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28:42
热度: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摘要】:本文首先根据实际碲化铋热电器件的结构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将其分析结果与碲化铋器件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相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实际碲化铋热电器件的结构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将其分析结果与碲化铋器件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相同边界条件的情况下,模拟结果和测试结果是基本吻合的,这证明本文的分析模型无误。 然后,建立了用于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的级联热电器件单P-N节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接触电阻的影响以及热电材料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实际情况,并分别对碲化铋单P-N节和方钴矿单P-N节在最大效率条件下不同结构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P节碲化铋1.8 mm×1 mm×1mm、N节碲化铋1.8 mm×1 mm×0.98 mm、N节方钴矿4.08 mm×1 mm×1 mm和P节方钴矿4.08 mm×1mm×1.32 mm的尺寸组成的级联热电单P-N节,当其在最宽温域下工作时,低温热电单P-N节和中温热电单P-N节恰好在各自的最佳温域工作,且都获得了热电转化效率的极大值。此时,级联热电单P-N节在最佳设计下的热电转化效率的极大值可达11.922%。 接着,基于级联热电单P-N节的最佳设计方案,建立了太阳能热电装置的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太阳能热电装置的实际工作条件以及各种热损失的影响,对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传导损失、自然对流热损失和热辐射损失对太阳能热电装置的性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增加聚光和装置冷却的难度。在实际装置中,应尽量选择热导率低的材料作为P、N节间的填充物以降低热传导损失,应采用真空绝热等技术以降低自然对流热损失,应选用具有高太阳辐射吸收率和低发射率的集热体表面涂层以降低热辐射损失。在绝热材料热导率为0.05 W/mK、集热体表面发射率为0.1以及接触电阻为50μOcm2的合理情况下,基于级联热电器件的太阳能热电装置在最宽温域下工作时,其对太阳能的总利用率可达6.902%。然后,在热效率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太阳能热电装置的(?)分析模型。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太阳能热电装置各个组成部分的(?)损失,对各种热损失对太阳能热电装置(?)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热传导损失、自然对流热损失和热辐射损失对太阳能热电装置的(?)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不论从能量“量”的角度还是从能量“质”的角度,尽量降低热传导损失、自然对流热损失和热辐射损失对于太阳能热电装置都是非常必要的。在绝热材料热导率为0.05 W/mK、集热体表面发射率为0.1以及接触电阻为50μOcm2的合理情况下,基于级联热电器件的太阳能热电装置在最宽温域下工作时的(?)效率可达11.04%。 最后,在热电子系统和光伏子系统的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分光波长对复合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发电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分光波长定为光电材料产生光电效应的截止波长不仅可以使复合发电系统获得最大的能量转化效率,而且可以使复合发电系统获得最大的(?)效率,即其不论对于复合发电系统对能量“量”的利用还是对能量“质”的利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此时,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20.42%,火用效率可达29.81%。 【关键词】:太阳能 热电 光电 复合发电系统 热力学分析 结构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课题背景11-14
  • 1.2 文献综述14-19
  • 1.3 本文工作19-21
  • 第2章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的理论基础21-30
  • 2.1 传热学理论21-24
  • 2.1.1 热传导21-22
  • 2.1.2 热对流22
  • 2.1.3 热辐射22-23
  • 2.1.4 太阳辐射23-24
  • 2.2 热电发电理论24-27
  • 2.2.1 塞贝克效应24
  • 2.2.2 帕尔帖效应24-25
  • 2.2.3 汤姆逊效应25-26
  • 2.2.4 热平衡方程26-27
  • 2.3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理论27-29
  • 2.3.1 复合发电系统27-29
  • 2.3.2 分光波长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热电器件的结构优化30-66
  • 3.1 级联热电器件的结构优化方法30-34
  • 3.2 低温热电器件结构优化34-48
  • 3.2.1 分析模型验证34-35
  • 3.2.2 碲化铋单P-N节结构优化35-46
  • 3.2.3 碲化铋单P-N节性能分析46-48
  • 3.3 中温热电器件结构优化48-59
  • 3.3.1 方钴矿P-N节结构优化48-56
  • 3.3.2 方钴矿单P-N节性能分析56-59
  • 3.4 级联热电器件性能分析59-64
  • 3.5 本章小结64-66
  • 第4章 太阳能热电装置的热力学分析66-111
  • 4.1 太阳能热电装置的分析模型66-70
  • 4.1.1 模型及简化66-68
  • 4.1.2 材料参数68
  • 4.1.3 边界条件68-70
  • 4.1.4 输出功率和热电效率70
  • 4.2 太阳能热电装置的热效率分析70-86
  • 4.2.1 聚光比71-73
  • 4.2.2 热传导损失73-80
  • 4.2.3 自然对流热损失80-83
  • 4.2.4 热辐射损失83-86
  • 4.3 太阳能热电装置的(?)效率分析86-107
  • 4.3.1 (?)分析基本理论86-89
  • 4.3.2 太阳能热电装置的(?)分析模型89-93
  • 4.3.3 太阳能热电装置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93-107
  • 4.4 本章小结107-111
  • 第5章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及应用111-127
  • 5.1 复合发电系统的热效率分析111-116
  • 5.1.1 复合发电系统中的能量分布111-113
  • 5.1.2 聚光光伏子系统的效率113-114
  • 5.1.3 聚光热电子系统的效率114
  • 5.1.4 复合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114-116
  • 5.2 复合发电系统的(?)效率分析116-119
  • 5.2.1 聚光光伏子系统(?)分析116-117
  • 5.2.2 聚光热电子系统(?)分析117
  • 5.2.3 复合发电系统(?)分析117-119
  • 5.3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制氢储氢系统应用展望119-125
  • 5.3.1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120-121
  • 5.3.2 燃料电池与电解器121-122
  • 5.3.3 储氢装置122-123
  • 5.3.4 蓄电池与控制系统123-125
  • 5.4 本章小结125-12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127-133
  • 6.1 结论127-132
  • 6.2 创新点132
  • 6.3 展望132-133
  • 致谢133-134
  • 参考文献134-14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和参编著作141-14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Bi_2Te_3/CoSb_3宽温域热电器件的设计与性能    周洪宇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趋势探讨    赵玉文;

