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49:41
热度: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研究【摘要】:国内外目前对双馈和直驱式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前端调速式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特性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因其具

【摘要】:国内外目前对双馈和直驱式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前端调速式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特性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因其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是未来风电机组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分析和研究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和动态无功支持能力是亟须解决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对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以及不同故障不同电压跌落情况下机组的LVRT(Low Voltage Ride Through,低电压穿越)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首先分析了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运行理论,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基本原理、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数学模型、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效率及系统级建模方法。阐述了机组结构,分析了导叶调节机构调节原理,重点研究了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运行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问题建立了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主要组成部件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机组效率,讨论了系统级建模的方法。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压跌落故障,采用了快速准确的低电压检测方法。对低电压持续时间的检测采用了基于自适应阈值信息熵的低电压持续时间检测和基于自适应阈值分形测度的低电压持续时间检测,并分别对这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仿真。 然后针对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特点,确定了机组的控制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对故障期间如何发挥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动态无功支持能力进行了探讨。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实现低电压穿越要从三个子系统出发,即针对变桨系统的变桨控制、液力变矩器的导叶控制及无刷电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这是解决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LVRT的三个方面。以上三方面都可以减小功率的不平度,变桨控制和导叶控制是减小原动机的输入机械功率,而无刷励磁控制则是增加发电机的电磁功率。针对不同的方面分别提出了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具有LVRT功能的变桨控制、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液力速度控制系统的变论域模糊控制和基于灰色模型的无刷励磁系统的预测模糊PID控制。针对变桨和液力变矩都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利用多种群遗传算法优化伸缩因子的参数;对无刷励磁控制采用预测模糊PID控制,利用ICA(Imperialist Competitive Algorithm,帝国竞争算法)优化量化比例因子。对三个不同方面的具体控制策略和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电网故障下,前端调速式风电控制系统由正常运行状态控制模式切换为故障状态控制模式,风电系统主控以电压作为触发条件进行相应的操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网故障下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LVRT的协同控制策略,搭建了系统级仿真模型并对不同故障不同电压跌落情况下LVRT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可以较好地完成各个系统的控制目标,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可以适应不同故障不同电压跌落情况,具有良好的低电压穿越特性,满足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最后讨论了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风电场对电网的支持能力,从风电场并网等值模型详细推导了风电场的LVRT能力,即电网故障情况下风电场所能提供的无功。首先详细回顾了我国最新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其次,从风电场并网等值模型出发,采用机理分析,详细推导并量化了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支持能力以及定性的分析了风电场对PCC(Point of Coupling Common,并网点)电压支持能力的约束条件;再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风电场的LVRT控制策略,即基于输出反馈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和基于电压跌落幅值的减小有功功率的控制方法。基于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CA-2.0MW-WD的动态仿真模型对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风电场的暂态稳定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可以适应不同故障不同电压跌落情况,具有良好的低电压穿越特性,满足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 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 低电压穿越控制 动态无功支持 仿真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3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20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2-14
  • 1.1.1 论文研究背景12-14
  • 1.1.2 论文研究意义14
  • 1.2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8-20
  • 2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运行理论20-40
  • 2.1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基本原理20-26
  • 2.1.1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结构20-21
  • 2.1.2 导叶调节机构分析21-23
  • 2.1.3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运行原理23-26
  • 2.2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数学模型26-37
  • 2.2.1 风力机模型27-28
  • 2.2.2 传动链模型28-33
  • 2.2.3 无刷励磁系统模型33-35
  • 2.2.4 电励磁同步发电机模型35-37
  • 2.3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效率37-39
  • 2.4 系统级建模39
  • 2.5 小结39-40
  • 3 风电系统实现低电压穿越的电压跌落检测40-48
  • 3.1 对称故障下电压跌落检测40-42
  • 3.1.1 dq 变换法40-41
  • 3.1.2 仿真结果及分析41-42
  • 3.2 不对称故障下电压跌落检测42-43
  • 3.2.1 无延时的改进 dq 变换法42-43
  • 3.2.2 仿真结果及分析43
  • 3.3 复杂电网故障下电压跌落检测43-45
  • 3.3.1 双 dq 变换结合无延时的改进 dq 变换43-44
  •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44-45
  • 3.4 低电压持续时间检测45-47
  • 3.4.1 基于自适应阈值信息熵的电压跌落时间检测45-46
  • 3.4.2 基于自适应阈值分形测度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46-47
  • 3.5 小结47-48
  • 4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 LVRT 控制策略48-82
  • 4.1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控制结构和目标48-49
  • 4.2 电网故障下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响应49-50
  • 4.2.1 电网故障对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的影响49
  • 4.2.2 电网故障下同步发电机的动态过程49-50
  • 4.3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相关问题50-52
  • 4.4 具有 LVRT 功能的变桨控制52-61
  • 4.4.1 桨距角计算模型52-53
  • 4.4.2 变桨控制系统模式选择53-54
  • 4.4.3 风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建模及运行特性评估与测试54
  • 4.4.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具有 LVRT 功能的变桨控制54-57
  • 4.4.5 仿真结果及分析57-61
  • 4.5 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速度控制61-68
  • 4.5.1 可调式液力变矩器调节原理61-62
  • 4.5.2 优化算法选择62
  • 4.5.3 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液力速度控制系统的变论域模糊控制62-66
  • 4.5.4 仿真结果及分析66-68
  • 4.6 三级无刷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68-77
  • 4.6.1 三级无刷电励磁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68-69
  • 4.6.2 无刷电励磁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模式69-70
  • 4.6.3 基于灰色模型的无刷励磁系统的预测模糊 PID 控制70-74
  • 4.6.4 仿真结果及分析74-77
  • 4.7 电网故障下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 LVRT 协同控制77-78
  • 4.8 不同故障不同电压跌落情况下机组的 LVRT 特性78-80
  • 4.8.1 对称故障下电压跌落 20%时机组的 LVRT 特性78-79
  • 4.8.2 对称故障下电压跌落 80%时机组的 LVRT 特性79
  • 4.8.3 不对称故障下电压跌落 50%时机组的 LVRT 特性79-80
  • 4.9 小结80-82
  • 5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风电场 LVRT 控制策略82-102
  • 5.1 风电并网低电压穿越标准82-84
  • 5.1.1 各国风电并网低电压穿越要求82-83
  • 5.1.2 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并网低电压穿越要求83-84
  • 5.2 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 LVRT 能力分析84-92
  • 5.3 采用输出反馈方式的前端调速式风电系统非线性励磁控制92-98
  • 5.3.1 单机系统的非线性输出反馈控制92-95
  • 5.3.2 多机系统的非线性输出反馈控制95-98
  • 5.4 不同故障不同电压跌落情况下风电场的 LVRT 特性98-100
  • 5.4.1 对称故障下电压跌落 20%时风电场的 LVRT 特性98-99
  • 5.4.2 对称故障下电压跌落 80%时风电场的 LVRT 特性99-100
  • 5.4.3 不对称故障下电压跌落 50%时风电场的 LVRT 特性100
  • 5.5 小结100-102
  • 结论102-104
  • 致谢104-105
  • 参考文献105-110
  • 附录 A 仿真模型110-111
  • 附录 B 机组参数111-11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1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风电系统实现LVRT的电网电压跌落检测方法    胡书举;李建林;李梅;

