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周期变化与突变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4:11
热度: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周期变化与突变分析【摘要】:利用青藏高原地区自1956年建站以来126个站的逐月平均温度与北半球温度距平序列,分析了高原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利用相关方

【摘要】:利用青藏高原地区自1956年建站以来126个站的逐月平均温度与北半球温度距平序列,分析了高原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利用相关方法研究了高原温度分布型的变化特征。通过Mann-Kendall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高原内部不同区域温度周期变化和均值突变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突变存在空间上的不一致,1980年代和1990年代均有突变发生,高原东部、东南部突变较早,北部、西北部和西部次之。高原南部的突变时间最晚。均值突变和周期变化并不是同步一致的,两者在空间分布上没有必然的联系。最后,通过温度变化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其预测结果和实际观测的差异。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青藏高原 温度 全球变暖 气候突变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11506)资助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1引言青藏高原(下称高原)面积占我国领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区域内高山、河流和湖泊密布,植被类型复杂,使得该地区气候形态在不同地区有着显著的差异。同时,由于高原地形的动力与热力等作用,对我国东部地区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1-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气候带的影响    赵昕奕,张惠远,万军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韦志刚,黄荣辉,董文杰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符淙斌,王强

青藏高原东部雨季OLR与降水变化特征及相关分析    柳苗;李栋梁;

青藏铁路沿线平均年气温变化趋势预测    李栋梁,郭慧,王文,魏丽

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李新,程国栋,卢玲

青藏高原冬、夏季月平均气温及异常分布研究    李生辰,唐红玉,马元仓,张吉农

青藏高原气温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    林振耀,赵昕奕

小波气候突变的检测——应用范围及应注意的问题    杨梅学,姚檀栋

青藏高原冬季平均温度、湿度气候特征的REOF分析    牛涛,陈隆勋,王文

害虫预测预报研究进展(综述)    马飞,程遐年

高亚洲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特征研究    刘时银,丁永建,叶佰生,王宁练,谢自楚

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王根绪,李琪,程国栋,沈永平

近300a来古里雅冰芯记录的气候突变事件    杨梅学,姚檀栋

青藏高原土壤冻结始日和终日的年际变化    高荣,韦志刚,董文杰

马兰冰芯记录的青藏高原中部现代升温变化特征    王有清,蒲健辰,张永亮,孙维贞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李栋梁,魏丽,蔡英,张存杰,冯建英,杨青,袁玉江,董安祥

西藏林芝地区近350a来降水变化及突变分析    刘晓宏,秦大河,邵雪梅,赵良菊,陈拓,任贾文

祁连山中部公元904年以来树木年轮记录的旱涝变化    康兴成,程国栋,陈发虎,勾晓华

西北地区近代及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马晓波,施雅风,沈永平,杨保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    姚凤梅

褐飞虱发生系统的混沌特性及其预测研究    马飞

建筑物动态能耗分析用气象仿真模型研究    苏华

小波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衡彤

兰州三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与古环境重建    杨桂芳

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    延军平

青海共和盆地水分时空分异与水土资源生产力    孙建光

长江口滨岸湿地环境信息系统研究    王军

中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水分收支与水分循环    赵瑞霞

中国流域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对(河流)入海泥沙的影响    戴仕宝

近百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气候变异成因研究    宋巧云

东北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杨青

吉林省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关系    于秀晶

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的我国旱涝时空分布研究    万仕全

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异常与瞬变波和对流层温度异常的关系    董丽娜

近50a东亚—西太平洋温带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及异常分析    王艳玲

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比较研究    胡小晖

小波理论及其在经济金融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宋宜美

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周宁芳

环境气象因子对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影响的初步研究    孔海江

陆面实际蒸散研究    邱新法,曾燕,刘昌明

华北山区短时段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计算    杨聪,于静洁,宋献方,夏军,刘昌明

东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确定方法研究    李晓军,李取生

近50年来中国西北地区干湿状况时空分布    靳立亚,李静,王新,陈发虎

中国北方地区40年来湿润指数和气候干湿带界线的变化    王菱,谢贤群,李运生,唐登银

1956~2000年中国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    高歌;陈德亮;任国玉;陈峪;廖要明;

小波变换在河西地区水文和气候周期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陈仁升,康尔泗,张济世

宁夏引黄灌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及其气候影响因子的研究    孙静;阮本清;蒋任飞;

利用Penman-Monteith法和蒸发皿法计算农田蒸散量的研究    王健,蔡焕杰,刘红英

Hargreaves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公式经验系数的确定    赵永,蔡焕杰,王健,张振华

