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Ni(111)表面CO和CO_2甲烷化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1:59
热度:

Ni(111)表面CO和CO_2甲烷化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煤和石油等能源大量消耗,造成了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寻求清洁高效的能源迫在眉睫。天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煤和石油等能源大量消耗,造成了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寻求清洁高效的能源迫在眉睫。天然气作为一种高热值清洁燃料,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合成天然气技术主要包括煤制天然气和生物质制天然气,结合我国能源结构以及天然气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实,大力发展煤制天然气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煤制天然气工艺中,合成气甲烷化尤其是CO甲烷化是主要反应,但在实际反应过程中CO常会因发生副反应而产生CO。CO22是一种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含量急剧增加,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随着各国对天然气等洁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C02甲烷化反应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反应不仅可以有效降低C02排放,还可以缓解天然气的供需压力。CO甲烷化反应通常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使得催化剂表面很容易发生积炭,探究C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CO2甲烷化机理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反应过程,同时还可以为催化剂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目前C02甲烷化反应机理还存在争议,争议点在于反应过程是否有CO中间体生成。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甲烷化催化剂以Ni基催化剂为主,研究Ni基催化剂上的CO2甲烷化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性模型研究了Ni(111)和CNi(111)表面上CO甲烷化反应,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参与CO甲烷化反应物种的稳定吸附位置和构型(H、O、C、CO、CHx等)。CO甲烷化反应过程为CO首先解离生成吸附C物种,随后吸附C经多步加氢生成CH4。计算结果表明,该过程在Ni(111)和CNi(111)表面上的最高能垒分别为237.4和187.6 kJ/mol。对比可知:渗入C原子后,Ni催化剂上甲烷化反应活化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速控步骤发生改变,CO甲烷化反应在Ni(111)和CNi(111)表面上的速控步骤分别为CO→C+O和CH3+H→CH4。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i(111)表面上的三种C02甲烷化机理。根据吸附能确定了参与CO2甲烷化反应各物种在Ni(111)表面上最稳定的吸附位置和构型(H、O、C、CO、OH、CHx、HCOO、CH2O、C(OH)2等)。三种机理分为两类:包含CO中间体和不包含CO中间体。机理一的主要过程为CO2首先加氢生成HCOO物种,HCOO随后解离生成CO中间体,CO经多步加氢生成产物CH4,由计算结果可知,该路径最高能垒为306.8 kJ/mol,速控步为HCOO→CO+OH;机理二的主要过程为CO2首先解离生成CO中间体,CO继续解离生成吸附C物种,吸附C随后经多步加氢生成CH4,该路径速控步为CO→C+O,对应活化能为237.4 kJ/mol,;机理三的主要过程为C02首先加氢生成C(OH)2物种,C(OH)2分解生成CH20,随后分解生成CH2, CH2多步加氢生成CH4,该路径最高能垒为292.3 kJ/mol,速控步为C02+2H→C(OH)2。对三种路径对比可知,机理二是相对较优的C02甲烷化反应机理。 【关键词】:煤制天然气 甲烷化反应 Ni催化剂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43.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34
  • 1.1 选题背景10-18
  • 1.1.1 煤制天然气10-12
  • 1.1.2 CO_2减排与控制12-18
  • 1.2 CO/CO_2甲烷化反应研究18-27
  • 1.2.1 甲烷化反应介绍18-19
  • 1.2.2 甲烷化反应催化剂19-22
  • 1.2.3 CO甲烷化反应机理22-24
  • 1.2.4 CO_2甲烷化机理24-27
  • 1.3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27-28
  • 参考文献28-34
  • 第二章 计算方法与理论背景34-50
  • 2.1 量子化学的发展34-35
  • 2.2 密度泛函理论(DFT)35-43
  • 2.2.1 Thomas-Fermi模型36-38
  • 2.2.2 Hohenberg-Kohn定理38-40
  • 2.2.3 Kohn-Sham方程40-41
  • 2.2.4 交换-关联函41-43
  • 2.3 赝势方法43-44
  • 2.4 过渡态的搜索44-46
  • 2.5 密度泛函软件—DMol~3的功能和特点46-47
  • 参考文献47-50
  • 第三章 积炭对Ni(111)表面CO甲烷化反应的影响研究50-64
  • 3.1 引言50
  • 3.2 计算模型与方法50-53
  • 3.2.1 计算模型的选择50-52
  • 3.2.2 计算方法52-53
  • 3.3 CO甲烷化反应过程中表面物种的稳定吸附构型53-56
  • 3.4 CO甲烷化反应研究56-61
  • 3.4.1 CO解离56-57
  • 3.4.2 CH_x(x=1-4)物种生成57-61
  • 3.4.3 结果总结61
  • 3.5 本章小结61-62
  • 参考文献62-64
  • 第四章 Ni(111)表面CO_2甲烷化反应机理研究64-84
  • 4.1 引言64
  • 4.2 计算模型与方法64-65
  • 4.2.1 计算模型64-65
  • 4.2.2 计算方法65
  • 4.3 CO_2甲烷化反应过程中表面物种的稳定吸附构型65-69
  • 4.4 Ni(111)面上CO_2甲烷化机理69-80
  • 4.4.1 H_2的解离69-70
  • 4.4.2 包含CO中间体的CO_2甲烷化反应机理70-74
  • 4.4.3 不包含CO中间体的CO_2甲烷化反应机理74-77
  • 4.4.4 结果总结77-79
  • 4.4.5 H_2O的生成79-80
  • 4.5 本章小结80-81
  • 参考文献81-84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84-86
  • 5.1 总结84-85
  • 5.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85-86
  • 致谢86-8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8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干水”有望应用于CO_2存储    

