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甘肃特种作物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及适应技术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18:28
热度:

甘肃特种作物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及适应技术【摘要】:为了探讨气候暖干化对甘肃特种作物的响应特征,通过选取甘肃省80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象要素值计算和分析,以及采用田

【摘要】:为了探讨气候暖干化对甘肃特种作物的响应特征,通过选取甘肃省80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象要素值计算和分析,以及采用田间试验和对比调查等研究方法。结果表明,暖干化是甘肃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甘肃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均为正值,年平均气温每10年增温0.29℃,温度升高1.4℃,其中1997年是突变年。≥0℃积温每10年增温40~80℃;年降水量自1961年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降水距平百分率以每10年减少1.7%的速率递减。以黄河为界,以东呈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10~30 mm,以西呈增多趋势,每10年增加4~12 mm,减少的幅度明显高于增加的幅度;年平均日照以每10年下降9.8 h的速率递减。进入21世纪,气候暖干化的势头有所减缓。揭示了啤酒大麦、啤酒花、百合、花椒、油橄榄、板栗、黄花菜等7种特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种植区域、气象灾害、生物量、产量与品质等对现代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初步认为,气候暖干化对特种作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且利弊并重。并提出了制定精细化特种作物综合农业自然资源区划,确定精准的最适宜和适宜种植区范围,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在最适宜和适宜种植区内加快优质商品生产种植基地建设,创建特种作物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建立管理生产新模式适应气候变化;根据未来气候预测和不同气候年型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和比例;加强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与防御工作等4个方面的措施应对气候暖干化。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气象局;西北区域气候中心;武威市气象局;天水市气象局;甘肃省气象信息中心;
【关键词】甘肃 特种作物 气候暖干化 响应特征 适应技术
【基金】:国家科技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其预警和应对技术研究”(GYHY200806021)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GYHY201106029)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区的影响与适应对策”(2012CB955304)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髙原陆面过程观测试验研究”(40830957)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分类号】:S162
【正文快照】: 邓振镛等:甘肃特种作物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及适应技术0引言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的必然趋势,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安全、水安全、环境安全等构成重大影响,对人类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关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已是目前国内外重点科研攻关的重点和热点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与西北地区粮食和食品安全    张强;陈丽华;王润元;肖国举;李裕;邓振镛;王鹤龄;赵鸿;

四川省油橄榄引种地气候因子分析    申旭红;朱万泽;

近40年巴中地区油橄榄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肖天贵;孙照渤;张雷;陈拓;周洁;宋晨烨;李琴;米洁;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影响及对策研究    曹玲;邓振镛;窦永祥;杨晓玲;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产影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邓振镛;王鹤龄;李国昌;辛吉武;张宇飞;徐金芳;

全球气候增暖对甘肃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邓振镛;张强;徐金芳;黄蕾诺;文小航;王润元;王小燕;奚立宗;

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降水资源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刘德祥,董安祥,邓振镛

气候暖干化对甘肃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姚玉璧;邓振镛;王润元;王毅荣;蒲金涌;张秀云;

种植模式对兰州百合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杨雨华;黄鹏;

甘肃省优质啤酒大麦种植区划    王效宗,潘永东,王宜云,金锦,王小平

永昌县啤酒大麦区域优势分析    王正新;

    徐影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尚英;

木本油料经济植物油橄榄的研究——油橄榄在四川的开发现状及对策    徐作英;严伟;杜忠容;童蕾;王一力;董强;

气候变化对临沂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裴洪芹;杜立树;张可欣;吴君;赵桂涛;

商丘市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洪霞;余卫东;

四川省油橄榄引种地气候因子分析    申旭红;朱万泽;

海拔高度对贵州花江峡谷顶坛花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贺瑞坤;彭慧蓉;陈训;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宋玉芝;王连喜;李剑萍;

外引啤酒大麦品种在武威地区的产量和品质分析    柳小宁;徐银萍;潘永东;胡生海;包奇军;张华瑜;

