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调峰约束的风电接纳能力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53:57
热度:

基于调峰约束的风电接纳能力分析【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能源的日趋枯竭以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风力发电是当今世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能源的日趋枯竭以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风力发电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我国的风力发电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风电装机容量逐年提高,我国以及欧美许多国家均提出了宏大的风电发展规划目标。由于风电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大规模风电并网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能质量带来严峻挑战,从而限制风力发电的发展规模。我国电源结构以燃煤火电为主,调峰电源较为匮乏。风电大规模并网加剧了匮乏程度,使调峰问题凸显。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与调峰问题引起的风电接入困难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评估未来电网的风电接纳能力已成为宏观决策部门和风电企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了量化分析大规模风电对电网调峰影响,建立一种以调峰能力为约束的风电接纳能力计算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风电功率波动特性分析。风电特性统计分析是风电并网研究的基础工作。首先,根据我国国内某地区的实测电网数据对基于NASA地球观测数据库的区域风电功率计算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然后,对烟台电网几个主要的风电装机地区的风电功率波动率和风电最大出力的时空分布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地区电网风电功率的汇聚效应进行统计分析,为电网规划风电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地区电网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备用需求和调峰能力的影响。为了定量研究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备用配置影响,本文基于全概率公式给出了一种风电并网后的电力系统备用计算模型。在充分考虑负荷预测误差、机组随机故障、风电功率预测误差的前提下,为含不同风电入网容量的电力系统调度提供了备用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上,以RTS-96测试系统为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计算了风电接入前后系统所需备用容量的变化。 (3)给出了基于电网调峰约束的风电接纳能力计算方法,分析了调峰能力对风电接纳能力的影响。分析了山东电网电源的调峰特性,以此为依据计算山东电网2012年不同季节典型日的风电接纳能力。研究了风电与抽水蓄能电站协调运行及联络线功率调整参与调峰对风电的接纳能力的影响。最后,考虑风电功率的汇聚效应以后,给出山东电网2012年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关键词】:风电 波动特性 备用容量 调峰约束 抽水蓄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4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12-13
  • 1.2 我国风电发展现状13-14
  • 1.3 本文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14-17
  • 1.3.1 风电功率波动特性的研究14-15
  • 1.3.2 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对风电接入备用容量的影响15-16
  • 1.3.3 风电接纳能力计算16-17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17-19
  • 第二章 风电功率波动的时空分布特性分析19-36
  • 2.1 引言19
  • 2.2 基于NASA地球观测数据库的区域风电功率计算方法有效性分析19-23
  • 2.3 风电功率波动率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性23-29
  • 2.3.1 风电功率波动率随时间的分布特性24-27
  • 2.3.2 风电功率波动率的空间分布27-29
  • 2.4 风电最大出力分析29-31
  • 2.4.1 风电日最大出力随时间的分布特性29-30
  • 2.4.2 风电最大出力空间分布特性30-31
  • 2.5 风电功率的汇聚效应31-35
  • 2.6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风电接入后备用需求的确定36-49
  • 3.1 引言36
  • 3.2 风电场位置对备用需求的影响36-40
  • 3.2.1 风电功率预测误差36-39
  • 3.2.2 风电场空间分布的分散性对备用容量的影响39-40
  • 3.3 风电接入系统后备用决策的确定40-49
  • 3.3.1 机组停运故障41-42
  • 3.3.2 负荷预测误差42-43
  • 3.3.3 风电功率预测误差43-45
  • 3.3.4 算法验证45-49
  • 第四章 基于电网调峰能力的风电接纳能力研究49-66
  • 4.1 引言49-50
  • 4.2 风电接入对负荷峰谷差的影响50-53
  • 4.3 山东电网电源及负荷特性分析53-55
  • 4.3.1 山东电网电源特性53-54
  • 4.3.2 山东电网负荷特性54-55
  • 4.4 电网调峰能力计算55-58
  • 4.4.1 确定开机方式56-57
  • 4.4.2 确定调峰系数57-58
  • 4.4.3 风电接纳能力计算58
  • 4.5 山东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的计算58-65
  • 4.5.1 不考虑抽水蓄能电站和联络线功率调整时的风电接纳能力58-63
  • 4.5.2 考虑抽水蓄能电站和联络线功率调整时的风电接纳能力63-64
  • 4.5.3 计及风电功率汇聚效应的风电接纳能力64-65
  • 4.6 本章小结65-66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7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风电场中抽水蓄能系统容量的优化选择    潘文霞;范永威;朱莉;高阿龙;

