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甲烷化与短程硝化耦合工艺及PAH降解反应器构建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进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6:58
热度:

甲烷化与短程硝化耦合工艺及PAH降解反应器构建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进化研究【摘要】:本论文追踪研究了间歇运行式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SEGSB)与实现短程硝化的SBR反应器集成

【摘要】:本论文追踪研究了间歇运行式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SEGSB)与实现短程硝化的SBR反应器集成(SEGSB-SBR)构建过程中以及以菲、芘为唯一碳源驯化活性污泥的SBR反应器构建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动态进化过程,为阐明系统废水处理机制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短程硝化SBR反应器的成功构建和与氮转化相关功能基因的定性定量研究:SBR反应器控制DO在0.5-1mg/L,在常温、低COD条件下实现低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作用,系统的NH_4~+-N氧化率为87.0%、NAR为66.8%;对成功实现短程硝化的SBR反应器中氮转化的功能基因构建克隆文库并进行实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AOB amoA基因和NOB nxrB基因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多样性,amoA基因序列分属于亚硝化单胞菌属、亚硝化螺菌属,大部分属于亚硝化球菌属。nxrB基因序列集中于硝化细菌属的Nitrobacterhamburgensis、Nitrobacter winogradskyi、Nitrobacter alkalicus以及Nitrobacter vulgaris四个种。amoA基因的的定量数据高于nxrB基因,在细菌中占较大比例,正因为amoA基因的优势从而造成了NO2-的积累,证实了SBR反应器成功实现了短程硝化作用。 (2)SEGSB反应器的构建和SEGSB-SBR耦合工艺的成功运行:SEGSB反应器控DO在0.5mg/L以下,在温度30℃~35℃,进水NH_4~+-N为80mg/L,COD从500mg/L增至4500mg/L条件下成功富集了产甲烷菌,系统COD去除率达93.98%, NH_4~+-N去除率为10.26%-13.65%;将稳定运行的短程硝化SBR反应器和甲烷化SEGSB反应器进行耦合集成,形成具有甲烷化、反硝化和ANAMMOX功能的集成工艺。在进水COD为4500mg/L,NH_4~+-N为90mg/L-170mg/L,内部体积交换比在20%-40%条件下耦合反应器成功运行。系统NH_4~+-N去除率为69.11%-71.45%, TN浓度为去除率为68.64%-71.07%,整个过程中短程硝化SBR反应器运行良好,氨氧化率为91.04%-95.62%。 (3)集成反应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动力学变化研究:运用高通量测序及RT-PCR技术对SEGSB及SEGSB-SBR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的动力学进化进行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一直是优势菌,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在变形菌中一直存在并占优势。古菌全部为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的产甲烷菌(Methanogens),结构单一。定量数据表明,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细菌的数量占优势,古菌的数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古菌的多样性明显少于细菌,说明细菌具有巨大的功能冗余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4)降解菲、芘的SBR反应器的构建、运行及PAH降解基因的动力学变化研究:SBR反应器控制DO在5-8,在室温条件下,控制进水COD浓度145.83mg/l-151.44mg/l,菲或芘浓度50mg/L,反应器运行过程中菲驯化阶段出水COD去除率为17.57%-76.26%,菲的去除率为39.74%-92.40%,pH5.13-9.43。芘驯化阶段COD去除率为34.44%-78.74%,芘的去除率为74.42%-90.07%,pH为4.10-7.41;运用RT-PCR技术研究了反应器构建过程中细菌数量与PAH降解基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细菌16S rRNA基因数呈增加趋势,从1010增加到1012,同时PAH-RHDα-GN基因与PAH-RHDα-GP基因的数量也呈现增加趋势,且PAH-RHDα-GN基因占优势;构建了菲、芘稳定降解时期PAH降解基因的克隆文库,基因分析结果表明,功能基因PAH-RHDα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其功能类群主要分属于分歧杆菌属等11个属,假单胞菌是革兰氏阴性菌中的优势菌群,分歧杆菌是nidA基因的主要拥有者,其数量在B时期呈现了显著的增加这为成功驯化具有PAH降解功能的微生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 短程硝化作用 氨氧化菌 亚硝酸盐氧化菌 功能基因 real-time PCR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03;X17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前言12-28
