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6:13
热度: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摘要】:利用湿筛法进行土壤团聚体分组(2、2~0.25、0.25~0.053、0.053 mm粒级),研究了其添加不同用量玉

【摘要】:利用湿筛法进行土壤团聚体分组(2、2~0.25、0.25~0.053、0.053 mm粒级),研究了其添加不同用量玉米秸秆,25℃恒温室内培养对团聚体中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后,土壤团聚体2~0.25 mm和2 mm粒级成为优势粒级,平均含量分别占51.41%和34.12%,其全碳含量为10.15~25.74 g kg-1,胡敏酸(HA)绝对含量为4.06~5.79 g kg-1,明显高于对照CK的9.79~10.48 g kg-1和3.70 g kg-1,并随玉米秸秆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各处理胡敏酸C/H及高温/中温比值均低于CK处理,并随玉米秸秆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说明随玉米秸秆用量的增加使HA分子缩合度降低,结构趋于简单化。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玉米秸秆 土壤团聚体 胡敏酸 数量 结构特征
【基金】: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1CB1005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107、4097114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YW-Q1-07)资助
【分类号】:S156
【正文快照】: 近年来土壤有机质(SOM)和团聚体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SOM的数量和组成对团聚体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土壤团聚体是SOM保持的场所,土壤团聚过程决定了土壤有机碳被保护的程度,因此通过二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有机碳的物理保护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研究进展    刘满强;胡锋;陈小云;

不同CO_2浓度对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腐殖质形成的影响    窦森;于水强;张晋京;

土壤有机培肥对棕壤胡敏酸光学特性及活化度的影响    窦森

灼烧土中玉米秸秆分解期间胡敏酸、富里酸动态变化的研究    张晋京,窦森

特定培养条件下草原土壤有机质形成与转化的研究    平立凤

CO_2和O_2浓度对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的影响    于水强

土壤胡敏素分组及特性的研究    肖彦春

特定培养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的研究    关松

土壤添加有机物料后温度和水分对胡敏素形成转化和结构性质的影响    侯淑艳

土壤胡敏素组成与结构特征研究    宋祥云

不同气体浓度培养对土壤胡敏素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林学巍

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团聚体结构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郭菊花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黑土生态环境的影响    韩晓增,王守宇,宋春雨,乔云发

中国东部地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研究    俞海,黄季焜,Scott Rozelle,Loren Brandt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潘根兴,曹建华,周运超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长期定量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影响    孟磊,丁维新,蔡祖聪,钦绳武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动态变化及存在状况研究    关文玲,王旭东,李利敏,魏德苓

中国黑土退化现状与防治对策    于磊,张柏

核磁共振波谱法研究玉米植株残体培肥对土壤胡敏酸的影响    吴景贵,王明辉,姜亦梅,吴江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杨景成,韩兴国,黄建辉,潘庆民

黄土高原长期培肥土壤团聚体中养分和酶的分布    邱莉萍;张兴昌;张晋爱;

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    宋长青,冷疏影

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张琪,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蒋定安,黄洪光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

全球变化科学中的碳循环研究进展与趋向    曲建升,孙成权,张志强,高峰

温室气体减排:过去,现在与未来——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使国际气候行动出现新转折    曲建升,孙成权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周莉,李保国,周广胜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宋长青,冷疏影

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冷疏影,宋长青

长期定位监测黑土土壤肥力的研究——Ⅰ.黑土耕层有机质与氮素转化    彭畅,朱平,高洪军,刘淑环

石灰岩发育的乔木林下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蒋静;周运超;杜光平;

    

    

    

    

    

    

    

    

    

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    刘彩霞;黄为一;

耐盐碱细菌筛选及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和土壤活性的影响    刘彩霞;黄为一;

生物改良剂对参后地修复作用的研究    王清博;窦森;冯程程;许敬海;

影响黑土中有机物料分解因素的研究    迟凤琴;

黄土丘陵区土壤肥力质量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其演变    安韶山

苏北海岸防护林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量碳研究    孔雨光

松嫩草原重度盐碱化草地玉米秸秆改良研究    吴泠

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及其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关系研究    卢金伟

耕作和有机物质投入对土壤碳库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王胜涛

土壤腐殖质与土壤团聚体抗侵蚀能力的关系研究    宁丽丹

开垦年限对亚高山草甸土壤有机碳库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尹萍

培肥土壤酶的空间变异规律    邱莉萍

喷射工艺下PAM对土壤结构性状的调控效应研究    张继娟

改良剂对黄土高原主要土壤类型结构和水分特征的影响    曹丽花

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之间及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杜慧平

侵蚀褐土有机碳特性和氮素转化及环境效应    温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