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不同作物还田秸秆的养分释放特征试验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59:50
热度:

不同作物还田秸秆的养分释放特征试验【摘要】:为了探索秸秆还田与化肥的合理搭配施用,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在淹水培养下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供试秸秆腐解

【摘要】:为了探索秸秆还田与化肥的合理搭配施用,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在淹水培养下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供试秸秆腐解速率均表现在培养前期腐解较快,不同秸秆之间表现为油菜秸秆大于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3种秸秆之间差异不明显。经过124d的培养,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的累积腐解率分别为49.17%、52.17%和49.81%。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均表现为KPCN,释放量表现为CKNP。经过124d的腐解,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的碳释放率分别为7.53%、66.58%、52.54%;氮分别为42.05%、49.26%、57.83%;磷分别为68.28%、59.93%、67.32%;钾在培养12d后释放率均达到98%。根据秸秆腐解特征及养分含量,作物推荐施肥量中可以减少钾肥用量,并适当延后施用;在还田初期可以不调整氮磷肥的施用量。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秸秆 肥料 腐解 养分释放
【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DA4B08) 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
【分类号】:S141.4
【正文快照】: 0引言中国每年产生的秸秆资源量在6亿t以上[1],秸秆中富含有机碳以及N、P、K以及中微量营养元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源物质。秸秆还田后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发生腐解,释放出的碳氮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2-3],改善有机质性质[4-5];释放的氮、磷、钾以及中微量营养元素能够被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施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豆豆;康建军;李伟;

秸秆还田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徐萌;张玉龙;黄毅;张玉玲;虞娜;闫洪亮;邹洪涛;

亚热带单季稻区紫云英不同翻压量下有机碳和养分释放特征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林新坚;李昱;

宁夏黄灌区稻秆还田对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王永生;黄剑;杨世琦;

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氮渗漏的影响    崔思远;尹小刚;陈阜;唐海明;李锋;张海林;

鄂东地区油菜施钾效果及其适宜用量!    李继福;王寅;李小坤;鲁剑巍;刘光文;翟中兵;

秸秆还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综合评价    郑丹;迟凤琴;

炭化秸秆覆盖用于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    卢彩云;王庆杰;何进;李洪文;Rabi G.Rasaily;乔晓东;李慧;

淹水条件下秸秆还田的面源污染物释放特征    杨志敏;陈玉成;张赟;彭莉;陈庆华;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秸秆带膜还田腐解特征研究    卢秉林;车宗贤;包兴国;胡志桥;张久东;杨文玉;李全福;

玉米蔬菜不同间套模式对菜田土壤特性影响的研究    仲惟磊

西北旱地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土壤与植物营养基础研究    薛澄

蚕豆—玉米套作体系下土壤碳、氮转化特性研究    夏志敏

秸秆腐解对土壤供锌能力的影响    杨芳

几种不同类型水稻养分吸收特性及施肥效果研究    李云春

有机肥料施用后潮土中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    倪进治,徐建民,谢正苗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王久臣;戴林;田宜水;秦世平;

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    杨志臣;吕贻忠;张凤荣;肖小平;刘沫;

特定培养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规律的研究    张晋京,窦森,曹亚澄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及不同C/N比有机物料中有机N的矿化进程    鲁彩艳,陈欣

几种有机物料分解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质化学成分的变化    代静玉,周江敏,秦淑平

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的变化    黄运湘,王改兰,冯跃华,张杨珠,段建南

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王允青;郭熙盛;

作物秸秆碳在土壤中分解和转化规律的研究    张夫道,FokinA.D.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的动态和平衡——Ⅰ对土壤腐殖质积累及其品质的影响    张夫道

山东省高产粮田养分状况及施肥影响的研究    于淑芳,杨力,孙明,马丽,宋国菡,丁光国

星星草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张立宾;刘玉新;张明兴;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赵征宇;蔡葵;赵明;

