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潜力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9:15
热度: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潜力研究【摘要】:闽江河口湿地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具代表性的亚热带河口湿地之一,芦苇是该湿地的优势植物。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法,对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

【摘要】:闽江河口湿地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具代表性的亚热带河口湿地之一,芦苇是该湿地的优势植物。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法,对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和氧化潜力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变化范围在0.009~0.325μg/g·d之间;而甲烷氧化潜力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其变化范围在0.282~7.824μg/g·d之间。0-5cm土层甲烷产生潜力最大,5~15cm土层甲烷氧化潜力最大; (2)在供试土壤样品中添加可选择底物甲醇、醋酸、甲胺、三甲胺和H2/CO2,均表现为促进甲烷产生,但促进程度有所不同,从大到小为:三甲胺甲醇醋酸H2/CO2,但对甲烷氧化具有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为:甲醇三甲胺醋酸; (3)电子受体对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的影响表现为:土壤甲烷产生和氧化潜力均表现为与四价锰、硝酸根和亚硝酸根、三价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 (4)以甲烷产生与氧化的Q10值表征甲烷产生和氧化对温度的响应,本实验中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和氧化的平均Q10值分别为2.56和1.21。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对温度的敏感性大于甲烷氧化。 以上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在河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和氧化研究方面的基础科学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甲烷产生潜力 甲烷氧化潜力 芦苇湿地 闽江河口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50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5
  • 中文文摘5-8
  • 目录8-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甲烷产生研究进展11-14
  • 1.2.1 甲烷的产生机理11-12
  • 1.2.2 甲烷产生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12-14
  • 1.3 甲烷氧化研究进展14-17
  • 1.3.1 甲烷氧化机理14-15
  • 1.3.2 甲烷氧化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15-17
  • 1.4 本文研究内容17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7-20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20-26
  • 2.1 研究区域概况20-21
  • 2.2 研究的技术路线21-22
  • 2.3 研究方法22-26
  •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22
  • 2.3.2 甲烷产生和氧化的培养实验设计22-23
  • 2.3.3 甲烷气样的分析方法23-24
  • 2.3.4 数据统计分析处理24-26
  • 第3章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26-44
  • 3.1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时空变化26-29
  • 3.1.1 甲烷产生潜力时间变化26-27
  • 3.1.2 闽江河口芦苇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空间变化27-29
  • 3.2 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因素分析29-44
  • 3.2.1 可选择性底物对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29-33
  • 3.2.2 电子受体对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33-37
  • 3.2.3 不同营养元素对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的影响37-40
  • 3.2.4 温度对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40-41
  • 3.2.5 其他因素对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41-44
  • 第4章 闽江河口芦苇湿土壤甲烷氧化潜力研究44-60
  • 4.1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氧化潜力潜力的时空变化44-47
  • 4.1.1 土壤甲烷氧化潜力的时间变化44-45
  • 4.1.2 甲烷氧化潜力的空间变化45-47
  • 4.2 芦苇湿地土壤甲烷氧化潜力的影响因素分析47-60
  • 4.2.1 可选择氧化底物对土壤甲烷氧化潜力的影响47-50
  • 4.2.2 电子受体对土壤甲烷氧化潜力的影响50-55
  • 4.2.3 温度对土壤甲烷氧化潜力的影响55-56
  • 4.2.4 其他因素对甲烷氧化潜力的影响56-60
  • 第5章 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氧化潜力的影响因素分析60-66
  • 5.1 空间条件变化对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甲烷潜力的影响60-61
  • 5.2 可选择底物对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潜力的影响61-62
  • 5.3 不同电子受体对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潜力的影响62-63
  • 5.4 温度对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潜力的影响63-66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6-70
  • 6.1 结论66-67
  • 6.2 展望67-70
  • 参考文献70-80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80-82
  • 致谢82-84
  • 个人简历84-8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电子受体及盐分输入对河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    曾从盛;王维奇;仝川;

