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活性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0:06:09
热度:

秸秆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活性的影响【摘要】:冬小麦秸秆经 8.0g·L-1H2 O2 (pH 11.0 )溶液、12 .5 g·L-1NaOH溶液或H2 SO4溶液浸泡 8h

【摘要】:冬小麦秸秆经 8.0g·L-1H2 O2 (pH 11.0 )溶液、12 .5 g·L-1NaOH溶液或H2 SO4溶液浸泡 8h并80℃烘干后 ,与无机N一起加入土壤 ,进行室内 2 5℃恒温培养试验 ,在不同时间测定土壤微生物量C、N和CO2 释放速率 .结果表明 ,培养前期 ,秸秆预处理使土壤微生物量C数量增加了 1.0~ 1.4倍 ,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活性 ;培养后期 ,NaOH和H2 SO4处理使土壤微生物量C分别下降了 2 8%和 4 2 % ,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活性 ;H2 O2 处理则使土壤微生物量N增加 90 % ;土壤微生物区系中的真菌比例在不同时刻有所增加 .表明将秸秆预处理后施入土壤 ,将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呼吸活性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秸秆预处理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呼吸商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G19990 1170 9)
【分类号】:S154.36
【正文快照】: 1 引  言作物秸秆的自然分解过程 ,只能缓慢地为土壤异养微生物活动提供能源[7] .自然状况下 ,秸秆中木质素与细胞壁多糖之间紧密的物理、化学联合 ,限制了水解酶与细胞壁多糖的接触 ,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也减少了其与水解酶的接触位点 ,导致作物秸秆的自然分解过程比较缓慢[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洞庭湖平原典型水稻土氮素固持动态及氮的残留形态    彭佩钦;仇少君;刘强;吴金水;侯红波;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对土壤的影响    龚伟;胡庭兴;王景燕;宫渊波;冉华;

不同种稻方式对后茬大麦产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张富国;徐阳春;沈其荣;王永红;

莠去津对四种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呼吸影响    王军;朱鲁生;谢慧;孙瑞莲;徐荣娟;徐琦峰;张夫道;

老化和风干处理对蚓粪微生物学性质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朱玲;李辉信;刘宾;陈小云;胡锋;

土地利用变化对川西米亚罗林土壤活性碳库的影响    周程爱;张于光;肖烨;张小全;李迪强;

施用控释氮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罗兰芳;聂军;郑圣先;廖育林;谢坚;

稻田免耕和稻草还田对土壤腐殖质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区惠平;何明菊;黄景;朱桂玉;顾明华;黎晓峰;沈方科;

~(15)N交叉标记有机与无机肥料氮的转化与残留    彭佩钦;仇少君;侯红波;李恩尧;丘亚群;

蚯蚓活动和秸秆施用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动态影响    焦加国;朱玲;李辉信;刘满强;胡锋;

莠去津对四种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呼吸影响    王军;朱鲁生;谢慧;孙瑞莲;徐荣娟;徐琦峰;张夫道;

淹水培养条件下水稻土对化肥氮的固持及氮的残留形态    彭佩钦;仇少君;刘强;吴金水;侯红波;

微生物耐碱性木聚糖酶的合成、调控及底物降解方式的研究    许正宏

酰胺类除草剂的生物化学行为以及手性选择性行为研究    刘惠君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生态特性研究    龚伟

洞庭湖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及其与外源氮转化的关系    彭佩钦

石羊河流域留茬免耕对小麦/玉米间作土壤碳和硝态氮变化的调控    刘朝巍

土壤生态系统对典型有机肥的响应及机制研究    潘丹丹

秸秆腐解对土壤供锌能力的影响    杨芳

有机无机氮源配合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及氮素循环的影响    仇少君

蚯蚓对土壤生物学性质、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朱玲

砷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生物效应    梁月香

粗蛋白源和玉米秸秆的组合效应及其对绵羊瘤胃发酵与增重的影响    张永发

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舒丽

控释氮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特性及氮素肥力的影响    罗兰芳

黄土高原区不同类型植物残体碳氮分解转化特性研究    陈兴丽

不同种稻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氮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张富国

