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镧和氧化钕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氧物种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1:26
热度: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镧和氧化钕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氧物种的研究【摘要】: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关于催化剂表面参与活化甲烷的活性氧物种及其本质至今仍存有争议。本论文以20mol%

【摘要】: 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关于催化剂表面参与活化甲烷的活性氧物种及其本质至今仍存有争议。本论文以20mol%SrF_2/La_2O_3和50mol%SrF_2/Nd_2O_3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O2-TPD、脉冲实验、原位Raman、原位IR和EPR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表面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活性氧物种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用18O2同位素交换实验进行确证。 20mol%SrF_2/La_2O_3催化剂的脉冲实验结果表明,晶格氧不直接参与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气相氧的存在是催化剂获得高活性的基本要素。间隔脉冲氧与甲烷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晶格氧不直接参与甲烷氧化偶联反应。 原位IR光谱表征结果表明,20mol%SrF_2/La_2O_3催化剂在700°C时经O2预处理后在1120 cm~(-1)附近检测到可归属为超氧物种O_2~-的O-O伸缩振动峰。随着温度降至50°C,位于1120 cm~(-1)附近的谱峰位移至1130 cm~(-1)附近。通入18O2同位素后,原先位于1130 cm~(-1)附近的谱峰强度下降,同时在1095 cm~(-1)和1064 cm~(-1)附近检测到分别指认为(O16-O18)?物种和(O18-O18)?物种的吸收峰,这进一步确证了位于1130 cm~(-1)附近的谱峰为O_2~-物种的吸收峰。在700°C时,O_2~-物种能够活化甲烷生成乙烯,而且O_2~-物种的消耗量和乙烯的生成量呈很好的消长对应关系。当在预吸附氧后的催化剂上切入反应混合气时,乙烯的生成量较单纯通甲烷时高,并且检测到O_2~-物种,说明O_2~-物种能够在反应条件下动态存在。因此,O_2~-物种被认为是20mol%SrF_2/La_2O_3催化剂上活化甲烷的活性氧物种。预吸附氧后的20mol%SrF_2/La_2O_3催化剂经EPR表征,检测到gxx=2.0001,gyy=2.0045,gzz=2.0685的可归属为O_2~-物种的信号。这些结果表明,在700°C时O_2~-物种不仅能够稳定存在,而且能够活化甲烷生成乙烯,因此O_2~-物种是20mol%SrF_2/La_2O_3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活性氧物种。 对于50mol%SrF_2/Nd_2O_3催化剂,相应研究结果也表明O_2~-物种是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活性氧物种。 【关键词】:超氧物种 ~(18)O_2同位素交换实验 甲烷氧化偶联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摘要15-16
  • Abstract16-17
  • 第一章 前言17-49
  • 1.1 甲烷氧化偶联制碳二烃的研究意义17-18
  • 1.2 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研究18-23
  • 1.2.1 不可还原催化剂18-22
  • 1.2.2 可还原催化剂22
  • 1.2.3 其它催化剂22-23
  • 1.3 甲烷氧化偶联制碳二烃的反应机理23-36
  • 1.3.1 甲烷的活化23-24
  • 1.3.2 活化甲烷的活性氧物种24-34
  • 1.3.3 碳二烃的生成34
  • 1.3.4 CO_x的生成34-36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设计36-37
  • 参考文献37-49
  • 第二章 实验部分49-56
  • 2.1 主要试剂及规格49
  • 2.2 催化剂的制备49-50
  • 2.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和计算方法50-51
  • 2.3.1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50
  • 2.3.2 计算方法50-51
  • 2.4 催化剂的表征51-54
  • 2.4.1 X 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51
  • 2.4.2 比表面积(BET) 表征51
  • 2.4.3 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和O_2-TPD) 表征51-53
  • 2.4.4 显微拉曼光谱(Raman) 表征53
  • 2.4.5 红外光谱(IR) 表征53
  • 2.4.6 电子顺磁共振(EPR) 表征53
  • 2.4.7 脉冲实验53-54
  • 2.5 催化剂的原位光谱表征54-56
