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空气—甲烷氮碳氧多元离子共渗工艺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7:13
热度:

空气—甲烷氮碳氧多元离子共渗工艺的研究【摘要】:工程上绝大多数零件的失效都是从表面开始的,开发新的表面强化技术对于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离子渗氮是一种利用气体的辉光

【摘要】: 工程上绝大多数零件的失效都是从表面开始的,开发新的表面强化技术对于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离子渗氮是一种利用气体的辉光放电现象,将离解的活性氮原子渗入材料表面内部,形成氮化合物层和扩散层,从而有效提高钢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疲劳强度等性能的一种化学热处理工艺。研究和开发以离子渗氮为基础的复合工艺,是当前该领域的一个热点。 空气中含有79%氮气,是离子渗氮的理想的氮源。在空气添加适量的甲烷气体,实现以渗氮为主,以渗碳和渗氧为辅的多元共渗,不但大胆地利用了空气,而且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QH—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等实验手段,分析测试了40Cr钢经空气—甲烷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工艺处理后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并与常规离子渗氮进行了比较,对空气—甲烷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得出如下的研究结果: (1)空气—甲烷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层的组织与常规离子渗氮层相似,由化合物层、扩散层和基体组成。 (2)经空气—甲烷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处理后,40Cr钢渗层的硬度梯度平缓,且随着甲烷添加比例的增大,最高硬度先增大而后减小,空气和甲烷最佳混合比例时,渗层最高硬度可达540HV_(0.2)。 (3)空气—甲烷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层物相由氮化物,碳化物和氧化物组成。随着甲烷比例的提高,氧化物、氮化物含量逐渐减少,碳化物含量逐渐增多。 (4)甲烷的加入不但提供了渗碳的碳源,还抑制了工件表面的过分氧化,促进了氮气的分解。甲烷与空气的比例是工艺的关键控制因素,它对共渗层的硬度、物相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空气—甲烷离子氮碳氧共渗工艺与普通离子渗氮层相比,共渗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抗腐蚀性能和更低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空气 甲烷 氮碳氧多元共渗 离子渗氮 耐磨性 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G156.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23
  • 1.1 辉光放电8-11
  • 1.2 等离子渗氮炉11
  • 1.3 渗氮处理基础11-14
  • 1.3.1 Fe-N 系状态图12-13
  • 1.3.2 渗氮过程中组织的形成及氮的扩散13-14
  • 1.4 等离子渗氮的特点和历史14-15
  • 1.5 离子渗氮模型15-18
  • 1.5.1 阴极溅射模型15-17
  • 1.5.2 分子离子NHj+模型17
  • 1.5.3 中性氮原子模型17
  • 1.5.4 离子碰撞离解模型17-18
  • 1.6 复合渗18-21
  • 1.6.1 碳氮共渗18
  • 1.6.2 渗硫及含硫的多元共渗18-20
  • 1.6.3 氮氧共渗20-21
  • 1.7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21-23
  • 2 实验内容及方法23-33
  • 2.1 实验用钢的选择23
  • 2.2 预备热处理23-24
  • 2.3 阴极支撑柱的设计24-25
  • 2.4 离子共渗工艺参数25-28
  • 2.5 氮碳氧共渗试样测试分析方法28-33
  • 2.5.1 金相组织观察28-29
  • 2.5.2 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29
  • 2.5.3 物相分析29
  • 2.5.4 显微硬度测定29
  • 2.5.5 摩擦磨损分析29-30
  • 2.5.6 耐腐蚀性能测试30-33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3-55
  • 3.1 金相显微组织33-36
  • 3.2 SEM 形貌36-37
  • 3.3 共渗层元素分布37-38
  • 3.4 共渗层和副产物的物相组成38-44
  • 3.4.1 氮碳氧共渗层的物相组成38-44
  • 3.4.2 副产物的物相44
  • 3.5 氮碳氧共渗层的硬度44-48
  • 3.6 氮碳氧共渗层的耐磨性48-52
  • 3.7 氮碳氧共渗层的电化学性能52-55
  • 4 空气-甲烷离子氮碳氧共渗机理55-68
  • 4.1 甲烷气体的反应55-57
  • 4.1.1 甲烷的裂解和部分氧化55-56
  • 4.1.2 甲烷的碰撞分解56-57
  • 4.2 氧气的放电反应57-60
  • 4.3 氢等离子体状态60
  • 4.4 氮等离子体状态60-61
  • 4.5 混合等离子气体中的反应61-68
  • 4.5.1 电离62
  • 4.5.2 离解62-66
  • 4.5.3 等离子体与固体界面的相互作用66-67
  • 4.5.4 固相反应与扩散67-68
  • 5 结论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2
  • 附录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目录7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离子化学热处理及其发展    曾耀新

