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矿化垃圾中甲烷厌氧氧化耦合多电子受体还原的特性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6:15
热度:

矿化垃圾中甲烷厌氧氧化耦合多电子受体还原的特性【摘要】:填埋场两大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是填埋气和渗滤液。填埋气CH4既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又可用作能源,对于不能资源化利用的CH4而言,进

【摘要】:填埋场两大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是填埋气和渗滤液。填埋气CH4既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又可用作能源,对于不能资源化利用的CH4而言,进行生物控制削减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由于渗滤液回灌/喷灌经济有效且处理相对简单,学者们认为可以有效削减渗滤液处理量和提高渗滤液出水水质。根据最新的甲烷厌氧氧化(AOM)理论研究报道,SO42-/NO3-/Fe(III)均可作为电子受体耦合AOM,从而去除CH4。结合矿化垃圾可作为功能性覆盖材料,渗滤液或预处理渗滤液中高含量SO42-、Fe(III)的特点,通过渗滤液回灌,不仅可以达到生物控制CH4,削减CH4排放量,而且可以同步去除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达到填埋气、渗滤液同步原位处理处置。鉴此,本研究以填埋10 a以上的矿化垃圾为研究介质,通过静态批式实验,研究不同的铁形态、浓度及Fe(III)与NO3-共存对AOM的影响以及离子变化规律,确认Fe(III)还原耦合AOM的可行性;模拟填埋场兼/厌氧区域运行反应器,利用好氧预处理后的渗滤液中含较高浓度SO42-和Fe(III)的特性,研究了矿化垃圾中Fe(III)/NO3-还原对AOM效能的影响及多电子受体共存下的耦合反应的行为。主要结果如下:(1)体系厌氧且初始CH4为76.34μmol·g-1干垃圾的条件下,KNO3、Fe3O4和Fe Cl3对CH4去除均可以产生促进作用。CH4去除量和Fe3O4/Fe Cl3的浓度有关,其中0.26μmol·g-1 Fe3O4和1.78μmol·g-1 Fe Cl3对CH4去除的促进作用较好;Fe3O4/Fe Cl3和KNO3共存在CH4去除中表现为拮抗作用;当Fe(III)浓度相对较低时,NO3-对CH4去除的竞争优势较明显;体系中CO2的产生量和CH4去除量有关,但不仅限于CH4的转化过程;(2)添加易还原性的KNO3和/或FeCl3对CH4去除的促进作用包括显著减少CH4的生成和促进CH4的氧化(p0.05);不同电子受体对CH4产生的抑制效应大小排序为KNO3+Fe Cl3Fe Cl3KNO3;垃圾土中发生了Fe(III)、NO3-和SO42-驱动的AOM;Fe(III)驱动AOM过程中,CH4会促使生物可利用性Fe(III)还原为Fe(II),同时促进碳酸结合态Fe(II)的形成;NO3-和Fe(III)共存对CH4去除以及生物可利用性Fe(III)的转化均表现为拮抗作用,和同时添加NO3-/CH4、Fe Cl3/CH4相比,三者相互作用会抑制碳酸结合态Fe(II)的形成;(3)反应器运行结果表明,回灌渗滤液可以显著降低渗滤液中的NH4-N和COD含量。研究报道AOM耦合Fe(III)还原在低浓度NO3-和SO42-的条件下才发生。本研究中,添加外源Fe(III)的条件下,NO3-、SO42-和Fe(III)明显促进CH4的去除(p0.05)。在高浓度的NO3-和SO42-的条件下,AOM主要靠NO3-和SO42-共同驱动;在低浓度的NO3-而SO42-浓度高的条件下,AOM主要依靠SO42-驱动;在低浓度的NO3-和SO42-的条件下,才发现Fe(III)驱动的AOM。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CH4去除、N2和CO2生成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不添加、添加Fe Cl3/NO3-的CH4去除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0.40t+11.89、C=-0.72t+13.18和C=-0.83t+12.39。 【关键词】:甲烷 厌氧 矿化垃圾 渗滤液 硝酸盐 硫酸盐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5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15-16
  • 1.3 技术路线16-17
  • 1.4 创新之处17-18
  • 第二章 Fe(III)的不同形式及浓度对AOM的影响18-28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18-21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21-26
  • 2.3 讨论26-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多电子受体下的AOM特性28-44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28-30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30-40
  • 3.3 讨论40-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多电子受体共存下的AOM效能研究44-62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44-47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47-59
  • 4.3 讨论59-61
  • 4.4 本章小结61-62
  • 第五章 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71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71-72
  • 致谢7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张宪生,沈吉敏,厉伟,解强