  • 第三章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镧和氧化钕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研究56-70
  • 3.1 碱土氟化物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56-57
  • 3.2 稀土金属氧化物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57-60
  • 3.3 不同制备方法的氧化镧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60
  • 3.4 碱土氟化物促进的氧化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60-65
  • 3.4.1 碱土氟化物促进的氧化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60-62
  • 3.4.2 SrF_2/La_20_3催化剂中氟化锶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62-65
  • 3.5 碱土氟化物促进的氧化钕催化剂的催化性能65-67
  • 3.5.1 碱土氟化物促进的氧化钕催化剂的催化性能65
  • 3.5.2 SrF_2/Nd_20_3催化剂中氟化锶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65-67
  • 3.6 本章小结67-68
  • 参考文献68-70
  • 第四章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镧和氧化钕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70-92
  • 4.1 催化剂的体相结构表征70-74
  • 4.1.1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镧催化剂的XRD 表征70-72
  • 4.1.2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钕催化剂的XRD 表征72-74
  • 4.2 催化剂的Raman 光谱表征74-78
  • 4.2.1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镧催化剂的Raman 光谱表征74-76
  • 4.2.2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钕催化剂的Raman 光谱表征76-78
  • 4.3 催化剂的常规IR 光谱表征78-80
  • 4.4 催化剂的CO_2-TPD表征80-85
  • 4.4.1 碱土氟化物的CO_2-TPD表征80
  • 4.4.2 碱土氟化物促进的氧化镧催化剂的CO_2-TPD表征80-83
  • 4.4.3 碱土氟化物促进的氧化钕催化剂的CO_2-TPD表征83-85
  • 4.5 催化剂的O_2-TPD表征85-88
  • 4.5.1 碱土氟化物促进的氧化镧催化剂的O_2-TPD表征85-87
  • 4.5.2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钕催化剂的O_2-TPD表征87-88
  • 4.6 本章小结88-90
  • 参考文献90-92
  • 第五章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镧和氧化钕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氧物种的研究92-144
  • 5.1 不同温度预处理的催化剂的O_2–TPD表征93-94
  • 5.2 催化剂的脉冲实验94-106
  • 5.2.1 空管的脉冲实验95-98
  • 5.2.2 20%SrF_2/La_20_3催化剂的脉冲实验98-104
  • 5.2.3 50%SrF_2/Nd_20_3催化剂的脉冲实验104-106
  • 5.3 镧基氧化物催化剂上活性氧物种的原位Raman 光谱表征106-109
  • 5.4 20% SrF_2/La_20_3催化剂上活性氧物种的原位IR光谱表征109-125
  • 5.4.1 20%SrF_2/La_20_3催化剂的预处理和O_2~-物种的形成109-115
  • 5.4.2 20%SrF_2/La_20_3催化剂吸附CO_2性能的原位IR表征115-116
  • 5.4.3 20%SrF_2/La_20_3催化剂上O_2~- 物种的~(18)O_2同位素交换实验116-120
  • 5.4.4 O_2~- 物种与CH4的反应性能120-122
  • 5.4.5 氧预处理20%SrF_2/La_2O_3催化剂在共进料条件下的原位IR表征122-125
  • 5.5 50% SrF_2/Nd_20_3催化剂上活性氧物种的原位IR光谱表征125-133
  • 5.5.1 50%SrF_2/Nd_2O_3催化剂的预处理和O_2~-物种的形成125-126
  • 5.5.2 50%SrF_2/Nd_2O_3催化剂吸附CO_2性能的原位IR表征126-127
  • 5.5.3 50%SrF_2/Nd_2O_3催化剂上O_2~- 物种的18O2同位素交换实验127-130
  • 5.5.4 O_2~- 物种与CH_4的反应性能130-132
  • 5.5.5 氧预处理 50%SrF_2/Nd_2O_3催化剂在共进料条件下的原位IR表征132-133
  • 5.6 催化剂的 EPR 表征133-136
  • 5.7 本章小结136-139
  • 参考文献139-144
  • 第六章 结论144-148
  • 发表的文章目录148-149
  • 致谢14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2%Mn_2O_3-5%Na_2WO_4/SiO_2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动力学    吴金刚,李树本

