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超微化秸秆粉体物性微观结构及光合生物产氢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3:53
热度:

超微化秸秆粉体物性微观结构及光合生物产氢实验研究【摘要】: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微化秸秆类生物质光合连续产氢过程及代谢热研究”(项目编号:50976029)的资助下完成

【摘要】: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微化秸秆类生物质光合连续产氢过程及代谢热研究”(项目编号:50976029)的资助下完成的。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丰富,并且可再生,可以用来转化成固、液、气3种清洁燃料。但是由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复杂结构,造成酶水解效率比较低。要获得较高的酶水解率就需要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进行预处理。目前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四大类。研究者已经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虽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没有找到能够用于生产、高效率、低成本的方法,对于影响水解的因素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结论,因此研究新的预处理技术,并对预处理影响酶解的机理进行分析就显得极为必要。 超微预处理已经在中药材加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诸多的研究结果表面超微粉碎可以增加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的溶出,并使胃肠道吸收的有效成分增大。由于秸秆和中药材一样同属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光合产氢过程中其溶出物也要被生物体利用,因此本研究尝试将超微粉碎技术作为秸秆预处理方法,将超微粉碎后的秸秆粉体进行酶解光合产氢。研究重点在于对超微粉碎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物性和微观结构的测定观察,揭示其对酶水解的影响规律,并利用超微粉碎秸秆粉体酶解料液进行光合产氢,针对酶解料液的特定进行条件分析,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有效向高品位能源转化提供可能途径。试验中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1)随着秸秆平均粒径的减小,秸秆超微粉体的比表面积增大,但是比表面积增大并不与粒径的减小呈现线性关系,可能是由于粉体颗粒表面存在着裂缝、裂纹,粉碎过程伴随有团聚。松装密度随着秸秆粒径减小而增大,但是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松装密度的增大幅度开始减小,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粉碎时间的延长,超微粉体已经趋近于球体。秸秆的45℃热水抽提物在相同的粉碎方式下随着粉碎后平均粒径的减小,抽提物增大,说明可溶于热水的物质增多;抽提物中的还原糖变化和热水抽提物变化一致,在相同粉碎方式下还原糖含量随着粒度减小而增大,这可能和粉碎程度变大,有机酸溶出变大,导致较多秸秆水解出更多还原糖的缘故。同时还发现,尽管秸秆粒径减小,但粉碎方式变为高能球磨时,尽管粒度减小,但其抽提物变化减小,这说明热水抽提物的变化不仅和粒度减小有关,和粒度减小所采用的粉碎方式也有很大联系,在同种粉碎方式下热水抽提物随着平均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2)对粉碎为不同粒径的秸秆进行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超微粉碎可以有效破坏秸秆的维管束结构以及细胞壁,在粉碎过程中伴随有团聚现象。FTIR分析表明纤维素羟基缔合程度减小,纤维素大分子间的氢键受到破坏,纤维素在球磨过程中有小部分降解;木质素侧链上的羰基发生变化,苯环结构也受到一定影响;指纹区也发生改变,说明秸秆在超微粉碎过程中其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X衍射分析表明秸秆结晶度随着粉碎粒径的减小而降低。粘均法测定的聚合度表明随着秸秆粒径的减小,其聚合度降低,分子链断裂数增大,降解度增大。 (3)不同粒径范围秸秆粉体的酶水解试验表明,随着秸秆粒度的减小,酶对纤维素的可及度增大。通过对酶解后的秸秆进行的扫描电镜分析可以发现酶水解后的高粱秸秆微粒表面留下很多酶解孔洞。粒度越小时,单位面积上出现的酶解孔洞越多,这说明超微粉碎过程能在高粱秸秆表面产生较多的酶活性位点,从而提高酶解糖化率。对酶解后的秸秆粉体的X衍射表明,酶解后的秸秆结晶度都有提高,这可能和纤维素进入水环境后烘干所产生的重结晶有关,也和酶水解反应已经把较多无定型纤维素转化为还原糖而余下的都是结晶区有关。对纤维素的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表明只有粒径范围330~420nm的高粱秸秆在1604cm~(-1)处吸收峰变得尖锐,说明其反应机理和其它3种样品已经有所不同。 (4)不同球磨时间的高粱秸秆粉体的酶解试验表明,酶解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为反应初始的36h,在此阶段约70%的还原糖产出,同时球磨时间越长的秸秆其酶解速率越大。利用Origin8.0软件对反应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其酶解过程符合对数分布规律,酶解速率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逐渐递减。对高粱秸秆粒径变化对酶解动力学参数的研究表明,随着秸秆球磨时间的延长,酶解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增大,而米氏常数Km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此外,通过超微粉碎高粱秸秆酶解的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了的最佳反应条件。 (5)利用高粱秸秆超微粉体酶解料液的光合产氢试验表明:酶解料液的中和试剂采用NaOH比KOH的产氢效果要好很多,分析认为可能由于酶解阶段使用的缓冲剂中已经引入较多的Na~+,较多的Na~+使光合细菌发生阳离子中毒,导致产氢效果下降;离心过的上清液的累积产氢量要小于没有离心的酶水解料液,通过对还原糖的测定发现,在产氢过程中没有离心过的酶水解料其实还在继续水解,导致还原糖浓度在产氢过程要高于离心过的;在试验设计水平内,高的底物浓度可以保持较长的高效产氢期,但产氢高峰期相对滞后;光合细菌比较适合的接种量为20%;种子液的培养期以48h为宜;光照度的范围控制在1000~3000Lx时光利用率最高。 【关键词】:超微粉碎 秸秆 物性 微观结构 酶解 动力学 光合产氢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216.2
