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绿肥与秸秆混合还土效果试验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9:06:26
热度:

绿肥与秸秆混合还土效果试验【摘要】:为改进干秸秆还土见效慢的不足,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贵州省黔西县进行了绿肥与秸秆混合还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垄作、规范化种植的基础上绿肥

【摘要】:为改进干秸秆还土见效慢的不足,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贵州省黔西县进行了绿肥与秸秆混合还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垄作、规范化种植的基础上绿肥与秸秆混合施用玉米增产效果明显,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比对照土壤略有增加,土壤pH、有效磷略有增加。综合考虑,初步认为绿肥与秸秆混合施用是比单一秸秆还土更好的秸秆还土技术。 【作者单位】: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省黔西县农业局 贵州省黔西县农业局 贵州省黔西县农业局
【关键词】秸秆还土 绿肥 黄泥土 玉米 产量
【基金】:贵州省农科院预研项目“中低产田土改良综合技术示范”(YY05011)
【分类号】:S141
【正文快照】: 耕地是农业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贵州省中低产田土面积大(85.6%),土壤质量差,不能满足作物高产优质对土壤的要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黄泥土是中低产田土的主要类型,对黄泥土进行培肥改良尤为重要。有关绿肥、秸秆单一施用对土壤培肥改良的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作物残体培肥土壤的研究进展    耿玉辉,吴景贵,李万辉,姜岩

不同秸秆还土方式对旱地土壤培肥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蒋平,荣湘民,张富强,罗建新,蒋健容,仇少君

不同地表处理下坡地土壤温度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蔡承智

膨润土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崔立莉,李吉进,邹国元,吴玉光,薛世川

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简析    秦钟,周兆德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李文革;李倩;贺小香;

覆草对果园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刘建新,王鑫,杨建霞

化学-生物发酵联用技术对稻草腐熟的效果及红外光谱研究    蔡燕飞,廖宗文,王德汉,李育锐

施用秸秆堆腐肥对黑土农田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    王洋,齐晓宁,王其存

有机农业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

1BMQ-230/250型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的研究    孙星钊;宋建农;申屠留芳;杜风顺;

1BMQ-230/250型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的研究    孙星钊;宋建农;申屠留芳;杜风顺;

蚯蚓及蚓粪对植物修复Cu、Zn污染土壤的影响    王丹丹

水、陆稻产量和米质及形态与生理的比较研究    张亚洁

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王红娟

玉米秸秆整株还田秸秆分解速率及还田效应    师宏魁

膨润土的改土机理与应用研究    崔立莉

秸秆原位降解菌选育与应用及其土壤菌群分子多态性变化    卜元卿

不同生态条件下稻米品质对施氮反应的差异    刘阳

稻草还田对双季稻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研究    李倩

太湖地区稻田保护性耕作综合效应研究    张宝生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烤烟生产的影响    陈坤

榨菜叶在土壤中的分解动态及其对水稻营养效应研究    温明霞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秸秆还田添加氮素调节碳氮比的研究    刘臧珍,王淑敏,杨丽琳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秸秆还田的效应及影响因素    徐国伟,常二华,蔡建

土壤有机质的环境效应    李文芳,杨世俊,文赤夫,田春莲

1980—2000年中国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于严严;郭正堂;吴海斌;

土壤氮素转化研究进展    张金波,宋长春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与调节    程少敏;林桂凤;张漫龄;王颜红;

有机质对果园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马顺利,刘建勇,张春景,柳玉利

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模拟试验    刘鹏程,丘华昌

秸秆还田量的农田生态效应研究    强学彩

绿肥对烟田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罗贞宝

不同栽培模式对半旱地轮作体系下作物水肥利用效应的研究    王春阳

红壤旱地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效果    荣湘民,蒋健容,朱红梅,刘强,张富强,刘觉民,岳振华

有机物料对黑钙土的培肥作用    窦森

作物根茬对土壤培肥作用的研究——Ⅱ.作物根茬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姜岩,李显成,韩丽梅,曹靖,刘荣峰,权大远,韩军,姜亦梅

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模拟试验    刘鹏程,丘华昌

玉米田整秸秆覆盖后的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措施    赵子俊,林忠敏,刘金城

玉米秸配施氮磷肥对其腐解及潮土供氮磷特性的影响    娄运生,徐本生,杨建堂,任丽轩

有机质改良盐碱土的作用    陈恩凤,王汝镛,王春裕

有机肥培肥水稻土效果的研究    李焕珍,韩宏儒,吴芝成,杨隽昌,葛鲁敏

农作物残体在北京农田土壤中的分解    王文山,王维敏,张镜清,蔡典雄,张美珠

有机肥料配施化肥对土壤有机质组分及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    关连珠,张伯泉,颜丽,唐耀先,洪时,陈新之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杨曾平;高菊生;郑圣先;聂军;徐明岗;谢坚;廖育林;

积肥、堆肥和翻压绿肥    周润生;

碱性土壤需注意施肥深度    

越冬作物腊肥的高效施用技术——“三看两注意”    王小波;

浅析提高耕地质量的技术措施    梁金明;

对于有机肥料施用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    张妍茹;

    

    

    

    

绿肥钾在土壤肥际微域内的迁移与转化    郇恒福;黄冬芬;张英;张劲松;刘国道;

红黄壤区决明属牧草/绿肥引种筛选及其生态保护效果研究    应朝阳;黄毅斌;方金梅;陈恩;郑仲登;翁伯奇;

紫云英长期施用的生物有效性及氮素肥力效应(摘要)    赖涛;李茶苟;黄庆海;吴建华;

水溶性有机物对农药草萘胺在土壤中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    马爱军;何任红;

台灣土壤微生物研究之過去與现在    趙震慶;

棉田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吸收利用和去向的研究    刘经荣;张美良;吴建富;郭成志;

笋壳回山 建瓯农民的“免费绿肥”    吕义德

黎川抗旱冬种齐头并进    吴细兰 程快生

综合利用肥源 提高施肥效率    宏章

“肥料家族新秀”——活性腐植酸有机肥诞生记    特约记者 陈应国 本报记者 辛向东

500万亩耕地更肥沃    实习记者 刘勇 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彭福茂

冬种作物施用腊肥应四看    曹涤环

四条途径增加土壤有机质    胡启山

有机肥的种类、数量和性质    林葆

请给土地“进进补”    本报记者 叶晖 县报道组 吕信渊

洪水损毁农田 及时修复改造    晓春

不同农业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研究    范丙全

水溶性有机物和土壤胶体对草萘胺环境行为的影响    马爱军

水溶性有机物对多环芳烃(菲)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占新华

集约经营板栗林土壤生物学性质研究    邬奇峰

添加绿肥改性牛粪腐解过程中组分变化及培肥研究    张振都

南京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与对策    陈卫明

陕西省有机肥料资源及利用现状研究    冯琛

南方丘陵山地果园生态工程技术示范推广模式研究    张士良

有机农业典型案例生态环境效益的比较研究    卢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