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研究初报
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研究初报【摘要】:根据山西土地类型和气候特点,在半干旱川地、坡地、半湿润易旱川地区选点进行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研究,并对其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
【关键词】: 免耕 半覆盖 玉米 旱地
【正文快照】: 自本世纪40年代Faulkner创立免耕系统以来,免耕法的实践及研究已有了很大发展,研究人员已先后对10多种农作物(如玉米,大豆,高梁,小麦,黑麦,棉花,水稻等)免耕条件下的投入,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蛆绷,施肥,pH值等进行了深入研究t1一‘〕。近年来,免耕研究在国内已引起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渭北旱原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水肥增产效应研究 方日尧,同延安,赵二龙,梁东丽
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保护性耕作下的地表径流与水分入渗 王晓燕,高焕文,杜兵,李洪文
秸秆覆盖保墒的农田生态效应及“保墒灌溉”技术 员学锋;吴普特;汪有科;徐福利;
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径流与土壤水分平衡模型试验研究 王晓燕
保墒灌溉的节水增产机理及其效应研究 员学锋
黑河流域秸秆覆盖免耕储水灌节水效应研究 张金霞
河西绿洲灌区麦茬覆盖免耕种植春玉米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 张文颖
渭北旱原不同保护性耕作制度技术研究 方日尧
秸秆覆盖夏玉米灌水效应研究 张吉祥
滨海盐渍地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 董晓霞,郭洪海,孔令安
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吸磷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齐田锋,吕守忠,于振文
长期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的效应 李录久,柳开瑜,胡永年,杨哲峰,徐志斌,苗春雷,肖凤体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坡面侵蚀研究现状及展望 杨建英, 赵廷宁
少、免耕对旱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殿武;褚达华;
秸秆还田添加氮素调节碳氮比的研究 刘臧珍,王淑敏,杨丽琳
中国苜蓿栽培史初探 周敏
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蒸散、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系数的变化 张喜英,陈素英,裴冬,刘孟雨
植被覆盖与沙尘暴日数分布关系的探讨——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 顾卫,蔡雪鹏,谢锋,李彰俊,吴学宏
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 李少昆;赵明;赵秉强;
农田水肥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高亚军
耕种方式对农田表层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影响的研究 张国盛
旱作麦田秸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巩杰
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效态磷、钾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冯玉科
秸秆覆盖节水效应研究 李全起
河西内陆河灌区覆盖免耕储水灌溉节水技术初步研究 姚宝林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 罗珠珠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生态与经济适应性评价 孙利军
膜下滴灌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戴婷婷;张展羽;邵光成;
降水入渗与土壤水分动态模型研究进展 蒋太明
旱地保护性耕作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平衡模型 王晓燕,高焕文,李洪文
旱地保护性耕作土壤风蚀模型研究 臧英;高焕文;
沙区旱作农田作物垄沟种植下土壤水分动态观测——太仆寺旗油菜种植试验结果 刘目兴,王静爱,刘连友
高分子聚合物防治坡地土壤侵蚀模拟试验研究 吴淑芳,吴普特,冯浩,朱献文
黄壤坡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异特征分析 蒋太明,刘海隆,刘洪斌,肖厚军,夏锦慧
甘肃河西走廊水资源供需分析及耕作节水研究 吴建民;高焕文;
覆盖和耕作对黄土高原冬小麦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牛伊宁;沈禹颖;高崇岳;南志标;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入渗的对比试验 高鹏;穆兴民;
黄壤坡地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特征分析 蒋太明;肖厚军;刘海隆;刘洪斌;
保护性耕作风蚀预测模型的初步研究 臧英;高焕文;
三峡库区坡面水土流失机理与预测评价建模 傅涛
旱作农田土壤风蚀防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杨秀春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 程江
贵州喀斯特山区黄壤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蒋太明
半干旱区农田微集水种植带型优化设计研究 刘正辉
小麦、玉米套种机械化及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 袁燕利
黄土高原坡耕地超渗产流及作用研究 高军侠
黄土坡耕地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赵西宁
高分子聚合物径流调控功能试验研究 吴淑芳
西安市降雨特性分析和城市下垫面产汇流特性实验研究 武晟
红壤坡地土壤水分入渗与再分布规律的研究 张莉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陈蓓
中国北方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效果及其问题和对策 杜娟
玉米秸秆连续多年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吴菲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物理质量的影响 张仁陟;罗珠珠;蔡立群;黄高宝;李玲玲;谢军红;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土壤硝态氮淋失与调控研究 李晓欣;马洪斌;胡春胜;张桂杰;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 唐克君;