本溪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    吉奇;吴英杰;黄作顺;魏军;

光温因子对冬小麦发育·产量的影响    杨小利;蒲金涌;王立科;张谋草;

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翟治芬;严昌荣;刘爽;刘勤;

盘县干旱的气候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    李贵琼;蒋文家;

安顺市2009~2010年重大干旱事件及近49a干旱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陈贞宏;虞苏青;杨益;杨忠明;

气候变化对作物灌溉需水的影响研究进展及评述    王卫光;彭世彰;缴锡云;徐俊增;罗玉峰;

气候变化对临沂地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裴洪芹;吴君;吕学梅;邰庆国;

气候变化对兴安盟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产建议    牛宝亮;唐红艳;

临沂市气候变化及农业发展对策    裴洪芹;吴君;邰庆国;尼玛;

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双季稻发育和产量影响研究    张建平;赵艳霞;王春乙;何勇;

阿克苏-阿瓦提荒漠绿洲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刘新春;郑奕;霍文;杨青;

杭州夏季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樊高峰;苗长明;

黄土高原农业土地利用对土壤呼吸与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陈先江

半干旱地区兰州百合对地膜覆盖和施肥的生态学效应研究    杨雨华

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    孟万忠

气候变化国际法问题研究    韩缨

黄土高原气候变化与作物生产系统响应模拟研究    王学春

昼夜不同增温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董文军

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    黄爱军

冬小麦生产力对昼夜不同增温的响应研究    田云录

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影响的经济分析及其适应策略    朱红根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地上生物量潜在碳储量估算    许仲林

当归开花结实习性及种子营养物质积累动态研究    梁守翠

气候变暖趋势下甘肃省粮食供需问题研究    王海强

青海高原近50a来雪灾特征研究    郭晓宁

椿叶花椒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李贵

气候变化对会宁县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研究    李曼

河南省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响应及适应度评价    苏坤慧

全球气候变化下汉中市冬小麦气候适应度和风险度评价    王新华

广东省典型经济作物精细化气候区划    薛丽芳

北方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模拟研究    陶生才

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研究    王小平

干旱灾害对干旱气候变化的响应    邓振镛;张强;尹宪志;张存杰;辛吉武;刘德祥;蒲金涌;董安祥;

干旱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进展    邓振镛;张强;辛吉武;赵鸿;王全福;王鹤龄;

西北地区农林牧业生产及农业结构调整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进展    邓振镛;张强;徐金芳;蒲金涌;黄蕾诺;王润元;奚立宗;黄涛;

气候暖干化对中国北方干热风的影响    邓振镛;张强;倾继祖;徐金芳;黄蕾诺;张树誉;

甘肃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气候特征    孙秉强,张强,董安祥,陈少勇

全球气候增暖对甘肃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邓振镛;张强;徐金芳;黄蕾诺;文小航;王润元;王小燕;奚立宗;

甘肃省农业种植结构影响因素及调整原则探讨    邓振镛;张强;韩永翔;蒲金涌;赵鸿;

关于干旱和半干旱区陆面水分过程的研究    张强;王胜;

西北干旱区荒漠水分循环特征及其模拟(英文)    张强;王胜;

西北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问题    张强;赵映东;张存杰;李耀辉;孙国武;高前兆;

喜马拉雅山中段地区气温直减率变化特征    刘伟刚;张东启;柳景峰;沈永平;效存德;刘景时;侯典炯;张通;

半干旱雨养区苗期土壤温湿度增加对马铃薯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赵鸿;王润元;王鹤龄;张凯;杨泽粟;王春玲;

气候变化对河西走廊中部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张洁;白青华;马鸿勇;

甘肃黄土高原水热气候异常阶段特征    郭林;张凯;王毅荣;雷俊;

论农业的变迁与发展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驱动作用    李垄清;张季惠;杨一鸣;乌兰;王鹤龄;李裕;

