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京郊农业沼气工程原料与发酵特性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57:35
热度:

京郊农业沼气工程原料与发酵特性分析【摘要】:笔者选取了北京郊区5个农业沼气工程,从原料特性、产气潜能、厌氧污泥活性以及发酵池p H值稳定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农业沼气工程的发酵效率评估。

【摘要】:笔者选取了北京郊区5个农业沼气工程,从原料特性、产气潜能、厌氧污泥活性以及发酵池p H值稳定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农业沼气工程的发酵效率评估。通过测试原料的元素组成,开展产甲烷潜能和产甲烷活性实验,建立了不同原料的发酵化学计量学方程,获得了不同原料的产气率、产气速率和发酵池污泥的乙酸比产甲烷活性(SMA2000)。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废物的进料浓度较理想,适合高浓度厌氧发酵工艺。鸡粪原料的产气率较高(200 m LCH4·g-1COD),但C/N比较低9.6∶1,发酵池的氨氮浓度6.0 g·L-1,有明显的产气迟滞期。秸秆高温发酵的产气率达到162 m LCH4·g-1COD,产气速率高于牛粪和猪粪中温发酵,发酵池污泥的p H值为7.1。猪粪与牛粪沼气工程的发酵效率低于鸡粪和秸秆沼气,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农业废物沼气工程中,须根据物料特性合理的选择工艺条件。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工学院);国家能源生物燃气高效制备及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实验)中心;意大利米兰大学农学院;北京中源创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沼气工程 养殖废物 秸秆 原料 产气效率
【基金】:科技部中欧中小企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SQ2013ZOA000017)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141100001214001,Z151100001115010) 中荷奶业中心(SDDDC-2015-R2)
【分类号】:S216.4
【正文快照】: 京100080)随着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与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为主的农业废物生产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我国畜禽粪便超过25亿吨[1-2]。据2010年环保部、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联合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截止到2007年,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障碍与对策    邹剑;

晋城市农村发展沼气的现状与思考    常家亮;刘玉祥;

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和施工监理工作的管理亟待加强    施国中;

“2008中国国际沼气学术研讨会暨产业化论坛”在成都召开    张蓓;

中德沼气工程比较    邓良伟;陈子爱;龚建军;

目前沼气发展中存在问题剖析及建议    褚发瑞;王香枝;

农村兴办沼气好处多    

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吕宝仓;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沼气专业委员会筹建“北京沼气产业化展示厅”    

环保型生物能源“沼气”    王洪伟;李春;王永礼;

浅谈生物质能——沼气    王威;罗清威;樊占国;

价值链管理视角下的沼气工程系统控制战略研究    刘英;

评价生态型沼气工程的“四项指标”    李长生;

沼气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吴兆流;

沼气工程固液分离机和发电机及经济分析    贾治中;

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发展前景    王滨杰;贺立三;贾兵;

牛场沼气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初探    田宁宁;钱靖华;余杰;

中国生物质能源(沼气)工程研究与前景展望    裴建川;张亦斌;张文;冯磊;陈伟芬;

龙陵县沼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黄凤芹;

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厌氧消化技术优化分析    韩芳;林聪;

枣阳万户农民用上沼气    通讯员 牛合群

发展小沼气带来大效益    张秀贵

我省兴建176个大型沼气工程项目    记者 宋海峰

甘州百村万户沼气建设扎实推进    记者 朱兴忠

我市农村沼气建设惠及父老乡亲    记者 胡秀林

铜山 沼气让2万余农民去除烟火气    魏朝星 尚庆迎

“沼气入户”富万民    本报通讯员 郑少婕 邱丽群

黎川沼气工程惠及2万群众    吴细兰 程快生

沼气提升襄汾农民生活品质    乔明亮 郑少婕 邱丽群

浮山张庄沼气工程暖民心    通讯员 王奠邑 王二明 许华华

基于智能鸡舍的太阳能沼气工程的技术研究    赵梅娟

随州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制约因素及潜力研究    冯大功

江苏省农村户用沼气物业化管理模式研究    李莉莉

沼气压力水洗提纯设备及工艺研究    耿宏超

辅热集箱式沼气工程标准化技术研究    王淮东

太阳能沼气工程无线监测系统设计    薄军

农村校园沼气管理专家系统研究    周曼

沼气化学能快速高效储存太阳热能的初步研究    马涛

河北省磁县沼气推广应用研究    李常伟

呼和浩特市户用沼气工程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