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玉米秸秆能量指标的测定和利用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51:25
热度:

玉米秸秆能量指标的测定和利用研究【摘要】:通过对15个杂交种及其22个亲本自交系的茎秆热值及其化学组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秸秆热值与秸秆产量和子粒产量关系密切;不同材料间、同一材料不

【摘要】:通过对15个杂交种及其22个亲本自交系的茎秆热值及其化学组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秸秆热值与秸秆产量和子粒产量关系密切;不同材料间、同一材料不同部位间的热值及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存在差异;同一材料的热值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从上部到下部逐渐增多,半纤维素含量逐渐减少;热值与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间有密切相关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0523.6+13273.4X1+15908.9X2,初步确定纤维素、木质素作为秸秆的主要能量指标;根据热值、产量性状结果,认为豫玉25、沈单16、农大108和豫玉34是目前生产上可以大面积推广的高热值、高产的理想品种。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玉米 秸秆利用 能量指标 杂种优势
【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11011300)
【分类号】:S513
【正文快照】: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大田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333.3万hm2左右,每年大约可生产玉米秸秆1.8亿t。玉米秸秆作为一种生物质能源,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除少量用作饲料和肥料外,而大部分被直接燃烧和荒烧。这不仅浪费了玉米秸秆这类生物质能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火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影响秸秆营养价值的作物学因素及复合化学处理的效果研究    闫贵龙

吉林省西部农田防护林生态学研究    梁万君

木质纤维素固体基质发酵物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素的定量分析程序    王玉万,徐文玉

应用VanSoest法和常规法测定纤维素及木质素的比较    冯继华,曾静芬,陈茂椿, 侯正高

直接降解稻草秸秆的菌株筛选及其发酵过程研究    金显春;郭文杰;杨勇;陶文沂;

黑曲霉M_1M_(15)M_(19)降解稻草秸秆的试验研究    宋安东,张百良,张世敏,戚元成,张红梅

鸡腿蘑对基质的降解及有关酶活性变化特点研究    暴增海,马桂珍,吴智艳

嗜碱细菌降解木质素的复合碳源共代谢研究Ⅰ——复合碳源组合方式及氮源的选择    罗宇煊,张甲耀,管筱武,龚利萍,郑连爽

嗜碱细菌降解木质素的复合碳源共代谢研究Ⅱ——营养条件调控机制的研究    罗宇煊,张甲耀,龚利萍,管筱武,郑连爽

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生物降解的研究    赵华,齐刚,代彦,陈秀为

正交实验选择嗜碱细菌降解木质素的金属离子最优综合培养条件    罗宇煊,张甲耀,许威亚,凌颉

水稻秸秆接力处理过程中的红外光谱研究    徐勇,沈其荣,钟增涛,陈湘淮

玉米秸秆氨化汽爆处理及其固态发酵    杨雪霞,陈洪章,李佐虎

正交实验选择嗜碱细菌降解木质素的最优综合培养条件    罗宇煊,张甲耀,龚利萍,管筱武

生物质能的利用与开发    李婧;郑庆红;赵宇;

FGAS-200型生物质气化系统工艺及其技术经济评价    梅晓岩;刘荣厚;马隆龙;

秸秆微生物共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研究    潘锋

龙须草生物制浆机理研究及工厂化应用    刘向华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及液压秸秆成型机改进设计研究    马孝琴

康氏木霉纤维素酶的发酵及其对稻草降解利用的初探    刘小杰

    张晓东

生物质(秸秆)纤维燃料乙醇生产工艺试验研究    宋安东

湿地松工业用材林集约栽培和经营技术研究    邱辉

火炬松林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    虞木奎

杉木纸浆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黄寿先

茭白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品种间差异及其机理    江解增

以蒸汽为气化剂的生物质热解和完全气化技术研究    钟浩

醋糟栽培猴头菇高产配方的筛选及营养利用规律的研究    闫永亮

桤木苗期不同无性系PAL和木质素及生长关系的研究    李伟

新型高效户用沼气发酵装置试验研究    王学涛

工厂化育苗基质筛选    籍秀梅

中国与IEA国家生物质能利用比较研究    岳建芝

生物质焦油热物理特性与燃气净化装置研究    王素兰

低能离子注入纤维分解细菌的研究    董晔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高产技术及营养利用规律的研究    马琴

高能秸秆玉米相关性状分析与遗传研究    库丽霞

木质纤维素固体基质发酵物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素的定量分析程序    王玉万,徐文玉

