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城市污水污泥抑制秸秆流化床燃烧粘结的机理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4:45
热度:

城市污水污泥抑制秸秆流化床燃烧粘结的机理研究【摘要】:流化床燃烧技术由于其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及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是大规模高效利用生物质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秸秆资源在我国生物

【摘要】:流化床燃烧技术由于其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及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是大规模高效利用生物质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秸秆资源在我国生物质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秸秆中碱金属含量较高,在流化床燃烧过程中,易引发结焦、床料粘结、积灰及腐蚀,其中最突出的是床料粘结导致流化失败的问题。解决秸秆流化床燃烧过程中碱金属引发的粘结问题,对于秸秆的利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论文提出利用城市污水污泥(以下简称污泥)与秸秆混烧解决秸秆流化床燃烧过程中粘结问题的新思路。主要研究了污泥与秸秆混烧特性;探索了污泥对秸秆流化床燃烧过程中粘结问题的影响;阐明了污泥中磷元素对秸秆中碱金属元素迁移转化行为的影响以及与碱金属间的反应机理;最终掌握利用污泥控制秸秆流化床燃烧粘结的方法。 利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MS)对秸秆与污泥混烧特性以及气体产物释放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污泥单独燃烧及秸秆与污泥混烧的失重过程主要分成两个阶段: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及固定碳的燃烧。对于秸秆与污泥混合燃料,挥发分析出阶段主要受秸秆燃烧控制,碳燃烧阶段主要受污泥燃烧控制,污泥的掺混降低了秸秆燃烧的综合燃烧特性,但有利于降低秸秆燃烧过程中CO2、NH3、 HCN和NO气体析出峰的离子强度。 采用立管炉实验系统,研究了污泥对秸秆燃烧过程中碱金属迁移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对秸秆中碱金属具有捕集作用,形成了高熔点的硅铝酸盐KAlSi2O6、KA1Si3O8和磷酸盐Ca9MgK(PO4)7。以三种磷酸盐(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H2O、磷酸钙Ca3(PO4)2)为富磷添加剂与麦秆混烧,研究了混烧过程中碱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含磷添加剂与碱金属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富磷添加剂与麦秆混烧提高了碱金属在底灰中的固留率,抑制了碱金属以气态形式析出;有利于抑制低熔点碱金属盐的生成以及低温共熔现象的发生;NH4H2PO4和Ca(H2PO4)2·H2O与麦秆中的碱金属反应主要生成CaK2P2O7; Ca3(PO4)2与麦秆中的碱金属反应主要生成Ca10K(P04)7. Ca10Na(PO4)7和Ca5(PO4)3Cl。选择Ca3(PO4)2为污泥中磷的模型化合物,深入研究污泥与麦秆混烧过程中P与碱金属的反应机理。Ca3(PO4)2与KCl在温度高于800℃时生成Ca10K(PO4)7和Ca5(PO4)3Cl,此反应揭示了污泥麦秆混烧过程中磷酸钾盐的生成机理。 利用5kW鼓泡流化床实验装置,研究污泥对麦秆流化床燃烧粘结失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的掺混可以降低麦秆燃烧过程粘结趋势延长失流时间。污泥灰对碱金属具有捕集作用,使碱金属生成高熔点的硅铝酸盐KA1Si3O8、 KAlSi2O6和磷酸盐Ca9MgK(PO4)7,抑制了碱金属元素与石英砂床料之间的反应,从而有效抑制麦秆燃烧时粘结失流问题的发生。通过污泥中磷的模型化合物Ca3(PO4)2与麦秆混烧研究污泥中磷对麦秆燃烧粘结失流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了污泥中P对麦秆燃烧粘结失流的抑制作用。随着床层温度升高,需要增加Ca3(PO4)2的掺混量以抑制粘结失流发生。 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利用FactSage6.1热力学平衡软件计算了秸秆与污泥混烧过程中碱金属的平衡分布,为利用污泥控制碱金属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计算结果表明,秸秆中K和Na的化学形态分布有很大的不同。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K更易以熔融态和气态形式存在;与玉米秆相比,麦秆在燃烧时碱金属分布中熔融态和气态的摩尔百分比更大;与秸秆相比,污泥中的碱金属主要以固态或者熔融态存在;秸秆与污泥混烧会改变秸秆中碱金属的分布,掺混质量比对秸秆与污泥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对K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较大,对Na化学形态分布影响较小;污泥有助于改善秸秆单独燃烧时碱金属的分布,有利于高熔点硅铝酸盐KA1Si2O6生成,减少气态KC1的释放。 【关键词】:秸秆 城市污水污泥 流化床燃烧 碱金属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符号表10-15
