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变化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18:30
热度:

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变化特征【摘要】:利用祁连山区及周边29个气象观测站近41年秋季云形状和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探讨

【摘要】:利用祁连山区及周边29个气象观测站近41年秋季云形状和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探讨了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并选用同期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的环流特征和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为8%~26%,呈西少东多的空间分布。②近41年来,祁连山区秋季增温1.2℃,气温变化的倾向率为0.29℃/10a,8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了增温的突变。③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的出现频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近41年来减少约11%,倾向率为-2.7%/10a,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与同期祁连山区显著增温相对应,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更为明显,层状云出现频率与气温呈明显的反相变化趋势。④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祁连山区的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减少的幅度从西北向东南递增。当祁连山区秋季平均气温在升高1℃时,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2%~10%,祁连山西段、中段减少2%~4%,祁连山东段减少4%~10%。⑤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偏多与偏少年在欧亚500 hPa环流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层状云偏多年,极涡向亚洲北部伸展,东亚大槽较偏弱,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脊前偏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沿偏西北路径向中国西北地区输送,中亚地区到高原上不断有低值系统发展东移,同时南支槽加强,来自阿拉伯海、南海、东海的暖湿气流向内陆地区的输送明显加强,与进入高原北部的冷空气交绥,从而使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次增多;层状云偏少年,中亚-中国西北地区暖性高压异常加强,东亚大槽偏强,冷空气活动路径偏东,亚洲大陆至西太平洋冬季风特征明显,偏北风加强,不利于东南暖湿气流向西北内陆地区的输送,冷暖气流在祁连山区交绥次数减少,从而使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次减少。⑥印度洋沿孟加拉湾的向北的水汽输送,副热带西太平洋的偏东气流在南海和中南半岛附近转为向北的水汽输送,地中海、里海的西风带纬向水汽输送是3支影响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多寡的水汽输送通道,进而对祁连山区秋季降水产生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白银市气象局;
【关键词】气候变暖 层状云 hPa环流 水汽通量输送 祁连山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66)
【分类号】:P426.5
【正文快照】: 1引言云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直接调节地气系统的辐射能量平衡和水汽循环平衡,云的生成及演变与大气各种动力、热力作用及地形抬升等密切相关。云是产生降水的基础,而大气降水是一切可利用水资源的根本来源。祁连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利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祁连山中段春季降水的变化    王亚军,陈发虎,勾晓华

黑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    李林;王振宇;汪青春;

祁连山云和空中水汽资源的季节分布与演变    王宝鉴;黄玉霞;王劲松;陶健红;

祁连山区低云量的气候变化与异常研究    陈少勇;董安祥;

祁连山总云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陈少勇;董安祥;陈添宇;安华银;

祁连山区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    张存杰,郭妮

祁连山山区空中水汽分布特征研究    张强;张杰;孙国武;狄潇泓;

祁连山北麓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蓝永超,仵彦卿,康尔泗,张济世,胡兴林

西北地区空中水汽输送时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靳立亚;符娇兰;陈发虎;

2003年夏秋季大气环流异常对西北地区降水的影响    林纾,赵建华,瞿汶

西北地区大气水汽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变化    王宝鉴;黄玉霞;陶健红;李栋梁;王鹏祥;

西北地区45a来降水异常的时空变化及其标度特征    苏布达;王国杰;姜彤;

黄河首曲草地气候变化及生态效应    姚玉璧;王润元;尹东;邓振镛;张秀云;

北京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    邵海荣,贺庆棠,阎海平,侯智,李涛

黄河流域上游降水时空结构特征    杨志峰,李春晖

中国近50年来日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王翠花,李雄,缪启龙

能源消费与气候关系的中美比较研究    袁顺全,千怀遂

Hurst指数估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为例    江田汉,邓莲堂

基于DEM的地理要素PRISM空间内插研究    赵登忠,张万昌,刘三超

近40年气候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的多尺度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路云阁,李双成,蔡运龙

海口市供电量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及预测    王小坚;吴坤悌;陈明;李凡;

山东冬季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    于群;王新;牟勤;邹玉玲;

桐乡市最低水位与气象因子的分析    范玉芬;袁春;

海河、黄河和淮河流域降水长期变化规律和未来趋势分析    李想;李维京;赵振国;

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分析    张友姝;孙燕;

西北地区空中水汽的区域分布特征及转型研究    黄玉霞;王宝鉴;

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及水汽输送和环流特征    池艳珍;何金海;

大连地区近44a冬季气温的变化特征    张黎红;王谦谦;

新疆春季气温异常的气候特征    李如琦;

丽水53-04年气温变化规律、突变分析及趋势预测    吴霞;查贲;