【目录】:
  • 致谢4-9
  • 摘要9-11
  • 第一章 绪论11-30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生物制氢12-17
  • 1.2.1 基于产氧光合作用的生物制氢12-13
  • 1.2.2 微生物电解池生物制氢13-14
  • 1.2.3 暗发酵生物产氢14-16
  • 1.2.4 光合细菌光合生物产氢16-17
  • 1.3 光合细菌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物产氢17-23
  • 1.3.1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现状17-18
  • 1.3.2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组成及结构18
  • 1.3.3 木质纤维素水解18-19
  • 1.3.3.1 酸水解18-19
  • 1.3.3.2 酶水解19
  • 1.3.4 制约木质纤维素酶水解转化的因素和预处理的必要性19-20
  • 1.3.5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20-23
  • 1.3.5.1 物理预处理20
  • 1.3.5.2 化学预处理20-22
  • 1.3.5.3 物理化学预处理22
  • 1.3.5.4 生物预处理22-23
  • 1.4 超微粉碎23-27
  • 1.4.1 超微粉碎的概念23
  • 1.4.2 超微粉碎设备23-25
  • 1.4.2.1 磨介式粉碎机24-25
  • 1.4.2.2 气流粉碎机25
  • 1.4.3 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25-27
  • 1.4.3.1 超微粉碎技术的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25-26
  • 1.4.3.2 超微粉碎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26
  • 1.4.3.3 超微粉碎技术在饲料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26
  • 1.4.3.4 超微粉碎技术用于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的研究现状26-27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27-30
  • 1.5.1 研究意义27-28
  • 1.5.2 研究内容28
  • 1.5.2.1 超微粉碎对木质纤维素物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28
  • 1.5.2.2 高粱秸秆超微化粉碎酶解糖化试验研究28
  • 1.5.2.3 利用超微秸秆酶解料液光合产氢试验研究28
  • 1.5.3 研究技术路线28-30
  • 第二章 超微粉碎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物性及微观结构影响30-52
  • 2.1 材料和方法30-36
  • 2.1.1 试验材料30-31
  • 2.1.2 主要试剂31-32
  • 2.1.3 试验仪器32
  • 2.1.4 试验方法32-36
  • 2.2 结果与分析36-50
  • 2.2.1 粒度36-37
  • 2.2.2 比表面积37
  • 2.2.3 松装密度变化37-38
  • 2.2.4 显微结构的 SEM 测定分析38-39
  • 2.2.5 官能团的FTIR 测定分析39-41
  • 2.2.6 结晶度的 X 衍射测定分析41-42
  • 2.2.7 聚合度测定分析42-43
  • 2.2.8 抽提物测定分析43-44
  • 2.2.9 酶对纤维素可及度及酶解前后秸秆微观分析44-50
  • 2.2.9.1 酶对纤维素可及度分析44-45
  • 2.2.9.2 秸秆酶水解前后微观变化分析45-50
  • 2.3 本章小结50-52
  • 第三章 高粱秸秆超微化粉碎酶解糖化试验研究52-75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52-60
  • 3.1.1 试验原料52-55
  • 3.1.2 主要试剂55-56
  • 3.1.3 试剂配制56
  • 3.1.4 试验仪器56
  • 3.1.5 试验方法56-60
  •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60-74
  • 3.2.1 葡萄糖标准曲线60-61
  • 3.2.2 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61
  • 3.2.3 不同球磨时间高粱秸秆的酶解反应速率变化61-64
  • 3.2.6 粉碎不同时间的高粱秸秆的酶解动力学参数64-66
  • 3.2.7 几种反应因素对酶解糖化效果的影响66-69
  • 3.2.7.1 高粱秸秆球磨时间对酶解糖化的影响66-67
  • 3.2.7.2 酶负荷对酶解糖化的影响67-68
  • 3.2.7.3 反应时间对酶解糖化的影响68
  • 3.2.7.4 底物浓度对酶解糖化的影响68-69
  • 3.2.8 响应面法优化超微粉碎高粱秸秆酶解反应工艺条件的试验69-74
  • 3.3 本章小结74-75
  • 第四章 光合细菌利用超微粉碎秸秆酶解料液光合产氢研究75-93
  • 4.1 试验材料75-76
  • 4.1.1 试验原料75
  • 4.1.2 试验试剂75-76
  • 4.1.3 试验菌种76
  • 4.1.4 培养基配制76
  • 4.1.5 试剂的配置76
  • 4.2 试验装置及仪器76-77
  • 4.2.1 光合产氢装置76-77
  • 4.2.2 试验仪器77
  • 4.3 试验及分析方法77-79
  • 4.3.1 高粱秸秆酶水解糖化77-78
  • 4.3.2 酶水解料液光合产氢78
  • 4.3.3 累积产氢量及产氢效率测定78
  • 4.3.4 还原糖测定78
  • 4.3.5 光照强度测定78
  • 4.3.6 pH 测定78-79
  • 4.4 结果与分析79-91
  • 4.4.1 酶解糖化料液光合产氢中和试剂的确定79-81
  • 4.4.2 酶解液离心对光合细菌产氢能力的影响81-84
  • 4.4.3 不同秸秆浓度对光合产氢的影响84-87
  • 4.4.4 接种量对光合菌利用酶解料液光合产氢的影响87-88
  • 4.4.5 菌龄对光合混合菌利用酶解料液光合产氢的影响88-89
  • 4.4.6 光照度对光合细菌混合菌群利用酶解料液光合产氢的影响89-91
  • 4.5 本章小结91-93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93-97
  • 5.1 结论93-95
  • 5.2 建议95-97
  • 参考文献97-105
  • ABSTRACT105-10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0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光合细菌连续产氢反应过程中热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郭婕