不同碳源物质对土壤酶活性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刘冲

河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固碳机制研究    张秀芝;赵相雷;李宏亮;王志军;劳晓光;谢伟明;

小兴安岭不同林龄天然次生白桦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变化    侯玲玲;孙涛;毛子军;吕海亮;赵娟;宋元;

纤维素分解菌对不同纤维素类物质的分解作用    赵小蓉,林启美,孙焱鑫,王幼珊,张有山,张美庆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季节变化    张剑;汪思龙;王清奎;刘燕新;

不同坡向对木荷马尾松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速率的影响    程煜;陈灿;范海兰;洪伟;吴承祯;

Dynamics of soil quality after cropland was converted to natural regeneration and alfalfa in the emiarid Loess Plateau    郭志彬;

澳大利亚三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效碳和氮库及相关微生物过程研究    鲁顺保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供氮特性研究    田育军

酰胺类除草剂的生物化学行为以及手性选择性行为研究    刘惠君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针叶凋落物分解特性研究    林娜

苏南丘陵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性    李平

若尔盖湿地不同温度型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和共发酵效果研究    董敏

不同类型毛竹林碳库特征研究    杜满义

冬小麦应用长效尿素的增产效果及施用技术    孙德芳;车爱萍;马杰;霍现英;

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麦玉两熟产量的影响    李洪杰;宁堂原;邵国庆;王瑜;田慎重;李增嘉;曲学勇;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酥梨产量的影响    周波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晓凌;陈明灿;张雷;

甜玉米秸秆最佳青贮时期的研究    王守义,宿令,郭风法

旱作条件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玉屏,黄义德,李金才,黄文江,黄文国

旱作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李金才,黄义德,魏凤珍,张玉屏,黄文江

烤烟新品种云烟85在安徽烟区的主要性状表现    周应兵,林国平,李桐,王正刚,王大洲,曹景林,孙学永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秸秆堆腐还田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虎,常江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绵羊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影响    黄现青

草炭对土壤理化特性和烤烟品质的影响    徐辰生

酶法水解玉米芯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    黄家骥

生物与化学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生物气产量的影响研究    杨懂艳

沼气发酵生态系统与残留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王金花

绿肥对烟田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罗贞宝

奶牛日粮中粗蛋白与中性洗涤纤维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史良

堆沤预处理提高稻草厌氧消化产气量的实验研究与机理探讨    方文杰

预处理秸秆与氮肥配施对两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张娟;沈其荣;蔡相鲁;李铁男;叶文婷;

我国控释氮肥应用研究现状综述    李敏;叶舒娅;刘枫;袁嫚嫚;郭熙盛;

植物残体在不同利用方式红壤中的腐解及对红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田林双;戴传超;史央;王兴祥;赵庆新;

森林凋落物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郭伟;张健;黄玉梅;刘旭;王伟;薛林;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素形态的影响    袁颖红;

秸秆生物降解菌对秸秆菌群与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吴红艳;王智学;陈飞;

东乡普通野生稻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戴菲;黄运红;彭伟梦;李鹿鸣;龙中儿;

稻麦轮作条件下土壤硝态氮残留分析    王晖;杨伟球;

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王国兵;阮宏华;唐燕飞;何容;

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补饲草料与天然草地牧草组合效应    崔占鸿;刘书杰;柴沙驼;郝力壮;

不同施肥处理对连续三季作物氮肥利用率及其分配与去向的影响    鲁彩艳;马建;陈欣;张旭东;史奕;赵牧秋;迟光宇;

淹水培养条件下水稻土对化肥氮的固持及氮的残留形态    彭佩钦;仇少君;刘强;吴金水;侯红波;

土壤有效碳氮对N_2O排放的影响分析    胡荣桂;林杉;冯明磊;

青贮玉米是我国北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保障    闫贵龙;刁其玉;

