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0:59:40
热度: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摘要】: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甲烷(CH4)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2005年大气中

【摘要】: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甲烷(CH4)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2005年大气中CH4浓度为1774 ppb,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1059 ppb,但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其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灌溉稻田是大气中CH4的重要来源。 中国作为水稻生产大国,其稻田对全球CH4排放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近50多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农业管理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研究表明,有机肥是稻田甲烷产生的重要基质来源。毫无疑问,水稻种植面积和施肥结构等的变化必然影响我国稻田CH4排放量。估计我国的稻田CH4排放量,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不仅对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和国家利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内容之一,有助于评价我国水稻生产在区域稻田甲烷排放中的作用,同时为有效制定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目的为:通过调研我国1955-2005年水稻生产农业耕作变化数据库,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CH4排放的情况,并分析中国稻田CH4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 本研究通过水稻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户问卷调查,结合现有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规则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建立了包括1950s-1990s中国水稻田农业耕作变化数据库,包括水稻种植面积、产量、有机肥施用量及结构、化肥施用量及类型、水分管理方式等要素;在已建立的1950s-1990s中国水稻田农业耕作变化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水稻种植制度区划,估算了中国稻田历年外源有机碳投入情况;将我国不同区域水稻生产及其与CH4排放有关的数据和其他输入参数代入CH4MOD运行,估算1955-2005年稻田甲烷排放的时空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1955-2005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变化极其明显。1950s中后期为31.1×106hm2左右,至1960s下降到29.2×106hm2左右;其后稳步上升,至1970s达到历史最高,约34.9×106hm2,这主要是由于大力推广双季稻,1950s中期双季稻种植面积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1970s中期超过70%;由于双季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70s中期以后全国水稻面积下降,2001-2005年平均种植面积为28.4×106hm2,双季稻面积所占比例在45%左右。 1955~2005年间中国水稻田外源有机碳投入持续增加。1950s-2000s每个年代的平均有机碳投入分别为2.96、3.00、3.41、3.64、3.83和4.28 tC·ha-1.其中来源于秸秆根茬的有机碳投入呈增加趋势;而来源于农家肥的有机碳投入则呈降低趋势,其占总投入比例从1950s的77.7%降低到2000s的37.2%;绿肥有机碳投入占总有机碳投入比例不高,其变化范围为1.5%-8.5%,基本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在空间分布上,水稻田有机碳投入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华中和华南地区,近50年其范围基本保持在2.88~5.61 tC·ha-1,而低水平投入区则在东北、西北区投入水平变化范围为1.11~2.47 tC·ha-1。 来源于秸秆根茬的有机碳投入增加是稻田有机肥投入增加的重要原因。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稻田秸秆根茬有机碳投入为0.63 t Cha-1,约占总投入的20.4%,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秸秆根茬有机碳投入为2.64 t Cha-1,约占总有机碳投入的61.1%。秸秆根茬投入增加是秸秆还田率提高和作物产量增加的共同作用。 近50年来中国大陆水稻生长季甲烷排放总体呈增加趋势,1960-1975年增加速率最快,年均增加167Gg;自1970s中期开始增加速率减缓,年均增加量54Gg。1960s、1970s、1980s和1990s年均排放量分别为3.18±0.53、4.71±0.27、5.21±0.24和5.79±0.34Tg/yr,2000-2005年平均排放量为6.25±0.36Tg/yr。由于未考虑杂交稻种植和化肥氮施用对CH4排放的影响,估计值可能偏高。 中国稻田CH4排放具有较强的时空变异性。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江苏和安徽省,约占全国稻田甲烷排放总量的73%。在区域水平上,我国各水稻种植区CH4排放总量自1950s以来均呈增加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中和华南地区稻田CH4排放的增加趋势减缓,但1980-2005年间东北三省CH4排放增加显著,这主要归因于该区水稻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气温升高。 本研究通过覆盖中国主要水稻种植区的水稻农业耕作农户问卷调查,建立了1950s-1990s中国水稻农业基础耕作变化基础数据库。将稻田甲烷排放模型CH4MOD和GIS空间化数据库结合,模拟估计了中国大陆1955-2005年水稻生长季稻田甲烷排放量,研究了较长时间序列内中国稻田CH4排放的时空变异规律,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稻田CH4排放的过去,这将有助于我们评价中国水稻历史生产在区域稻田CH4排放中的贡献,同时可以为制定有效温室气体的减排措施提供科学支持。 【关键词】:CH4MOD 稻田 甲烷排放 时空变化 中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S511
【目录】:
  • 目录5-9
  • 摘要9-12
  • ABSTRACT12-15
  • 第一章 绪论15-3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5-21
  • 1.1.1 全球变化与大气中的CH_415-17
  • 1.1.2 大气CH_4的源、汇分布17-21
  • 1.1.3 稻田CH_4排放与研究意义21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21-28
  • 1.2.1 稻田甲烷产生、氧化、排放的机理21-23
  • 1.2.2 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素23-25
  • 1.2.3 稻田甲烷排放模型及估算25-28
  •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28-30
  • 第二章 研究方案30-51
  • 2.1 研究内容30
  • 2.2 研究方法30-50
  • 2.2.1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基础数据库30-40
  • 2.2.2 中国水稻种植制度和稻田有机碳投入估算40-42
  • 2.2.3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估计方法42-50
  • 2.3 技术路线50-51
  • 第三章 1955-2005年中国水稻种植制度和稻田有机碳投入的时空变化51-70
  • 3.1 我国水稻种植制度和种植面积变化51-55
  • 3.2 稻田有机碳投入的时空变化55-69
  • 3.2.1 时间变化特征55-56
  • 3.2.2 空间分布特征56-64
  • 3.2.3 稻田有机碳投入估算输入数据与文献调研数据的一致性比较64-69
  • 3.3 小结69-70
  • 第四章 1955-2005年中国稻田CH_4排放的时空变化研究70-79
  • 4.1 1955-2005年中国稻田CH_4排放时间变化70-71
  • 4.2 1950s和2000s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变化71-72
  • 4.3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72-77
  • 4.4 不同水稻种植区稻田甲烷排放变化77-78
  • 4.5 小结78-79
  • 第五章 讨论79-96
  • 5.1 稻田甲烷排放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79-87
  • 5.1.1 氮肥施用与稻田CH_4排放79-81
  • 5.1.2 水稻品种与稻田CH_4排放81-82
  • 5.1.3 有机碳的转化比例82-84
  • 5.1.4 作物秸秆根茬有机碳投入量计算的不确定性分析84-85
  • 5.1.5 模型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85-87
  • 5.2 不同学者对中国稻田CH_4排放估算结果的比较87-90
  • 5.3 中国稻田CH_4排放不同估算方法的结果比较90-9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96-98
  • 6.1 结论96
  • 6.2 研究特色与新的认识96-97
  • 6.2.1 研究特色96-97
  • 6.2.2 新的认识97
  • 6.3 展望97-98
  • 参考文献98-125
  • 致谢125-126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12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施肥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田秀英,石孝均