运用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葡萄籽的工艺研究    任艳军;李杰;任学军;宋晓飞;杜彬;刘畅;

超微粉碎的理论、实践及其对食品工业发展的作用    袁惠新,俞建峰

超细粉碎过程中物料的理化特性变化及应用    盖国胜,徐政

超细粉体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铁生年;李星;李昀珺;

不产氧光合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产氢影响因子研究    钱一帆;郑广宏;康铸慧;王磊;

光合细菌生物膜反应器葡萄糖降解及产氢特性实验    田鑫;廖强;张攀;王永忠;朱恂;石泳;丁玉栋;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王继华,赵爱萍

粉体机械力化学与淀粉微细化发展概况    胡飞

超(近)临界水中的化学反应    刘志敏,张建玲,韩布兴

木质纤维素化学水解产生可发酵糖研究    何北海;林鹿;孙润仓;孙勇;

光合产氢菌群的筛选及其利用猪粪污水产氢因素的研究    尤希凤

超声波作用下纤维素纤维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唐爱民

生物质制备新型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的研究    常春

耐盐菌株特性及其在高盐有机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信欣

表面活性剂在废木质纤维素制酒精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刘佳

光合细菌连续制氢工艺及相关机理研究    师玉忠

光合细菌生物产氢试验研究    康铸慧

玉米秸秆纤维素酶水解研究及响应曲面法优化    杨静

光合细菌产氢基质代谢实验研究    王毅

农作物秸秆光合细菌产氢原料的乙酸预处理技术实验研究    申翔伟

超声波协同稀碱液处理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研究    胡华佳;姚日生;邓胜松;李曼曼;李凤和;

超微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的研究    帅英;翟红侠;王献彪;

微波和辐照处理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杆表面性能的影响    王传贵;周旭;武恒;

芦竹苯酚液化工艺的研究    焦真真;张求慧;李建章;揭淑俊;

污泥能源化的前景探讨    赵锐;刘丹;李启彬;黄明星;胡香芳;

光合细菌产氢机制研究进展    邓平;费良润;刘雪梅;

经济微藻重要次级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梁成伟;张晓雯;苏忠亮;

