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辽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呼吸通量和甲烷释放通量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7:17
热度:

辽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呼吸通量和甲烷释放通量研究【摘要】:湿地生态系统被认为是重要的碳汇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但是滨海湿地由于CO2和CH4的释放又有可能成为碳源,所

【摘要】:湿地生态系统被认为是重要的碳汇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但是滨海湿地由于CO2和CH4的释放又有可能成为碳源,所以在全球碳循环收支平衡的计算过程中,同时需要获取这一部分的通量。为了研究辽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湿地的系统呼吸通量和甲烷释放通量,评价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固碳能力,于2012年和2013年的植物生长季(4-11月)利用静态箱法对辽河三角洲三种典型植被类型湿地(翅碱蓬湿地、芦苇湿地、稻田湿地)进行每月一次的系统呼吸通量和甲烷释放通量监测,同时测定了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5cm处温度、箱内温度、土壤氧化还原电位、pH、地上部分生物量、气压、水样HC03-浓度等环境影响因子,结合已有研究探讨影响辽河三角洲不同类型湿地系统呼吸通量的环境影响要素,通过估算辽河三角洲三种湿地的系统呼吸通量和甲烷释放量,评价各类型湿地的固碳能力和潜力。 辽河三角洲翅碱蓬湿地系统呼吸通量与CH4释放通量值域分别为-3.921-934.831mg m-2h-1和-0.105-0.775mg m-2h-1,各通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呈现夏季高冬春低的特征,其通量值受各种环境因子制约,温度和水位的季节变化是决定翅碱蓬湿地呼吸通量的主要因素。 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系统呼吸通量与CH4释放通量值域分别为37.229-3338.843mg m-2h-1和0.073-68.624mg m-2h-1,甲烷释放通量表现出极大的空间异质性,夏季释放量极高,冬春季节极低,通量受温度、水位、芦苇种类等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 辽河三角洲稻田湿地系统呼吸通量与CH4释放通量的值域分别为-1.674~1831.801mgm-2h-1和0.009~19.080mgm-2h-1,稻田灌水后相比于灌水前系统呼吸通量有明显降低,水稻插秧后随着水稻植株的生长,系统呼吸通量和甲烷释放通量不断升高,至水稻成熟后各通量有降低的趋势,其主要环境控制因子为温度的季节变化和水稻的生长过程。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系统的CO2呼吸通量主要来源于芦苇湿地、稻田湿地,CH4的释放也主要来源于芦苇湿地和稻田湿地,翅碱蓬湿地以较小的系统呼吸量和极小的甲烷释放通量(有时呈现出CH4的吸收趋势)表现出良好的固碳能力,芦苇湿地和水稻田为明显的CH4释放源,稻田湿地牵扯到耕作管理因素因为芦苇湿地和稻田湿地有明显的能量输出,对其源汇的估计尚需要更多数据。 在30mmin静态箱实验中,箱内的C02浓度并不能够显著影响系统C02的释放速率,系统呼吸速率保持稳定,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量系统CO2通量有可能造成通量的低估。 【关键词】:湿地 系统呼吸 甲烷释放 环境要素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171;X14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绪论7-23
  • 1.1 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概述7-8
  • 1.2 全球湿地与中国湿地概况8-9
  • 1.3 湿地的碳循环与埋藏机制9-11
  • 1.4 对生态系统呼吸作用的定量及研究方法11-14
  • 1.5 湿地温室气体释放与模型构建14-17
  • 1.6 湿地温室气体释放的规律及环境因子的影响17-21
  • 1.6.0 变异性17-18
  • 1.6.1 土壤条件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18-19
  • 1.6.2 水分19-20
  • 1.6.3 湿地植被类型20-21
  • 1.6.4 其他因素21
  • 1.7 研究区进行过的相关工作21-22
  • 1.8 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22-23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3-33
  • 2.1 研究区概况23-25
  • 2.1.1 地质背景23-24
  • 2.1.2 辽河三角洲的环境问题24-25
  • 2.2 站点选择25-27
  • 2.3 实验仪器的选取27-28
  • 2.3.1 静态箱27
  • 2.3.2 温室气体分析装置27
  • 2.3.3 其他实验仪器和设备27-28
  • 2.4 通量及环境因子监测方法28
  • 2.5 环境参数监测方法28-29
  • 2.6 数据分析处理29-33
  • 2.6.1 通量计算过程29-30
  • 2.6.2 数据处理30
  • 2.6.3 环境因素与分析过程简写对照30-33
  • 第三章 实验结果33-43
  • 3.1 CO_2通量33-34
  • 3.2 CH_4通量34-35
  • 3.3 各站位环境因子35-43
  • 第四章 讨论43-55
  • 4.1 系统呼吸通量的季节变化43-44
  • 4.2 甲烷释放通量的季节变化44
  • 4.3 静态箱-气相色谱和静态箱-实时监测方法的差异44-46
  • 4.4 系统呼吸通量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46-51
  • 4.4.1 翅碱蓬湿地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48-49
  • 4.4.2 芦苇湿地通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49-50
  • 4.4.3 稻田湿地通量的环境因子相关性50-51
  • 4.5 各站位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51-52
  • 4.6 利用土壤温度记录数据与通量值进行估算52-53
  • 4.7 辽河三角洲湿地系统通量评估53-55
  • 第五章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3-64
  • 附录64-74
  • 致谢74-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CO_2、CH_4和N_2O通量特征初步研究    王玲玲;孙志高;牟晓杰;孙万龙;宋红丽;姜欢欢;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_4排放对比研究    王德宣,吕宪国,丁维新,蔡祖聪,王毅勇

