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风电机组变桨距实验平台数字物理混合设计及仿真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10:31
热度:

风电机组变桨距实验平台数字物理混合设计及仿真【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产业技术成熟、具有优越的经济性和巨大的市场吸引力,风力发电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为了实

【摘要】: 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产业技术成熟、具有优越的经济性和巨大的市场吸引力,风力发电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为了实现对变桨距控制器控制规律及其执行机构的研究,通过数字物理混合设计的方法,搭建了风电机组变桨距综合仿真实验平台。在MATLAB/Simulink建立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字模型,变桨距控制器硬件设计,实现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与数字模型的联合仿真。在该平台基础上实现了变桨距控制器的各个功能特点,经过仿真实验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从而为我国在大型风电机组中变桨距控制系统国产化中的研发工作提供一些设计思路。 本文对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器仿真实验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仿真实验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总体方案原则、系统体系结构、硬软件组成、外部环境模拟、软硬件数据交换; (2)提出了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与实现方案,主要包含变桨距控制系统、变桨距执行机构硬件设计与实现; (3)在MATLAB/Simulink中实现风况,风力机,发电机,电网等外部环境的模拟,针对风电场的不同应用,对变桨距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 (4)设计开发了风力发电变桨控制器仿真实验平台的嵌入式软件与上位机软件。 纯软件仿真的缺点是操作人员只了解仿真界面的操作,对真实的硬件设备无法认识和了解,随着风电技术的持续发展,电力系统对其各级人员技术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种仿真模式的局限性愈发突出。本文突破了数字模型单一化仿真现状,结合物理实物,实现了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仿真实验平台的数字物理混合设计,在设计变桨距控制算法时,结合了广域环境下的多项参数,就风电场极限功率和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问题,对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其在保持原有控制特点的基础上,功能更加丰富。 【关键词】:风力发电 变桨距控制 低电压穿越 极限功率 协调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M3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9-10
  • 1.2 风电发展综述10-13
  • 1.2.1 国内外风电研究现状10-12
  • 1.2.2 风力发电的前景12-13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4 本章小结14-15
  • 第2章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理论15-23
  • 2.1 风力发电系统15-20
  • 2.1.1 风电机组的结构和组成15-16
  • 2.1.2 风力发电的特点16
  • 2.1.3 风速特性16-17
  • 2.1.4 贝茨(Betz)理论17-19
  • 2.1.5 空气动力学19-20
  • 2.2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20-22
  • 2.2.1 国内外风机控制技术研究概况20-21
  • 2.2.2 变桨距控制21-22
  • 2.2.3 变速恒频技术22
  • 2.3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风电场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设计23-32
  • 3.1 风电场有功功率23-25
  • 3.1.1 基本要求23
  • 3.1.2 风电场最大注入功率23-24
  • 3.1.3 最大功率变化率24-25
  • 3.2 并网风电场极限功率变桨距跟踪控制25-27
  • 3.2.1 变桨距跟踪控制系统方案25-26
  • 3.2.2 变桨距跟踪控制工作流程26-27
  • 3.2.3 变桨距跟踪控制的基本策略27
  • 3.3 BLADED 软件仿真27-31
  • 3.3.1 模型参数设置28
  • 3.3.2 速度控制28-30
  • 3.3.3 仿真结果分析30-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变桨距实验平台数字物理混合设计实现32-48
  • 4.1 数字物理混合设计思想32
  • 4.2 变桨距控制器硬件32-33
  • 4.3 变桨距控制软件设计33-37
  • 4.3.1 风速和桨距角关系模块34
  • 4.3.2 风速和变桨电机转速模块34-35
  • 4.3.3 变桨电机转动方向模块35
  • 4.3.4 变桨算法35-37
  • 4.4 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37-38
  • 4.5 数字物理混合设计的数据交换38-43
  • 4.5.1 MATLAB 与VC++的混合编程38-39
  • 4.5.2 数字物理混合设计实现39-43
  • 4.6 变桨距仿真实验43-47
  • 4.7 本章小结47-48
  • 第5章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48-53
  • 5.1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48-49
  • 5.1.1 低电压穿越的基本概念48
  • 5.1.2 我国风电低电压穿越标准48-49
  • 5.2 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49-52
  • 5.2.1 系统架构49-50
  • 5.2.2 协调控制流程50
  • 5.2.3 变桨距控制模式50-51
  • 5.2.4 具体实施案例51-52
  • 5.3 本章小结52-53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风力发电中的变速恒频技术综述    王瑞舰;葛书鑫;

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空载并网控制策略    吴国祥;马炜;陈国呈;俞俊杰;

风力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综述    刘细平;林鹤云;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刘其辉,贺益康,赵仁德

大型风电场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迟永宁;王伟胜;刘燕华;戴慧珠;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低电压运行特性的分析    胡书举;李建林;许洪华;

全功率变流器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特性研究    李建林;胡书举;孔德国;许洪华;

电网故障时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姚骏;廖勇;庄凯;

风力发电用电压跌落发生器研究综述    胡书举;李建林;梁亮;许洪华;

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建模与运行特性研究    付勋波;郭金东;赵栋利;许洪华;

风力发电机组电液比例变桨距控制半物理仿真试验台研究    陈晓波

关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朱雨晨;

适用于农网的中小功率风力发电电源研究    汪洋;成立;

风轮机特性的模拟    荆龙;王昕;汪至中;

变速恒频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    刘尹霞;刘峰;

