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新型喷射器工作特性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30:20
热度: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新型喷射器工作特性的研究【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能耗的增加,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费呈持续上升趋势,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能耗的增加,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费呈持续上升趋势,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实施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目前能源领域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喷射式制冷以其可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工业余热等低品位热源,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喷射式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喷射器,是一种利用高压流体抽吸低压流体的装置,通过工作流体的射流来实现能量的转化;它具有结构简单、没有运动部件、运转费用低廉、操作维修方便,对被抽介质无严格要求等优点。但目前对喷射器内部流动与混合机理认识还很不全面,现有的喷射器设计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造成其抽吸率较低,系统的工作效率不高,从而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如何提高系统工作性能就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任务,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喷射器设计理论、结构优化、工作机理以及喷射式制冷系统工作参数优化方面的研究,设计出性能更好的喷射器,探索出更合理的系统运行方式。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提出了一种新的喷射器结构改进设计方法——等马赫数梯度(CMNG)设计法,通过改进喷射器的关键部件——喷嘴、混合室收缩段以及扩压室的设计,使其母线呈流线型变化,即壁面的变化紧随流体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使流体能更好地贴附在壁面上,实现喷射器内速度的均匀变化,减少喷嘴出口及混合段内涡流损失、壁面摩擦损失等,避免了扩压室内速度的突变,消除扩压室内激波的产生及由此引起的边界层分离现象。提高了工作流体的抽吸性能及混合流体的速度能向压力能转化的效率,从而有利于喷射器内混合流体的排出,可有效提高喷射器的工作效率。另外,为便于计算喷射器的结构参数,编写了基于CMNG设计方法的喷射器设计计算程序。 (2)就不同制冷剂对喷射器工作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R134a更适用于低品位热驱动的喷射制冷系统。当冷凝温度为30℃,蒸发温度为5℃,发生温度在70-85℃范围内变化时,其抽吸率比R123提高20.5%~71.8%,比R141b提高25%~39.7%,比R152a提高6.8%~19.6%。 (3)详细分析了工作参数的改变对喷射器抽吸率及系统COP的影响。通过改变工作流体入口压力、引射流体的入口温度以及喷射器出口背压,得到了冷凝温度变化对喷射器的抽吸率及系统COP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发生温度,而蒸发温度对其影响相对最小。冷凝温度每变化1℃,喷射器的抽吸率变化2.7%~8.5%,系统COP变化3.7%~8.9%,蒸发温度每变化1℃,喷射器的抽吸率变化1.4%~1.9%,系统的COP变化1.4%~2.1%;发生温度每变化1℃,喷射器的抽吸率变化0.75%~4.4%,系统的COP变化仅为0.59%~4.6%。 (4)利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FLUNENT对按照CMNG设计方法得到的喷射器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内部流场的计算分析,揭示了喷嘴出口处两股流体间由于存在较大的速度差,在交界面形成了一个不连续的间断面,由于剪切力的作用,引射流体速度不断增大,工作流体的速度则逐步降低,两股流体不断进行动量和能量的交换,最终趋于一致;另外对按CMNG设计方法及常规设计方法得到的喷射器内部流体流动迹线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按照CMNG方法得到的喷射器可有效的减少涡流损失、边界层分离损失等。 (5)利用模糊灰色理论,对影响喷射器性能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面积比是影响喷射器性能的主要因素,膨胀比和压缩比对喷射器性能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喷嘴位置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析,建立了灰色差分预测模型。 (6)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太阳日照时数和太阳辐照度差别较大的特点,建立了普适的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数学模型,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七个城市,对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前景、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得到系统COP在0.16-0.24之间,其中最高效率出现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拉萨地区;在太阳能资源一般地区,系统的平均总效率随着纬度的降低而降低,大部分地区平均系统COP在0.18以上,其太阳能保证率在0.32~0.82之间,可减小空调能耗1/3~4/5。