激活甲烷菌的微量元素及其补充量的确定    李亚新,董春娟

碳、氮物质对水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闵航,陈中云,吴伟祥,陈美慈

东北三江平原土壤氧化CH_4研究    王长科,吕宪国,蔡祖聪,罗勇

闽江河口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郑彩红;曾从盛;陈志强;林茂昌;

闽江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研究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氮输入对小叶章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的影响    葛瑞娟;宋长春;王丽丽;杨桂生;

底物和电子受体对互花米草湿地沉积物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    鄂焱;仝川;王维奇;姚顺;杨红玉;

海南海莲红树林土壤CH_4的产生及其某些影响因素    卢昌义,叶勇,林鹏,黄玉山,谭凤仪

土壤有机质和外源有机物对甲烷产生的影响    丁维新,蔡祖聪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不同微量元素对出芽短梗霉发酵的影响    韩丛琴;王兴华;

甲烷产生菌的特性及其工业前景    杨薇;

沼气发酵微生物研究进展    虞方伯;罗锡平;管莉菠;张妙仙;单胜道;

闽江口湿地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蔡海洋;葛宏力;方妙真;曾六福;曾从盛;

青藏高原冷湿地生态系统CH_4排放量估算(英文)    金会军,吴杰,程国栋,孙广友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沼泽草甸土壤CH_4产生速率研究    赵拥华;杜二计;刘广岳;岳广阳;

添加Fe~(2+)和Co~(2+)对牲畜粪便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谢新宇;黄世臣;

大连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姜玲玲;熊德琪;张新宇;张弘;

闽江河口区湿地资源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    万晓飞;钟春棋;胡晓辉;

闽江河口鳝鱼滩芦苇湿地潮水理化特征及其对湿地土壤的影响    陈重安;王维奇;

湿地甲烷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湖南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对不同管理措施的响应    秦晓波;李玉娥;万运帆;廖育林;

全球及东亚地区甲烷浓度分布    商林;田文寿;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处理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性研究    耿炤宇

南极苔原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变化规律与产生机理研究    刘雅淑

人工湿地减排温室气体估算研究    潘涛

扎龙湿地CO_2和CH_4通量研究    黄璞祎

沼气高效厌氧发酵的条件及产气效应研究    楚莉莉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    王平

区域湿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李典友

水葫芦厌氧发酵特性及工艺技术研究    叶小梅

崇西湿地的甲烷释放及封碳效应    马安娜

基于RS和GIS的鄱阳湖天然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范娜

酵母菌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子生态及功能研究    王哲

垃圾生物覆盖土对填埋场甲烷减排的机理研究    王静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    鄂焱

闽江河口咸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排放及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姚顺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分析    廖稷

若尔盖高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    邓茂林

营养元素的添加对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过程的影响    徐淑新

微氧条件下EGSB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中挥发酚的研究    张琦

若尔盖高原草甸土与泥炭土氧化CH_4研究    王长科;吕宪国;蔡祖聪;罗勇;

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进展与展望    杨永兴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_4排放对比研究    王德宣,吕宪国,丁维新,蔡祖聪,王毅勇

沼泽甲烷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丁维新,蔡祖聪

氮肥对三江平原沼泽土氧化CH_4的影响    王长科,吕宪国,蔡祖聪,罗勇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甲烷(CH_4)排放及其季节变化    杨红霞;王东启;陈振楼;陈华;王军;许世远;杨龙元;

三江平原沼泽地CH_4排放规律及估算    崔保山

中国CH_4排放量的估算    王明星,戴爱国,黄俊,任丽新,沈壬兴,H. Schutz,H. Renneuberg,W. Seiler,R. A. Rasmussen,M.A.K. Khalil

稻田土壤中甲烷产生率的实验研究    上官行健,王明星,R. Wassmann,H. Rennenberg,W. Seiler

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转化、输送机理    王明星,李晶,郑循华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碳、氮、磷含量及储量特征    贾瑞霞

