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滨海河流沉积物中产甲烷分离物的获得及其电化学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1:54
热度:

滨海河流沉积物中产甲烷分离物的获得及其电化学特征【摘要】:滨海河流是是海岸带区域重要的组成部分,连接陆地和海洋两大碳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滨海河流沉积物中二价铁

【摘要】:滨海河流是是海岸带区域重要的组成部分,连接陆地和海洋两大碳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滨海河流沉积物中二价铁含量丰富,其中富含铁还原微生物。本研究目的在于从富含铁的环境中获得有电活性的铁还原微生物,研究其与产甲烷菌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为将来应用于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污染物原位修复打下基础。本论文以界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样点理化性质,选取二价铁含量相对较高的Jh3样点进行铁还原富集培养,通过T-RFLP及构建克隆文库分析Jh3原位及富集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采用Hungate厌氧滚管法从Jh3铁还原富集样品中分离获得具有潜在种间直接电子传递的产甲烷分离物,分析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较铁还原及产甲烷能力。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产甲烷分离物S6是否具有电活性,进一步验证其存在的直接电子传递途径,是否具有应用于沉积物燃料电池的潜力;对S6进行厌氧滚管分离纯化,获得产甲烷菌及铁还原菌纯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铁还原富集培养过程中Jh3具有较好的铁还原能力,比较Jh3原位样品及富集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发现Jh3原位样品细菌群落中含有地杆菌、梭菌等铁还原菌,富集培养后异化铁还原菌地杆菌属(Geobacter)成为优势菌,拟杆菌的丰度显著增加。Jh3古菌群落中的优势菌主要为产甲烷菌,富集培养后以甲烷杆菌属/甲烷球形菌属为主。铁还原富集培养使样品富含铁还原菌及产甲烷菌,为研究产甲烷菌与铁还原菌间的直接电子传递提供了基础。(2)以乙醇为唯一电子供体从铁还原富集培养样品中分离获得了产甲烷分离物(S6)。通过T-RFLP及克隆文库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发现梭菌(Clostridium spp.,与C.tunisiense同源性最高)和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是S6中的优势菌群。同时实验表明,S6与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共培养后铁还原和产甲烷能力未明显增加,因此推测Clostridium spp.可能与G.metallireducens类似,将电子直接传递给产甲烷菌M.barkeri产甲烷。此外,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化学分析发现,透析袋包裹电极后阻碍微生物与电极表面直接接触形成生物膜,其电流密度显著降低,并且循环伏安扫描无明显氧化还原峰,表明S6中存在直接电子传递途径,即产甲烷分离物中占优势的革兰氏阳性菌Clostridium spp.和M.barkeri之间可能存在种间直接电子传递。(3)进一步分离纯化产甲烷分离物,获得一株能够同时利用乙酸、甲醇、三甲胺底物的甲烷八叠球菌(M.barkeri),命名为Jh-Ar,其电镜形态为八叠球状的团聚状态,具有较高的产甲烷能力。同时分离到一株能够利用乙酸、乙醇、甲醇和三甲胺生长的梭菌目韦荣球菌科铁还原菌,命名为F9,该菌电镜下形态为长杆状,与Selenomonadaceae str.SB90同源性最高,序列相似度达到98.82%。F9不仅能够还原柠檬酸铁,还具有产电活性。Clostridium不仅能够进行胞外电子传递,还可能与M.barkeri通过种间直接电子传递互营产甲烷。这一发现将以前限定在革兰氏阴性菌介导直接电子传递的认识推广到革兰氏阳性菌。 【关键词】:产甲烷分离物 种间直接电子传递 甲烷八叠球菌 铁还原菌 电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93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8
  • Abstract8-17
  • 1 引言17-27
  • 1.1 滨海河流地学特征及界河现状17-18
  • 1.2 产甲烷菌18-19
  • 1.2.1 产甲烷菌种类18
  • 1.2.2 产甲烷途径18
  • 1.2.3 产甲烷菌研究意义18-19
  • 1.3 产电微生物19-22
  • 1.3.1 产电微生物种类19-20
  • 1.3.2 产电微生物胞内及胞外电子传递机制20-21
  • 1.3.3 产电微生物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21-22
  • 1.4 微生物种间直接电子传递 (DIET)22-24
  • 1.4.1 种间直接电子传递的发现22
  • 1.4.2 团聚体形成及其机制22-23
  • 1.4.3 团聚体的应用23-24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和技术路线24-27
  • 1.5.1 研究内容24-25
  • 1.5.2 研究意义25-26
  • 1.5.3 技术路线26-27
  • 2 滨海河流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特征27-45
  • 2.1 实验材料27-30
  • 2.1.1 沉积物样品采集27
  • 2.1.2 培养基配制27-28
  • 2.1.3 所需试剂及仪器28-30
  • 2.2 实验方法30-37
  • 2.2.1 铁还原富集培养30-31
  • 2.2.2 DNA提取及电泳检测31-32
  • 2.2.3 T-RFLP分析32-33
  • 2.2.4 克隆文库构建33-36
  • 2.2.5 理化性质测定36-37
  • 2.3 实验结果37-43
  • 2.3.1 采样位点及样品理化性质37-38
  • 2.3.2 Jh3样品铁还原性38-39
  • 2.3.3 Jh3样品原位及富集培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39-43
  • 2.4 讨论43-44
  • 2.5 小结44-45
  • 3 滨海河流产甲烷分离物的获得及其电化学特征45-65
  • 3.1 实验材料45-48
  • 3.1.1 研究对象及来源45
  • 3.1.2 培养基配制45-47
  • 3.1.3 实验试剂及仪器47-48
  • 3.2 实验方法48-53
  • 3.2.1 分离纯化48-49
  • 3.2.2 富集培养49
  • 3.2.3 DNA提取49-50
  • 3.2.4 T-RFLP分析50
  • 3.2.5 克隆文库构建50
  • 3.2.6 高分辨率扫描电镜观察50-51
  • 3.2.7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构建及数据分析51-52
  • 3.2.8 样品检测52-53
  • 3.3 实验结果53-61
  • 3.3.1 获得产甲烷分离物S653-54
  • 3.3.2 富集培养S6和共培养G-S6的铁还原及产甲烷能力54-56
  • 3.3.3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56-60
  • 3.3.4 产甲烷分离物的电化学特征60-61
  • 3.4 讨论61-63
  • 3.5 小结63-65
  • 4 产甲烷菌及铁还原菌的分离纯化65-79
  • 4.1 实验材料65-70
  • 4.1.1 样品来源65
  • 4.1.2 培养基配制65-70
  • 4.1.3 相关仪器70
  • 4.2 实验方法70-72
  • 4.2.1 分离纯化70-71
  • 4.2.2 富集培养71
  • 4.2.3 菌种鉴定及分析71-72
  • 4.3 实验结果72-78
  • 4.3.1 产甲烷菌分离纯化72-75
  • 4.3.2 铁还原菌分离纯化75-78
  • 4.4 讨论78
  • 4.5 小结78-79
  • 5 结论与研究展望79-81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79
  • 5.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79-80
  • 5.3 本论文的存在的不足80
  • 5.4 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91
  • 作者简介91-93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9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九龙江口海岸带沉积物甲烷相关古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许可;陈金全;