一种改进的电压暂降检测方法    张庆超;肖玉龙;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蔚兰;陈宇晨;陈国呈;吴国祥;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与遗传算法的比较    沈艳,郭兵,古天祥

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输电系统扩展规划    叶在福,单渊达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分析    王伟;孙明冬;朱晓东;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低压穿越运行与控制    胡家兵;贺益康;

风力发电机组暂态仿真模型    许寅;陈颖;梅生伟;

基于dq变换的三相不平衡电压暂降检测方法    刘云潺;黄纯;欧立权;赵伟明;

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技术综述    张兴;张龙云;杨淑英;余勇;曹仁贤;

温室分级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李相白;杨泽林;李建春;田亚立;

粒子群算法求解基于广义Choquet-积分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肖涛;黄冬梅;张宁;

风速变化的并网型风电场故障分析    李凤婷;晁勤;

基于MPC算法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    杨罡;刘明光;屈志坚;

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法原理及内在联系探究    陈诚;

交流变频矢量控制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    白晶;李华德;郝智红;

基于变论域的变步长LMS算法    白晶;尹怡欣;郝智红;孙和平;

油气悬架变论域模糊控制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王东亮;顾亮;马国新;

风电系统实现LVRT的电网电压跌落检测方法    胡书举;李建林;李梅;

应用STATCOM改善发电机轴系扭矩的研究    刘燕;康积涛;秦浩庭;

关联电力大系统的非线性分散控制    孙妙平;年晓红;

真值流动模糊控制算法及其在温控系统的应用    龙祖强;梁昔明;阎纲;陈列尊;

电力系统发电厂联络变压器的降损研究    胡伟;侯佑华;徐飞;于骥;

励磁系统调差环节对系统阻尼的影响机理和仿真分析    吴水军;陈晶;刘明群;杨滔;杨杨;

大规模风力发电场并网技术要求    陈云锋;

发电机无功功率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王正风;白涧;

发电机无功功率与机端电压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王正风;黄太贵;

大规模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研究    王文亮;秦明;刘卫;

风电机组网侧故障过程的保护与蓄能技术    刘作军;王华君;李练兵;岳大为;

