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二溴甲烷的反应活性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1:50
热度:

二溴甲烷的反应活性研究【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煤炭、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C1碳氢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C1化学中,以甲烷卤代活化为媒介合成各种大宗化学品的方法是各国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煤炭、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C1碳氢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C1化学中,以甲烷卤代活化为媒介合成各种大宗化学品的方法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然而,虽然已有许多重要的研究工作已被完成,但高选择性地以卤代甲烷制备下游产品的开发仍然存在很多困难,距商业化实用技术的形成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本课题组在甲烷的高选择性光催化合成二溴甲烷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并且以二溴甲烷为原料开发了甲醛、二甲氧基甲烷(DMM)、碳酸二甲酯(DMC)、尿素等多种化学化工产品。本文就是在这些研究基础之上,继续以甲烷光催化溴代合成的二溴甲烷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备出多种具有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 1.以二溴甲烷和2-氨基吡啶类化合物为主要原料首次合成了三种三嗪类氮菁化合物,其合成方法简单,氮菁化合物的产率最高可达90.1%(2-氨基吡啶用量为0.01mol,二溴甲烷用量为15mL,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3小时),远高于同类氮菁的文献报道值(36%)。培养得到了一水合二吡啶并六氢三嗪溴化盐晶体并测得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是a=5.495±2A,b=11.939±4A,c=17.717±6A,α=90°,β=95.370±6°,γ=90独。研究表明所得产品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性能,是一种潜在的紫外线吸收剂。 2.以二溴甲烷、间苯二酚、氢氧化钠等原料在自压釜中合成了二溴代聚间苯二甲醚,该合成工艺简单,副产物少。通过研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间苯二酚、氢氧化钠与二溴甲烷摩尔比例为1:4:2,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6小时。在最佳实验条件条件下,间苯二酚的转化率为74.5%、二溴代聚间苯二甲醚的选择性为80.0%,收率为60.0%。 3.以二溴甲烷、1,3-丙二醇、乙醇钠、二硫化钠等为原料成功合成了平均分子量为1782g/mol的新型液体聚硫橡胶,该合成工艺可以避免传统工艺中使用的易燃易爆、致癌的环氧乙烷及腐蚀性、毒性较大的浓盐酸和甲醛等。显著地提高了液体聚硫橡胶生产工业工艺的绿色化程度。 【关键词】:二溴甲烷 反应活性 氮菁 二溴代聚间苯二甲醚 液体聚硫橡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O623.21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绪论12-27
  • 1.1 引言12-14
  • 1.2 二溴甲烷的性质14-15
  • 1.3 二溴甲烷的合成15-18
  • 1.4 二溴甲烷的用途18-22
  • 1.5 本文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22-23
  • 参考文献23-27
  • 第二章 由二溴甲烷合成三嗪类氮菁的研究27-48
  • 2.1 引言27-28
  • 2.2 实验部分28-31
  • 2.2.1 试剂与仪器28-29
  • 2.2.2 三种溴化二吡啶并六氢三嗪盐的合成29-30
  • 2.2.3 水合溴化二吡啶并六氢三嗪盐单晶的合成30
  • 2.2.4 测试表征30-31
  • 2.3 结果与讨论31-43
  • 2.3.1 溴化三嗪类氮菁化合物红外(FT-IR)表征结果31-32
  • 2.3.2 溴化三嗪类氮菁化合物元素分析结果32-33
  • 2.3.3 溴化三嗪类氮菁化合物紫外-可见(UV-VIS)表征结果33-34
  • 2.3.4 一水合溴化二吡啶并六氢三嗪盐单晶结构表征结果34-40
  • 2.3.5 不同反应温度对三嗪类氮菁化合物产率的影响40-42
  • 2.3.6 二溴甲烷用量对三嗪类氮菁化合物产率的影响42-43
  • 2.4 2-氨基吡啶与二溴甲烷合成氮菁反应机理推理43-44
  • 2.5 本章小结44-45
  • 参考文献45-48
  • 第三章 由二溴甲烷合成二溴代聚间苯二甲醚的研究48-65
  • 3.1 引言48-49
  • 3.2 实验部分49-51
  • 3.2.1 试剂与仪器49-50
  • 3.2.2 实验方法50-51
  • 3.2.3 测试表征51
  • 3.3 结果与讨论51-61
  • 3.3.1 材料的红外(FT-IR)表征结果53-54
  • 3.3.2 材料的质谱(EI-MS)表征结果54-56
  • 3.3.3 材料的元素分析表征结果56
  • 3.3.4 材料的热重(TGA)表征结果56-57
  • 3.3.5 反应物料比例对二溴代聚间苯二甲醚收率的影响57-58
  • 3.3.6 反应温度对二溴代聚间苯二甲醚收率的影响58-59
  • 3.3.7 反应时间对二溴代聚间苯二甲醚收率的影响59-60
  • 3.3.8 碱量对二溴代聚间苯二甲醚收率的影响60-61
  • 3.4 本章小结61-63
  • 参考文献63-65
  • 第四章 由二溴甲烷合成液体聚硫橡胶的研究65-85
  • 4.1 引言65-67
  • 4.2 实验部分67-71
  • 4.2.1 试剂与仪器67-68
  • 4.2.2 实验方法68-70
  • 4.2.3 测试与表征70-71
  • 4.3 结果与讨论71-80
  • 4.3.1 无水乙醇钠的纯度标定结果71-73
  • 4.3.2 1,3-丙二醇钠盐中钠含量测定结果73
  • 4.3.3 1,3-二溴甲氧基丙烷单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测试结果73-74
  • 4.3.4 液体聚硫橡胶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74-75
  • 4.3.5 液体聚硫橡胶的凝胶渗透色谱测试结果75-77
  • 4.3.6 反应条件对关键产物形成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77-80
  • 4.4 液体聚硫橡胶合成路线图80-82
  • 4.5 本章小结82-83
  • 参考文献83-85
  • 第五章 结论85-86
  •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86-87
  • 致谢8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研究    韩克达,冯绍森,张玉平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醚    言敏达

