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热等离子射流催化裂解甲烷制备纳米碳纤维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2:25
热度:

热等离子射流催化裂解甲烷制备纳米碳纤维的研究【摘要】:纳米碳纤维(CNFs)是介于多壁碳纳米管( MWNTs)和普通碳纤维之间的碳材料,外径50~500nm。大多数情况下石墨纹路与

【摘要】: 纳米碳纤维(CNFs)是介于多壁碳纳米管( MWNTs)和普通碳纤维之间的碳材料,外径50~500nm。大多数情况下石墨纹路与纤维轴成一定角度,石墨层形成一个截角的锥面,套叠组装成空心状纤维管,石墨锥大口决定CNFs的外径,小口决定内径。相对于MWNTs,由于尺寸增大和结构差异,CNFs不具备电子弹道输送和量子化电导的性能,在纳米电子器件应用上受到限制,但其他特性,如密度、比表面、比模量、比强度、导电、导热等,都具有与MWNTs相近的表现,在大部分纳米材料应用领域,用纳米碳纤维替代碳纳米管完全可以达到技术要求,而且在某些方面,碳纳米纤维比碳纳米管更有优势,如用于氢气储存、结构增强材料和催化剂载体,鱼骨状或套杯状碳纳米纤维表现更好。 现有CNFs制备研究大多基于CVD方法,由于反应温度低,所得CNFs石墨化程度低、石墨纹路倾角不一致而且管壁表面沉积有无定形碳,这极大影响了CNFs的应用。本文利用兼具高温、高速和可连续化运行性能的热等离子体技术,通过改进等离子射流反应器,利用催化剂与等离子射流的协同作用探索一种制备CNFs的新工艺。通过对三种催化剂和不同工艺条件组合相制得的纳米碳纤维的研究和表征,讨论了催化剂种类、各个工艺参数(原料气流量、工作气气氛、硫元素添加)和CNFs生长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个工艺参数对纳米碳纤维收率、形貌、结构的影响。具体实验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1)工作气的影响:相同能量输入水平下,因氮气气氛热值高,高温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元素态金属原子参与完成碳结构的石墨化进程,所得纳米碳纤维较氩气气氛产物碳层连续、互相平行,纤维管内外表面平直、光滑、无沉积。 (2)催化剂种类的影响:Fe2O3,Co2O3,Ni2O3分别被单独用作催化剂前驱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的催化效率最高,管状物含量达70%,而Co和Ni的产物管状物含量不到40%。从产物形貌和结构方面说,Fe催化剂产物为长度至少有3μm的完全空心套杯状状纳米碳纤维,纯度较高,碳层连贯、平行,其延展方向与纤维管轴成角均匀。Co和Ni的催化产物形态很杂,几乎没有主产物,包括短纤维、管径不一致的多壁管及团聚在一起的类竹节状细管。 (3)硫元素的影响:Fe催化剂中加入适量的硫能够显著地促进纳米碳纤维的生长,使纳米碳纤维的产量提高2倍以上。但硫原子比例超过1/2后会造成催化剂中毒,纳米碳纤维产量减小,所得产物形态也发生变化。 (4)原料气流量的影响:甲烷流量为0.3m3/h时,产物形貌为结晶度良好的空心套杯状纳米碳纤维,甲烷流量加大至0.5m3/h后,所得产物掺杂有大量的竹节状纳米碳纤维和带有颗粒的空心管。 【关键词】:热等离子射流 催化裂解 甲烷 纳米碳纤维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B383.1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背景11-29
  • 1.1 碳纳米材料概述11-12
  • 1.2 纳米碳纤维的结构、性能和用途12-19
  • 1.2.1 结构12-15
  • 1.2.2 性能15-17
  • 1.2.3 应用17-19
  • 1.3 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19-22
  • 1.3.1 化学气相沉积法19-22
  • 1.3.2 静电纺丝法22
  • 1.4 等离子体射流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22-25
  • 1.4.1 等离子体简介22-24
  • 1.4.2 直流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应用24-25
  • 1.5 选题背景25-29
  • 1.5.1 管状纳米碳纤维的应用优势及制备现状25-27
  • 1.5.2 选题背景与主要研究内容27-29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9-41
  • 2.1 反应器改进29-36
  • 2.1.1 约束直径29-30
  • 2.1.2 约束长度30-36
  • 2.2 进料系统36-37
  • 2.3 产品收集系统37-38
  • 2.4 实验装置图38-39
  • 2.5 实验步骤39
  • 2.6 分析和表征39-41
  • 2.6.1 粉末X 射线衍射(XRD)39
  • 2.6.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39
  • 2.6.3 X 射线能谱仪(EDAX)39-40
  • 2.6.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40
  • 2.6.5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40
  • 2.6.6 热重分析40
  • 2.6.7 拉曼光谱40
  • 2.6.8 色谱分析40-41
  • 第三章 纳米碳纤维的形貌和结构41-56
  • 3.1 前言41-42
  • 3.2 实验部分42
  • 3.3 结果与讨论42-55
  • 3.3.1 纳米产物的形貌42-47
  • 3.3.2 纳米产物的结构47-55
  • 3.4 本章小结55-56
  • 第四章 纳米碳纤维管形貌结构的影响因素56-66
  • 4.1 引言56
  • 4.2 等离子工作气的影响56-59
  • 4.2.1 实验部分56-57
  • 4.2.2 结果与讨论57-59
  • 4.3 不同催化剂对产物的影响59-61
  • 4.3.1 实验部分59
  • 4.3.2 结果与讨论59-61
  • 4.4 硫元素对产物生成的影响61-64
  • 4.4.1 实验部分62
  • 4.4.2 结果与讨论62-64
  • 4.5 本章小结64-66
  • 第五章 论文小结与工作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3
  • 致谢73-7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利用不同工艺催化大豆油裂解制备可再生燃料油(英文)    陈洁;蒋剑春;徐俊明;聂小安;