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    雷亚洲

大型风电场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迟永宁;王伟胜;刘燕华;戴慧珠;

基于电力平衡的辽宁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分析    王芝茗;苏安龙;鲁顺;

计及电动汽车和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随机经济调度    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董朝阳;辛建波;

基于NASA地球观测数据库的区域风电功率波动特性分析    于大洋;韩学山;梁军;宋曙光;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迟永宁;刘燕华;王伟胜;陈默子;戴慧珠;

大容量风电场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和阻尼特性的影响    张红光;张粒子;陈树勇;安宁;

风电-抽水蓄能联合系统的优化运行模型    谭志忠;刘德有;欧传奇;王丰;

风电场接入地区电网的电压问题分析    于德龙;赵海翔;曹娜;任普春;戴慧珠;

大规模风电场群联网的源网协调性研究    崔杨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协调策略的研究    于大洋

大容量风电接入受端电网适应性研究    赵书楠

风力发电对安徽电网的影响与对策    占勇;

适用于农网的中小功率风力发电电源研究    汪洋;成立;

风轮机特性的模拟    荆龙;王昕;汪至中;

远距离大容量风水互补系统的优化调度    田建伟;胡兆光;吴俊勇;周景宏;

变速恒频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    刘尹霞;刘峰;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风力发电机机舱控制    王海军;董海鹰;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系统    张嘉英;王文兰;蔡永刚;

双馈感应发电机调速风力机    魏毅立,李华德,吴振奎,尚德舜

基于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风力能源变换系统    赵莉;刘连根;宋平岗;

风力发电机组    唐建平;王立鹏;

电动汽车大规模充电控制技术研究    王科;张乐平;吴俊阳;张明明;雷金勇;

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双向互动的动态经济调度    白晓清;韦化;陈英杰;黄锋;

我国高原地区风力发电研究    缪江豫;邢瑞鹏;

风电场集中与分布并网对地区电网电压的影响研究    张硕;朱莉;杜林;刘永民;梅小丽;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周雪松;李超;马幼捷;李季;于阳;

积分模糊滑模控制在变速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杨锡运;刘欣然;

风电接入系统中TCSC的优化作用    吴玥;孔晓民;潘雄;师瑞峰;

风电并网技术研究    赵莹;邹亚麟;

基于bladed软件的风力发电机组稳态风性能曲线研究    陆晔;滕蓓;祁恩荣;

含风电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吴义纯;丁明;张立军;

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仿真及其潮流计算    刘杨华

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钱军

无刷双馈电机建模及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邵宗凯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    撖奥洋

风能转换系统的分析、控制与优化方法研究    吴定会

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张大海

江苏省沿海潮间带风电产业综合评价研究    严晓建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王哲

永磁式直驱风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刘颖明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井艳军

吉林省洮南风电场选址及长远发展分析    陈海清

风力发电机组暂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陈建伟

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系统的研究    金长生

大型风力机叶片的外形设计与数值模拟分析    魏义利

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提高电力系统调峰能力的研究    孙亮

基于DSP的开关磁阻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研究    王增国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整机结构强度分析    金大伟

基于LabVIEW的风力机叶片振动监测系统开发    陈顺章

考虑风速随机性的风电场电压相关问题的研究    周志飞

分岔理论在风电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许珊珊

欧洲风力发电考察报告    内蒙古风力发电考察组

风力发电现状及展望    刘文洲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功能及其应用    关宏亮;赵海翔;王伟胜;戴慧珠;杨以涵;