我国和世界光伏发电技术、产业、市场发展情况比较    时璟丽;

太阳能光伏发电    崔容强;喜文华;魏一康;张兰英;

接触效应对小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性能的影响    李茂德;屈健;李玉东;李伟江;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性能的优化分析    陈金灿,严子浚

梯度结构热电材料的研究动态    鲍思前;杨君友;彭江英;陈跃华;朱文;樊希安;

梯度热电材料的优化设计及研究进展    李守林;杨君友;鲍思前;朱文;樊希安;张同俊;

太阳能热发电的分析与思考    李斌,李安定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罗智慧;龙新峰;

温差电致冷组件计算机辅助设计    路宗利,张建中

冷热源微小型热电电源的研究    宋瑞银

太阳能—氢能集成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官雪花

大面积模块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研究    曾宪阳

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设计与性能研究    屈健

低品位热源半导体小温差发电器性能研究    钱卫强

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李伟江

太阳能热电发电系统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研究    杨天麒

日光温室采光与下挖深度优化设计    李霞;于贤昌;艾希珍;李清明;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陶晓峰;谢君;

户用PV系统设计    牟志平;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应用研究    贺立三;刘振波;高林朝;高艳军;

云南省昆明市高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究    韩雷涛;谢建;苏庆益;

管式胶体储能电池在离网式发电系统中的运用    屠文军;

光伏并网发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    王桂英;史金玲;纪飞;王欢;

光伏电站系统优化设计及实际设计中相关问题的处理    丁(山丁);崔容强;

p型方钴矿化合物Ba_yFeCo_3Sb_(12)的热电性能研究    罗派峰,唐新峰,余柏林,王军

耦合半导体制冷系统性能特性的优化分析    王宏杰,陈金灿

Co-Sb合金的电沉积及热处理对其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王森林;喻伟伟;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魏琪;赵俊;

槽式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发展状况    张同伟;

废热溴化锂吸收式动力、冷、热量梯阶转换系统的研究    张秀芳;金苏敏;

太阳能环保游船    王璐;籁斌贤;王宗耀;王建明;

温差发电在燃气热水器上的应用研究    吴红霞;赵建云;漆小玲;区煜广;刘力千;朱冬生;

中国光伏发电的发展及前景    罗雪莲;

终端能量梯级效能研究与发电照明技术应用    祝传福;

太阳能在牧草干燥中的应用研究    宋莎莎;黄净洁;李粤;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杨坚;栗志;李芷昕;

过渡金属氧化物型热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许洁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钱军

纳米流体辐射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赵佳飞

也门1区块泡沫钻井参数计算与工艺技术研究    张君亚

太阳能电动车关键技术研究    李春芳

反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李福民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力特性研究    阎秦

蓄冷降温式太阳电池组件材料和热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秦红

碟式斯特林太阳热发电系统太阳模拟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杜景龙

基于电校准的大口径强激光能量测量技术的研究    唐菱

太阳能光伏发电单相并网逆变器研究    李本元

碳化硅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明亮

河南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一体化设计研究    刘磊

SnO_2基陶瓷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研究及制备    曹恒淇

太阳能果蔬脱水车间性能试验及苹果脱水工艺优化研究    高兴海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模拟研究    安丽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及实现    黄克亚

居住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建筑节能策略研究    丁翠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    刘凤龙

热电材料在发电和制冷方面的应用前景及研究进展    朱文,杨君友,崔昆,张同俊

分段温差电元件性能的仿真研究    赵媛媛;曾葆青;李影;

新型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李翔;周园;任秀峰;年洪恩;王宏宾;

温差发电技术的应用和展望    汤广发;李涛;卢继龙;

