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改良农田土壤中氮磷形态分布及玉米生长发育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2:43
热度:

秸秆改良农田土壤中氮磷形态分布及玉米生长发育特征【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化肥施用量逐年递增,目前我国单位面积化肥用量已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大量施用化肥带来了诸多生态和环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化肥施用量逐年递增,目前我国单位面积化肥用量已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大量施用化肥带来了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肥料利用率低导致环境污染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秸秆是农业生产系统中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以及微量营养元素,如果将秸秆资源合理利用,对提高农业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将秸秆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部分营养元素归还到土壤中,减小土壤养分的耗竭程度,这是直接利用秸秆资源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对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已有大量研究,但对于不同施肥模式下秸秆还田后对土壤氮和磷形态以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辽河源头区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秸秆性能的表征、秸秆改良土壤的吸附和淋溶实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传统施肥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将破碎秸秆、腐熟秸秆、0.5%秸秆炭(炭/土)、1.0%秸秆炭和2.0%秸秆炭分别还田后对土壤氮磷形态和玉米生长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利用秸秆还田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1)电镜扫描结果表明,破碎秸秆表面比较粗糙,秸秆纤维清晰可见,腐熟秸秆表面比破碎秸秆规则、有序,秸秆炭表面粗糙、孔壁被烧蚀;傅里叶红外光谱图解析结果表明,破碎秸秆、腐熟秸秆和秸秆炭均含有酚羟基或醇羟基及含磷官能团。(2)模拟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秸秆添加土壤对铵态氮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大小均为秸秆炭破碎秸秆腐熟秸秆;对磷酸根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大小均为秸秆炭破碎秸秆,腐熟秸秆对磷酸根负吸附。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的描述铵态氮和磷酸根的吸附热力学过程,吸附动力学都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方程。(3)模拟淋溶实验结果表明,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处理的土壤对硝态氮比铵态氮更容易淋失,水溶性磷变化较小;不同处理的秸秆添加土壤对土壤氮磷的淋失阻控作用大小为秸秆炭破碎秸秆腐熟秸秆,增强土壤对氮磷的吸附能力的秸秆炭处理,可以减少土壤氮磷的淋失量。(4)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传统施肥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秸秆炭处理能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速效氮和全氮的含量,随秸秆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加,最高添加时(2.0%秸秆炭处理)增加更明显;腐熟秸秆和破碎秸秆对铵态氮、硝态氮、速效氮和全氮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处理的秸秆能增加土壤水溶性磷和速效磷含量,但土壤全磷量下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传统施肥模式下,0-20cm土层中秋季的土壤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高于春季;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0-20cm土层中春季的土壤速效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秋季;不同施肥模式下0-40cm土层中秋季的土壤全氮含量高于春季。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在0-0.25mm和0.25-0.5mm粒径中土壤全氮含量高,0.25-0.5mm和0.5-1mm粒径中土壤全磷含量高。(5)在不同施肥模式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株高促进作用的顺序为:2.0%秸秆炭1.0%秸秆炭0.5%秸秆炭腐熟秸秆破碎秸秆;秸秆炭处理均能提高玉米的叶宽;在传统施肥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盆栽试验秸秆不同处理单穗籽粒重提高4%-8%,田间试验单穗籽粒重提高5%-7%;秸秆炭处理都能提高玉米产量(P0.05)。综上,在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秸秆炭对减少土壤氮磷的流失及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揭示了秸秆炭对土壤氮磷形态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对于指导辽河源头区合理施肥、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秸秆改良 农田土壤 吸附 淋溶 形态 玉米生长发育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3.6;S5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危害12-14
  • 1.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12-13
  • 1.1.2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13-14
  • 1.2 农业面源污染的阻控技术14-18
  • 1.2.1 生物技术14-15
  • 1.2.2 工程技术15-16
  • 1.2.3 农艺技术16-18
  • 1.3 秸秆改良土壤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8-19
  • 1.3.1 农业秸秆的产生量18
  • 1.3.2 秸秆改良土壤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18-19
  • 1.4 辽河源头区背景19-20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20-22
  • 1.5.1 研究意义20
  • 1.5.2 研究内容20-21
  • 1.5.3 技术路线21-22
  • 第2章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氮磷吸附及淋溶特性的影响22-40
  • 2.1 引言22
  • 2.2 材料与方法22-27
  • 2.2.1 试剂与仪器22-24
  • 2.2.2 供试土壤与材料24-25
  • 2.2.3 实验方法25-27
  • 2.3 结果与讨论27-39
  • 2.3.1 不同处理秸秆的表征27-29
  • 2.3.2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铵态氮吸附特征的影响29-32
  • 2.3.3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磷酸根吸附特征的影响32-34
  • 2.3.4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氮淋溶的影响34-37
  • 2.3.5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水溶性磷淋溶的影响37-39
  • 2.4 本章小结39-40
  • 第3章 盆栽条件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氮磷形态分布和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40-54
  • 3.1 引言40
  • 3.2 材料与方法40-41
  • 3.2.1 试剂与仪器40
  • 3.2.2 实验材料40
  • 3.2.3 实验方法40-41
  • 3.3 结果与讨论41-53
  • 3.3.1 盆栽条件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氮形态分布的影响41-46
  • 3.3.2 盆栽条件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磷形态分布的影响46-49
  • 3.3.3 盆栽条件下玉米的生长发育特征49-53
  • 3.4 本章小结53-54
  • 第4章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实际农田土壤氮磷形态分布和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54-74
  • 4.1 引言54
  • 4.2 材料与方法54-55
  • 4.2.1 试剂与仪器54
  • 4.2.2 实验材料54
  • 4.2.3 实验方法54-55
  • 4.3 结果与讨论55-72
  • 4.3.1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实际农田土壤氮形态分布的影响55-63
  • 4.3.2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实际农田土壤磷形态分布的影响63-69
  • 4.3.3 土壤的粒径分布69-70
  • 4.3.4 田间种植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特征70-72
  • 4.4 本章小结72-74
  • 第5章 结论和创新点74-76
  • 5.1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的结构特征及对土壤氮磷吸附及淋溶特征的影响74
  • 5.2 盆栽试验条件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氮磷形态分布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74-75
  • 5.3 田间试验条件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氮磷形态分布及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75
  • 5.4 创新点75-76
  • 参考文献76-96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96-98
  • 致谢9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论气候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玲;王永力;杨德光;