垃圾渗滤液污染特性及其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趋势    喻晓,张甲耀,刘楚良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离子问题    彭永臻;张树军;郑淑文;王淑莹;

Excav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fuse in closed landfill    

Three-stage aged refuse biofil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Effect of bio-column composed of aged refuse on methane abatement-A novel configuration of biological oxidation in refuse landfill    

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自然减排的新途径:厌氧与好氧的共氧化作用    韩丹;石峰;柴晓利;陈浩泉;赵由才;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席俊清,蒋火华,汪志国,曹杰山

矿化垃圾中的甲烷氧化-反硝化耦合特性研究    钟庄敏;龙焰;尹华;彭辉;叶锦韶;张娜;何宝燕;彭素芬;

S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及应用现状    时晓宁;王淑莹;孙洪伟;彭永臻;

温度对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脱氮的影响研究    张爱平;胡香芳;刘丹;

MBR-纳滤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改造中的应用    曹冬辉;刘阳;卢海威;李娟;曹东阳;赵汉雨;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甲烷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    冯虎元,程国栋,安黎哲

浅谈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和方式    肖峰;

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方法 Ⅰ.模型研究    赵岩;司继涛;田保国;王洪涛;陆文静;

生物—臭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    冯旭东,高玉兰,刘芳,郭明

MAP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最佳工艺参数探讨    丛培龙;康建雄;郑军;赵文伟;

长春市生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与对策研究    徐建玲;曹勇宏;

控制湿地甲烷产生的主要电子受体研究进展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不同电子受体及盐分输入对河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    曾从盛;王维奇;仝川;

矿化垃圾腐殖土在绿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汪明勇;郭小平;王玮璐;张平;苏昭辉;张劲松;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特征及其可利用性    刘丹;黄明星;任怡然;任旭;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中的气体污染与防治——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    朱李华;韩静磊;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特征及污染控制技术    杨红艳;马溪平;李清华;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之争    吕晓蕾;

我国城市垃圾填埋气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前景研究    杜娟;

高新技术综合利用,构筑城市垃圾处理资源循环新模式之探讨    闫晓洁;

准好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高浓度渗滤液的研究    刘丹;韩智勇;李启彬;李贵芝;尹朝阳;陈馨;

垃圾填埋场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王文超;张华;

湿地甲烷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城市生活垃圾规划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李劲

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袁志宇

柴达木第四系盐湖沉积地质微生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刘梅

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规律及运行策略研究    韩智勇

基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特征的预处理研究    张胜利

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氯的识别方法与热行为特性研究    马文超

厌氧—好氧处理垃圾渗滤液与短程深度脱氮    吴莉娜

垃圾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在生化—物化处理中的降解规律    卜琳

环境因素对水稻土中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群落的影响    朱超

填埋场中铁的迁移转化对脱氮的影响和机理    李文兵

生活垃圾渗滤液污染土电阻率特征研究    马媛媛

垃圾焚烧热电联产厂级监控系统SIS的研究与实现    孙自栋

煤和模拟城市生活垃圾混烧时HCl的实时释放特性研究    冯丽

废旧织物应用于污水处理填料的可行性研究    靳琳芳

缺氧—厌氧反硝化/产甲烷工艺实验研究与动力学分析    宋佳萍

弱透水层硝酸盐迁移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谢雪

四平市建设垃圾焚烧电厂的可行性研究    孙玥

钎料合金及其接头在模拟土壤盐溶液中的浸出行为    王丽华

腐殖填料滤池有机物降解行为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王娟

腐殖填料滤池(HF)工艺处理冲厕污水技术研究    胡静

城市垃圾处理与管理对策研究    高光,董雅文,金浩波,黄卫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及其影响    王罗春,李华,赵由才,陆雍森