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特性的研究    王素兰;于鲁冀;

光合细菌微生物产氢研究进展    唐雅琴;黄兵;刘仪柯;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转化生物乙醇预处理B2B工艺的发展研究    李文;潘家祯;许洪朋;

生物菌剂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    王赛月;牛明芬;庞小平;

退浆酶退浆改善黑牛仔服装的酶洗效果    姚继明;张双利;

离子液体环境下固体酸催化降解纤维素    梁润娟;吴廷华;吴瑛;周理龙;吴廷华;

超微生物质秸秆产氢能力响应面法优化研究    张全国;荆艳艳;岳建芝;王毅;

绿液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成分及酶水解糖化的影响    黄婷;陆青山;金永灿;谷峰;张厚民;Hasan Jameel;Richard Phillips;李忠正;

热水预处理相思木过程中糖类物质溶出及糠醛形成规律的研究    李海龙;詹怀宇;

纤维素酶及其在废木质纤维素制可还原糖中的应用    姜晓云;王家德;

饲用纤维素酶固态发酵的研究    皮雄娥;李孝辉;费笛波;

高效、节能型盘磨中浓打浆技术生产应用及理论初探    刘士亮;曹国平;李广胜;陈中豪;

生物制氢技术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张全国;李刚;荆艳艳;

纸浆污泥纤维素酶水解糖化与增效工艺及机理的研究    吕健

竹材液化、树脂化反应动力学及其生成物的性能    傅深渊

废纸二次纤维氰乙基化改性及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    张春红

弱吸波物料的微波煅烧新工艺及理论研究    刘秉国

载醋酸锌废催化剂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    张正勇

麦秆液化制备可降解聚氨酯泡沫材料方法及机理研究    陈秋玲

毛竹颗粒表面化学/水热修饰及其增强PVC基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王会

稻草秸秆的预处理及生产乙醇的研究    孙万里

橡实淀粉加工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    钟秋平

基于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与变换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杨波

香菇柄中滋味成分释放研究及香菇精的研制    吴关威

深海细菌Martelella mediterranea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酶学分析    董俊丽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木质层孔菌产MnP培养体系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陈聪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杜氏盐藻异养转化藻株的鉴定及初步功能分析    吕文兵

汽爆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的工艺研究    赖智乐

镁铝氧化物催化生物质衍生物的羟醛缩合研究    邢士玉

耐盐碱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选育及酶学特性的研究    桂春燕

稻秸秆提取纤维农用非织造地膜的研究    程士润

光合细菌的优化培养和生长动力学    熊万永,李玉林,林君锋

绿藻光合生物制氢技术进展    徐斐;何定兵;胥义;

工业制氢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刘一鸣;

光合细菌生长的动力学研究    王德强,郭养浩

红色非硫光合细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安立超,高瑾,张胜田,夏明芳,高蓉菁

C/N比对嗜酸细菌X-29产氢能力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李秋波;邢德峰;任南琪;赵丽华;宋业颖;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尤希凤,郭新勇

光合细菌HZPSB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的测定    沈锦玉,刘问,尹文林,钱冬,沈智华,曹铮,吴颖蕾

生物质制氢气的研究    袁传敏,颜涌捷,曹建勤

生物制氢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潜力    张全国;李刚;

光合产氢菌群的筛选及其利用猪粪污水产氢因素的研究    尤希凤

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及其能量传输过程研究    周汝雁

光合细菌连续制氢工艺及相关机理研究    师玉忠

利用畜禽粪便产氢的高效光合菌群筛选及其产氢过程初步研究    原玉丰

光合细菌产氢系统热效应实验研究    荆艳艳

光源和光谱对光合产氢菌群产氢工艺影响研究    安静

光合细菌产氢基质代谢实验研究    王毅

农药剂型加工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凌世海;

稀酸降解植物纤维素的研究    杭志喜,崔海丽

易燃易爆品超细粉体生产的安全研究    邓国栋;叶明泉;宋洪国;李凤生;

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    黄振湘

绿色木霉纤维素酶AS3.3032液体发酵的研究    张德强,黄镇亚,张志毅

绿色木霉纤维素酶AS3.3032固态发酵的研究    张德强,黄镇亚,张志毅

易燃易爆材料超细粉碎技术及设备研究新进展    刘宏英,李春俊,李凤生

国外生物质能转化技术与应用    王海滨

超微粉碎的理论、实践及其对食品工业发展的作用    袁惠新,俞建峰

复合高效微生物处理高含盐石油开采废水    魏呐,王祥河,李风凯,张英筠,郭怡

乙酰丙酸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张敏;刘宝鉴;任其龙;吕秀阳;陈丰秋;詹晓力;