微生物胞外呼吸电子传递机制研究进展    马晨;周顺桂;庄莉;武春媛;

硫酸盐作为共存电子受体对微生物Fe(Ⅲ)还原过程的影响    王静;曲东;

湿地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姜明;吕宪国;杨青;佟守正;

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之环境意义的研究    谢先德,张刚生

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沉积物样品参与甲烷循环和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它们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郑燕平

沟渠化对沼泽湿地土壤铁分异的影响    于秀丽;姜明;于晓菲;邹元春;

东北哈尼泥炭沼泽中酚酸的组成、酚铁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意义    邬钰;向武;傅先芳;李启立;苏靖;龚文;王翰;

地球化学中2、3价铁离子的生物转化现状和发展    雒晨;李杰;王亚娥;

含铁废水排入环境水体后的迁移转化规律    赵永哲;黄昌丽;李林娜;程卉;卢春;李晓红;刘丽菡;雒彦军;刘垚;

微生物互营产甲烷研究进展    张小元;李香真;李家宝;

腐殖质电子传递机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李丽;檀文炳;王国安;何小松;席北斗;

陆地生态系统甲烷产生和氧化过程的微生物机理    张坚超;徐镱钦;陆雅海;

淹水环境下河竹鞭根养分吸收与积累的适应性调节    刘玉芳;陈双林;李迎春;郭子武;杨清平;

不同退耕年限下菜子湖湿地土壤铁形态变化    李云飞;杨艳芳;王娅娅;刘文静;张平究;

亚铁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王苏艳;宋新山;赵志淼;王俊锋;宫志杰;肖艳萍;何媛;