Na-W-Mn/SiO_2催化剂体系中Na对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作用    季生福,李树本,高玲,刘育,牛建中,许传芝

甲烷氧化偶联W-Mn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方学平,李树本,林景治,顾靖芳,杨得信

甲烷在W-Mn体系催化剂上氧化偶联制乙烯    方学平,李树本,林景治,禇衍来

甲烷氧化偶联Mn_2O_3-Na_2WO_4/SiO_2催化剂——Ⅰ.表面分散状态和氧化物/担体相互作用    蒋致诚,于长江,方学平,李树本,何金海,罗锡辉

Na-W-Mn/SiO_2催化剂活化甲烷的研究Ⅱ.活性氧物种    季生福,李树本,薛锦珍,刘育,许传芝

甲烷氧化偶联MgO/BaCO_3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与催化活性    达建文,杨廷录,薛锦珍,丁雪加,沈师孔

氟化锶/氧化钕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性能及其吸附氧物种的原位FTIR光谱研究    龙瑞强,万惠霖,赖华龙,蔡启瑞

氧化镧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不同制备方法的比较    李哲,金永漱,颜其洁

O_2,CO_2,CH_4及C_2H_4在La_2O_3/MgO催化剂上吸附和反应的EPR与原位FT-IR研究    沈师孔,杨廷录,冯良波,侯瑞玲,丁雪加

专科词典释义例话    郑叶琳;

环氧树脂对玻璃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马莉;江晓禹;

天然防腐剂那他霉素的抑菌效果试验    赵华,何聪芬,兰社益,董银卯

化工污染场地土壤不饱和区典型氯代烃化合物的垂向分布特征    韩春媚;李慧颖;杜晓明;李发生;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铑基CO加氢制C_2 含氧化合物催化剂    王亚权

Na W Mn/SiO_2催化剂体系中W和Mn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作用    季生福,李树本,张兵,刘育,许传芝

Na-W-Mn/SiO_2催化剂中的组分协同效应    陈宏善,牛建中,张兵,李树本

硅胶来源对费托合成用Co/S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陈建刚,相宏伟,孙予罕

激光促进H_3PW_(12)O_(40)表面甲烷部分氧化反应    高峰,钟顺和

载体表面修饰对Cu-Co-Fe/Al_2O_3合成醇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徐杰,魏音,郑林,周焕文,杜宝石

双稀土氟氧化物Sm-La-O-F催化剂的AFM研究    吴廷华,罗继忠,朱毅敏,万惠霖

3Y—TZP多晶材料密度、断裂相变与力学性能的相互关系    施剑林,李包顺,陆正兰,黄校先,严东生

纳米3Y-TZP陶瓷薄板超塑性成形研究    王国峰 ,张凯锋,陈锋,韩文波

工艺参数对热等静压制备的3Y-TZP陶瓷性能的影响    李树先;朱德贵;

不同烧结法对3Y-TZP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树先;朱德贵;

稀土氧化物对连铸保护渣结晶矿相的影响    姚永宽,姜茂发,王德永,刘承军

复合稀土氧化物的制备技术    柴明霞;李永绣;胡建东;周雪珍;

Y-TZP特性的研究进展    梁小平,杨正方,袁启明,郭瑞松,李秀华

共沉淀法制备3Y-TZP纳米复合粉的性能表征    黎俊初,杨刚,喻吉良,姜建锋

低温烧结3Y-TZP陶瓷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饶平根,叶建东,岩佐美喜男,近藤功

甲烷氧化偶联W-Mn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方学平,李树本,林景治,顾靖芳,杨得信

甲烷在W-Mn体系催化剂上氧化偶联制乙烯    方学平,李树本,林景治,禇衍来

甲烷在二元碱土金属复合体系催化剂上的氧化偶联    达建文,丁雪加,潘霞,沈师孔

W-Mn/SiO_2催化剂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流化床工艺条件考察    林景治,杨得信,顾靖芳,张传卫,杨英兰,褚衍来,李树本

