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全风速适应离网型风电控制器的研发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49:34
热度:

全风速适应离网型风电控制器的研发【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迅猛增长,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发展己成为世界各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迅猛增长,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能源界研究和投资的热点。风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世界各国都在重点研究和开发。 然而,由于自然风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风力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具有较大的波动难以满足终端各种电力设备需求,和当风速介于风力发电机的启动风速和切入风速之间时,常采取使风力发电机处于非工作状态,致使风力发电系统不能有效地利用自然界低风速区的风能资源等问题,限制了风能利用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就风力发电系统的随机波动和风能利用问题进行了主要研究。 本文首先简述了目前国内外风力发电机的现状,并对风能存储技术的种类、特性进行了概述和分析,为后面进行风电储能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背景。 其次,本文在风电储能控制系统设计时,提出了基于双闭环反馈控制和动态储能补偿关键技术的双参数电容储能控制策略。如果电池没有很好地充电方式,势必将造成电池寿命减少、电池组电压不平衡,甚至过压过流等安全问题,双闭环反馈控制技术则分别采样电池的电压、电流以内外环的形式来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延长其寿命并提高风电系统的安全性;动态储能补偿则依据自然风的随机波动特点,以全风速适应为目标,利用具有双向功率流动的DC-DC变换器来对风力发电输出功率进行削峰填谷。 再次,本文对风电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控制环节给出了响应的传递函数,并计算了必要的关键参数。基于电气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对风电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从风速、风轮、永磁发电机到风电控制系统模型都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从整体上完成了离网型直驱风电系统的模拟,验证了双参数电容储能控制策略原理上的可行性。 最后,基于BMS-ZF01锂电储能系统试验平台进行了锂离子电池组的测试,得出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特性曲线,同时对锂电池储能系统、风光互补路灯控制器及外转子永磁发电机系统完成了耦合,实现了比较完整的风电系统对负载电池的有效储能。 【关键词】:风能 风电控制系统 储能控制策略 双闭环控制 双向功率流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6
  • 符号表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来源11-12
  • 1.1.1 课题简介11-12
  • 1.1.2 承担研究内容12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15
  • 1.3 离网型风电储能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15-16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6-19
  • 第2章 离网型风电储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基本理论19-32
  • 2.1 离网型风电系统19-22
  • 2.1.1 离网型风力发电机分类19-21
  • 2.1.2 风力发电机工作特性21-22
  • 2.2 风电基础理论22-31
  • 2.2.1 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22
  • 2.2.2 永磁发电机基础理论22-23
  • 2.2.3 电力变换理论23-28
  • 2.2.4 PWM 控制技术28-29
  • 2.2.5 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29-31
  • 2.3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离网型风电储能控制器的原理设计32-55
  • 3.1 双参数储能控制策略32-34
  • 3.1.1 双参数储能控制策略原理32-34
  • 3.1.2 双参数储能控制策略设计34
  • 3.2 锂离子电池充电方式34-36
  • 3.2.1 锂离子电池充电简易等效模型34-35
  • 3.2.2 锂离子电池充电方式选择35-36
  • 3.3 整流电路36-37
  • 3.4 Buck 电路平均数学模型37-40
  • 3.5 双向 DC-DC 变换器40-49
  • 3.5.1 双向 DC-DC 变换器工作原理40-43
  • 3.5.2 双闭环控制结构43-49
  • 3.5.3 动态补偿原理49
  • 3.6 大容量电容49-50
  • 3.7 风电控制系统结构50-54
  • 3.8 本章小结54-55
  • 第4章 离网型风电储能控制器的仿真设计55-68
  • 4.1 仿真软件简述55-56
  • 4.1.1 SimPowerSystems55
  • 4.1.2 S 函数55-56
  • 4.2 离网型风电系统的仿真模型56-60
  • 4.2.1 风速模型58
  • 4.2.2 直驱式离网风力发电机系统模型58-59
  • 4.2.3 直流斩波模型59-60
  • 4.2.4 DC-DC 电路模型60
  • 4.3 离网型风电系统的仿真结果60-67
  • 4.3.1 离网型风电系统带阻性负载60-61
  • 4.3.2 离网型风电系统通过缓冲器接阻性负载61-63
  • 4.3.3 在带负载的情况下 PMU 的仿真63-64
  • 4.3.4 PMU 动态储能补偿仿真64
  • 4.3.5 在随机波动输入的情况下 PMU 的仿真64-67
  • 4.4 本章小结67-68
  • 第5章 离网型风电储能控制器的硬件设计68-78
  • 5.1 离网型风电储能控制器硬件的设计68
  • 5.2 控制电路68-72
  • 5.2.1 TMS320F2812 DSP 简介68-69
  • 5.2.2 采样电路69-70
  • 5.2.3 滤波电路主要参数设计70-71
  • 5.2.4 电源电路71
  • 5.2.5 时钟电路71-72
  • 5.2.6 驱动电路72
  • 5.3 主电路72-77
  • 5.3.1 三相不可控桥式整流电路主要参数设计72-73
  • 5.3.2 降压斩波电路主要参数设计73-74
  • 5.3.3 双向 DC-DC 变换器主要参数设计74-75
  • 5.3.4 大容量电容参数设计75-77
  • 5.4 本章小结77-78
  • 第6章 离网型风电储能控制系统的性能测试及分析78-86
  • 6.1 离网型风电储能控制器的试验平台78-82
  • 6.1.1 外转子永磁风力发电机试验平台79-80
  • 6.1.2 SNWS06-12v/24v 风光互补路灯控制器80
  • 6.1.3 BMS-ZF01 锂电储能系统80-82
  • 6.2 BMS 试验平台82-85
  • 6.2.1 BMS 试验平台主要技术参数82
  • 6.2.2 BMS 试验平台主回路82-83
  • 6.2.3 试验内容83
  • 6.2.4 测量仪器83
  • 6.2.5 试验结果及分析83-85
  • 6.3 本章小结85-86
  • 第7章 结论86-88
  • 7.1 研究结论86-87
  • 7.2 研究展望87-88
  • 参考文献88-92
  • 附录A 整流电路参数设计算例92-93
  • 附录B S 函数程序93-97
  • 致谢97-9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超级电容器充电效率的研究    张金龙;王久和;吴细宝;