不同施氮处理玉米根茬在土壤中矿化分解特性    蔡苗;董燕婕;李佰军;周建斌;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林杉;胡荣桂;聂文婷;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    张志栋

我国典型低温区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土壤呼吸特征    廖艳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喀斯特人工林凋落物特性及对土壤生态功能影响    姚健

黄土高原生态重建中植物凋落物碳氮在土壤中转化特性研究    王春阳

覆草旱作条件下稻田土壤肥力性状、碳氮动态及水稻生产力特征研究    王栋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与养分动态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张玉平

黄土台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组分影响研究    刘梦云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安全评价    许倍慎

增值尿素的缓释效应及其肥效研究    孙凯宁

施肥对土壤养分及文冠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    魏猛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膨化技术制备颗粒饲料的研究    臧艳茹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氮素矿化与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    陈开华

侵蚀区不同植物凋落物及土壤碳、氮含量与特性研究    王祥

氮、凋落物及其次生代谢物质添加对土壤有效性氮的影响    王杰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卢茜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抗蚀性的影响    马书国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凋落量动态及冰雪灾害的影响    张磊

贵州山区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是能源物质碳流动的源与汇    朴河春,洪业汤,袁芷云

薰蒸提取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研究进展    俞慎;李振高;

施加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周转的影响    刘海琴,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何亚婷;董云社;齐玉春;肖胜生;刘欣超;

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分异特征    李鹏;李占斌;薛萐;郑郁;

底物诱导呼吸作用(SIR)的动力学:理论    John Stenstrm;Bo Stenberg;Mats Johansson;李胜;

不同凋落叶分解的土壤微生物效应    周存宇,蚁伟民,丁明懋

武夷山植被带土壤微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何容;汪家社;施政;方燕鸿;徐自坤;权伟;张增信;阮宏华;

广东黑石顶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的研究    杨家诚;张宏达;王伯荪;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进展    赵先丽;程海涛;吕国红;贾庆宇;

夏季填闲对连作温室黄瓜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雪艳;田永强;高艳明;高丽红;

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张成娥;梁银丽;贺秀斌;郭东伟;

硫丹对土壤微生物量以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贾文涛;朱鲁生;于长伟;王金花;王军;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区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徐华勤;肖润林;宋同清;

~(14)C标记秸秆对土壤微生物量C动态变化及其周转的影响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刘海琴;

半干旱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的生态分布及其周转    廖仰南;赵吉;邵玉琴;

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配施对烟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解玉萍;赵正雄;王月桃;刘冬梅;

沼渣施用年限对土壤微生物量C、N剖面分布的影响研究    谢勇;王昌全;李冰;向盼来;董敏;

土壤活性物质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刘会;邓波;夏彤;王冲;

绿肥掩青对烟田土壤性状及烟叶产质的影响    马永建;李洪亮;王维超;

秸秆纤维乙醇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    记者 尹江勇

北京有机板栗生产环境评价通过验收    钟燕平

Klebsiella pneumoniae ECU-15菌株暗发酵产氢过程分析及其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实验研究    牛坤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研究    任佐华

珍稀植物四合木分布区特有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李骁

酰胺类除草剂的生物化学行为以及手性选择性行为研究    刘惠君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氮素转化规律的研究    李成芳

土壤过程的系统学分析初探    李贵桐

放牧对陇东黄土高原天然草地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张成霞

硫肥对土壤性质、重金属形态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郑诗樟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生态效应研究    张笑培

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    韩文炎

兴安落叶松林火后不同年限的土壤微生物量的月季动态变化    姜睿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的影响研究    黄剑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氨水循环爆破法对玉米秸秆预处理效果的研究    张超

我国干旱荒漠植被区土壤生态特性研究    丁菡

稻草还田对双季稻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研究    李倩

土地整理对紫色丘陵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姜涛

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的节水保肥效应研究    张凤云

土壤中咪唑乙烟酸除草剂的分析方法及环境行为的研究    陈婷婷

稻田土壤微生物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李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