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水稻秸秆还田方法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0:26:03
热度:

水稻秸秆还田方法【摘要】:正 我国农村稻草还田有着较长的历史,最早此项工作全靠人力或畜力来进行,由于手扶拖拉机的发展,现已逐步转向用机械在耕地作业时把秸秆埋入土壤中。目前,农村水稻

【摘要】:正 我国农村稻草还田有着较长的历史,最早此项工作全靠人力或畜力来进行,由于手扶拖拉机的发展,现已逐步转向用机械在耕地作业时把秸秆埋入土壤中。目前,农村水稻秸秆还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手扶拖拉机及配套的旋耕机来实现。在耕作时,秸秆还田量约为30%~50%。由于手扶拖拉机旋耕作业时耕作层较浅,虽然大部分秸秆可以埋入土壤中,但尚有极少部分要露出地表面。此类方法虽然有缺 【关键词】手扶拖拉机 秸秆还田 我国农村 稻草还田 埋入 稻麦秸秆 土壤 耕作业 耕作层 地表面
【分类号】:S141.4
【正文快照】: 土性能好,耕深可达18~28 cm,覆盖 能力强,前茬收获后,无论留有多高 的稻麦秸秆,均可覆盖于土壤中。目 我国农村稻草还田有着较长的 陷,但由于我国农村手扶拖拉机拥有 前这种机型农村数量还少,只在大型历史,最早此项工作全靠人力或畜力 量多,所以使用比较广泛。 农场和垦区应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    王云和

还是农牧结合好——对秸秆还田的一些看法    王连

解决肥料问题 提高土壤肥力——自治区农业局召开肥料工作会议    

秸秆还田 肥地增产——两个生产队实行秸秆还田的调查    

机械化冰下捕鱼    周汝霖

怎样搞好农机作业合同制    潘家喜,贾长安,陈守学

灵活的山地拖拉机    毛福平

停车灭火节约能源    陈宗哲

从农业能源变革谈对农业机械化步骤的看法    刘闻铎

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我国拖拉机产品    凌桐森,徐伟恩,徐忠

农业机械中的摩擦学问题    周平安;

京郊小麦—玉米轮作硫肥效应及硫素平衡的研究    吴静;刘宝存;孙明德;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小麦秸秆还田量数学模型的研究    陈卫明;肖泽海;施兰芳;徐同云;

硬膜下积液法医学鉴定分析4例    徐华良;

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及N肥去向研究    王小彬;蔡典雄;张镜清;高绪科;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的反硝化作用研究    邹国元;张福锁;刘宝存;陈新平;刘学军;巨晓棠;

手扶拖拉机橡胶隔振式减振手把的设计和性能分析    胥芳;张立彬;计时鸣;张宪;

超高茬麦田套稻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蒋植宝;黄宝林;杨爱国;

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及氮肥去向研究    王小彬;蔡典雄;张镜清;高绪科;

宣城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    本报记者 张敬波

这个责任谁来负    记者 岳善勇 通讯员 杨君

如何开拓缅甸农机产品市场    

手扶拖拉机闯四方    杭特

改进仿形结构 确保小麦播深    香河县农机技术推广站(065400)计善成

秸秆还田的作用与技术    西安市土肥站 田全明

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途径有三    魏家灿

广西力推企业出口    朱垒

秸秆还田八法(上)    刘好

2000年我国拖拉机出口额达6.68亿元    许国明

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研究    刘云慧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土壤CO_2释放与碳平衡的研究    黄斌

土壤过程的系统学分析初探——以连续秸秆还田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为例    李贵桐

保护性耕作措施的综合效应研究及其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价    郑华平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肥料氮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    邹国元

旱作农田土壤风蚀防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杨秀春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甘肃耕地土壤钾素平衡及钾肥肥效研究    苏永中

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于荣

农作物高秆翻埋还田机械技术研究    周勇

不同培肥模式对土壤呼吸和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    齐志勇

玉米秸秆整株还田秸秆分解速率及还田效应    师宏魁

长期施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曲环

秸秆还田量的农田生态效应研究    强学彩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霍竹

华北平原冬麦田土壤CH_4吸收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