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甲烷制燃料电池氢源催化剂的设计改进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5:23
热度:

甲烷制燃料电池氢源催化剂的设计改进【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氢能的新型能源系统,它以氢气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放出电能和产生热能,并且排入环境的是无污染的水。甲烷因其资源

【摘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氢能的新型能源系统,它以氢气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放出电能和产生热能,并且排入环境的是无污染的水。甲烷因其资源丰富,含氢量高,输配管网四通八达,作为制造燃料电池的氢源有很现实的意义。甲烷的部分氧化制氢不仅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有重大意义,而且可简化生产过程,降低成本。 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甲烷部分氧化的工艺过程和反应机理,提出利用空气与城市天然气进行部分氧化反应,制取燃料电池用氢源的实验工艺;并设计和改进了甲烷部分氧化所需的以γ-Al_2O_3为载体的Ni基催化剂;确定了实验流程中的相关条件参数。 在POM反应的流程中,用空气替代纯氧,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催化剂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Ni基催化剂体系中,以γ-Al_2O_3为载体,以La为添加助剂的催化剂,在Ni含量在8%左右具有最好的反应性能;助剂La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引发POM反应,在5%左右的La含量既可满足Ni基催化剂引发POM反应的条件,也能保证催化剂具备较高的活性;在改进各元素搭配比例并检验活性后,Ca-Ce-Ni-La/Al_2O_3催化剂,床层温度800℃,6L·g~(-1)·h~(-1)的空速下,air/CH4比在3.0~3.5之间具有较高活性和抗积炭能力。 温度升高,甲烷转化率增加,但是H_2选择性在800℃以后基本保持不变,温升会对催化剂产生烧结和蒸发流失而效率降低。催化剂稀释前后反应性能相差不大,但石英砂稀释要略优于Al_2O_3稀释。 【关键词】:甲烷 部分氧化 镍基催化剂 空气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M91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9-10
  • 1.2 燃料电池及其氢源发展现状10-12
  • 1.2.1 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10-12
  • 1.2.2 PEMFC 氢源的制取12
  • 1.3 主要研究内容12-14
  • 2 天然气制氢技术14-21
  • 2.1 天然气制氢方法15
  • 2.2 甲烷水蒸气重整(SRM)15-16
  • 2.3 甲烷部分氧化(POM)16-17
  • 2.4 自热重整17-18
  • 2.5 催化裂解18-19
  • 2.6 本章小结19-21
  • 3 POM 反应原理与存在问题21-32
  • 3.1 POM 的反应机理21-24
  • 3.2 CH4+空气反应原理和特点24-26
  • 3.3 催化剂存在的问题26-30
  • 3.3.1 催化剂的热稳定性26-27
  • 3.3.2 催化剂的积炭27-29
  • 3.3.3 催化剂的流失与烧结29-30
  • 3.4 实验的意义30-32
  • 4 POM 中催化剂的设计制备32-46
  • 4.1 催化剂32-36
  • 4.1.1 贵金属催化剂(Rh、Pt、Ru、Ir)32-34
  • 4.1.2 非贵金属催化剂(Fe、Co、Ni)34-35
  • 4.1.3 其他体系催化剂35
  • 4.1.4 确定催化剂35-36
  • 4.2 助剂的添加36-38
  • 4.3 载体的种类及选择38-40
  • 4.4 确定制备方法40-43
  • 4.4.1 沉淀法40-41
  • 4.4.2 浸渍法41-42
  • 4.4.3 离子交换法42-43
  • 4.5 催化剂的制备43-44
  • 4.5.1 主要原料与试剂43
  • 4.5.2 制备方法43-44
  • 4.6 本章小结44-46
  • 5 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46-60
  • 5.1 实验与活性评价46-48
  • 5.1.1 实验反应装置46-47
  • 5.1.2 催化剂活性评价公式47-48
  • 5.2 实验影响因素48-50
  • 5.2.1 甲烷空气混合比48
  • 5.2.2 反应空速48-49
  • 5.2.3 反应压力49
  • 5.2.4 反应温度49-50
  • 5.2.5 反应条件小结50
  •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50-60
  • 5.3.1 最佳Ni 含量50-51
  • 5.3.2 各种助剂的作用51-53
  • 5.3.2.1 La 助剂的添加51-52
  • 5.3.2.2 其他助剂的添加(Ce,Cu,Ca,K)52-53
  • 5.3.3 反应温度的控制与影响53-54
  • 5.3.4 催化剂装填量54-55
  • 5.3.5 催化剂的稀释55
  • 5.3.6 混合气的流量的影响55-57
  • 5.3.7 调节air/CH_4 比例57-58
  • 5.3.8 本章小结58-60
  • 6 结论与展望60-62
  • 6.1 结论60-61
  • 6.2 展望61-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6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La_2O_3助Ni/MgAl_2O_4催化剂    张兆斌,余长春,沈师孔