云大-120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春金,秦丽艳,路钰

玉米生长发育和环境的关系    张云慈;李月霞;

增铵营养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彩凤

云南玉米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段长春,朱勇

中耕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研究——Ⅰ.中耕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丛艳君,黄瑞冬,许文娟,王进军,丛志坚

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李潮海,栾丽敏,尹飞,王群,赵亚丽

气候变暖对天水市川灌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姚晓红;李侠;

铲蹚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朱宏宇;吴晓冬;董成玉;黄瑞冬;李忠悍;李褔英;

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杨军;包永青;王德海;红梅;春花;伊德尔呼;

田间水平结构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梁熠;齐华;王敬亚;白向历;王晓波;刘明;孟显华;许晶;

水肥互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孙占祥;孙文涛;

河南省玉米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刘伟昌;陈怀亮;赵国强;徐爱东;张雪芬;

抗低温助长剂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郭志强;董志强;

大宗作物种籽磁性的基础实验研究    刘祖滨;仇艾夫;李东节;李宝代;曾治权;汤克云;颜婉如;付应春;

改进AquaCrop模型对覆盖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验证与模拟    杨宁

秸秆改良农田土壤中氮磷形态分布及玉米生长发育特征    陆文龙

生态因素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及气候生态模型与评价系统建立的研究    吕新

肥料和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DNA甲基化的影响    罗洋

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葛程程

磷肥不同施用量和施入距离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重锋

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估    袁东敏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忠诚

遮光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发育和光合效率的影响    栾丽敏

“玉黄金”拌种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拉民(Lamine Diallo)

耕作方式与覆盖物对土壤特性和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华斌

菌剂与不同肥料配施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左丽峰

气象因素对寒地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郑东泽

典型农区地膜残留特点及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