双烷基无规聚醚的合成    林真意,言敏达

功能性聚醚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言敏达

“绿色”火箭推进剂及其制造新工艺    张海燕

双(3,5-二甲基-4-苄基吡唑)甲烷ⅥB族羰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    王志宏,唐良富,杨智,王积涛

具有血液相容性的嵌段聚酯-聚醚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陈传福,李学芬,李执芬,顾汉卿,许树萄,陆茉珠,韩育植

用凝胶色谱法在室温下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桑明敏,闫冬梅

催化合成二硫氰基甲烷    杨晓玲;黎振球;刘宝;殷树梅;

二(1-咪唑基)甲烷的合成研究    蔡娟;赵涛涛;安港;周保英;胡泉源;

甲烷可控转化新途径的研究    李疆

含三嗪类基团抗紫外辐射活性染料的研究    孙艳

TiCl_4共沉淀法合成超细钛酸钡粉体    郭靖,胡曰博,熊育飞,周大利

再生聚碳酸酯的增韧研究    陈志超

石墨填充聚丙烯的研究    何均敏,张平

电容器壳专用改性聚丙烯的研制    程秋林

AIBN引发硅烷熔融接枝ABS及其水解交联的研究    周永华,黄华,刘念才

橡塑水带管的研制    甄健

PVC/SBS共混改性波纹套线管的研制    甄健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阻燃抗静电改性    王心蕊,胡平,成诞人

聚四氟乙烯筛板的研制    胡思前

无机纳米粒子对ABS抗紫外线老化性能的影响    周长兰,王旭,胡燕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张玉霞;樊阳;薛灵芬;

有机添加剂对仿生合成法制备SiO_2膜的影响    杜军;卿胜兰;刘作华;陶长元;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化学接枝改性研究    韩珣;黎雁;吕晓龙;

三嗪类成炭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夏科丹;职慧珍;杨锦飞;

光气泄漏应急抢险技术研究    邓九兰;齐书芳;岳涛;李旭;王小庆;

羟丙基纤维素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谈珺珺;孙益民;

碳纳米管的分散性研究进展    王全杰;王乾乾;王延青;

新型锍鎓盐类光生酸剂的产酸性能研究    王美丽;王文广;韩元利;蒲嘉陵;

抗氧剂综述    张亨;

偶联剂的种类、应用及市场    田江波;

PAMAM基树状分子的制备及其在溶液中聚集与界面的作用机制    杨惠

磺酸盐两亲无规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聚集行为研究    吴旭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行为的研究    李化真

新型稀土配合物橡胶防老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谢婵

表面活性素在溶液中胶束化行为的研究    李翌

乳化炸药在水下爆破中抗水抗压性能的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    刘磊

若干碳氮键生成反应的绿色方法的研究    陈香

两性增溶剂CHAPS聚集性质及其与Triton X-100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秦显国

咪唑类离子液体聚集行为及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耿斐

不同结构嵌段聚醚的聚集行为及对单壁碳纳米管的分散作用    宫厚健

苯系物的新型吸收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刘英

D5反胶束体系的制备及其在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万伟

提高聚乳酸纤维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    孙思恒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发光性质研究及分析应用    陶鹏丽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重油复合体系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    郑翠英

双向拉伸膜用PA6切片基料质量的研究    冯正坤

新型的糖基型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和应用研究    朱昊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合成新工艺    王国强

固体颗粒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李文艳

无卤阻燃LLDPE/EVA电缆料的研究    洪娟

影响织物防紫外性能的因素    陈英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醚    言敏达

双烷基无规聚醚的合成    林真意,言敏达

防晒剂的发展综述    于淑娟,郑玉斌,杜杰,刘建平,尚宏周,刘琳

Na W Mn/SiO_2催化剂体系中W和Mn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作用    季生福,李树本,张兵,刘育,许传芝