垃圾渗液中有机污染物初探    郑曼英,李丽桃

S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吴方同;苏秋霞;王云波;余志;

异重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的试验研究    李晓东,黄国权,李爱民,池涌,严建华,蒋旭光,杨家林,倪明江,岑可法

城市生活垃圾气化发电    喻霞,魏敦崧,任建兴

垃圾焚烧过程特性及焚烧炉设计概要    屈超蜀

城市垃圾渗滤液氨氮吹脱研究    夏素兰,周勇,曹丽淑,朱家骅

城市固体废物(MSW)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    金保升,仲兆平,周山明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的控制技术    赵宗升,刘鸿亮,李炳伟,杨苏文,袁光钰

填埋场矿化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钱小青;牛东杰;楼紫阳;赵由才;

矿化垃圾基本特性研究    赵由才;柴晓利;牛冬杰;

矿化垃圾柱吸附能力预测模型    王磊;刘丹;王庆敏;

矿化垃圾的重金属淋溶试验研究    袁雯;方海兰;赵由才;

矿化垃圾水生植物床处理印染废水的初探    周琪;赵由才;

矿化垃圾和绿色植物废弃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    董阳;方海兰;梁晶;郝冠军;郝瑞军;吕子文;

矿化垃圾反应床出水对植物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鸿江;顾莹莹;赵由才;温致平;

矿化垃圾基本理化性状剖面变化特征研究    赵海涛;刘平;王小治;徐轶群;王爱礼;封克;

矿化垃圾的改良及其在草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黄俊龙;刘小芳;付小娟;李广科;

模拟自然降雨作用对矿化垃圾污染物释放规律研究    王亚楠;孙英杰;吴昊;万涛;

大规模矿化垃圾开采工程研究    潘终胜;赵由才;汤金辉;李雄;

矿化垃圾水生植物床处理印染废水的初探    周琪;赵由才;

矿化垃圾腐殖土在绿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汪明勇;郭小平;王玮璐;张平;苏昭辉;张劲松;

矿化垃圾填料对污水中氮磷去除能力的动力学研究    田静思;张后虎;张毅敏;高月香;蔡金榜;

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冯彦;张澄博;林伯韬;

生活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的开采与综合利用    阳小霜;赵由才;

矿化垃圾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    牛静;李广科;

准好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高浓度渗滤液的研究    刘丹;韩智勇;李启彬;李贵芝;尹朝阳;陈馨;

畜禽养殖废水氨氮驯化矿化垃圾填料后氧化填埋场CH_4的研究    张后虎;孙勤芳;贾博;张维佳;

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    臧广辉;杨启才;邓正强;杨丽;

矿化垃圾有望用于绿化    本报特约记者 铁铮

变废为宝 矿化垃圾助力绿化    本报记者 铁铮

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填埋场渗滤液工艺优化及运行机制研究    何岩

泔脚废物厌氧两相发酵工艺及其矿化垃圾协同生物产氢过程研究    钱小青

矿化垃圾园林绿化利用技术研究    袁雯

矿化垃圾吸附—还原铬(Ⅵ)的机理研究    王芳芳

矿化垃圾对玉米的毒性效应研究    牛静

矿化垃圾作为草坪土的应用研究    刘小芳

北京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腐殖土在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汪明勇

改良矿化垃圾在草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黄俊龙

改性矿化垃圾处理含酚废水的工艺研究    张小明

矿化垃圾作回灌型准好氧生活垃圾填埋场日覆盖层的实验研究    张丽梅

矿化垃圾中甲烷兼/厌氧氧化—反硝化耦合特性研究    刘妍妍

生活污泥和矿化垃圾对植物生长效应及环境影响的研究    王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