沼泽甲烷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丁维新,蔡祖聪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变化分析    王宪礼,胡远满,布仁仓

草原土壤的碳氮含量及其与温室气体通量的相关性    耿远波,章申,董云社,孟维奇,齐玉春,陈佐忠,王艳芬

全球变暖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    傅国斌,李克让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刘彦随,陈百明

中国黄土和全球变化    N.W.Rutter;丁仲礼;

第四纪的主要气候事件    刘嘉麒,倪云燕,储国强

陆地生态系统水—碳耦合循环与过程管理研究    于贵瑞,王秋凤,于振良

济南市粮食安全与耕地数量变化的相关分析    姚慧敏;张锡金;朱振林;隋学艳;

皖北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对策    孙离凤;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梅州绿色崛起    叶思群;叶伟青;

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对山东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赵慧

生态农业是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山西省为例    原向阳;任一新;郭平毅;

辽东湾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江和文;曹士民;迟春艳;

交通因素对建设用地变更影响的研究    李博;钟德彰;谷达华;徐丽华;

农民权益保障与土地征用价格确定——以威海市环翠区为例    王筱明;闫弘文;张均爽;

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李月梅;曹广民;徐仁海;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气容量核算模型    张鑫;付永胜;黄帅;龙平;

人类活动对安庆沿江湖泊湿地的影响研究    卢松;陆林;凌善金;宣国富;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    张仁泉;

第四纪全新世中期中原气候环境的特征    李满洲;

企业绿色经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张太海;

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修复现状与探讨    王越;范北林;黎礼刚;王家生;

东平湖湿地土壤呼吸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    路亚坤;刘加珍;陈永金;朱海勇;彭博;

山东省东部地区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代杰瑞;杨恩秀;庞绪贵;王增辉;胡雪平;郑伟军;

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分析方法研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朱海燕;林爱文;

中国生态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王琨;谢立斐;董洪璞;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系    王俊贤;

延迟荧光信息处理技术在植物光合及逆境生理检测中的应用    李瑛

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    梁睿

冀西滇西等地中新生代陆生植物与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    林志成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    高艳鹏

我国滑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谷化铮

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    王强

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    胡绍雨

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    罗国亮

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研究    胡文英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湿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研究    谢正鹏

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退化特征及原因研究    张燕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柳州市生态用地规划布局研究    易军

胶州湾湿地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段鹿杰

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都晓璐

对我国旅游、体育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研究    刘雄

自然与人本视角下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    丁亚琦

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    田慎重

基于区域远期土地利用规划的黄河口湿地景观变化及保护研究    田素娟

西昆仑山甜水海两个钻孔的研究及其意义    李世杰,李树德

吉林西部向海湿地环境退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卞建民,林年丰,汤洁

内蒙古草原N_2O和CH_4排放通量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    王庚辰,杜睿,王艳芬,刘广仁,王跃思,陈佐忠,吕达仁

青海湖沉积物中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酮(长链烯酮)    李景贵,范璞,崔明中

根系分泌物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吴彩霞;傅华;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李东;曹广民;黄耀;靳代樱;明珠;

松嫩平原不同旱地生境芦苇的光合特性研究    郭晓云,杨允菲,李建东

苜蓿草地土壤氮矿化的研究    韩方虎;沈禹颖;王希;周少平;杨晶;耿丽英;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周萍;刘国彬;薛萐;

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小叶章湿地N_2O通量特征及排放贡献    孙志高;刘景双;杨继松;牟晓杰;王玲玲;

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介形类与环境演变    李元芳;张青松;李炳元;

辽河三角洲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    李建国

浅谈辽河三角洲的自然优势及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赵岩;

辽河三角洲栽植果树的土壤条件    李德融;林延兴;

基于遥感的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索安宁;赵冬至;卫宝泉;陈艳拢;

辽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与区域开发    肖笃宁

辽河三角洲翅碱蓬湿地不同植被覆盖度下的土壤对碳的扣留    余雪洋;叶思源;Nicholas Lawrence Yuknis;Edward A.Laws;赵广明;袁红明;丁喜桂;王锦;

我国北方河口湿地植被储碳、固碳功能研究——以辽河三角洲盘锦地区为例    索安宁;赵冬至;张丰收;

辽河三角洲主要植被类型土壤水盐含量研究    吕国红;周莉;贾庆宇;王笑影;戴萍;

辽河三角洲地表蒸发量遥感估算    王雪;

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与区域持续发展    刘红玉,吕宪国,刘振乾,杨青,张柏

五十年辽河三角洲湿地气候变化对植物种群的影响    董艳;姜彬慧;于梅;孙丽娜;

乡土的歌者——宋晓杰作品感想    陈世旭;

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政割据”不可取    丁 铭

辽河三角洲“乡土人才”受宠    金东升 孙长江 记者 罗冰

民建辽宁省委建言“退耕还湿”    记者 卜令伟

盘锦:辽河三角洲上的“四子登科”    记者 李善远 范春生

基于生境保护的辽河三角洲绿道布局    唐强

气候变化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董艳

辽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呼吸通量和甲烷释放通量研究    余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