施用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王允青,张祥明,刘英,朱国平,许厥明

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张爱君,张明普

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综合影响    邹建文,黄耀,宗良纲,王跃思,Ronald L.Sass

土壤理化特性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焦燕,黄耀,宗良纲,周权锁,Ronald L.Sass,Frank M.Fisher

节水灌溉模式对稻田CH_4排放规律的影响    彭世彰;李道西;徐俊增;丁加丽;何岩;郁进元;

氮肥水平对不同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焦燕,黄耀,宗良纲,周权锁,Ronald L. Sass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高菊生,秦道珠,刘更另,徐明岗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直接还田的增产及培肥效果研究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适宜绿肥压青量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黄武龙,黄朝富,潘秀玲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分析    刘建胜

中国北方冬小麦的水分亏缺与气候生产潜力——近40年来的动态变化研究    王素艳,霍治国,李世奎,薛昌颖,毛飞

植物在CH_4产生、氧化和排放中的作用    丁维新,蔡祖聪

水稻旱育精作时空理论与技术研究    许传山,郑斯仁,丁序飞,孙学亭,金兴旺,王静

水稻叶片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关于荒湖圍垦区冬灌漚田效应問题    李立仁

水稻壮个体在增产中的特点与利用——兼皖引1、2号高产栽培途径研究    夏仲炎

水稻理想株型的再次探讨    夏仲炎,王学栋

凤阳县农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循环的宏观分析    于群英

不同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培肥改土的效果    闫晓明,何传龙,王道中,孙义祥,葛树广

不同秧龄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胡润,徐光荣,陆祥林

酶菌共降解玉米秸秆的研究    陈合;张强;

耐高温逼熟水稻品种胚乳组织发育过程及其同步性的特征    张宏玉;钟平安;刘凯;况慧云;冯利;黄英金;

耐高温逼熟水稻品种胚乳组织发育过程的特征    钟平安;刘凯;况慧云;冯利;黄英金;

外源激素对油菜角果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杨彦明;张胜;张润生;

海涂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    陈启康;沙文锋;顾拥建;戴晖;朱娟;

腐殖酸及腐殖酸类肥料研究历史述评    高凤玲;

有机肥对红富士苹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周天华;樊庆忠;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赵建华;阎彩萍;马文彪;王应;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生产秸秆型植物纤维制品新途径——环保花盆    魏杰;董金狮;

稻田土壤供氮机理及水稻氮肥优化施用研究    张奇春

秸秆热化学液化工艺和机理的研究    梁凌云

灌溉对作物根区硝酸钾运移影响的研究    魏新平

水稻环境敏感核不育系的分类、遗传及亚种间杂交稻亲本选配研究    程式华

甘肃农田氮磷钾养分资源特征研究    张树清

甘肃沿黄灌区盐化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李小刚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高明

