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瘤胃产甲烷菌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14:02
热度: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瘤胃产甲烷菌研究中的应用【摘要】:瘤胃产甲烷菌代谢产生的甲烷气体,既能引起饲料能量的损失,又能引起温室效应,因此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了解瘤胃产甲烷菌菌群的组

【摘要】:瘤胃产甲烷菌代谢产生的甲烷气体,既能引起饲料能量的损失,又能引起温室效应,因此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了解瘤胃产甲烷菌菌群的组成及其多样性是对其菌群结构进行调控,并最终控制甲烷产生的基础。但由于产甲烷菌培养条件要求苛刻,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几种产甲烷菌得到分离培养。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突破了瘤胃微生物不可培养的限制,极大地推动了对产甲烷菌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瘤胃产甲烷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 瘤胃甲烷菌 应用
【基金】:商丘师范学院博士启动基金
【分类号】:S852.6
【正文快照】: 温室气体甲烷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作用占到所有影响气候变暖因素作用的15%~20%,其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62倍。2005年大气中甲烷的浓度为1774ppb,比1998年增加11ppb[1]。大气中70%以上的甲烷主要来自于湿地、稻田、家畜、垃圾、森林、海洋、白蚁、反刍动物及动物废弃物的甲烷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共存于厌氧真菌分离培养液中瘤胃甲烷菌的检测及其多样性分析    成艳芬;毛胜勇;裴彩霞;刘建新;朱伟云;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瘤胃原虫研究中的应用    李恒鑫;龚月生;

Diversity of methanoge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microorganisms in methanogenesis in the rumen    M.F.Iqbal;

牦牛瘤胃微生物基因组文库构建与16S rDNA生物多样性研究    安登第

用Real Time PCR和DGGE技术研究放牧藏系绵羊瘤胃微生物季节动态    淡瑞芳

延胡索酸及其钠盐对瘤胃发酵特性及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    毛胜勇

日粮内不同粗饲料品质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沈美英

苹果酸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及山羊瘤胃代谢的影响    庞学东

厌氧真菌体外发酵筛选技术的研究    朱伟云,毛胜勇,王全军,姚文,M K Theodorou

PCR-SSCP技术研究现状    张利;黎晓敏;

昆虫分类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    刘美佳;蔡平;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应用的研究进展    苗杰;夏涵;黄庆;府伟灵;

牛瘤胃微生物定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荆元强;宋恩亮;杨维仁;刘桂芬;谭秀文;万发春;

秦皇岛近海养殖对潮间带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李佳霖;汪光义;秦松;

鼠疫噬菌体研究概述    王梅;海荣;

人乙酰肝素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林月霞;吴志坚;袁茵;董斌;田素娟;

生命条形码新秀:DNA微型条形码技术    程鹏;张爱兵;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微生物学及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徐立杰;郭春艳;彭永臻;袁志国;

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孙军涛;王洪新;吕文平;马朝阳;戴易兴;姚红;

分子生物学在环境中的应用    王晓磊;郭建博;杨景亮;

真菌的分类现状及鉴定方法    余霞;杨丹玲;陈进会;龚国淑;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鸟类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韩之明;孙悦华;郑光美;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鞘翅目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田彩红;安世恒;尹新明;张宏亮;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鞘翅目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尹新明;田彩红;安世恒;杜孟芳;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林先贵;胡君利;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高小朋;任桂梅;张欠欠;

丙型肝炎病毒NS5A蛋白反式调节基因2不同剪切体调节靶基因的比较    成军;杨倩;刘妍;王建军;纪冬;

鱼类垂体发育研究进展    谢碧文;王志坚;张耀光;

MALDI-TOF MS测定寡核苷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序列    王杰;杨松成;梁远军;刘克良;张学敏;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食品你敢放心吃吗    本报记者 张学珍

过度利用威胁78%的红皮书物种    尹萍

试用基因芯片研究中药药理    王培训 周联

转基因食品能不能吃    归燕

骨骼发育重要调控分子被发现    罗剑

我国学者研制出新型PCR方法    蒋丛力

合成生物学的喜与忧    陈富韬

皮肤细胞“育”出三代活小鼠    首席记者 任荃

人类的演化及其与自然的互动—— 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两个方面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实验室教授 布鲁内托·希亚雷利

胶州湾和东太平洋海隆(~13°N)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李友训

给水生物预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分析    钦颖英

胶州湾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及菌群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刘欣

硅基微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的热设计、分析和优化    王玮

太湖富营养化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叶文瑾

我国黄、东海典型生态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刘敏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及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的建立    刘长虹

植物基因安全转化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    袁媛

山东省HIV-1主要流行株基因变异和人群HIV-1抗性基因的研究    张静

大鼠胰腺β细胞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    万群芳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反式调节作用的研究    纪冬

淡水底质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原位鉴别及培养研究    张瑛

16S rDNA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除磷菌种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戴睿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河南部分流行株的分型研究    刘智勇

蓝狐细小病毒泰安株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及其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海防

中国棒孢菌属分类研究    王承海

应用单细胞PCR方法研究青岛近海一株鳍藻的遗传特征    李萍

黑龙江省不同地区亚麻沤麻液中功能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冯永刚

丹毒丝菌表面保护抗原A作为重组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的初步研究    曹文尧

嗜盐嗜热菌新属新种的分离鉴定和三大洋热液区沉积物微生物种群分析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