仿真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李长青;丁立新;关哲;赵书强;

新能源与分布式电源系统(上)    程明

基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光伏发电系统    薛林;姚国兴;

Buck变换器在Matlab/Simulink下的仿真研究    曹霞;关振宏;黄栋杰;邓平;

电池储能系统在改善并网风电场电能质量和稳定性中的应用    张步涵;曾杰;毛承雄;金玉洁;王云玲;

供电公司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风险价值计算模型    王绵斌;谭忠富;李雪;李亚青;侯建朝;关勇;

节能减排目标下燃煤机组电量分配模糊优化模型    谭忠富;于超;

风能及风力发电问题    樊友民;钱洋;

平抑风电功率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李蓓;郭剑波;

不同弹性模量对飞轮储能系统转子的影响    贾红雨;张璐璐;

基于Buck变换器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器    吴透明;姚国兴;孙磊;

独立风力发电系统中VRB的控制设计    任先文;杨巍巍;李鹏飞;夏庆生;牟晓春;

开关DC/DC变换器的统一离散模型    冷朝霞;刘健;刘庆丰;王华民;

基于储能的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功率控制    张坤;毛承雄;陆继明;王丹;黄辉;

BUCK型开关变换器最优PID控制器设计    马红波;冯全源;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双路输出数字开关电源的研制    胡玮;康勇;

电池储能系统双向PCS的研制    刘刚;梁燕;胡四全;姚为正;

适用于风电场的最佳电池容量选取的方法    杨水丽;惠东;李建林;梁亮;李蓓;

基于STAR-90风力发电场仿真系统研制    王兴武;高叔开;张照彦;

大规模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研究    王文亮;秦明;刘卫;

可并网电池储能系统管理软件的设计方案初探    陈汗青;王国刚;冯汉春;