钙钛矿型La_0.8Sr_0.2FeO_3中的晶格氧用于甲烷选择氧化制取合成气    李然家,余长春,代小平,沈师孔

负载型镍金属催化剂上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    路勇,余长春,丁雪加,沈师孔,邓存,福建宁德师专化学系

燃料电池研究进展——第56届国际电化学学会年会回顾    曾蓉;沈培康;

重整气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俞红梅,衣宝廉,毕可万,侯中军,林治银,韩明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Ⅰ.甲烷在过渡金属上的活化    姜玄珍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Ⅲ.镍系催化剂物性及与催化性能间的关联    褚衍来,李树本,林景治,杨得信,张传卫

制氢技术现状及展望    刘少文,吴广义

Ni/La-Mg-α-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研究    庞显峰,景晓燕

CH_4/CO_2重整Ni基催化剂制备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李基涛,严前古,张伟德,万惠霖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王绍梅,李惠云,袁小勇

环境条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毋茂盛,余达太,李果,张洋平

苯酚加氢胺化合成环己胺的工艺研究    陈虎魁;陈立宇;张秀成;孙荣华;

催化载体的掺杂对催化元件稳定性的影响    任先武;徐振忠;周博;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La_2O_3助Ni/MgAl_2O_4催化剂    张兆斌,余长春,沈师孔

CO_2重整甲烷制合成气催化剂六铝酸盐LaNi_yAl_(12-y)O_(19-δ)的研究    徐占林,毕颖丽,甄开吉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载体及助剂对Ni系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余林,袁书华,田久英,王升,储伟

Ni与Al_2O_3相互作用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Al_2O_3催化剂上积炭性能的影响    吴廷华,李少斌,严前古

水热处理对Ni/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龚燕丽,向兰,金涌

无气相氧条件下La_(0.8)Sr_(0.2)Fe_(0.9)Co_(0.1)O_3钙钛矿氧化物的氧物种直接氧化甲烷    代小平;余长春;吴琼;

煤制天然气工艺技术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何忠;崔晓曦;范辉;常瑜;李忠;

制氢原料完全气体化    刘赟;

制备方法对Mg-Cr-O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胡瑞生;常桂英;孙艳;牛建中;高玲;

钯炭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邹澎澎;曾厚旭;涂椿滟;程时标;

Fe_2O_3中的晶格氧用于甲烷在熔融盐中的催化燃烧 (Ⅰ)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何方;王华;戴永年;

高温煤气非催化氧化系统热力学分析    柴娜;张捷宇;郑少波;

添加助剂Ce的NiO-MgO催化剂重整生物质燃气的特性研究    崔小勤;常杰;王铁军;

纳米碳纤维的批量制备技术与装置研究    张勇

CuCl/Schiff base配合物在液相氧化羰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寿命及腐蚀性研究    熊辉

钛基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系物有机废气的研究    俞丹青

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的基础研究    魏永刚

新型NZP族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祝琳华

浆态相催化剂的直接制备及其浆态相催化反应中的溶剂效应及TiO_2相变规律的理论研究    左志军

透氧膜反应器焦炉煤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研究    杨志彬

合成气为核心的能源化工系统的系统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    刘敬尧

硅胶负载型铬系聚乙烯催化剂均相模型及其聚合机理研究    邱鹏远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郭晓明

