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镍系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5:48
热度: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镍系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摘要】: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POM)因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氢碳比适合于合成甲醇及费托合成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工艺能否实现工

【摘要】: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POM)因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氢碳比适合于合成甲醇及费托合成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工艺能否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是开发活性高、稳定性好的催化剂。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对本体型Ni-CeO_2催化剂和Ni-Ce_(0.95)Zr_(0.05)O_2催化剂进行了稳定性的研究,并对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表征,探究影响催化剂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Ni-CeO_2催化剂和Ni-Ce_(0.95)Zr_(0.05)O_2催化剂进行了稳定性实验。Ni-CeO_2催化剂在实验进行的82小时内,CH4的转化率99.6%,CO的选择性96%,H2的选择性93%,反应性能稳定,但在82小时出现催化剂发生烧结; Ni-Ce_(0.95)Zr_(0.05)O_2催化剂在87小时稳定性实验中,CH4的转化率99.4%,CO的选择性97%,H2的选择性93%。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ZrO_2助剂制备的Ni-Ce_(0.95)Zr_(0.05)O_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本文采用XRD、XPS、SEM、TGA-MS等催化剂研究方法,对Ni-CeO_2催化剂和Ni-Ce_(0.95)Zr_(0.05)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CeO_2催化剂中晶格氧的累积导致催化剂床层热点加剧,是催化剂烧结的原因之一。助剂ZrO_2的加入明显减缓了晶格氧的积累,使Ni-Ce_(0.95)Zr_(0.05)O_2催化剂与Ni-CeO_2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此外,Ni-CeO_2催化剂生成了金属碳化物,而Ni-Ce_(0.95)Zr_(0.05)O_2催化剂没有,金属碳化物为高温下生成且在反应气氛下稳定存在的碳物种,因此Ni-Ce_(0.95)Zr_(0.05)O_2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抗积碳性能。 采用SEM、TGA-MS等研究方法,对甲烷部分氧化过程中的积碳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甲烷部分氧化反应过程中,Ni-CeO_2催化剂表面有一些须状碳生成,虽然它不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但是当它大量存在时会导致催化剂粉化,并堵塞反应器,应抑制须状碳的产生。而Ni-Ce_(0.95)Zr_(0.05)O_2催化剂反应87h后的样品表面没有须状碳。Ni-CeO_2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催化剂表面在初始阶段的积碳量较少,为4%左右,随着反应的进行,积碳量不断增大,4h后催化剂达到稳定,积碳量基本保持10%左右。 【关键词】:甲烷部分氧化 本体型 镍基催化剂 稳定性 积碳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E66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文献综述8-17
  • 1.1 前言8
  • 1.2 甲烷的化工利用现状8-11
  • 1.2.1 蒸汽重整8-9
  • 1.2.2 非催化部分氧化9
  • 1.2.3 自热转化9
  • 1.2.4 两步转化9-10
  • 1.2.5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10
  • 1.2.6 研究开发中的合成气新技术10-11
  • 1.3 催化剂的失活11-12
  • 1.3.1 烧结失活11
  • 1.3.2 流失失活11
  • 1.3.3 积碳失活11-12
  • 1.4 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现状12-16
  • 1.4.1 金属活性组分12-13
  • 1.4.2 助剂的添加13-15
  • 1.4.3 本体型催化剂15-16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6-17
  • 第二章 实验部分17-24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17-18
  • 2.1.1 实验所用气体17
  • 2.1.2 实验所用化学试剂17-18
  • 2.1.3 实验仪器18
  • 2.2 催化剂的制备18-19
  • 2.2.1 助剂的添加及成型19
  • 2.2.2 焙烧及还原19
  • 2.3 甲烷部分氧化反应装置19-22
  • 2.3.1 实验流程19
  • 2.3.2 实验装置19-20
  • 2.3.3 分析方法20-22
  • 2.4 催化剂表征22-24
  • 2.4.1 X射线衍射(XRD)22
  • 2.4.2 热重-质谱联用(TGA-MS)22-23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23
  • 2.4.4 比表面积(BET)23
  • 2.4.5 环境扫描电镜(SEM)23-24
  • 第三章 催化剂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24-43
  • 3.1 前言24
  • 3.2 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24-30
  • 3.2.1 Ni-CeO_2 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24-27
  • 3.2.2 Ni-Ce_(0.95)Zr_(0.05)O_2 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27-30
  • 3.3 催化剂的XRD表征30-32
  • 3.4 催化剂的XPS表征32-41
  • 3.4.1 Ni-CeO_2 催化剂表面碳物种和氧物种的XPS表征33-38
  • 3.4.2 ZrO_2 助剂的添加对Ni-CeO_2 催化剂表面碳物种和氧物种的影响38-41
  • 3.5 本章小结41-43
  • 第四章 POM过程中的积碳研究43-50
  • 4.1 前言43
  • 4.2 SEM表征43-46
  • 4.3 TGA-MS表征46-48
  • 4.4 本章小结48-50
  • 第五章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55
  • 致谢5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NiMg AlO-F催化剂的物化性能及其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中的应用    张军;赵宁;肖福魁;魏伟;孙予罕;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LaFeO_3催化剂成型方法研究    张永军;苑慧敏;王凤荣;张志翔;