  • 第一章 绪论15-33
  • 1.1 研究背景15-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31
  • 1.2.1 生物质中碱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16-20
  • 1.2.2 生物质流化床燃烧粘结机理20-26
  • 1.2.3 生物质流化床燃烧粘结控制方法26-28
  • 1.2.4 生物质与污泥混烧控制碱金属问题研究现状28-31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31-33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31
  •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31-33
  • 第二章 秸秆与污泥混烧特性研究33-56
  • 2.1 引言33
  • 2.2 实验部分33-38
  • 2.2.1 实验装置与分析手段33-35
  • 2.2.2 实验原料35-37
  • 2.2.3 实验方法37-38
  • 2.3 结果与讨论38-54
  • 2.3.1 秸秆与污泥混烧特性分析38-43
  • 2.3.2 秸秆与污泥混烧过程中相互作用43-46
  • 2.3.3 秸秆与污泥混烧过程中气体析出规律46-50
  • 2.3.4 秸秆与污泥混烧动力学分析50-54
  • 2.4 本章小结54-56
  • 第三章 秸秆与污泥混烧过程中碱金属迁移转化行为研究56-70
  • 3.1 引言56
  • 3.2 实验部分56-58
  • 3.2.1 实验原料56
  • 3.2.2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56-57
  • 3.2.3 检测仪器和方法57-58
  • 3.3 结果与讨论58-69
  • 3.3.1 秸秆与污泥混烧底灰中碱金属固留率分析58-61
  • 3.3.2 秸秆与污泥混烧底灰中晶相分析61-65
  • 3.3.3 秸秆与污泥混烧底灰微观形貌分析65-69
  • 3.4 本章小结69-70
  • 第四章 富磷添加剂对麦秆燃烧过程中碱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70-86
  • 4.1 引言70
  • 4.2 实验部分70-71
  • 4.2.1 原料和试剂70-71
  • 4.2.2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71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71-84
  • 4.3.1 富磷添加剂对麦秆中碱金属固留率的影响71-72
  • 4.3.2 富磷添加剂与麦秆中碱金属的反应特性研究72-76
  • 4.3.3 富磷添加剂与KCl的反应特性研究76-78
  • 4.3.4 磷酸钙与麦秆中碱金属的反应特性研究78-84
  • 4.4 本章小结84-86
  • 第五章 污泥对麦秆流化床燃烧粘结特性影响的研究86-111
  • 5.1 引言86
  • 5.2 实验系统86-87
  • 5.3 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87-91
  • 5.3.1 实验原料87-88
  • 5.3.2 实验方法88-89
  • 5.3.3 实验方案89-91
  • 5.4 结果与讨论91-109
  • 5.4.1 麦秆流化床燃烧粘结机理分析91-97
  • 5.4.2 污泥对麦秆流化床燃烧粘结失流问题的影响97-105
  • 5.4.3 污泥中磷的模型化合物对麦秆粘结失流问题的影响105-109
  • 5.5 本章小结109-111
  • 第六章 秸秆与污泥混烧过程碱金属分布的化学热力学分析111-121
  • 6.1 引言111-113
  • 6.2 实验部分113-114
  • 6.2.1 实验原料113
  • 6.2.2 化学热力学平衡计算输入条件113-114
  • 6.3 结果与讨论114-119
  • 6.3.1 秸秆燃烧过程中碱金属化学形态分布114-116
  • 6.3.2 污泥燃烧过程中碱金属化学形态分布116-117
  • 6.3.3 麦秆与污泥混烧过程中碱金属化学形态分布117-118
  • 6.3.4 玉米秆与污泥混烧过程中碱金属化学形态分布118-119
  • 6.4 本章小结119-121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21-124
  • 7.1 结论121-123
  • 7.2 研究展望123-124
  • 参考文献124-13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133-13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项目134-135
  • 致谢13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床料流化床生物质燃烧粘结机理研究    李诗媛;矫维红;吕清刚;