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燃料转化技术研究    徐长松

PVP修饰下的含铁氧化物催化水合肼还原硝基苯    石丽丽

利用钢厂赤泥和碱厂白泥研制燃气(H_2S)脱硫剂    王志涛

负载型MoO_3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酯化性能研究    邢华琼

催化精馏用填料型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邹丹

糠醛催化法制四氢呋喃工艺研究    于浩

石脑油非加氢脱氮脱氯工艺研究    李超

甲烷扩散火焰燃烧与重整的数值模拟    董良

基于J-103H催化剂的合成气甲烷化研究    徐超

基于化学链耦合的吸附增强式合成气脱碳过程的研究    开声银

Pt-Al_2O_3催化剂的脱氢环化活性中心的性质、状态和反应性能    潘韫,杨锡尧,庞礼

La_2O_3对天然气蒸汽转化Ni/α-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胡泽善,张量渠,郭慎独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固定床反应器的热波研究    金荣超,陈燕馨,李文钊,陈美龙,于春英,江义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FeO_3和LaCoO_3的光催化活性    杨秋华,傅希贤,王俊珍,孙艺环,曾淑兰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La_2O_3助Ni/MgAl_2O_4催化剂    张兆斌,余长春,沈师孔

La_(1-x)Sr_xCoO_3钙钛矿在碱性溶液中的析氧电催化    王鹏,姚立广,王明贤,吴维

层状复合氧化物La_4BaCu_(5-x)M_xO_(13+λ)的制备、表征及对CO还原NO的活性    刘钰,杨向光,吴越

担载型钴金属催化剂上甲烷与二氧化碳转化制合成气    路勇,邓存,丁雪加,沈师孔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Ⅰ.催化剂设计    褚衍来,李树本,林景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Ni/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    沈师孔,李春义,余长春

净化废气中氨的方法    雷宏宇;

某厂300MW燃煤锅炉SCR法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    杨双华;甄建虎;

脱硝效率与催化剂层数    杨旭中;

大型火电机组SCR烟气脱硝技术探讨    刘国华;张江洪;陈丽娟;

热电联产扩建工程烟气脱硝装置    豆怀承;马山海;

PTFE粘结的PEMFC氧电极性能研究    司永超,韩佐青,陈延禧

燃煤发电厂SCR烟气脱硝系统的设计选型    李庆;黄先腾;彭日亮;

燃煤锅炉SCR法烟气脱硝技术    石磊;

超临界机组SCR脱硝技术特点    廖正球;

600MW机组SCR烟气脱硝装置技术开发    郭刚;李小勤;叶茂;

水电解池电极性能研究    徐志彬;任丽彬;李勇辉;张军;

多皱纹纳米石墨片的制备及其工艺研究    刘卫华;党涛;朱长纯;

300MW燃煤机组增设烟气SCR脱硝装置的技术改造    陈进生;

直接涂膜法制备膜电极的研究    谌敏;刘军民;廖世军;

拜耳材料科技公司采用氧去极化阴极法从异氰酸酯生产过程中回收氯的工艺介绍    于剑昆;吕国会;

燃煤电厂烟气脱硝技术研究    李建中;曹志勇;

一氧化碳变换装置在发生炉煤气上的应用    崔玉梅;苏维成;郝建军;

2,3-戊二酮合成新工艺研究    诸富根;周山花;靳秀琴;姜先果;

湿度对催化剂表面吸附物扩散的影响及其PEMFC电极的意义    王强;陆君涛;庄林;查全性;陈胜利;

汽车尾气催化剂三效性能测试条件及试验方法讨论    何新秀;曾英;徐海军;

日本开发出乙醇制氢新设备    钱铮

燃料电池-未来的燃料    

为手持设备提供超强电力    

法国让柴油发动机变“绿”    华凌

燃料电池攻关 化工大有作为    特约记者 顾定槐

氢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前景看好    董释伦

整体式结构化催化剂合成异丙苯的反应过程强化    代成娜

疏水催化剂及氢—水液相催化交换性能研究    叶林森

无控制Ⅱ型动量交换型径向流反应器催化剂封和床层流场行为的研究    李瑞江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    蒋淇忠

芳烃侧链的绿色氧化反应研究    陆婷婷

集中空调系统中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的研究    杨莉萍

管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制及其建模与控制    于如军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管理的实验与模拟    陈士忠

液体进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研究    张军

固水界面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PEMFC的意义    王强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四效催化再生技术    姚本容

过氧磷钨季铵盐催化制备二氧化双环戊二烯工艺研究    王克伟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层的数学建模与模拟    李猛

乙酸乙酯加氢制乙醇的催化剂研究    朱颖铭

纳米碳管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的研究    刘丽芳

SCR法烟气脱硝技术的数值模拟    安晓玲

用于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李雪妮

200MW机组锅炉烟气脱氮技术研究    胡巍

羟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工艺研究    彭春睿

生物质醇解重质油加氢工艺研究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