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郑福丽;刘兆辉;张文君;江丽华;王梅;林海涛;

施用硫酸钾镁对苹果产量、品质和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    林海涛;江丽华;刘兆辉;宋效宗;郑福丽;王梅;张文君;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畜禽粪肥不同用量对青花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祥云;宋朝玉;王瑞英;王圣健;高峻岭;朱丕生;

轮作和休茬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    吴焕涛;魏珉;杨凤娟;王秀峰;

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明;王文娇;蔡葵;赵征宇;于秋华;

水溶性螯合肥对章丘大葱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张英鹏;李彦;张玉凤;董亮;孙明;

北京市污灌区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研究    杨林林;杨培岭;王成志;

水磷互作对大豆根系及产质量的影响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张秋英;徐艳霞;刘俊杰;Stephen J Herbert;

广州菜园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黎宁;李华兴;赵兰凤;朱凤娇;邝培锐;张育灿;林日强;

植物修复与络合剂淋洗复合技术处理污染土壤    郭祖美;吴启堂;卫泽斌;龙新宪;

红葱干尖、僵化、外叶枯黄生理障碍原因研究    刘卫萍;陈日远;孙光闻;刘厚诚;

强度侵蚀区治理24年后的土壤质量变化研究    蒋芳市;黄炎和;

腐植酸对氮磷钾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研究    张树清;刘秀梅;冯兆滨;

生物腐植酸对沙退化土壤的修复    于江;赵永坤;俞晓芸;朱昌雄;

镉胁迫对大豆籽粒中氮、磷、钾、锌含量的影响    黄运湘;廖柏寒;王志坤;

毒死蜱与乙草胺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马爱军;何任红;蒋新宇;林玉锁;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TNT污染土壤的生物泥浆反应器修复机理研究    谯华

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空间对应关系和定量模型研究    赵科理

肥料管理对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和重金属平衡的影响    鲁洪娟

我国典型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转化与迁移特征研究    郑顺安

鼠李糖脂的制备及其在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马满英

酸性紫色土钙、锌、硼的复合效应及机理研究    刘金萍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林木生长、养分平衡与地力维护研究    易志军

红壤铜污染的物理化学行为和生物学表征    俞慎

紫色母岩现代表生作用及环境效应研究    骆东奇

紫云英养分积累规律和还田腐解特性及其效应研究    刘威

猪粪农用对土壤—小麦系统中镉迁移的影响    翟静雅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水稻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稻作用效果的研究    胡雪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不同棉花基因型钾吸收和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研究    夏颖

水稻—油菜轮作中钾肥效应及作物—土壤体系钾素动态变化研究    王亚艺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大环江沿岸典型污染区土壤改良技术及对芥菜品质的影响研究    任立研

轮作和休茬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    吴焕涛;魏珉;杨凤娟;王秀峰;

玉米秸秆还田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锋;李鹏;张凤云;李新华;孙明柱;高国强;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酥梨产量的影响    周波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晓凌;陈明灿;张雷;

氮肥基追比和追肥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周奇;赵永敢;张存岭;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实施“沃土工程” 强化秸秆还田    谢平,韩民,姜兴顺

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研究    姚宝林;施炯林;

稻茬油菜免耕覆盖土壤温度效应研究    苏跃;冯泽蔚;陈正平;谭春燕;钱晓刚;

安徽省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研究    廖华俊;董玲;江芹;陈静娴;汪本忠;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控制    单玉华

水稻氮素营养特性、氮肥利用率与实时实地氮肥管理的研究    黄见良

我国三熟耕作区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趋势与对策研究    段红平

水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评价与氮高效机理研究    张亚丽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氮素吸收和根系特征研究    樊剑波

宁夏黄灌区稻田退水氮磷污染特征研究    张爱平

紫云英养分积累规律和还田腐解特性及其效应研究    刘威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施氮量的反应    王秀芹

