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12:32
热度:

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而保护生态环境则是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甘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而保护生态环境则是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甘肃酒泉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场址平坦、地形简单,适合成片开发风电场,具备建设风电基地的条件。为发挥地方风能资源优势,带动地区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甘肃省发改委拟在酒泉地区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基地的开发建设将不可避免地破坏地表植被,施工活动也会造成地表碾压,整个开发建设活动将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得到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22.51,生态环境状况属于较差的范畴。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预测分析了风电基地开发建设对研究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电基地的开发建设提高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创收;同时,使得研究区景观优势度降低了0.1341,香浓多样性指数增加了0.1343,香浓均匀度指数增加了0.0428,景观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景观聚集度指数降低了1.7802,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加了0.4979,景观的团聚程度将有所下降,景观的连通性变得更差,景观将变得更为破碎。另外,利用生物量调查法对风电基地的开发建设造成的生物量毁损进行了预测,结果为风电基地建设将造成研究区的生物量毁损总量湿重为4959.13t,折算成干重为3228.24t,工程建设毁损植株总量为1551.31万株(主要为各类小灌木和草本)。本论文基于数学模型预测得到风电基地开发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41.81万t。根据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果和影响预测结论及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提出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的措施,这将为酒泉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也将为未来大力发展的风电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 环境质量指数 景观生态学 生物量 甘肃酒泉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820.3;TM61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0-12
  • 1.3.1 研究内容10-11
  • 1.3.2 技术路线11-12
  • 第二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12-18
  • 2.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2-13
  • 2.1.1 生态环境概念12
  • 2.1.2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2-13
  • 2.1.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3
  • 2.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13-18
  • 2.2.1 国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14-16
  • 2.2.2 国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16-18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8-36
  • 3.1 研究区概况18-27
  • 3.1.1 地理位置18
  • 3.1.2 地形地貌18-19
  • 3.1.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9-20
  • 3.1.4 气候气象20-24
  • 3.1.5 土壤、植被24-27
  • 3.2 生态坏境质量现状评价27-36
  • 3.2.1 评价方法27-30
  • 3.2.2 数据来源30
  • 3.2.3 指数计算30-33
  • 3.2.4 评价结果33
  • 3.2.5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33-36
  • 第四章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36-58
  • 4.1 评价方法36-41
  • 4.1.1 景观生态学概述36-37
  • 4.1.2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37-41
  • 4.1.3 生物量41
  • 4.2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41-47
  • 4.2.1 景观要素面积变化分析43-44
  • 4.2.2 景观类型格局指数分析44-46
  • 4.2.3 景观水平格局指数分析46-47
  • 4.3 生物量调查47-51
  • 4.3.1 样方调查47-50
  • 4.3.2 生物量空间形态及现状50-51
  • 4.3.3 生物量损减51
  • 4.4 水土流失预测51-56
  • 4.4.1 预测时段划分52
  • 4.4.2 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量及新增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52-54
  • 4.4.3 土壤流失量预测结果54-55
  • 4.4.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55-56
  • 4.5 综合影响分析56-58
  •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措施58-61
  • 5.1 水土保持方案58-59
  • 5.1.1 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58
  • 5.1.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58-59
  • 5.1.3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59
  • 5.2 生态恢复及保护措施59-61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61-63
  • 6.1 结论61-62
  • 6.2 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65-66
  • 致谢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栅格空间信息定量化的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谢炳庚,李晓青,吕辉红,贺曲夫

生态影响评价中生境评价方法    徐鹤,贾纯荣,朱坦,戴树桂

AHP法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姚建

RS与GIS的结合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席科;李朋德;张香娟;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赵跃龙,张玲娟

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概念、指标与案例    王仰麟,赵一斌,韩荡

层次分析法在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中的应用    朱发昇

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叶亚平,刘鲁君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动态监测的空间信息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张增祥,彭旭龙,陈晓峰,王长有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综述    王璐;

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法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    刘敏

西部中小城市工业园区生态建设策略研究——以重庆永川市工业园为例    易成波;周波;丁海容;艾南山;陈洋;

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评估    王介勇,赵庚星,王祥峰,王丽华,刘世美,刘涛

鄂尔多斯东胜地区土地覆盖的景观格局    王再岚;智颖飙;李政海;张荷亮;EMMY Komada;刘玉虹;马文红;张建平;

基于灰关联理论的生态省建设水平评价    盛周君;孙世群;

复合有机、生态共生——工业、企事业单位绿地对外开放探析    苗靖;

基于苗木生产视角探讨城市园林建设    陈贤;龚元圣;

