝胶化作用及其与魔芋胶协同作用特性研究    魏玉

玻纤(GF)/聚丙烯(PP)复合体系动态流变学行为和结晶行为研究    于晓辉

非金属面结构绝缘板-SIPs力学性能实验和理论研究    张旭琛

N-PMI/St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薛艳龙

AMPS/FA/DMAM/NVP耐高温降失水剂的研究    冯丽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孙伯平,石红锦,赵伟,凌霞

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增容聚乳酸/改性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付宏业;任天斌;任杰;

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的酶水解及丁醇发酵    林有胜;王旭明;王竞;孙晓红;仇天雷;韩梅琳;

麦秸秆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贺龙强;刘中阳;

淀粉泡沫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周江;佟金;

番薯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吸水剂的制备及生物降解性能    崔亦华;崔英德;郭建维;易国斌;赵伟;董奋强;

异氰酸酯胶稻草刨花板制造工艺    陆仁书,濮安彬,张显权,王伟宏,韩春雷

秸秆纤维性能    刘洪凤,俞镇慌

甘蔗渣的碱处理对其纤维增强全降解复合材料的影响    曹勇;柴田信一;

富含纤维素类农作物秆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倍率吸水树脂    王存国;何丽霞;董献国;高晓平;刘维;董晓臣;袁涛;张军;

淀粉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胡湘渝

淀粉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王百军

淀粉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赵红伟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与开发    李瑞

生物降解黄麻/PBS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曲微微

酶法降解小麦秸秆碱预处理浓度的选择及酶解产物的检测    刘沙沙;李静梅;吴颖;石波;梁平;OJOKOH Eromosele solomon;

酶水解小麦秸秆纤维素研究    全易,夏天喜,刘红

超声波协同丙酸预处理小麦秸秆的条件优化研究    田龙;马晓建;

磷酸预处理对小麦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    曾青兰;

用于复合材料的小麦秸秆纤维性能及制备工艺    潘刚伟;侯秀良;朱澍;王楠;赵展;黄丹;

小麦秸秆增强热塑性淀粉塑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姜海天;王礼建;郭斌;范磊;李盘欣;张齐生;

小麦秸秆如何变废为宝    

小麦秸秆糖化工艺的对比研究    王雪雅;张仲欣;任广跃;王蓝天;时秋月;

丙酸预处理小麦秸秆的纤维素水解动力学    田龙;马晓建;

纤维素降解真菌Y5的筛选及其对小麦秸秆降解效果    殷中伟;范丙全;任萍;

做好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史衍法;卜召成;

小麦秸秆自然高效还田利用技术研究    顾志权;

小麦秸秆禁烧存在的问题与综合利用对策浅析    刘长银;

国外玉米和小麦秸秆收集装备发展及启示    王俊友;吕黄珍;燕晓辉;汪雄伟;陈月锋;

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对水稻的化感效应    于建光;顾元;常志州;

离子液体作用下生物质在亚临界水中的液化行为    王宝凤;韩少华;张进军;

发展秸秆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对邹城市利用小麦秸秆种养食用菌的调查    孟宪平;尹贻龙;

河南新蔡县小麦秸秆实现有效处理    石顺民

任县小麦秸秆抢手    记者 胡惠玲 通讯员 李国强 王峰

武邑30万亩小麦秸秆变钞票    通讯员 岳海通石华康 记者 刘兴华

武邑小麦秸秆成了“宝贝”    岳海通 石华康

沾化:委员提案让小麦秸秆变成“香饽饽”    张建华

我市多措并举推进小麦秸秆综合利用    记者 马珉璐

小麦秸秆巧利用    高科

清苑县小麦秸秆成了抢手货    任浩君

两地合作净环境促增收    通讯员 岳海通石楠 记者 刘兴华

小麦秸秆走俏晋州    赵石星王超 姬中志

几种农业废弃物堆腐基质理化特性及在园林覆盖和栽培上的应用    时连辉

小麦秸秆表面功能化改性对淀粉塑料性能的影响    姜海天

小麦秸秆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潘刚伟

小麦秸秆降解发酵工艺的研究    王雪雅

小麦秸秆往复式切割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    蒋韬

链霉菌接种对小麦秸秆腐解过程影响的研究    吴艳萍

施用腐熟小麦秸秆对烤烟根土系统及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曾宇

麦秆堆腐基质理化特性、酶活性变化及穴盘育苗的应用    刘涛

炭化小麦秸秆对水中离子铵的吸附性能研究    韩雪

小麦秸秆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应用效果研究    刘海静

小麦秸秆中木质素的提取及其降解研究    贾会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