基于储能的直驱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张坤;陆继明;毛承雄;王丹;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的问题研究    曾琦;李兴源;王建;

微网发展现状研究及展望    洪峰;陈金富;段献忠;

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应用    赵秀雅;王培红;

基于三电平变流器的储能系统离网控制策略    苏广宁;赵玲;雷珽;陈常曦;车家杰;李景云;陈世峰;

一种具备并离网切换功能的储能变流器样机研制    陈常曦;曹智慧;李正力;马瑞;邸思忠;殷明;

500kW储能装置硬件保护设计    马瑞;陈常曦;胡丽明;孔德源;

储能系统提高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能力研究    李木一;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电力市场条件下的工程和金融风险评估及规避    赵珊珊

飞轮储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吴晋波

绿色电力发展的法律机制    徐文文

智能优化方法在电力系统调频中的应用研究    李红梅

区域客户端能源综合需求侧管理理论及应用研究    王永利

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转子绕组设计和运行特性研究    阚超豪

基于燃气轮机/燃料电池联合发电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建模仿真研究    施浩波

微电网潮流分析与柔性控制技术研究    段玉兵

大型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林勇刚

多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技术的研究    岳殿霞

飞轮储能技术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研究    王黎

微网运行仿真研究    翟津川

微电网并网与孤岛运行模式切换的研究    王燕廷

钒液流储能电池建模及其平抑风电波动研究    唐志伟

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王辉

双馈发电机励磁模糊控制实验研究    栾晓伟

基于EWB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尚尔鑫

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优化配置    田军

基于GO法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其软件系统研究    郭昱霄

光伏发电系统中影响蓄电池寿命因素分析    王菊芬,李宣富,杨海平,易良廷

VaR在投资组合应用中存在的缺陷与CVaR模型    林辉,何建敏

VaR原理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张丹,庄新路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储能电池    桂长清;

超导储能改善并网风电场稳定性的研究    吴俊玲,吴畏,周双喜

独立光伏系统中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有源混合储能方案的研究    唐西胜;齐智平;

变速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吴迪;张建文;

开关变换器的时变滑模控制方法研究    周宇飞,丘水生,伍言真

升压斩波电路PI和PID调节器的优化设计    朱鹏程,郭卫农,陈坚

DC/DC变换器的变结构控制应用现状    李乔,蔡丽娟,周桂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的研究    陈瑶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设计    王心尘

我国农村离网型风力发电发展战略研究    吴育华;张林武;

离网型风力发电测试及实验系统一体化研究    任永峰;李含善;王涛;李常春;刘志璋;

青海无电农牧地区风光储互补离网型光伏示范电站投入运行    本刊讯;

离网型风光储系统测试平台研究    林云松;吴琪;徐正华;雷凯;徐传进;

一种离网型“风光柴储”一体化应用系统设计    王海华;韩学栋;李剑锋;

离网型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尖峰抑制研究    胡克石;马瑞卿;皇甫宜耿;张翔;

离网型小型风电系统建模与控制仿真    崔勇;

青海离网型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张治民 ,白生菊

离网型风光混合能源发电系统的仿真研究    安晓彤;皇甫宜耿;马瑞卿;

内蒙离网型光伏供电系统的运行故障与改进措施    赵明智;刘志璋;

通信用离网型风能供电系统技术要求    齐曙光;刘亦珩;王晨;

风、水、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与环境价值    左婷婷;杨建华;邵冰然;

我国离网型中小风电机组发展现状    苏研

我市新能源产业出新品    小朱

国内首家清洁能源研发中心落户长沙    记者 张怀中

风力发电为何欠东风?    《融资导刊》记者 李慧慧 实习生 关秋莉

不同工况下离网型永磁同步发电机电磁与传热特性的研究    仝世伟

离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陈辉华

离网型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杨帆

离网型风力发电控制器的研制    吕学瑜

离网型风光复合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李浩

离网型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    谭俊敏

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研究    齐发

离网型光伏发电装置控制策略研究及系统设计    王泽荣

全风速适应离网型风电控制器的研发    郝理想

离网型家用光储互补变流器研究    倪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