W-Mn/SiO _2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流化床的放大研究    王晓来,张嘉宁,杨得信,张传卫,林景治,李树本

SrTi_(0.9)M_(0.1)O_(3-δ)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的研究    缪建文,范以宁,金永漱,陈懿

甲烷氧化偶联CaF_2/Sm_2O_3催化剂的研究    周水琴,龙瑞强,黄亚萍,万惠霖,蔡启瑞

多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实验研究    黄凯,陈丰秋,吕德伟

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表征研究进展    高蕾,詹晓力,黄凯,陈丰秋

SrTi_(1-x)Mg_xO_(3-δ)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的研究    缪建文,范以宁,金永漱,陈懿

掺杂SrTiO_3体系上甲烷氧化偶联催化性能的研究    缪建文,范以宁,金永漱,陈懿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新型催化剂与工艺应用研究    王海南,傅和清,曾舟华

低温甲烷氧化偶联Li-ZnO/La_2O_3催化剂    侯思聪;刘凌涛;寇元;

Ba-La_2O_3催化剂的表面碱性、活性氧种对甲烷氧化偶联的影响    李哲

低碳烷烃的催化转化——Ⅰ.甲烷的催化转化    徐康

SrF_2/La_2O_3催化剂上超氧物种的脉冲实验和原位IR光谱研究    王丽华;翁维正;万惠霖;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抗CO催化剂PtRu/C的研究    许韵华;晋丽叶;陈敏;王永生;朱红;

硅胶键合有机磺酸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盖帅;徐永强;刘晨光;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镧催化剂上超氧物种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王丽华;翁维正;万惠霖;

污染物治理技术进展    蒋树斌;

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技术最新进展    庞新梅;钱锦华;高雄厚;

Mo_2C催化剂的吸附量热研究    李林;王晓东;王爱琴;张万生;张涛;

有机酸改性的CoMo/HZSM-5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    靳凤英;王祥生;袁景利;龙化云;杨晓宇;陈立东;郭新闻;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投入工业生产    安立敦;

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新进展    周晓奇;

南方化学赞助中国催化成就奖    特约记者 顾定槐

李灿:“催化”人生    赵亚辉

李灿院士获今年何梁何利进步奖    记者应庆

二氧化碳变塑料    苛卫

表面化学:我们身边的科学    本报记者 张佳星

书写“水变氢”的传奇    记者 吴苡婷

他的研究“深入浅出”,至少能帮人理解“铁为什么会生锈”    潘治

科学家变废为宝二氧化碳制成塑料    

勇攀科学高峰的人    刘文

国Ⅱ车喝欧Ⅲ油得不偿失?    本报记者 张震

氟化锶促进的氧化镧和氧化钕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氧物种的研究    王丽华

纳米碳纤维生长速率及形态调控    卢文新

微波辐射下耐硫型Pd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在一步法合成二甲醚中的应用    褚睿智

脂肪酸甲酯加氢制脂肪醇Cu/Zn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    黄辉

Ni催化剂催化乙醇重整制氢的研究    王文举

乙醇重整制氢Ir-La催化剂设计及微反性能优化    陈鸿庆

钛基SCR催化剂及其钾、铅中毒机理研究    姜烨

Ni基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    张安杰

新型载体SiO_2-TiO_2-ZrO_2载负MoP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加氢精制性能    丁保宏

硫化后还原法制备磷化物催化剂及其加氢脱硫反应性能    滕阳

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制备及双层床反应工艺的研究    潘登

橡胶防老剂4020合成工艺的研究    李正启

Ni/TiO_2-SiO_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顺酐加氢性能研究    杨燕萍

烟气脱硝SCR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彭神风

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Cu-Si-Ti基催化剂的研究    刘树森

柴油车尾气净化蜂窝状Fe-Mo/ZSM-5催化剂的试验研究    庄永涛

纳米金催化剂室温氧化CO及其再生研究    刘艳霞

改性蒙脱土负载Co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行为    王光伟

焦炉煤气钌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及研究    王莉萍

化学镀制备Co基催化剂及其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    张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