甲烷自热重整制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陈玉民;赵永椿;张军营;郑楚光;

甲烷部分氧化制乙炔过程研究(英文)    刘业飞;王铁峰;李庆勋;王德峥;

    

    

    

    

    

    

Rh/SiO_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活性碳物种研究    吴廷华;谭丽;吴瑛;张奇能;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介孔Co-Al_2O_3催化剂的研究    刘瑞艳;张诺伟;黄传敬;翁维正;万惠霖;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宋月芹;贺德华;

CO/Ce_(0.5)Zr_(0.5)O_2催化剂的制备及甲烷部分氧化研究    余长林;胡久彪;翁维正;陈喜蓉;舒庆;周小春;

甲烷部分氧化反应(POM)中高分散纳米Ni催化剂研究    常刚;侯玉慧;韩国彬;翁维正;夏文生;万惠霖;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原位Raman光谱表征    翁维正;李建梅;刘颖;黄飞扬;黄传敬;万惠霖;

等离子体还原法制备的Al_2O_3载Pt纳米粒子    祝新利;霍培培;刘昌俊;

钙钛矿型LaFeO_(3-λ)催化剂焙烧条件对甲烷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    孔繁华;景志刚;李然家;代小平;余长春;张志翔;

用瞬变方法研究LaFe_xO_3的晶格氧甲烷选择氧化制合成气    代小平;吴琼;余长春;李然家;

焙烧温度对Rh/Al_2O_3催化剂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性能的影响    裴孝清;李建梅;翁维正;伊晓东;黄传敬;万惠霖;

化工前沿技术发展重点    邝生鲁 奚强(本文作者为武汉化工学院教授)

沙索公司开发新一代GTL工艺    钱伯章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La-Ni-O系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郭翠梨

高温致密透氧膜材料和膜过程研究    汪波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邱业君

高稳定性陶瓷透氧膜及膜过程研究    占闽川

透氧膜反应器焦炉煤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研究    杨志彬

Ni金属催化剂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洪学斌

Ni-Mo-W本体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刘迪

煤热解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过程中焦油的形成机理及组成分析    王鹏飞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镍系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叶瑞鑫

Ni基整体式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研究    滕云

甲烷部分氧化制含氧化合物催化剂研究    刘磊

甲烷部分氧化制含氧化合物的研究    刘念

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彭勃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Co/Ca/Al_2O_3催化剂的研究    高晓晓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Co/Mg/HZSM-5催化剂的研究    张诺伟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Pt-Co/CaO-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匡飞平

加压条件下甲烷、空气和水蒸汽转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江魁

甲烷CO_2重整与煤热解耦合过程的焦油生成规律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