表明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具有良好的工作特性,从而为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推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7)以上海市为例,对用于办公空调的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动态变化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得到了从上午8时到下午4时,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能稳定工作在COP为0.17-0.22之间,系统的平均COP为0.19,平均太阳能保证率为0.88。 【关键词】:喷射制冷 喷射器 低品位热能 等马赫数梯度 灰色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B65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1
  • 目录11-14
  • 符号说明14-15
  • 第一章 绪论15-33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5-16
  • 1.2 喷射式制冷研究现状16-31
  • 1.2.1 喷射器理论研究现状16-21
  • 1.2.2 喷射器实验研究现状21-26
  • 1.2.3 喷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26-28
  • 1.2.4 喷射制冷系统应用研究现状28-31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31-32
  • 1.4 本文研究内容32-33
  • 第二章 喷射器结构及其改进设计33-49
  • 2.1 喷射器工作原理33-36
  • 2.1.1 喷射器结构33-34
  • 2.1.2 喷射器内部流动混合原理34-36
  • 2.2 喷射器基本设计理论36-37
  • 2.3 喷射器结构改进设计方法37-48
  • 2.3.1 设计原理及基本假设37-39
  • 2.3.2 径向尺寸的改进设计39-41
  • 2.3.3 轴向长度的确定41-44
  • 2.3.4 喷射器设计计算求解过程及计算程序44-46
  • 2.3.5 计算结果与分析46-48
  • 2.4 本章小结48-49
  • 第三章 喷射器内部流动现象的数值分析49-60
  • 3.1 流动控制方程49-50
  • 3.2 湍流模型的选用50-51
  • 3.3 边界条件51-53
  • 3.3.1 进出口边界条件52
  • 3.3.2 固体壁面边界条件52-53
  • 3.4 数值计算方法53-54
  • 3.5 网格的划分和选择54-55
  • 3.6 计算结果与分析55-59
  • 3.6.1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设置55
  • 3.6.2 流场分析55-59
  • 3.7 本章小结59-60
  • 第四章 喷射器及喷射制冷系统性能分析60-83
  • 4.1 热力学分析方法60-76
  • 4.1.1 喷射器热力过程60-61
  • 4.1.2 模型及其验证61-67
  • 4.1.3 制冷剂选取67-70
  • 4.1.4 工作条件对喷射器性能影响分析70-76
  • 4.2 喷射器性能实验研究76-81
  • 4.2.1 实验系统装置介绍76-78
  • 4.2.2 实验过程78-79
  • 4.2.3 不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79-80
  • 4.2.4 实验结果误差分析80-81
  • 4.3 本章小结81-83
  • 第五章 喷射器性能灰色分析83-95
  • 5.1 灰关联分析83-88
  • 5.1.1 灰关联模型83-85
  • 5.1.2 喷射器性能的灰色关联分析85-88
  • 5.2 喷射器性能的灰色预测模型88-93
  • 5.2.1 计算方法介绍89-91
  • 5.2.2 计算结果与分析91-93
  • 5.3 本章小结93-95
  • 第六章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研究95-113
  • 6.1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95-107
  • 6.1.1 系统描述96
  • 6.1.2 各地气象数据96-99
  • 6.1.3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数学模型99-102
  • 6.1.4 求解方法102-104
  • 6.1.5 计算结果与讨论104-107
  • 6.2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的动态特性107-111
  • 6.2.1 气象数据的采集108
  • 6.2.2 喷射器动态性能分析108-109
  • 6.2.3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动态性能分析109-111
  • 6.3 本章小结111-113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13-117
  • 7.1 主要结论113-115
  • 7.2 本课题创新点115
  • 7.3 课题展望115-117
  • 参考文献117-125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125-126
  • 致谢12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高效喷射式制冷系统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董景明