刍论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    杨金;龚元圣;陈贤;

城市绿地系统文化特色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高欢;黄超;

滹沱河岗黄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功能评价与开发研究    赵旭阳;刘立;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袁丽丽;

阜阳地区地下水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及控制    谢成龙;

安徽废弃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研究    许克福;

地质遗迹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探讨    秦正;程双喜;郭四辈;吴梅;

基于GIS的洛阳市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价    李昆仲;许清丽;杨凡;

城市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理论及措施    苏建雷;王宁;姚翔;

县域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建设的响应    成六三;李妍均;吴普特;赵西宁;

北京市综合性观光农业园效益影响机理及调控策略    蔡建明;杜姗姗;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丁向华;王挺之;罗良伟;姜照勇;

耕地易地补充经济补偿的生态价值研究——以江阴市和兴化市为例    方斌;杨叶;郑前进;吴金凤;

基于RS和GIS的延安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卓静;邓凤东;何慧娟;

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周兴东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    伍学进

短期围栏封育下退化绢蒿荒漠草地更新特征研究    鲁为华

城市绿地配置的量化方法研究    童滋雨

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研究    胡文英

景观概念设计中审美重构研究    王佩环

湖南会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效益研究    尹刚强

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    彭保发

林火生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文东新

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文红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芳

景观斑块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车磊

山地煤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研究    潘妍宇

基于LUCC与RS/GIS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    张京钊

哈大齐工业走廊不同类型城市空间扩展过程研究    邴迪

城市公园改造中文化的延续    吴鹏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宋娜

野生动物园规划与设计初探    于斯惟

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    张杰

基于数字流域的左江流域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汤传勇

基于RS和GIS技术的石河子垦区绿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张建龙;吕新;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与成因分析    王根绪,沈永平,程国栋

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王根绪,李琪,程国栋,沈永平

淳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对策建议    吴志旭;周一帆;方志发;

层次分析法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    邓新民,李祚泳

基于RS和GIS的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调控研究    左其亭,周可法,罗格平

数字地球时代“3S”集成的发展    马荣华,黄杏元,蒲英霞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赵跃龙,张玲娟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长江下游江岸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黄家柱

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对养分去除功能影响的模拟    李秀珍,肖笃宁,胡远满,王宪礼

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刘洪岐

城市社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    孙闯;王宏志;朱勇;

保安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尹发能;雷雨萌;

开展生态工程研究保持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向前;

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郭建钦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关于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康俊;

近年福建沿海的赤潮灾害    黄毅坚,杜琦,王小奉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    张帆;

洪湖生态环境的化学结构    杨汉东,蔡述明

中国的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    刘先银

生态环境与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毛文永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郝润全;高建国;李云鹏;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研究    梁福庆;

合理水面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初探    王淑英;高永胜;叶碎高;郑加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影响    张树彬;王清;郭秀娟;

景德镇陶瓷工业窑炉的变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孙小霞;胡祥青;冯晓晖;刘辉文;

现金流内部控制:生态环境视角与风险防范导向    陈志斌;

退耕还林修复生态环境创新模式研究    李宗领;

铁路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的基础是环境保护    李运海;

走出建筑设计中节能与生态的误区    许景峰;丁小中;

城乡土地开发与生态系统建设    毕宝德;

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    记者 任丽梅

甘肃酒泉将建设世界最大风电基地    赵锋

认准了,就大张旗鼓干    周福德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面临两大难题    国风

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开工建设    记者 瞿剑

酒泉将建8个大中型风电场    宋振峰

酒泉风电配套电网前期工作获批    帖靖

甘肃酒泉风电装机突破200万千瓦    记者 李琛奇

“戈壁三峡”呼之欲出 “风电东输”枕戈待旦    刘谨文

酒泉风能资源开发历程及发展前景    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 詹吉有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笪浩波

沈阳卧龙湖湿地生态退化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    尼庆伟

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    徐海量

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李兴春

红树植物红海榄系列化学组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宋文东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    蔡平

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    黄建军

基于SDSS的县域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郑丽波

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    王娟

灾荒、生态环境与明代北方社会经济开发    赵玉田

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孙继成

河北省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管理政策研究    代磊强

基于“3S”技术的成都市主城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初步研究    邬莉莎

福建省林地针叶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林金堂

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许熙巍

铜陵相思河流域采矿活动中重金属的迁移和分布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王军

合肥市城区人口承载能力研究    汪瀚

基于RS和GIS的闽江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林茂昌

基于RS与GIS的天山北麓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董立新

社会团体参与公共决策研究    何洲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