采用高压辊磨--搅拌磨复合系统的湿法超细研磨研究    王燕民;

氢气的规模生产初探    陈霖新;

光合产氢菌群的筛选及其利用猪粪污水产氢因素的研究    尤希凤

光合细菌连续制氢工艺及相关机理研究    师玉忠

畜禽粪便污水光合细菌制氢技术研究    王艳锦

玉米秸秆酶水解及发酵乳酸的研究    黄爱玲

光合细菌生物产氢试验研究    康铸慧

光合细菌产氢系统热效应实验研究    荆艳艳

光源和光谱对光合产氢菌群产氢工艺影响研究    安静

光合细菌产氢基质代谢实验研究    王毅

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的展望    刘平

“秸秆能源”在长三角破题    

秸秆生物质燃料锅炉的设计实践    刘惠宁;

氯氧镁水泥制作秸秆板材的试验研究    马欣;

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    樊冲;汪军;

新型秸秆沼气技术    周文富;

秸秆草芯成型机的研制    黄阳;刘庆敖;

农村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的开发利用    史学友;

重视农村秸秆的能源利用    杨世基

户用沼气池秸秆利用浅析    熊承永,李健,黄利宏

变废液为肥料 实现秸秆返田    王飞;李华;孙超;李长云;

河南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建议    刘亚平;魏蒙关;李洪岐;

秸秆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动态研究    温明霞;林德枝;易时来;李学平;孟涛;石孝均;

秸秆环保超强木地板及制造方法的研究    杜建;安成立;冀炜;张永科;常宗堂;邢宏宜;贾涛;王俊峰;王天泉;惠建忠;孙茂田;王晓梅;

秸秆氧化气化气不宜做炊事燃气    孙明湖;咸惠军;南方;

秸秆预处理技术对比研究    周礼;吴达科;谢春燕;

秸秆工业分析组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S)分析研究    皇才进;韩鲁佳;刘贤;杨增玲;

秸秆利用机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进展    上官永;朱虎良;文喜梅;田英申;王文静;

废弃秸秆做生产原料进行产业化精、深加工的技术探讨    孙红闯;

纤维素分解菌剂对水稻秸秆田间降解效果的影响    金海洋;姚政;杨建军;蒋小华;查健生;

秸秆发电:多赢产业为何冷眼相看    古文洪

秸秆压块饲料有啥优势    

我市为秸秆找到五条出路    

蔬菜“吃”秸秆产量高    本报记者 兰俊君 实习生 吴明新

秸秆可作清洁能源    李玉芳 闫艳 高杰

秸秆烧出贵过大米的“超低炭”    顾日升 袁开建

我省“秸秆法规”正式出台    

6月1日起露天焚烧秸秆将受罚    记者 许兵 通讯员 杨丽

富民板业 小秸秆做出大文章    本报记者 周璐璐 周慧敏

秸秆能源化项目将受扶持    记者 何彭鹏

超微化秸秆粉体物性微观结构及光合生物产氢实验研究    岳建芝

超微秸秆光合生物产氢体系多相流数值模拟与流变特性实验研究    荆艳艳

Nd-Al-Fe-Co大块非晶的非晶形成能力、磁性和显微结构研究    夏雷

碳纳米管负载钌催化剂上氨合成及氨分解的TAP研究    李忠来

高铝粉煤灰制备莫来石陶瓷的性能及烧结反应机理    李金洪

聚乳酸纤维织物染色性能研究    傅忠君

锯缘青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性质及活力调控的研究    张继平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及液压秸秆成型机改进设计研究    马孝琴

新金分枝杆菌ZJUVN-08转化植物甾醇合成雄甾烯二酮的研究    张小燕

生物质(秸秆)气合成甲醇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朱灵峰

秸秆固态发酵酒精的研究    李雪

秸秆压块饲料机匀料充型区的物流分析与计算机仿真    隋美丽

白腐菌降解秸秆木素及饲料化研究    齐刚

秸秆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高洁

北方地区玉米秸秆复合碱化和快速氨化技术及其在幼羊生长中应用的研究    贺永惠

秸秆发酵剂的研究    蔡兴旺

棉秆压缩成型特性的试验研究    徐新惠

秸秆作为再燃燃料对NOx生成影响的数值模拟    张丽丽

玉米收获机秸秆切碎刀的试验研究    宋芳

用于制有机磷肥的稻草快速降解工艺研究    申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