低温热电器件的结构尺寸优化    蔡永华;肖金生;翟鹏程;张清杰;

半导体热电发电技术    王华军 ,韩刚

接触热阻和接触电阻对热电器件效率的影响    蔡永华;李鹏;翟鹏程;肖金生;张清杰;

温差发电器及其在航天与核电领域的应用    黄志勇,吴知非,周世新,郑文波

热电材料研究中的基础物理问题    史迅;席丽丽;杨炯;张文清;陈立东;

宽温区叠层热电材料的设计、制作与性能研究    崔教林

钡铟双填充n型方钴矿热电材料结构与性能的重现性和放量制备    杨璇

半导体制冷及温差发电器件专家系统设计    张亲亲

太阳能光伏发电    崔容强;喜文华;魏一康;张兰英;

MEM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朱健

MEMS概况及发展趋势    张威,张大成,王阳元

汤姆孙效应对半导体制冷器性能的影响    吴丽清,陈金灿,严子浚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性能的优化分析    陈金灿,严子浚

汽车发动机排气废热的温差发电    董桂田

具有不同扩散势垒的p型(Bi_(1-0.85)Sb_(0.85))_2Te_3和PbTe二元梯度热电材料的研制    徐桂英,葛昌纯,高艳平,周张健

热电发电机的性能优化与比较    袁都奇

封接玻璃(一)——对玻璃的要求及适于封接的金属    马英仁

封接玻璃(二)——玻璃封接的分类、条件及金属的氧化    马英仁

MA-SPS制备CoSb_3和RE_xCo_4Sb_(12)的热电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刘科高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制热系统的实验研究    金刚善

热电制冷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丁飞

热电式微电源设计及性能研究    钱剑锋

太阳能热电发电系统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研究    杨天麒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与效率模型    张宁

热电公司与飞世尔科学世界将在产业变换交易中实现兼并    

美国热电集团推出全新一代单四极杆气质联用仪    

美国热电瞩目中国包装市场    

基于分布式的热电制冷方案与效能分析    李可长;

变频控制系统在热电生产中的应用    曹菊

天然气应用于热电联产是最佳选择    袁春生

地方热电企业提高综合效益的分析    王武林,夏明

RoHS实施在即,热电再签大单    袁吉英;

立体微型器件的微制造技术及其在微机电系统(MEMS)的应用    李敬锋

2007热电公司SID客户培训计划表    

热电氧化物材料研究现状    韩笑祎;王军;程海峰;邢欣;

光电/热电转化相结合的复合叠层太阳能电池器件研究    郭晓枝;张一多;秦达;罗艳红;李冬梅;孟庆波;

区域城乡一体化下实现低碳城市的有效途径——热电一体化    李薇;朱京海;王晓臣;

“光纤到户(FTTH)四网合一”与电力线通信    陈燕;

带有可移动二氧化硅核的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张恺;张学海;杨柏;

类锂到类氧金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实验研究    胡智民;杨家敏;李月明;韩小英;张继彦;张保汉;张弘;吴泽清;颜君;

钒掺杂ZnO薄膜微结构和光学性能    罗景庭;曾飞;潘峰;

高稳定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汪义川;李剑;黄治国;吴而义;俞超;沈浩平;曾世铭;张光春;施正荣;

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冷凝热集中供热技术分析    王长城;华望涯;刘春雨;

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冷凝热集中供热    王德林;谢义芬;杨振静;

北京京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本报记者 赵宇

沈阳金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受让沈阳沈海热电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的公告    

把石化系统热电产业做精做强    记者 闵强

京能热电供暖全面铺开    王贺杰

沈阳金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拟收购沈阳沈海热电有限公司部分股权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    

不断创新 追求卓越    本报记者 付晓燕 陈海东

搏的思辩    李晓云 侯建新

硅基太阳能材料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召开    记者 海珍

美加速有机太阳能材料研发    常丽君

热电人的追求    本报记者 郭彦岗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    杨天麒

基于热电效应的热回收应用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    李涛

钛酸锶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热电领域的应用    牛坚

基于光电复合微阵列芯片的水环境重金属智能无线监测系统研究    张文

基于耦合自供电无线传感的数控机床主轴热监测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李晟

新型光解水制氢系统构建与钛基析氧阳极性能研究    吴红军

光电复合微纳传感器芯片及其在水环境重金属检测中应用的研究    赵会欣

水环境重金属检测微传感器及自动分析仪器的研究    蔡巍

耦合量子点系统热电和热自旋效应    薛惠杰

纳米流体辐射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赵佳飞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中热电模块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杨华峰

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及应用研究    安小琼

掺杂Ca_3Co_4O_9热电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彭军

高热流密度电子部件热电冷却技术研究    王衍金

太阳能—氢能集成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官雪花

PN叠层结构热电发电器制作初步研究    王鹏飞

热电系统运行成本及效率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张世忠

AgPb_(10)LaTe_(12)热电合金的液相合成及电学性质研究    陈大宏

ABC热电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林秋娜

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仲家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