酸沉降对闽江河口湿地CH_4产生排放和碳输出的影响    柳铮铮

芦苇湿地法处理污水的机理    丁廷华;

人工芦苇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王国生;钟玉书;田敏;宋洪海;于长斌;张绍;隋艳杰;高洪武;田文达;张昌楠;张秀玲;

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    张秀玲;

汉石桥 北京的荒野湿地    洪剑明

水生植物污水净化概述——以芦苇为例    周莉荫;任琼;严员英;李勇;

污水芦苇湿地处理系统示范工程的研究    丁廷华

黑河水污染整治的生物——生态(芦苇湿地)技术调研    霍林;尚贵祥;

上海市梦清园芦苇湿地脱氮研究    凌云;林静;吴淑杭;徐亚同;丁浩;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恢复评价    路峰;毕作林;谭学界;

保护芦苇湿地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王明成;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甲烷产生潜力研究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净化化肥废水的研究    王国生;钟玉书;闫海涛;宋洪海;于长斌;张绍冰;隋艳杰;高洪武;田文达;张昌楠;张秀玲;

梦清园芦苇湿地根际微生物特性研究    丁浩;徐亚同;凌云;米文秀;

走循环经济道路,发展绿色造纸产业    吴玉辉;李凤翥;

造纸废水灌溉对芦苇湿地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李甲亮;田家怡;陆兆华;

梦清园人工湿地芦苇的氮、磷和生物量动态及其收割期研究    吴淑杭;徐亚同;姜震方;周德平;凌云;

苇纸一体化 发展循环经济型造纸产业    李凤翥;吴玉辉;周正培;

以循环经济为依托、搭建绿色造纸大平台——双灯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简介    吴玉辉;

人工湿地植物生长特性与污水净化效果研究    程秀云;陈章和;梁茗裘;陈文音;刘谞承;

沾化县生态水利与城市水利建设    李新昌;常艳丽;贾俊霞;徐森国;王宝顺;

大同试验人工芦苇湿地治污    记者 姜龙

长春建造芦苇湿地    钟兴 李春晖 记者 刘颖

北京惟一的大面积芦苇湿地    

寿光城市污水资源化初见成效    刘龙德

博湖芦苇湿地成了“排污能手”    李行

黄河三角洲将“苇绿鸟飞”    仁雨

污水变源泉盐碱滩“长出”生态园    刘仝保 窦彦莉

芦苇的湿地功能    高儒林

白洋淀芦苇再现“寸苇寸金”    陈晓轻 曹金三

造就产业龙头 带动农民致富    记者 张立学

黄河三角洲退化芦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孙景宽

扎龙湿地CO_2和CH_4通量研究    黄璞祎

钠盐梯度下苄嘧磺隆的湿地微界面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拟研究    文波龙

芦苇湿地蒸散发测算方法及耗水预测研究    王昊

造纸废水灌溉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化湿地的影响研究    李甲亮

生物强化净化作用在梦清园芦苇湿地中的应用研究    凌云

吉林西部盐碱湿地对农田退水的净化研究    寇艳秋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生态过程研究    陈为峰

潜流型人工湿地对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雒维国

基于遥感技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吴涛

鸭粪施用对芦苇湿地碳氮磷动态变化及储量核算研究    刘超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潜力研究    高君颖

辽河口芦苇湿地对营养物质和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能力研究    高亮

胶州湾大沽河口芦苇湿地秋冬季N_2O排放规律研究    张芳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磷、硫及其分形研究    翟继红

崇明岛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性质的环岛特征    黄秋雨

银川平原退化芦苇湿地恢复生态学研究    赵永全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分析    廖稷

太湖地区芦苇湿地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    孙宇

无瓣海桑与芦苇湿地净化污水效应研究    曾雯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