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CSTR甲烷发酵系统向产酸发酵系统转化的调控运行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2:20
热度:

CSTR甲烷发酵系统向产酸发酵系统转化的调控运行【摘要】: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系统内微生物群落均成絮状结构,并且在搅拌状态下很难得到结构良好的颗粒污泥,因此常被用来作为

【摘要】: 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系统内微生物群落均成絮状结构,并且在搅拌状态下很难得到结构良好的颗粒污泥,因此常被用来作为产酸发酵及发酵生物制氢的装置。CSTR属悬浮絮状厌氧活性污泥系统,在传质和反应速度上较颗粒污泥系统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尚无采用CSTR成功培养完整厌氧消化体系的研究报道。论文借助于两种结构型式的CSTR,在前期成功培育出具有完整甲烷发酵微生物系统的基础上,探讨了CSTR甲烷发酵系统向产酸发酵系统转化的运行控制对策,以期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1)CSTR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控制;(2)借助于产酸发酵菌群和产氢产乙酸菌群的生物质深度发酵产氢技术的研发。 研究证明,采用好氧活性污泥为种泥,以稀释糖蜜为底物,在控制进水COD浓度7000 mg/L、HRT 18 h、温度35±1℃、pH 6.5~7.5等条件下,通过改变HRT和系统pH,可以实现CSTR甲烷发酵系统向产酸发酵系统的转变。主要调控方式为逐渐缩短HRT致8 h,之后逐渐降低系统pH值,使其保持在5.0左右。反应器运行稳定时未检出CH4,H2含量达到21.6%,液相末端产物VFAs总量达到1992mg/L,其中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乙醇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6%、27%、4.5%、2%和30%,呈现混合酸发酵特征。 为了在CSTR反应系统中建立以产酸发酵菌群和产氢产乙酸菌群为优势的微生物群落,本论文研究了向CSTR甲烷发酵系统中投加特异性产甲烷菌抑制剂的控制方法。首先,利用选择性丁酸培养基,通过摇瓶试验,比较了特异性产甲烷菌抑制剂氯仿和2-溴乙烷磺酸钠的作用特征,发现2-溴乙烷磺酸钠具有更明显的产甲烷菌活性抑制作用,并初步确定2-溴乙烷磺酸钠的投加量为10 mmol/L。根据静态试验结果,通过进水向CSTR甲烷发酵系统连续投加2-溴乙烷磺酸钠,投加浓度分阶段依次提高,最终在CSTR反应系统内成功抑制了产甲烷作用。转化后的CSTR发酵系统,产气速率稳定在9 L/d,H2含量稳定在2.6%,CH4未检出;液相末端发酵产物VFAs总量达到3357mg/L,其中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乙醇的百分含量分别为40%、38%、7%、4.2%和7%,呈现典型的丙酸型发酵。 【关键词】:甲烷发酵 CSTR HRT pH 产甲烷抑制剂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25
  • 1.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概述8-10
  • 1.2 厌氧生物处理的阶段性理论10-15
  • 1.2.1 厌氧生物处理的三阶段理论10-13
  • 1.2.2 参与厌氧消化过程的主要微生物类群13-15
  • 1.3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现状15-22
  • 1.3.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现状15-19
  • 1.3.2 CSTR完整厌氧消化系统的研究现状19-20
  • 1.3.3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20-22
  •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22-25
  • 1.4.1 课题的提出及来源22-23
  • 1.4.2 研究内容23-25
  • 第2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25-33
  • 2.1 研究的技术路线25-28
  • 2.1.1 指导思想25-26
  • 2.1.2 技术路线26-28
  • 2.2 试验装置28-29
  • 2.3 试验方法29-31
  • 2.3.1 试验废水29-30
  • 2.3.2 试验种泥30
  • 2.3.3 反应器的运行控制30-31
  • 2.4 分析项目及方法31-33
  • 2.4.1 液相末端产物分析方法31-32
  • 2.4.2 气体组分分析方法32-33
  • 第3章 HRT对CSTR系统的调控与运行特征33-44
  • 3.1 Ⅱ型CSTR的初始运行状态及调控方法33-34
  • 3.1.1 启动条件33
  • 3.1.2 初始稳定运行状态33-34
  • 3.1.3 HRT对CSTR厌氧消化体系影响的运行控制34
  • 3.2 pH及碱度的变化规律34-36
  • 3.3 COD及COD去除率变化规律36-38
  • 3.4 产气量及气体组分变化规律38-39
  • 3.5 出水挥发酸变化规律39-41
  • 3.6 生物量变化规律41-43
  • 3.7 小结43-44
  • 第4章 pH对CSTR系统的调控与运行特征44-53
  • 4.1 pH及碱度变化规律44-45
  • 4.2 COD及COD去除率变化规律45-47
  • 4.3 出水挥发酸变化规律47-48
  • 4.4 气体产量及气体组分变化规律48-50
  • 4.5 生物量变化规律50-52
  • 4.6 小结52-53
  • 第5章 利用产甲烷抑制剂构建CSTR产酸发酵体系的研究53-66
  • 5.1 Ⅰ型CSTR的初始运行状态53-54
  • 5.1.1 启动条件53
  • 5.1.2 稳定运行状态53-54
  • 5.2 产甲烷菌抑制剂及投加剂量的确定54-57
  • 5.2.1 试验方法54-55
  • 5.2.2 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及剂量确定55-57
  • 5.3 CSTR系统投加产甲烷抑制剂的运行试验研究57-64
  • 5.3.1 pH值和碱度变化情况57-59
  • 5.3.2 COD浓度及去除率的变化情况59-60
  • 5.3.3 产气量及气体成分变化60-62
  • 5.3.4 液相末端发酵产物的变化62-63
  • 5.3.5 生物量的变化63-64
  • 5.4 小结64-66
  •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5-77
  • 致谢7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国务院关于当前水环境形势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报告——2006年12月2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周生贤;