蒸汽喷射式热泵性能实验研究    刘志强,沈胜强,李素芬,阿布里提·阿不都拉

HFC134a在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中的性能分析    郑慧凡;范晓伟;李安桂;

蒸汽喷射制冷系统中喷射器内特殊流动现象的研究    李海军;沈胜强;

基于热平衡分析法的喷射器引射系数计算与分析    段永涛,文怀兴,张德翱

气体喷射器的一维数学模型分析    毕荣山;马连湘;赵红妹;郑世清;

新型喷嘴结构下蒸汽喷射式热泵性能的数值研究    张少维,徐海涛,桑芝富

气-液喷射器工作参数的数值模拟    沈胜强;曲晓萍;张博;

喷射器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杨燕勤;安志强;经树栋;

西安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规模化供热适宜性研究    刘寅;李安桂;周光辉;

建筑主动利用太阳能能效探讨    毛建西;

新农村住宅中太阳能采暖研究    徐玉梅;孙克春;

太阳能在夏热冬冷农村地区的应用研究    曹辉;廖秋阳;

太阳能热水工程在小城镇住宅中的应用    曹辉;廖秋阳;王争利;

别墅太阳能热水系统优化设计思路与体会    袁新毓;杨金桥;

太阳能热泵系统示范工程设计    丁丽丽;李光元;王蕾;徐美容;

喷嘴对液固外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循环特性的影响    张少峰;沈志远;魏建明;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性能改善的方法分析    李自强,沈胜强,张博

蒸汽喷射泵与热的有效利用    高阳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全性    丁海兵;

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分析与研究    王强;尚鑫;

燃气—太阳能联合采暖的经济性分析    文杰;刘蓉;

冷凝式燃气壁挂炉与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分析    肖松;郭全;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探讨及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李向军;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在村镇建筑中应用调查研究    李峥嵘;李星;李鹏;

两种太阳能热水器的投资偿还年限及经济性对比    肖荪;杨洪海;

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进展    王亚静;郭宪民;刘川;

太阳能供热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张昕宇;郑瑞澄;丁世明;冯晓梅;何涛;徐伟;邹瑜;李忠;薛明;张江华;冯健;

太阳能喷射制冷在郑州地区的应用研究    范晓伟;郑慧凡;张文全;魏静;李安桂;

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研究    杜晓辉

基于临界圆的二维喷射器模型构建及流动机理研究    祝银海

太阳能相变蓄热供暖系统理论及实验研究    李志永

喷射器性能、结构及特殊流动现象研究    李海军

基于燃气再循环的高压燃烧技术研究    张鲲鹏

新型流量自调式节能真空发生器的研究    滕燕

上海高层住宅外界面太阳能系统整合设计研究    史洁

植保机械混药器及其农药在线混合性能研究    徐幼林

可调式喷射器性能分析与过程研究    张琨

带喷射器的经济补气热泵系统循环机理与特性研究    许树学

用于CO_2热泵热水器的可调喷射器特性研究    梁利霞

太阳能热水蓄热采暖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王选

北京地区太阳能—土壤源复合式热泵系统应用特性研究    潘玉亮

引射汇流装置在电厂热力系统中应用研究    王世勇

基于Fluent的喷射器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研究    余志宏

地源热泵—太阳能复合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张士松

济南市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研究    王旭

寒冷地区大学校园中低碳技术的应用研究    张亚楠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泵系统的应用技术研究    刘伟锋

寒冷地区村镇住宅建筑太阳能采暖系统研究    康玉东

低品位余热源新型双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    张博;薛凤娟;赵明海;

热管喷射式制冷的研究    王兴春,施明恒

太阳能毛细驱动喷射式空调器性能模拟研究    施明恒,王兴春,蔡辉

吸收一喷射复合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    顾兆林,蒋立本,冯诗愚,王彦峰

带喷射器的溴化锂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热力分析    林顺荣;陈光明;洪大良;闫晓娜;林玮;

新型冰箱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的研究    刘益才;曹立宏;杨智辉;刘振利;黄谦;辛天龙;

喷射式制冷在船舶废热制冷中的应用研究    邓申江;孙文哲;曹巍;吴延嘉;