滨海河流沉积物中产甲烷分离物的获得及其电化学特征    李莹

城市黑臭河道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人工曝气的响应特征及机理研究    姚丽平

克雷伯氏菌燃料电池的电子穿梭机制研究    邓丽芳;李芳柏;周顺桂;黄德银;倪晋仁;

腐殖质呼吸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武春媛;李芳柏;周顺桂;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机制    卢娜;周顺桂;倪晋仁;

微生物铁呼吸机制研究进展    许伟;胡佩;李艳红;李晓敏;周顺桂;

基于铁还原菌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张锦涛;倪晋仁;周顺桂;

不同水稻土中氧化铁的微生物还原特征    曲东,贺江舟,孙丽蓉

湿地林土壤的Fe~(2+),Eh及pH值的变化    唐罗忠,生原喜久雄,户田浩人,黄宝龙

添加铬、铁及葡萄糖对土壤中异化铁还原的影响    曲东,毛晖,曾辰

水稻土中铁氧化物的厌氧还原及其对微生物过程的影响    曲东,张一平,Schnell S,Conrad R

洪泛作用下沼泽湿地化学元素空间分布结构研究    王国平,刘景双,汤洁,翟正丽

产甲烷菌免疫鉴定及其应用    许宝孝;

产甲烷菌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王保玉;刘建民;韩作颖;刘健;胡斌;

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    郝鲜俊;洪坚平;高文俊;

产甲烷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及其培养基对于菌株的选择作用    庞德公;杨红建;

天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刘德燕;丁维新;

一种产甲烷优势菌群的筛选方法    张云茹;刘逸轩;沈庆涛;王永忠;

一株低温产甲烷菌的分离和鉴定    李会;马骏;崔薇薇;肇莹;王金艳;张淼;杨涛;

产甲烷菌的辅酶    许宝孝

产甲烷菌遗传学研究进展    许宝孝;

产甲烷菌的最新分类目录    杨秀山,傅连明

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现状    宋素琴;张志东;顾美英;房世杰;

蔗糖发酵产氢与产甲烷能源转换效率的研究    李秋敏;杨斌;张无敌;马煜;李建昌;刘士清;徐锐;尹芳;陈玉保;

不同pH缓冲液对乙酸降解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    麻婷婷;郑珍珍;代莉蓉;承磊;张辉;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硫酸盐对中温厌氧乙酸产甲烷的影响    杨森林;周琦颖;苟敏;汤岳琴;木田建次;江霞;

高压胁迫对原油降解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黎霞;承磊;张辉;

糖蜜废水产氢-产甲烷耦合工艺启动特性研究    刘晓刚;丁杰;王豹;刘先树;

厌氧真菌活力及传代频率对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液代谢与菌群的影响    成艳芬;毛胜勇;MK Theodorou;朱伟云;

有机负荷对厨余垃圾常温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    郭燕锋;孔晓英;刘婉玉;李东;王德汉;袁振宏;孙永明;

日本期待收获巨量天然气    况叶

农业资源快速再生模式    李新明 李瑛

以含氮杂环化合物为碳源短程反硝化厌氧产甲烷及复合工艺的特征分析与性能研究    张小妹

铵影响厌氧反应器污泥丙酸和丁酸互营氧化产甲烷过程的机理    张琛

烷烃厌氧降解产甲烷体系菌群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王立影

基于代谢网络的产甲烷菌的耐热性研究    陈璟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水和乳化液对煤层产甲烷菌群活性影响研究    肖栋

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其代谢与菌群变化的研究    成艳芬

挥发酸积累对干式厌氧产甲烷发酵的影响及其动力学研究    李红丽

晋南牛和山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裴彩霞

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孙兴福

两相乙醇型厌氧的实现途径及其启动运行研究    刘光瑞

Fe_3O_4纳米颗粒对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的影响研究    钱风越

牛粪秸秆混合产沼气的菌种鉴定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林丽莉

大型丝状藻类影响河滨湿地甲烷产生与排放的作用机制研究    孙乔

中草药残渣好氧厌氧耦合发酵产甲烷特性    李鹏飞

乙醛废水碱解—生物产甲烷工艺研究    张猛

产甲烷菌抑制剂对单胃动物后肠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马力

提高两相厌氧处理养猪废水产甲烷量的方法研究    张群

滨海河流沉积物中产甲烷分离物的获得及其电化学特征    李莹

产甲烷条件下高效烃降解菌群的人工构建    刘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