  • 1.1 水污染现状12-13
  • 1.2 水污染治理工艺及其进展13-16
  • 1.2.1 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及进展13-15
  • 1.2.2 甲烷反硝化研究进展15
  • 1.2.3 PAH 降解研究进展15-16
  • 1.3 脱氮及 PAH 降解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功能微生物类群16-20
  • 1.3.1 脱氮微生物类群16-18
  • 1.3.2 甲烷化微生物类群18-19
  • 1.3.3 PAH 降解微生物类群19-20
  • 1.4 脱氮及 PAH 降解微生物功能基因研究20-24
  • 1.4.1 脱氮微生物功能基因研究21-22
  • 1.4.2 PAH 降解微生物功能基因研究进展22-24
  • 1.5 分子技术及其应用在微生物群落演替方面的研究进展24-26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26-28
  • 第二章 SBR 短程硝化工艺中功能微生物群落分析28-42
  • 2.1 前言28
  • 2.2 材料与方法28-31
  • 2.2.1 SBR 反应器的运行28-29
  • 2.2.2 样品来源29
  • 2.2.3 活性污泥 DNA 的提取29
  • 2.2.4 功能基因的选择29-30
  • 2.2.5 克隆及测序30-31
  • 2.2.6 测序结果及分析方法31
  • 2.2.7 功能基因的定量分析31
  • 2.3 结果与讨论31-41
  • 2.3.1 SBR 反应器的运行效果31-33
  • 2.3.2 SBR 反应器短程硝化过程中氨单加氧酶基因多样性分析33-36
  • 2.3.3 SBR 反应器短程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基因多样性分析36-39
  • 2.3.4 SBR 反应器中功能基因的定量研究39-41
  • 2.4 小结41-42
  • 第三章 基于 454 高通量测序对 SEGSB 工艺及耦合 SEGSB-SBR 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的分析42-64
  • 3.1 前言42
  • 3.2 材料与方法42-45
  • 3.2.1 SEGSB、SEGSB-SBR 反应器的运行42-44
  • 3.2.2 样品来源44
  • 3.2.3 活性污泥 DNA 的提取[191]44
  • 3.2.4 高通量测序引物及条件44-45
  • 3.2.5 细菌、古菌的定量分析45
  • 3.3 结果与讨论45-61
  • 3.3.1 SEGSB 反应器甲烷化运行效果45-46
  • 3.3.2 SEGSB-SBR 反应器耦合甲烷化与短程硝化运行效果46-47
  • 3.3.3 SEGSB 反应器与耦合 SEGSB-SBR 工艺中细菌、古菌群落结构及进化分析47-50
  • 3.3.4 SEGSB 反应器与耦合 SEGSB-SBR 工艺中细菌、古菌群落组成的系统发育分析50-60
  • 3.3.5 SEGSB 反应器与耦合 SEGSB-SBR 工艺中细菌、古菌丰度变化的动力学分析60-61
  • 3.4 小结61-64
  • 第四章 菲、芘降解过程中功能微生物群落演替64-80
  • 4.1 前言64
  • 4.2 材料与方法64-67
  • 4.2.1 利用 SBR 反应器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64-65
  • 4.2.2 COD、pH 的测定与分析65
  • 4.2.3 高效液相法对污泥驯化过程中菲或芘浓度的测定及分析65-66
  • 4.2.4 16SrRNA 及 PAH-RHDα基因动力学进化分析66
  • 4.2.5 PAH 环羟化双加氧酶(PAH-RHDα)基因的多样性分析66-67
  • 4.3 结果与讨论67-79
  • 4.3.1 菲/芘降解 SBR 反应器的驯化及运行运行效果67-69
  • 4.3.2 菲/芘降解 SBR 反应器中细菌 16SrRNA 及 PAH-RHDα基因丰度变化的动力学分析69-72
  • 4.3.3 菲/芘降解 SBR 反应器中 PAH 环羟化双加氧酶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72-79
  • 4.4 小结79-80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80-84
  • 5.1 结论80-81
  • 5.2 研究展望81-84
  • 参考文献84-96
  • 致谢96-9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97-9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类型、特点与应用    袁亚男;刘文忠;