太阳能固体吸附——喷射制冷联合循环系统研究    李春华,王如竹,卢永庄

毛细驱动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    施明恒,蔡晖,王兴春

热管喷射式空调系统中喷射器的研究    施明恒,蔡晖,王兴春

喷射器与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    张博

太阳能喷射与压缩一体化制冷系统的研究    田琦

可调式喷射器性能分析与过程研究    张琨

新型双喷射制冷系统关键影响因素及性能研究    王菲

船舶海水淡化及节能技术研究    陈金增

基于Fluent的喷射器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研究    余志宏

喷射式制冷的实验研究    钟福春

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性能研究    刘大伟

喷射器在船舶冷库节能中的应用与实验研究    毛小兵

可调式喷射器的性能计算分析与结构设计    张琨

蒸汽喷射器特性的CFD分析与节能应用研究    华敏

蒸汽喷射器的CFD数值模拟及过程状态分析    姬淼

喷射式热泵的设计计算与性能分析    沈胜强,李素芬,夏远景

蒸汽喷射器喷射系数计算的热力学模型    徐海涛,桑芝富

水蒸气喷射泵设计中有关引射系数计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张德翱,段永涛

气体喷射压缩器变工况特性的理论研究    韦红旗

二维流动模型的喷射器性能分析研究    张博,沈胜强,李海军,阿布里提·阿卜杜拉

蒸汽喷射器内二维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李海军,沈胜强,张博

喷射器一维设计理论的研究进展    刘志强,沈胜强,李素芬

蒸汽喷射式热泵变工况性能分析    徐海涛,桑芝富

蒸汽喷射器超音速喷射流场的数值分析    李素芬,沈胜强,刘岚,,Abuliti Abudula

水蒸汽喷射泵抽气特性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    王晓冬,巴德纯,王庆,陆阳,廖国进,杨乃恒

喷射器与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    张博

蒸汽喷射器的理论及数值研究    徐海涛

日本冰场建设近况    路煜;

电冰箱技术基础讲座    单大可;

电冰箱制冷系统管接头的银钎焊    管恩仁;

双速压缩机节能住宅制冷系统    Kenichiro;曾庆平;

对多间冻结间制冷系统节约能源的初步分析    陈和暑;朱歧;宗凯;

对电冰箱制冷系统焊接的改进意见    曹忠武;

制冷系统中液泵流量的计算法    В.Н.Эрпиман;宋慧珍;

冷库制冷系统能量调节与最佳运行工况初探    喻建华;

多光谱扫描仪调焦制冷系统    洪国同;崔广德;徐泽元;潘雁频;韩军;

冷库制冷装置节能途径分析    史一忠;

跨临奅CO_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李倩;郭宪民;李卫国;

制冷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邵雪;杨春光;张宁;高霞;

新的非共沸混合工质连续容量调节制冷系统的构想    游英;吕灿仁;

机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研究    孙毅刚;裘达;孙德潜;

制冷系统与制冷剂、润滑油    王锡珩;厉建国;

制冷系统的能效和能耗问题    强福悦;

对冰箱制冷系统及使用材料和工艺的分析研究    童蕾;何国新;蓝文凯;郑艺峰;邱壁丰;陈建辉;

制冷系统与空调房间的匹配动态特性    解国珍;王瑞祥;申江;

制冷系统与制冷剂、润滑油    厉建国;胡兆奎;王锡珩;

真空冷冻干燥机制冷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何国庚;林秀诚;郑贤德;赵鹤皋;

美菱公司打造亚洲最大制冷基地    张侃

德国Kranhaus节能术    本报记者 李静华

瑞好门窗、采暖新系统面世    双木

用家用空调改造电视发射机制冷系统    山东 冉庆利

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经验    湖南 李双桂

农民研制出新型冰鲜自选柜    周峻雄

美国哈斯曼简介    李静

我省推广污水供热制冷新技术    本刊记者 李岭艳张海峰

冰轮:打造制冷业强势品牌    本报记者 丁军杰

空调管路系统的检漏    山东 宋作贵

全天候太阳能喷射—变速压缩复迭式制冷系统特性研究及优化    白惠峰

冷变换器原理及其在低品位热驱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何丽娟

基于负荷预测和设定点优化的制冷系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翟文鹏

喷射器与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    张博

基于仿真的制冷系统稳健设计方法研究    杨亮

制冷系统故障检测、诊断及预测研究    任能

太阳能喷射与压缩一体化制冷系统的研究    田琦

流化床吸附制冷平衡性能理论与实验研究    Maiga Abdoulaye Siddeye

单、双级耦合热泵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研究    王洋

全空气集中空调新系统模式研究    李洪欣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动态仿真和研究    王伯春

新型吸收式制冷系统研究    王晓坡

水产食品冷库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    刘新朝

乘用车制冷系统优化设计仿真模拟计算研究    李恩海

楼宇热电冷联供系统的节能分析与应用研究    刘长军

R410A变频房间空调器稳态特性研究    喻首贤

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制冷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胡正定

房间空调器制冷系统计算机仿真与应用    刘彬

制冷装置通用实验台的研制    何源

动力设备综合实验平台及其数据采集与处理    刘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