K_2O—CaO—Al_2O_3—SiO_2系统玻璃的分相    杜新民,沈定坤,陈显求

城市污水污泥与麦秆混烧过程中钾的转化特性    李琳娜;任强强;吕清刚;李诗媛;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Cl及碱金属逸出的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    陈安合;杨学民;林伟刚;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孟凡华;杨天华;孙洋;贺业光;开兴平;

城市污水污泥燃烧特性和动力学特性分析    廖艳芬;马晓茜;

生物质热解模拟计算方法与应用    赵保峰;马殿国;陈雷;孟光范;张杰;张晓东;

中国城市污泥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与土地利用    李艳霞,陈同斌,罗维,黄启飞,吴吉夫

稻秆热解过程中碱金属转化析出过程试验研究    余春江,唐艳玲,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秸秆类生物质与石煤在流化床中的混烧与黏结机理    宁新宇;李诗媛;吕清刚;贠小银;矫维红;

秸秆类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研究    秦建光

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粘结失流特性研究    滕海鹏

生物质燃烧氯的析出与控制研究    郭献军

生物质流化床燃烧粘结特性及控制研究    尚琳琳

污泥中有机污染物对农田植物影响研究综述    赵晓莉;徐德福;方华;张海鸥;黄金;胡雯婷;

昆明城市污泥性质及土地利用方式探讨    武淑文;胡慧蓉;杨迎冬;

核苷酸厂废水生物污泥成分分析及资源化利用初探    郭丁香;吴振强;

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磷回收的研究进展    张璇;

北京市污泥堆肥处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梁明武;高春荣;赵平;

城市污泥堆肥化处理研究进展    桂萌;熊建军;崔希龙;赵振凤;

生物干化污泥有机肥在铁观音上的应用    谢文林;谢小青;黄强;黄明强;

城市污泥农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王洋洋;沈阿林;郭战玲;

论《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创新    潘涛;王永刚;孙长虹;刘桂中;

生物干化污泥有机肥在茶园的应用试验初报    谢文林;谢小青;黄明强;黄强;卢昌义;

北京市污泥堆肥处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平;周邦社;

生物质与煤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朱孔远;谌伦建;马爱玲;

开封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特性及利用方式探讨    翟秋敏;孙卉;李磊;

利用城市污水厂污泥培养海洋微藻的可行性研究    孟范平;张聪;刘娇;

生活污泥经蚯蚓生物处理床消解后的性质变化特征研究    赵海涛;庄明明;徐轶群;王小治;单玉华;柏彦超;封克;

城市污泥和污泥堆肥在草坪的利用研究进展    于芳芳;常智慧;韩烈保;

生物发酵残渣农业处理与利用研究    唐景春;褚洪蕊;牛小伟;殷红;张文具;党秀芳;

城市污泥土地利用对黑麦草理化指标和品质的影响    赵晓莉;朱伟;

城市污泥植物处理对地表径流和下层土壤的影响    丘锦荣;刘雯;郭晓方;卫泽斌;许振成;吴启堂;

城市污泥的蚯蚓分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高红莉;周文宗;张硌;李洪涛;

秸秆类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研究    秦建光

典型危险废物在两段式回转窑焚烧系统内的热处置和结渣特性研究及其应用    李春雨

城市污泥特性分析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谭国栋

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粘结失流特性研究    滕海鹏

非木材纤维木素在不同热化学条件下的产物形成规律与调控途径    娄瑞

工业污泥与煤矸石LCFB混烧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王裕明

污泥制备陶粒轻集料及其热动力学特性研究    何必繁

煤矸石和煤层气循环流化床混烧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陈艳容

污水厂污泥中重金属脱除技术及污泥特性变化的研究    涂剑成

污泥重金属生物沥滤和电动去除的技术研究    彭桂群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城市污泥及其与煤混烧的燃烧特性研究    王艳

城市污泥添加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    张莉

城市污泥直接施用农田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    赵俊

污泥农用对作物生长和土壤重金属累积影响的研究    康少杰

污泥用作水泥工业替代燃料的工艺性能研究    张威

无氟乳浊玻璃组成与分相、析晶及粘度关系的研究    廖维炜

基于生物淋滤的污泥调理和脱水研究    肖凌鹏

造纸污泥及其混煤燃烧与酸性气体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张凝

热解过程中氯的析出特性研究    窦余信

瑞典、丹麦、德国和意大利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考察报告    史立山;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的积灰结渣特性    宋鸿伟,郭民臣,王欣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存在问题分析    曹秀芹,陈珺

