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气候暖干化下农牧交错区能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0:34:27
热度:

气候暖干化下农牧交错区能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摘要】:榆林市作为我国能源战略重点西移的接续地,着力开发各类组合优势明显的能源矿产资源本是大势所趋,但区域脆

【摘要】:榆林市作为我国能源战略重点西移的接续地,着力开发各类组合优势明显的能源矿产资源本是大势所趋,但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又是约束能源开发的一道"紧箍咒",如何在区域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一并实现大规模资源开发与地区县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证意义。通过分析该市1974~2006年气候变化,评价2006年度榆林市各县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通过切实考虑当前榆林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气候变化下能源开发与地方产业的互动发展措施。以期对统筹榆林市城乡发展,变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破解"三农"问题,促进能源重化工基地县域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 气候暖干化 县域经济 互动发展 榆林市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2006CB400505)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08JK167) 陕西省科技厅项目(SJ08ZT07-9)资助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1研究区概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长城沿线和黄土高原北麓,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6°57′~39°34′,东经107°15′~111°15′之间。全市总面积43578km2,占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20.93%,居全省各市土地面积之首[1]。截止2006年年底,总人口353.41万,其中农业人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陕甘宁地区气候暖干化农业影响分析    王晓冬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退化态势分析    刘彦随,Jay Gao

干旱化背景下区域产业发展适应对策——以陕北榆林市为例    刘晓琼;刘彦随;

贵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子评价    段平忠,丁振国,胡冬梅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丁一汇,戴晓苏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面临的环境危机    郑江,许静,王汝波

盘锦春季旱涝特征分析    曹士民;江和文;员影;杨文艳;迟春艳;钟莉;

塔里木河流域近40a来气候、水文变化及其影响    王顺德,王彦国,王进,毛炜峄,沈永平

塔里木河流域2001年四源一干河川径流运行分析    王彦国,李敏学,王进,王建文,毛炜峄,王顺德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效应    冯起,刘蔚,司建华,苏永红

哈尔滨气温增暖倾向和季节循环的年代际差异    刘玉莲,吴洪宝,李栋梁,宋丽华,沈永平,张健,刘学华

中国大陆对全球变暖响应的区域敏感性分析    卢爱刚;何元庆;张忠林;庞洪喜;顾娟;

渭河流域气温与蒸发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和宛琳;徐宗学;

陕西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的分析    高蓓;栗珂;李艳丽;

厄尔尼诺与华中夏季低温    马乃孚,杨景勋

棉花生理抗旱与农艺节水技术耦合对产量的影响    杜健;冯浩;吴普特;张月丽;黄文敏;陈军;高朝;王炳荣;朱守勇;曹超;

齐齐哈尔市近50a来气温突变的诊断分析    娄德君;刘智;高金辉;李治民;

陕西降水量的跃变特征及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高蓓;张树誉;景毅刚;颜胜安;

广西平果城区近50年气候变化分析    梁理新;尹小玉;黄国宗;

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遥感分析    高会军;姜琦刚;霍晓斌;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陶波;葛全胜;李克让;邵雪梅;

基于GIS的喀斯特土地退化态势分析与灾害风险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胡宝清;廖赤眉;严志强;李生明;蒋树芳;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    金晶;曲福田;

杭州四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朱兰娟;宋健;

2004/2005冬季河南北、中部“冷冬”年的气候和环流特征分析    杜瑞莉;秦仁和;闫伟杰;闫惠芳;冯慧敏;

中国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邹亚荣

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    延军平

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    谭永忠

陕北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刘啸

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自然力在沙地草地恢复中的应用    刘美珍

中国北方主要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经济学解释    徐艳

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时空演变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李新举

旱作农田土壤风蚀防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杨秀春

典型草原区土壤湿度的时序特征    陈有君

景观尺度上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    张艳芳

晋陕蒙接壤区污染环境冲突研究    李春晖

不同温度下几种禾本科牧草萌发和休眠特性的研究    李景环

中国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和模拟试验研究    刘吉峰

北极涛动与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关系与机制及其与南方涛动关系初步研究    何春

太平洋海气系统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钟姗姗

榆阳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及驱动力研究    焦彩霞

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气温和温度生长期的变化    徐铭志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逆境条件下小麦产量、品质及其生理代谢的影响    解备涛

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李超

四川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鲁静容

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    朱海霞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叶普万

提升利津县域经济层次发展对策研究    燕浩林

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及对策    秦大河

贵阳市乌当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段平忠,丁振国

山地土地类型的结构分析与优化利用——以陕西秦岭山地为例    刘彦随

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率与风蚀输沙率定量关系    黄富祥,牛海山,王明星,王跃思,丁国栋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及其影响研究    秦大河,丁一汇,王绍武,王苏民,董光荣,林而达,刘春蓁,佘之祥,孙惠南,王守荣,伍光和

甘肃陇东粮油作物合理种植比例的气候分析    万信,韩永翔,尹东,张景平

陕甘宁地区气候暖干化农业影响分析    王晓冬

宁南半干旱—半干旱偏旱区农业气候特征分析    蒋骏,许秀娟,陶士珩

人口增长对荒漠化的驱动作用    慈龙骏,刘玉平

区域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段平忠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董锁成;刘桂环;

构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刘京伟;张志宏;

陆河县生态功能区划及山区现代化模式探讨    王树功;刘凯;丁健;

消除环京津贫困带 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李岚;高智;罗静;王月霄;

京津冀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探析    武义青;张云;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王延松;赵军;

“金牌”闪耀 未来可期    记者 刘银昌

扩内需,拒“两高”    记者 李柯勇 储国强 熊言豪 张旭东

伊春多措并举激发活力    伊轩 记者 仉庆华

海内外学者研讨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记者 方云静

让人民更多地享有经济增长的成果    新华社记者 赵承

发展“循环经济” 政策支撑不可或缺    

发展四大支柱产业 保证库区移民致富    令伟家 刘刚 陈敏

乌审旗落实“三区”规划有力有效    白洁 吴国春

毛集实验区荣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姜梅

实施严格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    市水务局

中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贫困与生态资本研究    李虹

生态移民迁入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