近四十年中国蒸发皿蒸发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潜在蒸散的估算    刘波

川中丘陵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廖勇

参考腾发量的计算和预测方法研究    胡庆芳

湿地水面及不同地下水位下芦苇蒸散量研究    范丽萍

黑河干流中游平原作物蒸发蒸腾量时空分布研究    程玉菲

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王根绪,李琪,程国栋,沈永平

冰芯记录中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气候突变事件的研究进展    王有清,姚檀栋

近300a来古里雅冰芯记录的气候突变事件    杨梅学,姚檀栋

ENSO对青藏铁路沿线气温和地温的影响及其预测    董安祥,李栋梁,郭慧

海北高寒草甸的季节冻土及在植被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李英年,关定国,赵亮,古松,赵新全

青藏高原典型冰川和湖泊变化遥感研究    鲁安新;姚檀栋;王丽红;刘时银;郭治龙;

中国大陆对全球变暖响应的区域敏感性分析    卢爱刚;何元庆;张忠林;庞洪喜;顾娟;

青藏高原气候区划    林振耀,吴祥定

西藏高原近40年的气温变化    杜军

SRES A2情景下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多模式集合预测结果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

新书架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对比分析    白爱娟;刘晓东;刘长海;

21世纪青藏高原气候时空变化评估    程志刚;刘晓东;范广洲;白爱娟;王炳赟;

应对“天变”的立法破冰    马勇;

青藏高原东坡高原草甸近地层气象要素与能量输送季节变化分析    赵兴炳;李跃清;

青藏高原夏季风强弱变化及其对亚洲地区降水和环流的影响——2008年个例分析    李菲;段安民;

青藏高原四季划分方法探讨    范思睿;范广洲;董一平;周定文;

中国过去2000年温度变化速率    葛全胜;张学珍;郝志新;郑景云;

近50年我国冰雹年代际变化及北方冰雹趋势的成因分析    符琳;李维京;张培群;张强;高歌;

2005年3月西藏强降雪过程的波包分布及传播特征    郭胜利;葛非;马荣;肖天贵;唐玮玮;

青藏高原中、东部极端气候变化特征    康世昌;游庆龙;Enric Aguilar;闫宇平;

青藏高原降水的梯度效应及其水塔功能    鲁春霞;于格;郭广猛;王菱;冷允法;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异常的空间分布型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    吴统文;钱正安;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    李栋梁;

近期青藏高原长江源区急剧升温的冰芯证据    康世昌;张拥军;秦大河;任贾文;Bjorn Grigholm;Paul Mayewski;

21世纪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气候带可能变迁    程志刚;曹双平;李婷;

成都—拉萨航线一次严重颠簸过程分析    徐海;李跃春;李秀连;

珠峰北坡冰雪表面在形成局地环流中的作用    邹捍;

青藏高原热力异常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    黄樱;钱永甫;

青藏高原春季600hPa温度与我国东南地区5-6月降水异常的统计分析    杜萌萌;李新周;

青藏高原里外考察科学试验启动    姜永育 李萍

青藏高原:世界地学研究圣地    主讲人 赵文津 整理 嘉星一族

许建初:气候改变青藏高原    本报记者 马佳

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启动    记者 冯君 通讯员 桑剑

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启动    记者 游雪晴

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正紧张有序展开    记者 游雪晴

青藏高原的沙尘可能飘得最远最快    赖安林

新中国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    付芳芳 整理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证据基本查明    记者 李平

还应加强青藏高原监测研究    记者 王元红

青藏高原天气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在志

祁连山东段0.8Ma以来的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    邬光剑

西太平洋—印度洋—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在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的作用    于乐江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钟珊珊

冬季青藏高原南支绕流对中国降水的影响及其变化机制    李强

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反演及冷热源分析    邓孺孺

青藏高原蒸散发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970-2010)    谢虹

青藏高原陆面过程与亚洲夏季风系统联系的研究    崔洋

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层对流层中尺度交换过程的研究    张敏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记录的亚洲内陆干旱气候演化    韩文霞

器测时期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规律研究    赵慧霞

青藏高原冻融过程与东亚夏季风关系的研究    尚大成

青藏高原热环境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耿艳

夏季青藏高原热力过程对长江中下游降水低频振荡的影响    王跃男

青藏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东移与长江流域暴雨过程的关系研究    戴晓燕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大气水汽分布和变化特征研究    梁宏

引起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传播的环境场研究    苏君毅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风廓线结构的观测研究    李剑东

星载测云雷达资料的初步分析    王胜杰

青藏高原50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李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