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原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及碳平衡研究    王艳芬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    黄绍文

土壤—植物系统水分关系的试验研究    李秧秧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粒度效应研究    田慧娟

秸秆与白腐菌降解处理造纸黑液与染料特性研究    张俊

白腐菌降解木质纤维素过程中清除自由基物质产生研究    孙永林

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对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扬

福建省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态性研究    罗青

农业废弃物干法厌氧发酵关键参数优化研究    李想

我国“农田—畜牧—营养—环境”体系氮素养分循环与平衡    刘晓利

太湖地区冬小麦田与蔬菜地的N_2O和NO排放    姚志生

榨菜叶在土壤中的分解动态及其对水稻营养效应研究    温明霞

玉米根系特征与其整体水分关系研究    慕自新

水稻光合生态特性的初探    张明农,江力

有机肥增效剂和土壤活性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雷清泉;赵喜茹;张伟伟;刘松涛;

50a来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年降水量的年代际异常变化    侯依玲;李栋梁;施雅风;沈永平;

中国东北地区干旱趋势的年代际变化    孙永罡,白人海,谢安

准格尔旗气候波动与粮食生产变化分析    谢云,武吉华

复合化学处理提高作物秸秆营养价值的研究    毛华明,朱仁俊,冯仰廉

中国草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王堃,韩建国,周禾

洞庭湖区农业环境与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彭佩钦,仇少君

华北地区中高产冬麦品种源库演变分析    刘志增;卢少源;李宗智;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研究与应用    陈三有,杨中艺,辛国荣

土地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中的坐标变换模型应用    陈清明

用RS、GIS方法探测白云山景观资源情况    杨燕琼,陈义刚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我国林业上的应用    袁凤军,廖声熙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芝罘区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安国强,王明晶,方学蜜

GIS技术在灌区灌溉管理中的应用    王玉宝,何武全,尚虎君

GIS支持下的黑龙江省中部黑土区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评价    于磊,张柏,宋开山

基于GIS的区域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指标研究    胡良军

基于GIS的蔬菜暴雨灾害损失评估业务系统    谈建国,陆贤,杨秋珍

土壤质地对遥感监测干旱的影响    陈怀亮,冯定原,邹春辉,关文雅

基于1:1000数字地形图的土地利用现状数字成图    刘春,李乔,刘妙龙,奚长元

丽水市GIS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孙玉婷;张书亮;

GIS三维动态符号库的研究与实现    柳林;李万武;卢秀山;

基于GIS的海运液化气泄漏事故应急信息系统    庄学强;李品芳;

基于GIS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福州市为例    邢怀学;葛伟亚;董志高;田福金;

基于GIS的煤矿测绘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薛正哲;马强;

基于组件技术进行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罗芳;安廷波;

基于GIS的河南蝗虫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    余昊;吕文彦;吕婷;王吉田;秦雪峰;王国昌;王刘豪;王运兵;

基于多GIS平台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案——以栾川钼钨矿评价为例    曾涛;何玉良;钟江文;

基于ArcEngine的基础GIS数据符号化与显示    钱云飞;

面向对象的GIS数据模型与实现    谢储晖;

我国GIS产业逐步走向成熟    林英

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广西成立    通讯员 杨黎明 卢伟萍

地理信息系统之父诠释GIS新理念    记者 李大庆

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周原地区古代人地关系研究    刘建国

移动GIS应用井喷还差什么    本报记者 王娟

GIS在文化遗产地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王亮

滁州将GIS引入文物普查    记者 刘修兵

中国GIS协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立实

积极推动我国GIS技术自主创新    李响

影像和GIS的未来走向:简便易用 真实生动    本报记者 张巍巍

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    曹月娥

宁波市新农村GIS开发与应用研究    杨同辉

基于VR/GIS一体化城市微观交通虚拟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王春

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    付博

基于面向对象的高速铁路网络资源时空GIS研究    马海民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    王平

GIS内多绝缘缺陷产生混合局部放电信号的分离研究    李伟

基于GIS的我国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的构建    杜君

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    卢斌(王莹)

基于GIS的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研究    虞汉华

基于分布式存储的移动GIS技术与应用研究    张伟

基于GIS的宝安区收地拆迁管理信息系统研发    黄仪

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詹伟

基于GIS的小班立地因子提取与立地评价研究    曾春阳

基于GIS的“数字园林”系统设计与实现    蒋熠

GIS技术在林业制图中的应用研究    阚龙攀

城市排水管网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培斯

基于GIS的军用通信网管线资源管理与决策系统设计及实现    王淼

H市数字城管GIS平台升级探索    曾爽

基于GIS平台的渤海湾水质指标分析模型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