水蒸气存在时Mo/HZSM 5催化剂上的甲烷芳构化反应性能    吕功煊,丁彦,潘霞,李树本

Na-W-Mn/SiO_2催化剂中的组分协同效应    陈宏善,牛建中,张兵,李树本

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许红英;张俊杰;李红霞;

纺织品的防紫外整理    金芳,许海育

Na-W-Mn/SiO_2催化剂活化甲烷的研究 Ⅰ.活性中心的结构    季生福,李树本,许传芝,张兵,刘育

含三嗪、二苯甲酮结构的抗紫外分散染料的研究    孙岩峰

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研究    侯博

二硫氰基甲烷制备工艺的研究    王鹤童;陈峥;麻炳辉;

催化合成二硫氰基甲烷    杨晓玲;黎振球;刘宝;殷树梅;

离子速度成像方法研究二溴甲烷的紫外光解动力学    姬磊;唐颖;张冰;

制备高热稳定性十溴联苯醚的试验研究    周庆海;

二硫氰酸甲撑酯的合成    秦炳杰,林吉茂,陈仕艳

二溴甲烷产品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李迎堂;肖光;

气相色谱法测定气体中的二溴甲烷    张丽;李海燕;殷伟庆;姜玲;李婷婷;李丽;任妍冰;

Ce-Mn复合氧化物对二溴甲烷燃烧的催化性能    刘风芬;陈献;汤吉海;崔咪芬;乔旭;

F(~2P)与CH_2Br_2反应的化学发光光谱及其动力学    詹明生,周士康,储焰南,宋芳青,杨新,李方琳

“一锅煮”合成新型类维生素A酸甲叉二酯    向建南;刘志常;何纯莲;段军飞;王莺;

基于S-(-)-萘普生修饰环糊精的分子识别及其对二溴甲烷的磷光传感研究    卫艳丽;汪素芳;双少敏;董川;

气化反应活性与煤种之间的通用关系    吴加奇;许慎启;周志杰;代正华;于广锁;

超声波振荡技术在VPO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劳立华;

利用叠氮基团的特殊反应活性合成含有C_(60)基团的聚磷腈    李振;秦金贵;

UV固化材料中CYD-128环氧树脂的优选    程鸣;

一种不对称芘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金赟;汤建凯;杜政才;王冬;杨洲;杨槐;

功能单体分子结构对本体熔融接枝反应活性的影响    石强;赵杰;侯建文;杨华伟;殷敬华;

1,1,2,2-四氯乙烷(TeCA)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和反应活性研究    唐昊;王瑜;陈威;

含HTPB的扩链脲改性环氧树脂/双氰双胺固化体系    田孝东;尹冬青;耿烨;张保龙;张育英;朱丽荣;

循环流化床飞灰快速水化团聚及其反应活性研究    李登新;徐猛;吕俊复;刘青;张建胜;岳光溪;

油溶性低熔点合金纳米微粒的研制    

应用活化疏松剂改善过磷酸钙成品品质    李志华 王仁宗 刘自凤

以非矿为基体制备钛白代材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丁浩

碳酸二甲酯新型催化剂性能优 有机硅聚酯改性树脂开发成功    肖萍 胡祖福

帝人开发聚酯钛催化生产工艺    卢中平

新型聚氨酯固化剂应运而生    通讯员 顾延民

功能化聚乙烯树脂问世    

生物质资源担当重任    本报记者 李宏乾

欧盟力推生物汽油添加剂ETBE    庞晓华

合成革废水回用装置效率高    记者 姚耀

离子速度成像方法对含溴化合物光解离的研究    姬磊

醌式中间体的反应活性和稳定化及其应用    唐杰丛

二卤海因参与的绿色卤代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陈梓湛

染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刘军娜

手性吡咯烷(salen)Mn(Ⅲ)配合物的合成和催化非官能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研究    王东平

二氧化氯与多环芳烃污染物的反应活性及机理研究    刘金泉

不同煤焦的理化性质及高温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吴诗勇

缺陷、掺杂氮化硼纳米管的结构、电子性质及其表面气体吸附行为的理论研究    李希茂

Sm金属富勒烯的合成、分离、结构和衍生    江岸

对映选择性的溴代半频哪醇重排反应和Prins-Pinacol重排反应研究    李辉

二溴甲烷的反应活性研究    孙卓东

β-环糊精及化学修饰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作用研究    汪素芳

杀菌剂及原料的合成    杨大伟

4-位取代芘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陈莹

硅胶支载三溴喹啉对芳香胺及酮类化合物的选择性溴代反应研究    孙修楠

NBS/羧酸组合:高效合成α,β-双溴代羰基化合物    薛宏勋

可见光诱导酚类溴代及二氢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黎哲

芳烃氧化溴代反应及芳烃与炔烃的反应    汪旭轮

卤原子参与的自由基反应研究    居洁

多溴代二胺基三苯醚单体及其聚酰亚胺的合成与研究    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