复杂系统临界电压的实用计算法    刘鹏;

零/低航速减摇鳍升力模型及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王龙金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钱军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    撖奥洋

基于事故链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评估与预防控制研究    王英英

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机理研究    仲悟之

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    汪隆君

多直流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特性研究    张璞

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    罗珂

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接入电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施希

焦炭生产过程质量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张娓娓

饱和气体发生器低温制冷系统研究    王振琛

船舶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稳定性研究    张丛辉

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问题研究    张玉佳

船舶电力仿真系统建模及拓扑分析    徐滨海

板球系统的定位控制和轨迹跟踪    肖云博

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三维桥式吊车系统    焦辰辉

直线倒立摆起摆与稳摆控制的优化与改进    张宁

考虑风速随机性的风电场电压相关问题的研究    周志飞

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设计    冯凯辉

变速恒频风电系统应对电网故障的保护电路分析    胡书举;李建林;许洪华;

基于等效风速的风电场等值建模    严干贵;李鸿博;穆钢;崔杨;刘玉;

尾流效应和时滞对风电场输出特性的影响    苏勋文;赵振兵;陈盈今;白本质;

提高PWM整流器抗负载扰动性能研究    赵仁德,贺益康,刘其辉

一种改进的电压暂降检测方法    张庆超;肖玉龙;

基于分形测度的电压暂降持续时间检测    李智勇;吴为麟;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功能及其应用    关宏亮;赵海翔;王伟胜;戴慧珠;杨以涵;

多机系统中励磁与SVC的协调控制    何斌;张秀彬;赵兴勇;

电网对称故障下基于active crowbar双馈发电机控制    张学广;徐殿国;

双馈感应式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研究    梁亮;李建林;许洪华;

基于实测数据风电场等效风能利用系数的研究    严干贵;李鸿博;赵冰;徐剑峰;

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研究    苏勋文

风力发电可变导叶液力机械调速装置研究    杜魏魏

用于电力系统仿真的风电场等值模型研究    张坤

铣削加工切削参数智能选择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邹云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若干工程应用研究    高海兵

基于实测运行数据的风电场整体模型的研究    胡雅娟

元胞自动机的研究及模型的建立    吕凯

联网风力发电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郎斌斌

大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建模与仿真    李晶,宋家骅,王伟胜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功能及其应用    关宏亮;赵海翔;王伟胜;戴慧珠;杨以涵;

多机头并联机组实验台及试验方法    孙晓伟;

《风力机组控制技术》教材编写心得    霍志红;郑源;许昌;赵振宙;

3MW双馈式风电机组变桨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姚兴佳;侯世旭;王晓东;刘颖明;

风电机组变桨系统的研究    方涛;黄维学;

630MW机组DCS与DEH一体化升级改造    朱又生;

风电机组动态仿真平台设计方法研究    俞黎萍;

半封闭螺杆冷水机组PLC控制系统    王铁梅,石广

风电机组叶片结冰研究现状与进展    王聪;黄洁亭;张勇;韩爽;

双馈风电机组主动参与电网电压调节控制研究    张宪平;赵广宇;潘磊;秦明;

临港燃机“机组一键启停”在进程中    马菊兰;

REpower1.5MW机组安全及低电压穿越分析    王明军;庞靖宇;

SOE在K201机组中的设计及实现    孙伟;

提前测风优化风电机组运行研究    王兆邻;张华耀;

印度300MW机组DCS项目的系统配置及优化    诸李君;康磊;肖伯乐;

监控系统故障导致机组100%转速烧损风闸事件研究    李霞;

远景能源:不走寻常路    徐涛;

对冷水机组台数控制的一些研究    宁涛;

800MW机组DCS系统及问题与对策    潘书林;孙笑;袁宏宇;

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实现“中国制造”    黄全权常玉洁

上海石化CFB机组控制技术世界领先    记者 吕向荣通讯员 吴飞

抢占百万千瓦机组汽轮机控制制高点    吴科

兆瓦级风电机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研究    单光坤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井艳军

永磁式直驱风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刘颖明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模型及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    李晶

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并网故障机理与分析模型研究    欧阳金鑫

变速风电机组的虚拟惯性与系统阻尼控制研究    张祥宇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载荷控制策略研究    王晓东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最优功率控制研究    刘姝

低风速风电机组风轮气动优化设计及优化控制研究    宋海辉

变速风电机组风电场并网的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    李先奇

风电机组的优化选型与布置研究    李刚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莫品豪

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策略研究    李晓钰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多目标优化控制    侯世旭

多兆瓦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刘国祥

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策略的研究    龚宇琴

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机组状态监测研究    王羽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分析    朱雯

基于PSCAD/EMTDC的变速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冯双磊

天彩大厦冷水机组的远程监测及其与CONTINUUM系统集成的研究    暴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