宁夏水汽输送气候特征    陈海波;杨建玲;丁建军;严华生;张成军;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    徐金芳;邓振镛;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李栋梁,魏丽,蔡英,张存杰,冯建英,杨青,袁玉江,董安祥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    宋连春,张存杰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张存杰,高学杰,赵红岩

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季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刘德祥;赵红岩;董安祥;杨苏华;

甘肃黄土高原40a来土壤水分蒸散量变化特征    姚小英;蒲金涌;王澄海;宋连春;邓振镛;冯建英;刘晓强;

中国西北近45a来极端低温事件及其对区域增暖的响应    杨金虎;沈永平;王鹏祥;杨启国;

甘肃黄土高原作物生长期土壤干旱及气候生产力特征分析    王毅荣,姚玉璧,张秀云

增加花椒色泽香味的技术措施    时碧玲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于淑秋;林学椿;徐祥德;

    徐影

    林琳

    朱健峰

    本期嘉宾:气候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符淙斌 采访人:本报记者 郑菲

    采访人 本报记者 王德民

甘肃省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专项综合调研报告    史振业,李锐,张建韬,欧阳春光,刘艳红

甘肃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翟文;王乃昂;

加强地质勘查,实现地质找矿突破——访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孙矿生    窦贤;孙矿生;

甘肃无尾两栖动物的资源与保护    龚大洁;杨莉;

甘肃有尾两栖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龚大洁;牟迈;

甘肃省10种鸟类新记录    张立勋;安蓓;周天林;刘迺发;

甘肃省东乡族、汉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比较研究    陆克珠;胡卓生;

发现甘肃鸟    尤海鲁;

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问题的思考    李昭楠;刘七军;

风雨过后见彩虹──访转制后的甘肃省纺织研究所    

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李广宇;陈晓妮;王芳;魏强;

甘肃省甘草麻黄资源状况调查报告    魏建和;李先恩;高海泉;杨世林;程惠珍;

甘肃省0--6岁儿童血清Vit A缺乏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张印红;王玉;冯新昌;

甘肃省酒泉市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杨彦明;董锁成;

在甘肃省钱币博物馆开馆仪式上的贺词    姚朔民;

甘肃省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严江平;赵生龙;赵雪雁;

甘肃省耕地变化灰色预测及对策    郭川;

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词    张志峰;

甘肃省钱币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张治安;

甘肃省收费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化可行性实施方案研究报告    苏明贵;

甘肃省部署测绘管理工作    赵君钱刘岩

甘肃省95598客服系统建设开始招标    记者 李阳山

陇原大地的电力劲旅    本报记者 苟慧智

变被动管理为有效保护    郭薇

坚定不移地走“西部路线”    赵晓兵

大手笔催生大突破    本报记者 甘国华 通讯员 刘冬云

为可持续发展积蓄充足动能    特约记者 麻红雨 凌晓文

甘肃农家书屋书香农家    郭刚 张锰

甘肃实施百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    记者 王汉杰

甘肃局建立督办提示警示制度    洪国霞

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    刘凤伟

民国时期甘肃毒品与禁毒问题研究    尚季芳

甘肃省铜矿主要类型与勘查前景研究    杜玉良

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柳小妮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刘庆广

清代甘肃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    黎仕明

甘肃大水特大型富赤铁矿硅质岩型金矿床成因研究    闫升好

清末民初甘肃的警政建设    张利荣

甘肃草原啮齿动物精确性可持续控制技术和WEB数据库构建研究    花立民

1933-1945年甘肃经济建设研究    裴庚辛

基于格网GIS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贾艳红

甘肃省城市高中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阿拉坦巴根

甘肃近代新闻与传播研究    杨公成

甘肃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集群问题研究    李琨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浙商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张晶

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刘海兵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立法研究    张笑忱

甘肃省地方政府规模和人员编制控制问题分析    杨关义

甘肃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问题研究    戴亨钊

甘肃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惠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