水洗CO_2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改进    张友珍;

CO_2焊机中一种自锁和非自锁功能电路    李辉;

日研制以CO_2等为原料的环境和谐型塑料    曹信孚

白酒发酵中的CO_2回收和利用    张广然

我国首套低品位天然气CO_2膜分离装置应用成功    

甲醇储集罐CO_2微量偏高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袁志峰;杨永才;

挪威通过技术创新减少CO_2排放    靳爱民;

CO_2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应用及其理论分析    喻爱辉;

长春客车工厂CO_2提纯的商榷    叶选和,王树楹,李桂娟

北京灵山黄土草甸的土壤CO_2动态特征    秦小光;蔡炳贵;刘东生;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中国CO_2柱浓度时空分布    赵引弟;张井贝;乐群;

注CO_2开采煤层气置换效率评价    张兵;叶建平;

CO_2地质封存:潜力与测试技术    李小春;

CO_2电极气体隔离膜的研究    宋玉苏;张燕;陈竹青;

跨临界CO_2循环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龚毅;侯峰;梁志礼;吴学红;

大气CO_2增高与植物多样性    孙谷畴;曾小平;赵平;彭少麟;

CO_2开关型智能软物质    张永民;郭赞如;冯玉军;

CO_2焊机在水电施工中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漆卫国;张为明;马献成;

新型抗CO_2缓蚀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柴成文;路民旭;张玉芳;

氨基功能化咪唑型离子液体设计及捕集CO_2机制研究    杨丽娟

CO_2调控离子液体—水体系及其在反应分离中的应用    熊大珍

内源铁及添加碳对水稻土CH_4和CO_2排放的影响    彭其安

醇胺吸收法燃煤电厂CO_2捕集系统能量分析及优化    张克舫

高分散Pd、Ru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在CO_2加氢转化中的应用    续晶华

油藏中CO_2驱油与地质埋存机理    王长权

钾基吸收剂CO_2捕集过程机理建模及系统仿真    张中林

新型固体胺吸附剂颗粒制备及CO_2吸附性能研究    王霞

柱层型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CO_2气体捕获性能研究    杜丽婷

分离CO_2固定载体膜传质机理及其膜过程模拟和优化研究    杨东晓

碳纳米管表面性质对Cu基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性能的影响    王冠男

不同O_2、CO_2组分和C_2H_4对库尔勒香梨采后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杭博

CO_2点阵激光治疗酒渣鼻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占风

典型滨海湿地植被类型及收割方式对沉积物CO_2和N_2O释放的影响    崔洪磊

纳米颗粒强化胺法吸收CO_2的实验及模型研究    孙超杰

跨临界CO_2喷射制冷循环的性能研究    韩美健

膜吸收CO_2过程中甘氨酸钾吸收剂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浸润研究    王永飞

高解吸率CO_2复合吸收剂的性能研究    邢津铭

CO_2和其他环境因子对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光合固碳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隋海东

氨基酸离子液体与MDEA复配溶液对CO_2的吸收及再生性能研究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