不同保护性耕作对渭北旱塬麦玉轮作田肥力和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李军;贾志宽;刘冰峰;赵洪利;尚金霞;
耕作制度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累积及矿化动态的影响 彭娟;符卓旺;朱洁;慈恩;高明;谢德体;
黄土区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缠军;郝明德;折凤霞;鲍艳杰;
耕作方式对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全氮及碱解氮的影响 祝滔;郝庆菊;江长胜;袁雪;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陈璐豪;江长胜;吴艳;袁雪;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塬区作物轮作系统磷动态的影响 郑丽娜;王先之;沈禹颖;
水蚀风蚀交错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温效应研究 刘强;冯永忠;杨世琦;廖允成;杨改河;
四川盆地秸秆还田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的影响 陈尚洪;刘定辉;朱钟麟;舒丽;王昌全;
水旱轮作条件下长期免耕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熊鸿焰;李廷轩;
论玉米整秆半覆盖及配套机具 赵树智;
自然免耕对土壤化学和微生物学特征影响的研究(摘要) 张磊;肖剑英;谢德体;魏朝富;
保持耕作技术条件下坡耕旱地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 谭金芳;王宜伦;介晓磊;陈罡星;姚宇卿;吕俊杰;王育红;
耕作制度对稻田根际土壤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符卓旺;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与可持续生态农业试验研究 陈生正;苗富才;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陆建飞;庄恒扬;张洪程;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 陈晶晶;蒋先军;
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平原集约种植农田土壤物理质量的影响 杜章留;任图生;胡春胜;陈素英;
免耕肥被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世波
免耕肥成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记者 朱永坤
罗德章“免耕”记 魏祖华 赵传波 郭世桥
今秋种麦我也用“免耕” 商风谦 马志波
土壤免耕剂使用“三注意” 李继光
大力推广免耕肥 确保作物稳产高产 张学礼 王佩瑭
免耕肥的应用 张学礼 王佩瑭
新朝阳举办“免耕肥”上市新闻发布会 记者 朱永坤 通讯员 王世波
免耕肥的合理使用 冯国明
新朝阳推广免深耕和免耕肥获得成功 记者 朱永坤
保护性耕作措施的综合效应研究及其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价 郑华平
不同耕作措施下黄土高原旱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罗珠珠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地农田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研究 蔡立群
基于最小限制水分范围评价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黑土有机碳固定 陈学文
稻田自然免耕体系土壤微生物及有机质周转研究 张磊
四川盆地紫色水稻土腐殖质特征及其团聚体有机碳保护机制 唐晓红
毛乌素沙地南缘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 雷金银
不同农业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研究 范丙全
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 罗红燕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 韩宾
长期免耕对北方旱地土壤碳和氮库的影响研究 Saba Ghirmai Teclemariam
不同施氮水平对免耕农田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的影响 席春艳
自然免耕稻田的土壤微生物与肥力关系研究 肖剑英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陈蓓
旱地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逄蕾
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卿明福
常规耕作与免耕不同覆盖措施对旱作麦田土壤水分利用影响研究 张贵锋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有机氮的影响 姜小凤
靖边农牧交错区农田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 刘建忠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菌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曹文亮
上一篇:浅谈化工企业生产中的节能与环保
-
搞好玉米秸秆还田 提升土壤有机质2024-08-19
-
稻茬麦免少耕秸秆覆盖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初报2024-08-19
-
丘陵地苹果园秸秆覆盖试验2024-08-18
-
改灶节柴 大力促进秸秆还田2024-08-18
-
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2024-08-18
-
秸秆还田的培肥效果及技术要点2024-08-18
-
盐碱地秸秆覆盖效应的研究2024-08-18
-
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有效措施——秸秆还田2024-08-18
-
秸秆和作物覆盖对土壤流失的影响2024-08-18
-
农田秸秆覆盖技术2024-08-18
-
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定位监测研究 第二报 黑土玉米秸秆还田效果的研究2024-08-18
-
麦田秸秆覆盖的节水增产效应2024-08-18
-
旱地免耕不同秸秆覆盖量试验初报2024-08-18
-
黑土肥力和肥料效益定位监测研究 第二报 黑土玉米秸秆还田效果的研究2024-08-18
-
麦田秸秆覆盖的节水增产效应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