兰州三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与古环境重建    杨桂芳

北极海冰气候变率的模拟研究    王学忠

GIS支持下的越南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区划的研究    杨文坎

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高辉

极涡的活动特征与数值模拟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张恒德

华北平原农田水热、CO_2通量的研究    秦钟

基于遥感和数字化地形信息复合技术在岸滩演变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戴志军

华北地区陆气水循环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张利平

亚洲南部地区和南半球海陆分布对亚洲冬夏季风形成的影响    金啟华

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亚洲主要降水区的影响研究    杨明珠

黄河上游人工增雨期间云物理观测和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李娟

青藏高原冬季大气热状况对Elnino的影响以及LGM时期高原热状况的数值研究    韩余

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周宁芳

环境气象因子对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影响的初步研究    孔海江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杨素英

中国西部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    王大钧

福建省汛期降水的特征分析及其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研究    王艳姣

春季格陵兰海冰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可能影响途径    宋华

宁夏春季沙尘暴变化规律、环流背景及其与北极海冰的遥相关关系研究    杨建玲

华北夏季旱涝发生的规律及其与北极海冰的相关分析    谢付莹

黑河流域过去40a来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丁永健,叶佰生,周文娟

黑河出山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    蓝永超,康尔泗,金会军,张生才,陈明征,陈学林

祁连山中部地区 40a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丁永建,叶佰生,刘时银

祁连山北坡流域冰川物质平衡波动及其对河西水资源的影响    沈永平,刘时银,甄丽丽,王根绪,刘光琇

气候变化对河西内陆干旱区出山径流的影响    蓝永超,康尔泗,仵彦卿,张济世,胡兴林,张小军

2050年前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对水资源影响情景预估    施雅风

黑河流域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    龚家栋,李小雁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李栋梁,魏丽,蔡英,张存杰,冯建英,杨青,袁玉江,董安祥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宋连春,张存杰

近期气候变暖对全球生物代谢的影响    李立峰;

浅谈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亓化俭;高凤杰;

它们即将消失……——气候变暖导致世界地理大变化    高峰;

气候变暖与低碳经济    郭庆春;何振芳;寇立群;孔令军;张小永;史永博;

别用阴谋论观点看待气候变化    冯昭奎;

沈阳沈北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吴克;

云南冰雹的变化特征    陶云;段旭;段长春;段玮;

干旱、洪水和寒冬:适应气候变化和地球工程    丁一汇;

中国干旱区温度带界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张雪芹;孙杨;郑度;毛炜峄;

气候变暖对甘肃省不同气候类型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王鹤龄;王润元;张强;牛俊义;吕晓东;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    荣裕良;马琳;

赤峰市气候变暖及其利弊影响分析    李俊有;王志春;胡桂杰;杨军;

气候变暖情况下清远气温变化特征    宋艳华;张润仙;罗律;谢太初;孙晓文;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宝鉴;黄玉霞;宋连春;张强;韩兰英;

济南近60年冬季气候变化对越冬作物及设施农业的影响    张景珍;张莉;郭俊健;

气候变暖对河南粮食安全形势影响分析    王淑香;

气候变暖的物理学和经济学    茅于轼;

气候变暖对河南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其对策    许孟会;

气候变暖对鲁西南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张翠英;

浙江省汛期旱涝趋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钟元;顾骏强;滕卫平;雷媛;

刘雅章:人人都应为气候变暖尽份责任    本报记者 李跃辉 通讯员 张恒荣

气候变暖加速土中碳进入大气    钱铮

起用“减排”代言人,显新政府重视气候变暖    韩建军

本世纪末全球半数人或因气候变暖忍饥挨饿    记者 任海军

美西部树木死亡率上升,疑因气候变暖受不了    记者 任海军

应对气候变暖 需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记者 李禾

气候变暖改变海鱼生态    巧云

应对气候变暖 碳捕获技术受追捧    本报记者 纪爱玲

气候变暖使鱼类身体变小    记者 顾钢

气候变暖将使美国农业产量骤降    辛华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美国问题研究    龚莹

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怀坤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    杨凤海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段居琦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段居琦

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    宋佃星

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制度选择    张乾红

城市化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王原

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研究    彭黎明

局部人为热释放效应与气温变化关联的研究    牛强

气候变暖对辽宁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金文岩

冷云催化剂及其在层状云催化增雨中的应用研究    李艳伟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半球陆面过程响应特征预估分析    蒋晓武

河南省秋冬季层状云降水特征及物理机制的研究    石爱丽

河南省春季层状云系结构及其降水特征的研究    廖菲

河南省春季层状云系和降水中尺度结构的模拟对比研究    翟菁

层状云中均流对冰核核化增长过程影响的研究    何晖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周丽静

河北省层状云降水系统微物理结构的飞机观测研究    杨文霞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