硫氮共渗后磨损粘着特性的研究    张红,宋玉悟

钢加氧氮化的组织和性能    金 波,章文英,赵敏笑

感应加热硫氮共渗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齐宝森,杨勇,彭其凤,莫之民

氧氮共渗处理在W18Cr4V刀具中的应用    郭弘

离子渗氮技术的进展    高仰之,刘英祺

加氧气体氮化的应用    金波

结构钢加氧渗氮的性能    赵阁玲,何刚,孙福民,赵金山

高速钢刀具的离子 S-N 共渗    熊运昌,贺金都

氮在离子氮碳共渗中的作用    孙定国,赵程,韩莉

纯氮离子渗氮新工艺及离子渗氮机理研究    钟厉

纯氮、氮—氨离子渗氮工艺和机理研究    云腾

空气离子氮氧共渗和时效氧化工艺的研究    龙发进

常压等离子体表面渗扩技术研究    朱新河,严立,秦艳,徐久军,金华,谢景峰

建筑用低碳钢气体氧氮共渗后表面组织结构与性能    崔国栋;杨川;施国梅;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P110油套管钢稀土渗铬层的厚度    林乃明;谢发勤;钟涛;吴向清;田伟;

甲烷重整制氢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杨修春;韦亚南;

HCPEB表面处理的研究现状    易赟;赵晖;王小辉;朱其柱;陈燕;

锅炉受热面钢材离子硼钼共渗后耐磨性能试验研究    尹祥德;赵宪萍;

用于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的铈基氧载体性能表征    魏永刚;王华;刘明春;张翅远;李孔斋;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特点    高原;徐晋勇;高清;安晋平;徐重;

天然气水蒸气重整甲醇动力串联型多联产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李洪强;洪慧;金红光;蔡睿贤;

离子渗氮技术及其进展    黄玉堂;周上褀;刘林飞;

空气/甲烷混合气体离子氮化工艺研究    周安若;王铁;周上祺;刘林飞;黄玉堂;

我国离子化学热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预测    潘邻;

Zn粉的比例对膏剂法渗锌涂层的耐蚀性的影响    焦明泉;陈玲;刘宁;

常压等离子体渗氮层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朱新河;严立;徐久军;秦艳;高玉周;

熔融盐中用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技术及其热力学分析    魏永刚;王华;何方;辛嘉余;

中国沼气产业化途径与关键技术    庞云芝;李秀金;

常压非平衡等离子体表面渗扩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严立;朱新河;秦艳;徐久军;杨毅;

TA6钛合金离子渗氮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    郑辉;刘小林;潘邻;

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的基础研究    魏永刚

2Cr13钢渗氮层在真空干滑动与脂润滑条件下摩擦学行为    杨剑群

金属络合物激光三维物化改性技术研究    王萌

微细通道内甲烷湿空气低温自热催化重整反应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    赵柳洁

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过程转化炉大型化关键技术研究    郭文元

非热等离子体促进甲烷活化转化的研究    黄亮

基于空心阴极放电的材料表面等离子体改性技术研究    李杨

纯氮离子渗氮新工艺及离子渗氮机理研究    钟厉

氢、氮化和热氧化对钛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    张云琨

纯铜双辉等离子渗钛、镍表面合金化研究    袁庆龙

Mo,W/HZSM-5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及甲烷活化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邢双英

