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6:18
热度:

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摘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以及由此造成的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森林土壤碳循环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摘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以及由此造成的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森林土壤碳循环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未来陆地生物圈表现为碳源/碳汇的关键环节,揭示这一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影响土壤碳循环过程的5个方面(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凋落物输入与分解、土壤碳库),综述了近10a来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碳循环过程的影响.近年来,尽管已开展了大量有关土壤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反馈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结果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整合各种密切关联的全球变化现象,完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加强根际微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机理研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参70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气候变暖 土壤呼吸 土壤碳库 土壤碳循环 根际微生态系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30530630,30800165)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重大项目(No.KZCX2-XB2-02)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No.08B2031)~~
【分类号】:S714.2
【正文快照】: 大量监测和模拟研究表明,由上个世纪开始的全球温室效应正在继续和扩大,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已上升了0.6℃,并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温度升幅更大[1].2007年初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第4次评估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指出全球变暖已成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1982—1999年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    朴世龙,方精云,郭庆华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土壤呼吸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王国兵;郝岩松;王兵;阮宏华;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    杨洪晓,吴波,张金屯,林德荣,常顺利

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董文福,管东生

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质氮磷的分布和生产力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长庭,龙瑞军,王启基,景增春,尚占环,丁路明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其分解因素    张雷,严红,魏湜

温带森林土壤中的CO_2排放通量    孙向阳,乔杰,谭笑

东北地区几种不同林分土壤呼吸组分的差异性    张宪权,王文杰,祖元刚,张万里

放射性碳同位素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    王琳,欧阳华,周才平,宋明华,田玉强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氮矿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同小娟,陶波,曹明奎

羊草草地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研究    王娓

农田土壤空气CO_2动态和土壤——大气界面CO_2释放的研究    戴万宏

CO_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小麦水分养分利用的效应和机制研究    李伏生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固子研究    陈全胜

河口潮滩湿地沉积物中胞外酶研究    刘存歧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光合与呼吸作用机理的研究    姜丽芬

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    王军邦

中国北方主要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经济学解释    徐艳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邹建文

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与土壤升温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CO_2排放的影响    张旭辉

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草原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张焱

稻麦轮作农田小麦生长季土壤空气CO_2浓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刁一伟

亚热带岩溶山区夏季土壤CO_2浓度的分布状况与变化规律    曾艳

土壤CO_2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郎红东

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    周莉

金佛山表层带森林岩溶生态系统夏季CO_2浓度动态对比研究    吴威

杉木人工林土壤碳贮量及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雷丕锋

水曲柳细根空间分布和季节动态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梅莉

不同退化程度森林土壤呼吸与碳平衡    王小国

福建省主要森林类型碳库与杉木林碳吸存    王义祥

半干旱地区地气界面水汽和二氧化碳通量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    刘辉志;涂钢;董文杰;符淙斌;石立庆;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综述    张强,韩永翔,宋连春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荒漠化的潜在影响    慈龙骏,杨晓晖,陈仲新

中国亚热带和温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模式及环境响应特征    于贵瑞,温学发,李庆康,张雷明,任传友,刘允芬,关德新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_2交换的涡动通量修订    吴家兵,关德新,孙晓敏,赵晓松,韩士杰,金昌杰

千烟洲人工针叶林CO_2通量季节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    刘允芬,宋霞,孙晓敏,温学发,陈永瑞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周广胜,王玉辉,白莉萍,许振柱,石瑞香,周莉,袁文平

千烟洲人工林水汽通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菊;刘允芬;杨晓光;李俊;

热带季节雨林林冠碳通量不同校正方法的比较分析    张一平;窦军霞;孙晓敏;赵双菊;宋清海;于贵瑞;

沙漠化过程中生物量损失的初步评估——以内蒙古科尔沁地区为例    王涛,吴薇,赵哈林,董治宝,薛娴

北京大兴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研究    查同刚

北京地区杨树人工林能量和水量平衡研究    刘晨峰

三江平原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长期观测研究    宋涛

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米娜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研究    陈亮中

河湖底泥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李剑超

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    王军邦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    陈遐林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土壤CO_2释放与碳平衡的研究    黄斌

基于GIS的国家尺度和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库研究    解宪丽

官厅水库底泥污染分析、评价与控制研究    周小飞

冻融交替对黑土土壤有机质及氮钾养分的影响    魏丽红

高寒森林土壤有机层酶活性动态及其对模拟气候变化的响应    冯瑞芳

福州第二水源山仔水库底泥营养盐——氮污染研究    孔健健

吉林玉米带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特征    侯雪莹

丘陵区土壤水分特性的空间变异及其水库贮量    熊亚兰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碳库空间变异与储量研究    贾宇平

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综合模型模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    杨丽霞

不同退化程度森林土壤呼吸与碳平衡    王小国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素平衡影响的研究    杨倩

