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摘要】:该文通过大田小区和网室水泥池微区3年的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稻麦两熟条件下免耕套播秸秆覆盖NTS、免耕套播高茬NT、翻耕秸
【关键词】: 稻麦两熟 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02EFN3200230) 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2004BA520A03)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03) 农业部重大研究专项(060305B)
【分类号】:S158
【正文快照】: 0引言稻麦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是稻麦生产的一种新方式,近年来正在稻麦两熟地区示范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1-3]。20世纪70年代以前,稻套麦由于物质投入不足、管理粗放、配套技术跟不上等原因,产量较低,被视为“懒种麦”。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稻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江苏秸秆全量还田少免耕稻作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杜永林;
土壤评价中参评因素的选定与分级指标的划分 沈汉
稻麦两熟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效用分析 刘世平;聂新涛;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郑立臣,宇万太,马强,王永宝
麦-稻两熟集约生产土壤养分平衡与调控研究 庄恒扬,曹卫星,沈新平,陆建飞
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孙波,张桃林,赵其国
四川紫色土肥力的Fuzzy综合评判 唐晓平
浙江低丘红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 吕晓男,陆允甫,王人潮
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 骆伯胜,钟继洪,陈俊坚
福建东山岛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安云娜;黄义雄;官紫玲;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机具(综述) 夏萍,江家伍
土壤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在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聂艳;周勇;于婧;何佑勇;
高寒半干旱区栗钙土肥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高如泰,胡艳霞,王殿武,刘树庆,谢建治,王胜爱
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郭旭东,邱扬,连纲,刘康
小区域水平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评价与分析 李忠佩,王效举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郭旭东,邱扬,连纲,王静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前后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 丁文峰,丁登山
土地资源质量及可持续利用宏观评价指标与TLEL模式 朱照宇,邓清禄,匡耀求,欧阳婷萍,黄宁生
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张琪,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蒋定安,黄洪光
竹林肥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顾小平
甘肃农田氮磷钾养分资源特征研究 张树清
云贵高原人工草地推荐施肥研究 文亦芾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 黄绍文
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 程炯
红壤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袁东海
区域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以重庆市为例 刘洪斌
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叶艳妹
离子交换树脂膜提取土壤养分技术研究 程明芳
紫色母岩现代表生作用及环境效应研究 骆东奇
农用土地定级方法研究——以河北蠡县曲堤乡为例 金东海
冀西北高原土壤酶活性及肥力因素动态变化研究 程东娟
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分级评价研究——以闽侯县为例 黄吉
紫色母岩风化过程中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快速培肥机理的研究 江长胜
豫西黄土坡耕地保护耕作对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 吴会军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大比例尺农用地质量评价研究 张月英
土地整理区农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夏莉莉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肥力的垂直变化 王春明
东北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鲁萍
旱作麦田秸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巩杰
秸秆覆盖还田的整体功能效应与系列化技术研究 杜守宇,田恩平,温敏,吴青山
稻田水旱轮作(第3年度)的土壤微生物效应 王淑彬,黄国勤,李年龙,刘隆旺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史吉平,张夫道,林葆
旱塬农区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淑香,吕庭宏,杨建林,张爱军,吕珊兰
不同耕作方式对豫西旱区坡耕地水肥利用与流失的影响 李友军;黄明;吴金芝;姚宇卿;吕军杰;
秸秆还田效果及其在土壤培肥中的地位 吴敬民,许文元,董百舒,王振忠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徐阳春,沈其荣,冉炜
用~(14)C示踪法研究植物残体在田间的分解速率 车玉萍,林心雄,程励励,李忠
秸秆直接还田的生态效应 王爱玲,高旺盛,黄进勇
农田秸秆覆盖节水效应研究 周凌云,周刘宗,徐梦雄
不同经营体制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及管理技术的研究 姜城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 韩宾
红壤中秸秆降解的微生物演替及应用研究 史央
豫南典型土壤的系统分类 李玲
太白山南坡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 崔英
利用RAPD技术研究设施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焦晓丹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 孙伟红
宁夏银川平原灌淤土耕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董莉丽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垦粳2号产量和品质的肥密优化研究 刁伟伟
Fuzzy综合评判法在紫色土肥力评价中的应用 唐晓平,陈健飞
旱作麦田秸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巩杰,黄高宝,陈利顶,傅伯杰
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轻型培技术及其应用 杜永林,黄银忠
江西稻田保护性耕作的模式及效益 黄国勤
运用逐步聚类法进行农地适宜性评价 刘广余
土壤评价中参评因素的选定与分级指标的划分 沈汉
太湖地区水稻土肥力的综合评价 陆彦椿,蔡祖聪,徐琪
应用指数和法对潮土农田土壤肥力变化的评价研究 王军艳,张凤荣,王茹,贾小红,张彩月
苏南稻田土壤持续生产力与种植制度关系研究 郑建初,赵强基,赵国良,刘华周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对银南灌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何文寿,毕红
稻秸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郭智;周炜;陈留根;郑建初;
试论农作物的平衡施肥技术 林影;董长信;
马家塘地区土壤盐化调查分析 孙玉芳;孙玉荣;
6种改良剂对中度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初报 吴守泰;胡广瑜;李积武;
冬季增温对土壤水分及盐碱化的影响 肖国举;张强;李裕;张峰举;罗成科;
江苏稻麦两熟制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与效应的研究 刘世平;陆建飞;张洪程;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早春顶凌覆膜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初探 刘淑梅;于宏;柳芳;
祁寯藻与《马首农言》及其农学思想 杨常伟;
UV-B辐射增强对保护性耕作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江晓东;黄小梅;李永秀;
紫色土氮素转化与作物施氮效应研究 王正银;
防止大棚土壤盐渍化
麦草粉碎再还田 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吴正东
科学施肥六招 沈慧
提早覆膜保墒 适时开展春播 庆阳市气象局农试站 段金省
根据环境条件施用钾肥 谢佳贵
秸秆还田的技术要领 曹一平
防止菜田土壤恶化应采取什么措施?
怎样应对当前旱情对小麦的影响?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 张卫峰 刘全清 张福锁
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免耕技术 侯琼
超级SM液肥——新陈代谢活化剂 陈小东
耕作力学研究的土壤结构及其评价方法 丁启朔
太湖地区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利用的综合研究 林忠成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邹建文
秸秆和土壤耕作氮磷动态效应研究及其流失风险评价 牛永志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直播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凤博
高产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秸秆还田效应的研究 夏炎
稻草整株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韩永俊
上一篇:美国:有对价的风能
-
秸秆覆盖农田的小气候特征和增产机理研究2024-08-18
-
低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2024-08-18
-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溶液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2024-08-18
-
秸秆还田与地膜覆盖耦合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有机质平衡的影响2024-08-18
-
秸秆-膨润土-PAM改良材料对砂质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2024-08-18
-
北亚热带-南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分离2024-08-18
-
秸秆腐解剂在秸秆还田中的效果研究初报2024-08-18
-
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2024-08-18
-
半干旱区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保蓄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24-08-18
-
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2024-08-18
-
氮肥用量和秸秆根茬碳投入对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影响2024-08-18
-
长期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对双季稻田冬春季杂草群落的影响2024-08-18
-
长期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对双季稻田冬春季杂草群落的影响2024-08-18
-
干热河谷水电建设干扰对表土层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2024-08-18
-
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