生态交错带研究进展    王健锋,雷瑞德

东北地区农田防护林高效多功能经营的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    范志平,关文彬,曾德慧,姜凤岐,上官周平

生物处理对秸秆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    李飞,李胜利

玉米植株营养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    杨福有,李彩凤,许彩萍,杨书院

高粱茎秆含糖量的基因效应分析    程宝成,刘巧英,江宏,刘乐融

饲用玉米育种要求性状特征及研究进展    李向拓,吴权明,毛建昌

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源库关系及产量的调控    薛吉全,马国胜,路海东,崔鸣,李运方,刘厚群

不同株型玉米物质生产和群体库源特征的研究    薛吉全,詹道润,鲍巨松,杨成书,马国胜

糖高粱茎秆糖分积累规律初步研究    谢凤周;

梳刷式甘蔗剥叶机剥叶机理的试验研究    张增学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机理试验研究    高梦祥

不同立地几种主要能源树种栽植密度的初步研究    康树珍

几种能源树种燃烧特性的研究    何宝华

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    吕艳娜

玉米秸秆果品内包装衬垫成型工艺试验研究    奚海莲

高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动态及青贮浸提液对活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董晓玲;孟庆翔;

青贮玉米秸秆品质性状遗传及其近红外测定方法的研究    白琪林

模拟瘤胃条件下苜蓿对粗饲料产气特性和发酵特性的研究    茹彩霞

冀西北高原旱砂地青饲玉米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左启华

玉米秸秆覆盖技术的增产效应    梁菊花

不同收获和贮存时间对高油298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    赵丽华,余汝华,莫放,张晓明

玉米秸秆直立整体翻压还田    高绪科;

山西省玉米秸秆覆盖技术    彭世琪

玉米秸秆整株覆盖抗大旱夺高产    马耀华,王平反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戴广稳;邓志广;

玉米秸杆的“十大”用途    董春英;

玉米秸秆整秆编织覆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邢凤龙,李树林

玉米秸秆发酵液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郑蔚虹,左安国,姚燚,房颖

旱地玉米秸秆覆盖技术    赵建刚 ,郭华

不同玉米品种对秸秆青贮饲料品质及适口性的影响    苏秀侠;于秀芳;刘海燕;

利用玉米秸秆制备可降解薄膜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田潇瑜;付姓;徐杨;王玲;南江;

特定培养条件下水稻土有机质数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张晋京;窦森;曹亚澄;

柠条利用技术及其效益研究——本文以作为饲料利用为主进行研究    刘朝霞;任余艳;李维向;刘源;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高油玉米胚蛋白质组分析    柳展基;李建生;

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秸秆覆盖保护性种植对土壤养分和油菜生长的效应    薛兰兰;王龙昌;张云兰;胡小东;邹聪明;邓小勇;刘晓建;

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李其昀;

常用中药材猪苓的资源调查    方清茂;黄璐琦;张美;王三山;周先建;舒光明;

玉米套黄瓜 瓜后种大蒜    张贵森 周瑞芬

北疆玉米高效种植要把握哪些关键环节    记者 付凡军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本报记者 孙春艳

麦苗黄枯 原因有五    馆陶县农研会 王智广

玉米秸秆还田过六关    巨鹿县农业局 朱敬霞 武墨广 卢爱铃

蚕豆、榨菜、玉米、洋扁豆、毛豆高效复种    启东市作栽站 项觉生

莴苣、玉米、大白菜、扁豆高效复种(下)    姜明 钱忠贵 康翠萍

安全储藏玉米三部曲    本报记者  宋午

夏玉米间作蔬菜    泗洪县归仁镇农技服务中心 朱殿武

以玉米机收促进保护性耕作大推广    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董佑福 马根众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玉米秸秆主要组分的气流分离及模压成型流变特性研究    杨中平

不同品种玉米植株在成熟过程中营养价值变化规律及青贮利用价值的研究    王洋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特性研究及其分离机研制    朱新华

高能秸秆玉米相关性状分析与遗传研究    库丽霞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关中灌区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沈海军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蚕豆—玉米套作体系下土壤碳、氮转化特性研究    夏志敏

秸秆微生物堆肥配方优化及对盐碱地改良初探    周晓飞

玉米根茬结构和力学特征及与土壤的摩擦学性能    孙剑

秸秆覆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生态效应综合研究    卜萍萍

关中麦玉轮作区施氮对秸秆还田小麦产量和秸秆养分释放的影响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