厌氧生物滤池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方芳,龙腾锐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混合废水    沈耀良,王宝贞,杨铨大,刘润芬,许甫庸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及其运用    黄永恒,王建龙,文湘华,钱易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研究与进展    陈威;朱雷;梁华杰;

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有待完善    陈勇;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综述与研究进展    赵立军,滕登用,刘金玲,沈凤丹,栗毅

两相厌氧系统中产甲烷相有机酸转化规律    任南琪,刘敏,王爱杰,丁杰,李洪民

固定化酶酸化/UASB两相厌氧有机酸代谢特征    于宏兵;吴睿;段宁;林学钰;黄涛;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新工艺—IC厌氧反应器    李鹏,王爱杰,丁杰,刘敏

丙烯腈聚合废水的絮凝处理    陈军

应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方玲玲;周元祥;

噻黄隆生产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周学明;

甲烷产生菌的特性及其工业前景    杨薇;

UASB处理蛋白废水的实验研究    俞珊珊;刘锋;马三剑;王秋云;

UASB工艺处理秸秆乙醇废水的厌氧研究    乔华军;蒋文化;姜涛;马三剑;

加压厌氧反应系统的实验运行研究    於胜洪;华喜萍;姜涛;蒋京东;

UASB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    周宇昭;蒋文化;张晔;戴庆武;马三剑;

涤纶短纤维废水中试研究    周宇昭;

景观水微污染控制    蔡昌凤,徐建平

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及其水处理应用    崔康平;周元祥;许为义;彭书传;

EGSB工艺在啤酒废水处理改造中的应用    边伟伟;王国懿;王晶日;张华;

中国北方新兴村镇生活污水预处理工艺选择——以青岛北龙口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为例    袁惠萍;彭昌盛;王震宇;

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及其生理特性研究    阿丽娜;王黎;严巧凤;张皓;关婷;

EGSB反应器中毒后快速恢复活性    黄益平;夏伟;邹鑫;刘毅;徐景富;刘爽;

高氨氮及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杨晓明;耿长君;苗磊;

乳制品公司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马丽卫;翟海瑞;王倩;张利娟;杨劲松;

畜禽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畜禽养殖的清洁生产    傅学起;谭海周;

炼油碱渣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赵华;曹青青;

浅谈中小型马铃薯淀粉厂污水处理方案    王子戡;徐考群;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    邢坤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袁志宇

高磷铁矿生物降磷反应器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皮科武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利用两种大型海藻制备生物能源的探索研究    冯大伟

不同结构氧化锰矿物氧化硫化物动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    李倩

烟道气微生物脱硫反应器研究    马岩岩

泥布湾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研究    马杨

生产性IC反应器的启动及“酸化”研究    沈小华

林可霉素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牛娜

旋流内循环厌氧反应器(EIC)处理酒精废水的试验研究    丁玉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UCT工艺脱氮除磷运行优化试验与研究    郭姣

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苏涛

A~2/O~2在工艺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脱氮试验研究    李石磊

UASB反应器处理COD/SO_4~(2-)=0.5有机废水试验    陈浩,陆正禹

糖蜜酒精废水两相UASB处理工艺的酸化段特征    张仁江,张振家,谷成,张虹,戴树桂

糖蜜酒精废水两相UASB处理有机物去除特征    张仁江,张振家,谷成,张虹,戴树桂

数理模型在流域水环境评估中的应用综述    侯国祥,翁立达,张勇传,叶闽

中温两相UBF反应器处理养鸡场离心废水的试验分析    胡锋平

中国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    郭秀锐,毛显强

味精厂废水处理初探    钱鸣

新型反应器-USSB处理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    肖利平,唐受印,戴友芝

IC反应器在造纸行业的应用    戚恺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与理论    王建华,江东,顾定法,齐文虎,唐青蔚

THERMAL STABILITY OF ADIABATIC ConTINUOUSFLOW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UNDER STATIonARY STATE    冯长根;

Oscillation in the KMnO_4-NH_2CH_2COOH CSTR System    

串联CSTR的图解求法    陆敏

Multivariable Decoupling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QF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CSTR Chemical Process    王增会;陈增强;孙青林;袁著祉;

利用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R3连续培养的CSTR的启动与运行    李永峰;王璐;李建政;刘晓烨;杨传平;任南琪;

CSTR和ACR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运行特性比较    李建政;于泽;昌盛;苏晓煜;

基于细胞固定化悬浮培养的CSTR反应器运行    曹逸坤;李永峰;程国玲;

基于MLD模型的CSTR建模和控制(英文)    杜静静;宋春跃;李平;

采用CSTR反应器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    李媛;沈耀良;孙立柱;

蛇管与夹套冷却CSTR温度双重控制    王再英;王正宇;

CSTR反应器发酵产氢操作及工程参数测定方法的研究    李永峰;陈红;韩伟;徐菁利;

Hybrid Formal Verification of CSTR System based on MLD Model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CSTR控制器设计    连玺;解小华;秦贵军;

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计算机实时控制    陈申

CSTR和ABR处理有机废水产氢产甲烷特征与效能    郑国臣

CSTR甲烷发酵系统的启动与运行控制    叶菁菁

基于自适应观测器的CSTR系统有界控制的研究    陈辉

CSTR甲烷发酵系统向产酸发酵系统转化的调控运行    王卫娜

CSTR振荡体系的动力学行为及控制    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