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风电机组风轮气动特性仿真与风洞试验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46:38
热度:

风电机组风轮气动特性仿真与风洞试验【摘要】:为了研究风电机组风轮气动特性,对其进行了仿真和风洞试验。研究比较了叶片的设计方法,考虑了叶尖损失,选择Wilson设计模型用MATLAB

【摘要】:为了研究风电机组风轮气动特性,对其进行了仿真和风洞试验。 研究比较了叶片的设计方法,考虑了叶尖损失,选择Wilson设计模型用MATLAB编写了设计叶片的程序,来计算叶片各个不同截面的弦长和扭角参数,并对其进行拟合优化,以便于加工。 通过对风电机组专用低风速翼型与传统翼型的仿真,得出了在低雷诺数下风电机组专用低风速翼型具有更好的气动性能的结论。为风电机组专用低风速翼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利用GH Bladed建立了风轮仿真模型,根据风洞试验工况进行仿真,功率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一致,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提出了一种测量叶片根部应变的试验方法,能有效地减小叶片自重对叶片根部应变的测量结果的影响。试验开始前,应将贴有应变片的叶片的轴线方向保持垂直向上或者垂直向下,再在应变测量软件imc CANSAS模块中对全桥桥路执行零平衡,这样在后续的处理数据时取值某一段时间内的几何平均值为应变,能够抵消大部分叶片自重对结果的影响。 从叶片根部应变曲线来看,初始阶段,应变变化量较大,随后在不同风速以在某个值为基础上下起伏,但基本趋于平衡。在风轮开始转动以后,随着转速的增加,由于叶片的自重使得离心力作用增加,叶片根部的应变变化量呈减小趋势。然而,测量的应变是个相对值,并不能由此计算出叶片根部的绝对应力。 试验机组风轮的起动风速在45。桨距角时最小为7.8m/s,在0。桨距角时最大为13.9m/s;最大停机风速在35。桨距角时最小为5.96m/s,在0。桨距角时最大为11.42m/s。起动风速和最大停机风速较大的差值说明风电机组试验模型的传动系统存在着一定的静摩擦力或者由风轮质量不平衡引起的力矩,使风轮起动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也证明了在较大的桨距角下,风轮容易获得较大的转矩。 【关键词】:风电机组 风轮 气动特性 仿真 风洞试验 应变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11
  • 1.2 风电现状11-18
  • 1.2.1 国外风电发展现状11-13
  • 1.2.2 国外风电研究现状13-14
  • 1.2.3 国内风电发展现状14-17
  • 1.2.4 国内风电研究现状17
  • 1.2.5 挑战及建议17-18
  • 1.3 论文研究内容18-19
  • 第2章 风电机组基础理论19-32
  • 2.1 风轮性能系数19-20
  • 2.1.1 叶尖速比19
  • 2.1.2 风能利用系数19
  • 2.1.3 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19-20
  • 2.2 风电机组基础理论20-30
  • 2.2.1 风轮尾流不旋转的动量理论20-22
  • 2.2.2 风轮尾流旋转的动量理论22-25
  • 2.2.3 叶素理论25-29
  • 2.2.4 动量叶素理论29-30
  • 2.3 本章小结30-32
  • 第3章 叶片设计32-44
  • 3.1 风轮直径和额定转速32
  • 3.2 额定风速32
  • 3.3 叶尖速比32-33
  • 3.4 翼型33-36
  • 3.4.1 雷诺数33-34
  • 3.4.2 翼型参数34-36
  • 3.5 叶片设计模型36-39
  • 3.5.1 简化设计模型36
  • 3.5.2 Schmitz设计模型36
  • 3.5.3 Glauert设计模型36-37
  • 3.5.4 Wilson设计模型37-39
  • 3.6 叶片设计结果39-43
  • 3.7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风电机组风轮气动特性仿真44-52
  • 4.1 仿真模型44-47
  • 4.1.1 风轮44-46
  • 4.1.2 传动链46-47
  • 4.1.3 风速模块47
  • 4.2 仿真结果47-51
  • 4.3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风电机组风轮气动特性风洞试验52-81
  • 5.1 风洞52-53
  • 5.2 试验方案53
  • 5.3 试验设备和仪器53-66
  • 5.3.1 永磁电机53
  • 5.3.2 扭矩传感器53-56
  • 5.3.3 应力应变仪56-57
  • 5.3.4 叶片57-58
  • 5.3.5 应变片58-62
  • 5.3.6 电压表62
  • 5.3.7 电流表62-63
  • 5.3.8 负载63-64
  • 5.3.9 风电机组风洞试验模型64-66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66-80
  • 5.4.1 叶片根部应变标定66-69
  • 5.4.2 应变分析69-77
  • 5.4.3 起动风速和最大停机风速77-78
  • 5.4.4 功率曲线修正系数78-80
  • 5.5 本章小结80-81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81-83
  • 6.1 结论81-82
  • 6.2 展望82-83
  • 参考文献83-87
  • 附录87-9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4-95
  • 致谢9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世界风电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未来风电发展探讨    许洪华,郭金东 ,鄂春良