用STATCOM提高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    范高锋;迟永宁;赵海翔;王伟胜;戴慧珠;

大容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接入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分析    黄学良;刘志仁;祝瑞金;杨增辉;周赣;王朝明;季振亚;

我国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魏晓霞;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理论与实践    鞠平

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    雷亚洲

负荷模型动态特性不确定性对低频振荡的影响    孙衢,徐光虎,陈陈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刘其辉,贺益康,赵仁德

随机规划理论在风电并网系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雷亚洲

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申洪

大型风电场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    潘文霞

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稳定性问题研究    迟永宁

变速风电机组风电场并网的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    李先奇

基于PSASP扩展的风力发电系统综合分析程序    王瑞雪

从承担负荷方面对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进行经济比较评价    Б.Л.爱尔里赫曼;杨建基;

意大利的抽水蓄能电站    李承实;

大型抽水蓄能机组的技术进展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戴庆忠

小消息    陈奇

黄坦—水竹水库抽水蓄能电站效益预测    罗永新;丁庚午;王伯增;

可调节和抽水蓄能电站在晋东南的重要性    关向炜;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张挺

考察广东核电及抽水蓄能电站的启迪    周全仁

广东抽水蓄能电站考察    梁强,杨列銮,孙宾堂

山东泰安抽水蓄能电站效益浅析    孙宾堂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的应用    陈志伟;章鹏;

抽水蓄能电站是实现坚强智能电网的有力保证    张琪;董化宏;唐修波;

抽水蓄能电站与风电联合运营——发展清洁能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汪聿为;胡亚益;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计算机监控和继电保护综述    姜树德;

抽水蓄能电站机组保护设计的几点思考    陈宝忠;

某抽水蓄能电站两台不同机组C级检修后故障分析与处理    王青华;孟繁聪;姜朝晖;杨斌;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设备招议标采购的策划和实践    刘徽;章存建;高从闯;陈忠宾;

抽水蓄能电站与风电联合运营——发展清洁能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汪聿为;胡亚益;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解决风电消纳经济性分析    靳亚东;董化宏;马登清;

蒙东地区配合风电外送抽水蓄能电站合理规模探讨    董化宏;靳亚东;王朝阳;

我国还将建一定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    记者 朱永旗

我省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投产    张会清

我省尝试建抽水蓄能电站    记者 卢文军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昨日开工建设    汤正洪 吴昌红

福建首座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    通讯员 王润胜 唐健真

省内首座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    记者 王永珍

国家能源局召开首次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作座谈会    于洪海

缙云县方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达成合作意向    记者 郑亚伟

努力做到“三个确保,一个力争”    徐仲庭 万年仔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进入征地移民阶段    焦春江 许秀霞

风电及抽水蓄能电站容量规划方法研究    曹昉

抽水蓄能电站旋转备用容量电价研究    程芳

带MGV装置的抽水蓄能过渡过程仿真及其应用    邵卫云

抽水蓄能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调节控制研究    王林锁

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动态效益的定量评价研究    方军

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效益综合评价及运营模式研究    孙薇

大坝安全监测及厂房动力反演分析模型研究    陈维江

核电站与抽水蓄能电站的数学建模及联合运行研究    高慧敏

三岔管水流数值模拟及水流特性研究    杨校礼

恒定有压扩散流局部非稳态流动研究    宋慧芳

基于改进自适应混合遗传算法的抽水蓄能电站厂内运行优化    江涛

抽水蓄能电站效益综合评价研究    顾晓亮

抽水蓄能、风力和光伏电站群联合运行研究    郭伟钊

抽水蓄能电站卜型岔管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武燕蕾

抽水蓄能电站盖板竖井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研究    宋慧芳

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性评价及产业政策研究    魏昭峰

抽水蓄能电站竖井式进/出水口数值模拟    刘健

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融资体制研究    李衡

抽水蓄能电站经济运行的分析与探讨    王冲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胡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