马陆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转化中的功能研究    张雪萍,李春艳,张思冲

森林生态系统中枯落物分解速率研究方法    刘增文

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凋落物养分归还功能    魏晶,吴钢,邓红兵

中国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呼吸动态及通量的影响    杨玉盛,陈光水,王小国,谢锦升,高人,李震,金钊

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魏晶;邓红兵;吴钢;

森林叶凋落物混合分解的研究I.缩微(Microcosm)实验    廖利平,D.K.Lindley,杨永辉

麻竹山地笋用林凋落物发生、分解及养分归还动态    邱尔发,陈卓梅,郑郁善,洪伟,黄宝龙

模拟氮沉降增加对南亚热带主要森林土壤动物的早期影响    徐国良,莫江明,周国逸

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根系分解与养分释放    张秀娟;吴楚;梅莉;韩有志;王政权;

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林文雄;熊君;周军建;邱龙;沈荔花;李振方;陈慧;郝慧荣;陈婷;林瑞余;何海斌;梁义元;

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于荣

东北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鲁萍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研究    蒋延玲,周广胜,赵敏,王旭,曹铭昌

温带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呼吸的比较研究    牟守国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土壤呼吸研究    沙丽清,郑征,唐建维,王迎红,张一平,曹敏,王锐,刘广仁,王跃思,孙扬

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    卫云燕;尹华军;刘庆;黎云祥;

北京山区辽东栎林土壤释放CO_2的模拟实验研究    蒋高明,黄银晓

秦岭天然油松、锐齿栎林地土壤呼吸与CO_2释放    刘建军,王得祥,雷瑞德,吴钦孝

森林土壤呼吸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杨玉盛,董彬,谢锦升,陈光水,高人,李灵,王小国,郭剑芬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呼吸的研究    周存宇,周国逸,王迎红,张德强,刘世忠,王跃思,孙扬

简易土壤呼吸测定器的试制    孔令武;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林下土壤的呼吸特征    杨清培,李鸣光,王伯荪

当前气候变化下,如何加强森林火灾预测预报能力    张惠莲;

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土壤碳库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刘庆;赵春章;林波;程新颖;尹华军;陈劲松;周非飞;姜发艳;潘新丽;尹春英;

合肥城市绿地土壤呼吸初探    张凯;许晓静;徐小牛;

不同生境条件下杨树林的土壤呼吸特征分析——以聊城市例    肖召伟;刘加珍;陈永金;董芝;王玉辉;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呼吸动态及通量的影响    杨玉盛;陈光水;王小国;高人;李震;金钊;

森林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王小国;朱波;

崇明岛人工林土壤呼吸研究初探    赵敏;孔正红;

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土壤碳库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刘庆;赵春章;林波;程新颖;尹华军;陈劲松;周非飞;姜发艳;潘新丽;尹春英;

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与反馈——油松林地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水分关系的定位研究    李洪建;严俊霞;汤亿;

东北人工林不同林分土壤呼吸及其碳汇功能研究    刘玮;王文杰;孙伟;崔崧;

模式创新成义务植树尽责率破题关键    张勤

履行植树义务 你可以上网“植树”    张辉 何宇

气候变暖助虐森林之“火”    本报记者 赖敏

新疆全面监测天山森林生态    特约记者 于兮

确保全面完成造林整地任务    记者 史力 通讯员 余遵本

发挥林业多功能 吸碳减排优环境    本报记者 王颖

为每片森林建一个“绿色数据库”    见习记者 胡佳逸

潜藏“森林中的财富”待细分挖掘    严世辉 张果 记者 李高产 通讯员 赵辉 实习生 张苗苗

巡天遥看三晋地    本报记者 李国英 通讯员 孙鸿娉

发展珍贵树木 造福子孙后代    

北亚热带毛竹材用林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雷海清

暖温带锐齿栎林土壤呼吸时空变异及其调控机理    栾军伟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两典型森林群落土壤呼吸动态特征研究    时伟宇

极端干旱区泡泡刺群落土壤呼吸对增雨的响应    刘殿君

施氮对樟树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郑威

福州城市片林与草坪碳吸存比较研究    李熙波

增温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光环境下几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尹华军

毛竹林土壤呼吸及其三个生物学过程的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姜艳

模拟氮沉降对暖温带油松林土壤碳循环过程的影响    汪金松

运用IBIS模型估测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的模拟    刘曦

北京大兴人工杨树林土壤呼吸动态与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谭炯锐

华北低丘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王平

模拟酸雨对天然次生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    沈小帅

撂荒地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王芮

不同施肥方式对矿区复垦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温亮

北带马尾松林土壤呼吸的模型模拟    郑桂姿

北亚热带秭归县马尾松林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研究    张涛

酸雨胁迫下3种典型常绿阔叶林树种土壤呼吸的特征及影响因子    李雅红

中亚热带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朱宁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生长季土壤呼吸研究    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