双馈感应发电机调速风力机    魏毅立,李华德,吴振奎,尚德舜

科技期刊编辑应注重统计数据的审核    吴学军;廖粤新;

基于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风力能源变换系统    赵莉;刘连根;宋平岗;

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    许琤;王辉;谭健;

风电系统实现LVRT的电网电压跌落检测方法    胡书举;李建林;李梅;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用电压跌落发生器的研制    胡书举;

我国高原地区风力发电研究    缪江豫;邢瑞鹏;

风电场集中与分布并网对地区电网电压的影响研究    张硕;朱莉;杜林;刘永民;梅小丽;

风力发电与抽水蓄能匹配的探讨    张兰丁;吴征;

基于模糊逻辑的变速恒频风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肖运启;徐大平;吕跃刚;

基于闭环增益成形的风力发电转速鲁棒控制    赵林坤;樊绍胜;

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交叉耦合电压的解耦研究    周渊深;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周雪松;李超;马幼捷;李季;于阳;

积分模糊滑模控制在变速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杨锡运;刘欣然;

Modeling and Control on Grid-connected Inverter Stage of Two-stage Matrix Converter for Direct-drive Wind Power System    

基于神经网络的变速恒频风机变桨距控制    刘青松;岳晋萍;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仿真及其潮流计算    刘杨华

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钱军

无刷双馈电机建模及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邵宗凯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    撖奥洋

风能转换系统的分析、控制与优化方法研究    吴定会

基于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与变换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杨波

新型可编程电液比例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    聂勇

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张大海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王哲

风力发电机组暂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陈建伟

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系统的研究    金长生

风力发电新型偏航驱动器设计与研究    陶磊

基于DSP的开关磁阻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研究    王增国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整机结构强度分析    金大伟

基于LabVIEW的风力机叶片振动监测系统开发    陈顺章

考虑风速随机性的风电场电压相关问题的研究    周志飞

分岔理论在风电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许珊珊

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设计    冯凯辉

基于鲁棒优化的POOL模式下的发电商自调度研究    文强

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耿华;杨耕;崔扬;梁之龙;

20kW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及其控制    许洪华,倪受元,常振炎,李平

交-交直接变换控制下矩阵式变换器的仿真研究    贺益康,刘勇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技术综述    伍小杰;罗悦华;乔树通;

基于两类脉宽调制方式本质联系的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的研究    宋文祥;陈国呈;丁肖宇;束满堂;

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空载并网控制策略    吴国祥;马炜;陈国呈;俞俊杰;

变速交流励磁感应发电机的稳态分析    邱培基,汤宁平,叶文键,卓忠疆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PWM脉宽调制方式的新型三电平高频整流器研究    詹长江,韩郁,赵良炳,韩英铎

PLC在大型风力机变桨距系统中的应用    张雷;鄂春良;李海东;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及变流器技术研究    王志新;李响;艾芊;解大;

随机规划理论在风电并网系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雷亚洲

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申洪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模型及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    李晶

风电场建模和仿真研究    孙建锋

MW级风力机变桨距机构的虚拟设计与仿真    高文元;孙涛;王加伟;王现青;马小英;

变速恒频风力机桨叶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研究    戴赟;王志新;朱亦帆;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仿真研究    杨晓红;葛海涛;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风电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郭峰;白焰;

基于遗传算法PID的风力机变桨距系统电液伺服控制    于振燕;张玮;张立强;

电液比例变桨距风力机节距角变化率研究    林勇刚;李伟;崔宝玲;刘宏伟;

基于LQR方法的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的动态建模与仿真分析    张雷;李海东;李建林;鄂春良;付勋波;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的研究    张宪平;

基于Bladed的电液比例变桨距风力机半物理仿真平台    陈晓波;林勇刚;李伟;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智能控制    姚兴佳;温和煦;邓英;

基于神经网络的变速恒频风机变桨距控制    刘青松;岳晋萍;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PID控制器设计    张维新;郝雅楠;

1.5MW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设计技术介绍    张大同;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周雪松;李超;马幼捷;李季;于阳;

风力发电机组的桨距角滑模变结构控制    杨锡运;刘欣然;

基于执行依赖启发式动态规划的风机变桨控制    安连友;廖碧莲;宋绍剑;林小峰;

风力发电变桨矩机构的改进模型研究    陈建伟;叶林;

风力发电中液压系统的应用概述    贾福强;高英杰;杨育林;崔筱;

风力发电机组的智能控制仿真研究    胡林静;席东民;王永兰;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最大风能捕获控制方法研究    谢桦;张德宏;

我国最大容量风机在青下线    本报记者 林刚

在产业链上延伸企业成长价值    张铭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王哲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张纯明

大型变桨距直驱式风电机组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戴巨川

液压型风电机组阀控液压马达变桨距控制理论与实验研究    李昊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郭洪澈

风力发电机组建模与变桨距控制研究    高峰

大型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林勇刚

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算法研究    叶杭冶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智能控制研究    张新房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械关键技术研究    刘宏伟

兆瓦级风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机构动态特性分析    甄海华

3MW风机变桨距驱动系统设计    安占国

风电机组智能变桨距控制及优化研究    李朝霞

电网友好型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敬章龙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马佳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变速变桨距控制研究    罗敏

风电机组变桨距实验平台数字物理混合设计及仿真    杨先有

风力发电机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    吉小康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无模型控制研究    孙成丰

兆瓦级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研究    姜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