氮素对油菜产量构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邱德远

利用RAPD技术研究设施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焦晓丹

施氮量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戴先福

不同水稻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差异及生理基础    郭立

水稻物质运转规律及其产量形成的研究    陈惠哲

氮磷钾肥施用时对水稻产量形成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李玉鹏

不同氮效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和养分积累特性的研究    杭杰

湖北省油菜氮磷钾肥施用效果及肥料推荐用量研究    李银水

聚-γ-谷氨酸对小白菜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孙刚忠;谭启玲;胡承孝;陈守文;郑苍松;孙学成;

水上浮床种植水稻的光合特性及生理特点    欧立军;胡爱生;李必湖;陈波;

连续秸秆覆盖对土壤无机氮供应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鲁剑巍;王允青;张晓玲;许征宇;

宁夏黄灌区农田有机质对土壤硝态氮淋失量的影响研究    王永生

水稻脆秆突变体遗传与基因定位研究    叶亚峰

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王允青;郭熙盛;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潘泽江;曹明宏;

秸秆常温快速腐熟生物技术的研究    姜佰文,潘俊波,王春宏,崔正忠

中国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袁春,姚林君

保护性耕作的本质与发展前景    吴崇友,金诚谦,魏佩敏,夏晓东,卢晏

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曹湘洪;

堆肥技术及进展    魏源送,王敏健,王菊思

玉米秸秆肥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宿庆瑞

河南主要土类施用钾肥配合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初报    王英,孙克刚,焦有,郭忠义,吴春西,李瑞萍

作物残体培肥土壤的研究进展    耿玉辉,吴景贵,李万辉,姜岩

应用生态系统原理发挥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    余彦波,刘棣良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丁彩虹;

三张大嘴“吃”秸秆    桑学阳;

还是农牧结合好——对秸秆还田的一些看法    王连

秸秆还田对烤烟氮素的吸收与利用研究    余平;王发鹏;樊国奇;

“三一”牌有机物料腐熟剂在寒地稻草还田中应用研究初报    单提波;杨绍华;慕永红;隋阳辉;王安东;孔宇;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及开发利用途径    王洪宁;

实施土地“营养配餐”“沃土工程”成效显著    鲍广云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氨挥发速率与调控研究    董文旭;吴电明;胡春胜;张玉铭;杨培培;王莹;

稻田套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朱志凌;孔祥英;魏富平;

绿色食品质量与肥料相关技术分析    史永君;齐艳春;葛淑艳;

安徽省土壤养分和肥料信息系统研究    马友华;胡勤远;贾盛宁;梁红霞;黄界颍;张自立;

变废液为肥料 实现秸秆返田    王飞;李华;孙超;李长云;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较研究    周勇;黄海东;吴一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成都平原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李朝苏;邓先和;付书明;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我国腐植酸及其产品的分析与标准化实施中的若干问题    李善祥;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我区力推秸秆还田沃土工程技术    记者 宋春风 通讯员 陈彦毅

省农垦六成麦地秸秆还田    王戴群记者 孙全龙

大荣集团氰胺化钙变身催腐剂    梁建统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驿城区农机局抓好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工作    本刊记者 吕磊通讯员 胡军锋

清洁 节能 省钱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庄君 姜龙金 刘瑞华

全市秸秆还田将达100万亩    刘璇 陈志奎

今秋明春四川秸秆还田百万亩    通讯员 彭福智 记者 邓万祥

秸秆还田及绿肥利用技术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

施肥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李志胜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温室番茄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    侯加林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    韩宾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多熟复种稻田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效应研究    陈冬林

寒地高产玉米产量及品质形成与调控规律研究    李明

城市污泥果肥利用研究    明银安

土壤过程的系统学分析初探——以连续秸秆还田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为例    李贵桐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霍竹

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卿明福

不同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卜毓坚

秸秆还田对隔茬冬小麦抗性生理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茂盛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后稻米品质的差异性变化研究    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