污泥在大白菜上的应用初探    刘善江,徐建铭,李亚星

污泥在番茄上的应用    刘善江

CaO-Al_2O_3-SiO_2系统为基础的玻璃的分相与晶化的研究    沈定坤,徐冠华,黄瑞福,陈显求

德国的污泥利用和处置(Ⅰ)    姚刚

污泥堆肥对几种草坪草生长的响应    张增强,薛澄泽

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过程特性的分析    刘建禹,翟国勋,陈荣耀

生物质能(秸秆)发电的思考    闫廷满;

    江娜

    赵永平

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粘结失流特性研究    滕海鹏

煤燃烧过程中氯化氢的排放特性研究    何杰

稻秸热解过程中碱金属析出的实验研究    唐艳玲

污水污泥与煤混合燃烧和热解的试验研究    唐汝江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析出的实验研究    徐婧

生物质灰特性及其结渣机理的研究    叶贻杰

我国城市污水污泥的特性与处置现状    尹军,谭学军,廖国盘,翟佳麟,刘国栋

城市污水污泥中PCBs的分析及其QA/QC研究    谢武明,胡勇有,刘焕彬,许振成

美国城市污水和污泥土地利用的十年进展    T.L.GLESON;金维续;

林地处理城市污水污泥——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对地下水的影响    刘凤侠

好氧消化工艺在中小型污水厂的发展应用    戴界红;程洁红;周全法;

城市污水污泥一体化处理模式案例研究——以东泰夏家河子污泥处理厂为例    曲英;李昭;

城市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能量平衡的理论分析    李建雄;宇鹏;

城市污水污泥的厌氧消化与厌氧堆肥    施跃锦,李非里,张嗣炯

苏联城市废弃物农业利用的措施    郭建钦;

氯化锌活化污水污泥制备活性炭研究    章圣样;吴邦信;杨光;蒋秀娅;李树霞;宋立;

安徽省城市污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关秋红;张乐;

中国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    王凯军;余杰;

城市污水污泥的土地利用与填埋    王瑞;王馨;

城市污水污泥堆肥处理机理的研究    曹仁堂;

自然式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及其在中小型城市污水厂的应用前景    程洁红;周全法;孔峰;戴界红;

城市污泥与淮南煤共制水煤浆制浆性能的试验    姚杰;董众兵;朱邦阳;梅静梁;王兴明;纪明俊;

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班福忱;程琳;张佩泽;苑晓叶;

浅谈城市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李凯军;

新型复合聚铁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郑怀礼;马江雅;卢伟;范伟;孙永军;关庆庆;冯力;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2010年发展综述    

厦门:城市污水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新技术面世    

我国城市污水污泥处理技术获新突破    翟素娣 刘军

破解污泥处理难题为全国提供范例    记者 晏飞

固体废弃物使荒漠变良田    记者 周飞飞

十六个项目仅敲响两槌    本报记者 于淑霞

细说沃土连锁经营韬略    本报记者 计惠

国际周拍卖会落槌尴尬    记者 王海军

战略创新的魅力    柳承宏 侯西鸿

山西长治市污水处理厂免费赠送高效有机肥    钟华

架设连接技术与市场的彩虹桥    本报记者 傅莲英

城市污水污泥抑制秸秆流化床燃烧粘结的机理研究    李琳娜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实验研究    刘秀如

城市污水污泥电动脱水机理试验研究及多场耦合作用理论分析    冯源

城市污水污泥重金属控制机理及堆肥利用的研究    黄雅曦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试验与模型研究    邵敬爱

城市污泥特性分析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谭国栋

城市污水污泥热水解特性及污泥高效脱水技术研究    麻红磊

污泥间接式干化机理及处置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邓文义

城市污水污泥干燥特性及转筒干燥过程研究    吴静

城市污水污泥分组预处理及其热解规律    毛艳萍

微波催化热解城市污水污泥过程生物气释放影响因素研究    陈浩

城市污水污泥成型燃料的试验研究    陈小娟

城市污水污泥处置方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较分析    彭洁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及工艺分析    刘亚勇

城市污水污泥为基料制备透水砖的工艺技术研究    宫厚杰

城市污水污泥低温热解及其热解特性研究    贾建成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多联产技术研究    宁方勇

城市污水污泥高温好氧—中温厌氧两级消化研究    徐荣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