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研究及工业应用    董国辉;许凌子;王珠海;时维振;

生物油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魏晴;魏贤勇;梅丽敏;宗志敏;

精馏法催化大豆油裂解制备可再生燃料油(英文)    陈洁;蒋剑春;徐俊明;聂小安;

操作参数对重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影响分析    田爱珍;柳召永;王智峰;张忠东;

润滑油对轮胎主要成分催化裂解行为的影响    渠巍;周茜;

磷改性对ZSM-5分子筛石脑油催化裂解性能的影响    鄢德怀;关毅达;张晶晶;

碳四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和乙烯    王定博;刘小波;郭敬杭;郝雪松;马志元;陈硕;

NaCl担载Fe催化裂解乙炔制备纳米碳材料    王存景;王艳博;陈改荣;

不同地理居群大蒜药用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明显    

松香催化裂解制备生物质液体燃料的试验研究    柏明娥;耿维;聂小安;

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应用工艺探讨    鲍世国;郭伟;孙海云;贺芳;

催化裂解CH_4制备不同形态的碳纳米管    吴国涛;朱光明;尤金跨;林祖赓;

在La/HZSM-5催化剂上催化裂解生物油制取低碳烯烃    巩飞艳;李全新;

大环多胺双核Z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对DNA的催化裂解研究    彭维;夏传琴;刘羿;刘培岩;阳萌;向清祥;余孝其;

重油催化裂解实验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孟祥海;徐春明;高金森;李丽;

超临界条件下正癸烷的催化裂解研究    王占卫;张香文;米镇涛;郝伟华;

热解焦对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的影响    王磊;吴创之;赵增立;

LCC-2催化剂高温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反应性能    樊江涛;侯凯军;田爱珍;王智峰;张海涛;

烃类裂解制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戴厚良;周立进;张玉明;

世界首套大型催化裂解联合装置尽显风采    陈福生

LG开发石脑油催化裂解新工艺 烯烃产率有望大幅提高    记者 王秀兰

甲醇流化催化裂解制丙烯通过设计审查    武连寅

催化裂解多产丙烯技术取得重大成果    记者 赵秋丽特约记者 李志臣 通讯员 刘积舜

催化裂解多产丙烯获得突破    解小如刘积舜

催化裂解锅炉蒸汽喷射技术节能显著    杨光会

大庆炼化催化裂解党支部党课注重实际    特约记者 司丽华 通讯员 关茜

石化首季加工原油突破百万吨    陈福生

首套碳四碳五制丙烯装置将建    赵飞 王滨

大庆炼化新技术将改变我国炼化生产格局    通讯员 司丽华

烷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反应研究    胡晓燕

聚烯烃催化裂解产物控制与机理研究    周茜

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备烯烃、苯和直接还原铁的研究    巩飞艳

化学气相催化裂解法制备纳米碳管及其应用研究    刘云芳

煤与废塑料共液化处理及其氢转移的示踪研究    王力

生物质微波裂解制备液体燃料的基础研究    王君

生物质催化热解和气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李建芬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工艺技术研究    徐占武

C4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乙烯    朱向学

轻烃催化裂解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其动力学研究    朱宁

生物质气化过程焦油催化裂解脱除方法研究    赵志铎

催化裂解废润滑油制备轻柴油技术研究    王兴卫

杉木屑热解气相产物的金属/炭催化裂解的研究    肖志良

油脂催化裂解制备液体燃料油基础研究    陈洁

生物质焦油模型化合物的催化裂解实验研究    张康

石脑油催化裂解制乙烯丙烯反应动力学研究    吴小军

凹凸棒石粘土负载铁镍催化裂解生物质焦油    刘海波

不同原料催化裂解性能的研究    袁训涛

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催化剂研究    耿姗

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催化剂的研究    郭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