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重整甲烷制氢的研究    钟犁

轴向固定床反应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魏刚

几种热作模具材料表面TD渗铬的工艺研究    蔺涛涛

渗氮层与渗氮/渗硫复合层在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孙雪洁

新型高Cr热作模具钢表面软氮化处理对热疲劳和高温磨损的影响    高原

碳素工具钢TD盐浴铬钒共渗试验研究    程丰伟

双热电偶外热式坩埚盐浴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张莹

稀土盐浴渗铬试验研究    雍伟凡

甲烷芳构化与煤热解耦合提高焦油产率研究    周逊

微型计算机在离子氮化炉中的应用    齐见新

复合表面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刘家浚

微波等离子体源在钢表面氮化中的应用    胡海天,邬钦崇

钢的快速深层渗氮研究进展    谢飞,马宝钿,何家文

氨加空气的氧氮共渗工艺及其性能    苏大任

热循环离子渗氮的快渗机制    邓光华,王慧霞,陈永毅

离子渗氮中的反应扩散与渗氮速度    陈永毅,邓光华

铁在气氛中渗碳、脱碳及氮化、脱氮时其表面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    HansJürgenGrabke;江先雄;

离子氮化中的物质传递    卢金生

短时预氧化对渗氮工艺过程的影响    陈超

离子渗氮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应用    LEBRUN Jean—Paul;曹敏达;

离子渗氮的应用及改进    石多闻;

灰铸铁离子渗氮渗硫复合处理改性层的摩擦学性能    杜明英,向楠,朱张校,武庆兰,张欣

30CrMnAl钢的离子渗氮及应用    张汝华;张志明;

神经网络应用于离子渗氮性能预报与工艺优化    宗斌,苏学宽,李惠娥,王二平

论离子渗氮的专业化生产    杜树芳;

重型机械零件的离子渗氮    郭魁元;

空心阴极离子镀膜机中进行离子渗氮的探索    徐信夫,翟乐恒,张建华,孙灼,侯革

离子渗氮时Ti-6Al-4V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马欣新,王晓荣

离子渗氮用脉冲电源的研制    卢金生,顾敏,王红伟,高辛树

镍基超合金Inconel 690的低温离子渗氮研究    何欢;董闯;T.Zerwiec;H.Michel;

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氮和碳氮共渗处理研究    马胜歌;郭元元;周祎;张以忱;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低压离子渗氮的工艺研究    龙发进;马胜歌;费勤勇;周祎;李鑫鸿;

离子渗氮低真空时效工艺在汽车齿轮生产上的应用    张光瑜;何志平;孙达勇;

离子渗氮GCr15钢对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成膜机理影响研究    高晓成;岳文;王成彪;李星亮;孙雪洁;刘家浚;

Q235钢低温等离子渗铬和渗氮研究    唐光辉;高原;程东;

球铁曲轴离子渗氮工艺及其对圆角滚压强化效果的影响    高亮庆;

7Mn15Cr2Al3V2WMo钢离子渗氮工艺的试验研究    秦向群;张兵华;张铁成;

离子渗氮—离子镀复合处理工艺材料表面改性研究    刘一梅;黑祖昆;

不同结构的ZrN涂层对2Cr13不锈钢耐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影响    刘道新;奚运涛;韩栋;张晓化;王小锋;

核反应堆用17-4PH不锈钢的性能研究    王均

空气—有机液体离子氮碳氧共渗工艺及机理的研究    刘林飞

奥氏体不锈钢形变/渗氮复合处理工艺及渗氮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沈烈

铽镝铁磁致伸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张世荣

淬火态30CrMnSiA和42CrMo钢等离子体稀土氮碳共渗层组织与性能    唐丽娜

轴承钢的离子渗硫处理及固液复合润滑机理与应用研究    刘沅东

纳米晶化18Ni合金稀土共渗层晶粒组织特征和生成相性质    吴业琼

38CrMoAl钢空心阴极辅助离子渗氮工艺及理论研究    徐鹏

直流脉冲空心阴极离子渗氮研究    马夺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氮及碳氮共渗工艺研究    郭元元

20CrMnTi离子渗氮及稀土催渗组织性能研究    张思思

钢轨扣件用60Si2CrA弹簧钢离子渗氮和激光淬火改性层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吴霄

AISI316L不锈钢阳极离子渗氮技术与性能研究    张丹丹

DISA造型线缸座模具CAD/CAE及其离子渗氮表面处理技术    王飞

QPQ、离子渗氮、气体渗氮耐腐蚀性的研究    蔡文雯

离子渗氮热处理用大功率脉冲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高丁丁

钛合金表面等离子渗Mo摩擦行为的研究    贲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