污染水体脱氮工艺中外加碳源的研究进展    邵留;徐祖信;尹海龙;

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    马放;周丹丹;王宏宇;董双石;

有机碳源环境下亚硝酸盐的积累    阎佳;胡勇有;胡贵平;

基于mcrA基因的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菌群分析    刘春;李亮;马俊科;吴根;杨景亮;

甲烷作为反硝化气体碳源的研究进展    董文艺;赵志军;李继;

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及发展    刘健;李哲;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钱易;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肖文涛;

厌氧氨氧化、反硝化与甲烷化耦合研究    操家顺;周文理;张玉涛;韦启信;

沼气池中产甲烷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布的研究    崔晓光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张大超;曾宪营;张菊花;

污水处理用高发泡E/VAC悬浮填料的研制与应用    刘宇航;陆晓中;胡翔;赵明;孙晓民;

厌氧-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蒯圣龙;尹程;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杨代金;张穗;王玉军;温广月;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孔雀绿研究    詹婧;孙庆业;石先阳;

Cu~(2+)与解偶联剂协同作用污泥减量化    石先阳;凌晨慧;鲍婷;谢继峰;周芬;盛雅琪;

荧光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对比试验    孙力

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镁总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汪海波

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Fe(II)、Fe(III)    郭小慧,孙静月,赵中一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TNT废水的试验研究    陈林;涂春贤;张国珍;宋小山;

Multi N/C 2100S总有机碳水质分析仪校准方法的建立    王琳;孙国鼐;

用白腐真菌-泥炭净化处理DDNP废水的研究    王惠娥;孙继林;颜事龙;张学才;

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邓春华;李方;李俊;奚旦立;

纳滤处理含镍、铜和锌废水的试验研究    薛莉娉;张显球;杜明霞;

采用MPE延缓MBR工艺中膜污染的研究    刘志阳;赵英;顾平;

纳滤膜在饮用水生产中的应用    胡锦英;张阳;王浩然;韩璐;易小祺;

MBR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启动特性研究    陈桂娥;李啸寰;许振良;

不同处理能力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比较    黄龙;韩春元;田娟;刘杰;

三门峡城市供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评价    刘茹;索虎勤;李明;席凤霞;何化平;

钠型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张旭;赵玉华;常启雷;于海华;

淀山湖氮磷营养物与浮游藻类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    程曦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    王宏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离心式微流控法快速分析环境污染物的研究    席永清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中的应用研究    肖升木

铁矿石催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研究    黄伟英

处理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性研究    耿炤宇

三峡库区大宁河富营养化和水华研究    张佳磊

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    肖晶晶

阳离子淀粉/壳聚糖交联共混絮凝剂(CATCS)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游力军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鹅CYP7A1基因克隆、表达调节及表达规律的研究    杨堃

动物废弃物培养蕹菜、蝇蛆的研究    贝亦江

棉花抗细胞凋亡基因GhDAD1的克隆、定位及表达分析    龚文芳

双能场/生物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陈静颖

浊点萃取光度法测定铬及萃取剂回收方法研究    金洪洙

环境水中二甲胺和二乙胺分析方法的研究    马兴华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电离辐射对人外周血细胞GADD45A和nm23-H1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萍

饮用水反硝化脱氮方法研究    罗启芳,谭佑铭,王琳,曾欣

聚合物在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中的助凝作用    李雪峰;张翼;楚伟华;杨羽庆;

天津污灌区耕作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纵向分布    陈静,王学军,陶澍,刘瑞民,张枝焕,沈伟然,秦保平,孙韧,张文具

天津地区典型土壤剖面多环芳烃的垂向分布特征    张枝焕,王学军,陶澍,彭正琼,崔艳红,吴水平,叶必雄,苑金鹏

以稻壳为载体培养反硝化菌及硝酸盐氮的去除    徐锁洪,施巍

天津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    王学军,任丽然,戴永宁,陈静,朴秀英,陶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蒋春燕;王泰健;王琴;范学政;

垃圾填埋气制汽车燃料气的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王艳秋;单明军;

改性沸石处理含氨氮废水    魏彩春;张学洪;张兵;王洪涛;

改良型A~2O工艺的除磷脱氮运行效果    周斌

城市(杭州)地下水污染源解析与修复技术研究    金赞芳

厌氧生物除磷技术的基础研究    郭夏丽

A~2SBR反硝化除磷系统的试验研究    姜欣欣

短程硝化A/SBR新工艺的应用    曹浩;裴常政;

潜流型人工湿地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探讨    冯爱坤;罗建中;熊国祥;

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及影响因素研究    卜永鹏;黄玲珍;林桂炽;

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过程中污泥膨胀的研究    侯巧玲;文一波;李林宝;于蓉;

低溶解氧下活性污泥法的短程硝化研究    张小玲,王志盈,彭党聪,王晓昌

不同碱度对SBR法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    王舜和;王红莉;平惠;

味精废水短程硝化工艺的运行性能    唐崇俭;郑平;余燚;陈建伟;陈小光;胡安辉;周尚兴;丁革胜;

pH值及温度对皮革废水短程硝化的影响    李宜娟;李彦春;

海水盐度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于德爽,彭永臻,张相忠,宋学起

固定化氨氧化菌短程硝化的启动研究    赖鼎东;李正魁;张晓姣;杨竹攸;

SBR工艺短程硝化新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秦亚敏;

SBR短程硝化影响因素研究    韩晋英;傅金祥;许岩岩;齐建华;

O1-A-O2(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硝化)生物脱氮新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玉平;李海波;林琳;曹宏斌;刘晨明;张懿;

中老龄垃圾渗滤液氨氮短程硝化技术的优化研究    谢冰;杨学志;徐晓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检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AH基因第6外显子基因突变    周永安;高伟华;李素云;张全斌;刘建平;杨建萍;张改秀;马云霞;张晓刚;郁梁;

民俗金炉排放废气中PAH之毒性特征    米孝萱;康嘉鸿;林宏明;康崇豪;杨淳卉;王绍安;

不同碱度对SBR法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    王舜和;

溶解氧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倒置A~2/O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王斯坦;付巍巍;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研究    王厦;冯晓西;

索拉菲尼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PAH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李国;陆慰萱;施举红;程兆忠;

乙肝疫苗市场 前景如此动人    任吉民 戴泉力

十大治污技术降服合成氨污水    本报记者 张兴刚

自身免疫和炎症为CTD-PAH主要发病机制    何帆

脱氮新技术助含氨废水处理    翁国娟

上海国际影音展五月举办    林枫

氮肥协会评出16项行业支撑技术    氮协

预防生物恐怖天花疫苗将在全球重新生产    本报记者 东辰

中加洁净煤利用学术研讨会举行    孟海平

循环经济:绿色科技作支撑    本报记者 唐茵

“孤儿药”科望在我国上市    本报记者 王雪飞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高效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    陈建伟

全程自养脱氮(CANON)反应器的启动及其脱氮性能    付昆明

Anammox菌超声强化及其与短程硝化污泥共包埋脱氮性能研究    段秀梅

亚硝化细菌应用于生物滤池及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现场中试研究    杨波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单级自养脱氮研究    宫正

悬浮填料生物膜特性及其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效能研究    陈胜

厌氧—好氧处理垃圾渗滤液与短程深度脱氮    吴莉娜

厌氧生物转盘的氨氧化与SBR单级限氧自养脱氮的基础试验研究    吕永涛

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控制策略与运行特性研究    卢刚

甲烷化与短程硝化耦合工艺及PAH降解反应器构建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进化研究    陈宣宇

污水处理过程中短程硝化的微生物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安晓宇

短程硝化反硝处理高氨氮废水研究    张赛军

短程硝化和化学氧化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氮回收的初步研究    田猛

高氨氮低碳氮比废水的短程硝化处理试验研究    史舟

高浓度氨氮废水短程硝化控制因素试验研究    张云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研究    闫锴焘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模拟氨氮废水    周德钧

常温下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    梁越敢

SBR短程硝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崔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