风机叶片RTM工艺模拟分析及其优化    孙玉敏,段跃新,李丹,梁志勇,张佐光

纺织复合材料与风力发电    邱冠雄;刘良森;姜亚明;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曲线的修正    蔡纯,张秋生

全球风电市场发展报告2012    

风能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我国为全球第四大市场    

风力机叶片设计的新方法    包耳,邵晓荣,刘德庸

风力机叶片表面压力分布测量    贺德馨,陈明,Gran Ronsten Jan-fbdke Dahlberg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风洞实验模型的设计研究(1)    田德,刘树民,郭凤祥,刁明光,黄顺成

风力机叶片翼型气动性能设计计算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黄华;张礼达;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模型气动载荷研究    赵丹平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优化设计研究    徐宝清

RTM工艺充填过程的动态仿真    余晓容;卜建辉;申长雨;

RH精炼真空泵技术转化与故障分析    陈智勇;倪翀奕;张凤心;

过坝溢流水力计算的数学模型    李杰;

管内插人扭带的强化传热数值模拟    唐志伟;于文俊;李翔;

四支管钢板控冷结构喷嘴管出口流量均匀性    张少军;许小花;杨春彦;李忠富;赵影;

改进设计的两栖车辆水上性能试验研究    刘淑艳,陈长秋,闫为革,李福庆

叶片式减振器的特性分析和液压参数识别    董明明,黄华,顾亮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发展现状及若干问题的对策    戴春晖;刘钧;曾竟成;边力平;

风力机叶片的结构分析与铺层优化设计    李成良;陈淳;

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风力机叶片建模技术    张富海;李军向;陈淳;罗晓军;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曲线建模方法研究    黎孟岩;刘兴杰;米增强;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曲线建模方法研究    黎孟岩;刘兴杰;米增强;

基于bladed软件的风力发电机组稳态风性能曲线研究    陆晔;滕蓓;祁恩荣;

RTM整体成型复合材料结构制造缺陷逆向分析    程泽林;熊峻江;彭勃;罗楚养;

纺织复合材料在风力发电叶片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徐进;张伟;林洪芹;

液力偶合器瞬态流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及特性预测    刘春宝;马文星;何延东;姚子生;

大型风机叶片的设计改进    韩学群;

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复合材料在风力机叶片上的应用    李祖华;

复合材料在风机叶片上的应用与展望    李晗;

水平轴风力机风轮的气动设计    周振凯;刘占芳;颜世军;

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    张伯松

非并网风电直供系统方案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刘慧芳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王哲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井艳军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载荷控制策略研究    王晓东

大型风电叶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马志勇

风力机定常与非定常气动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    范忠瑶

微网多目标优化运行及控制策略研究    崔明勇

高速铁路大型客站建筑风荷载及流固耦合作用研究    余志祥

大跨度斜拉桥抖振响应的气动导纳函数研究    杨转运

风力发电机组暂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陈建伟

喷杆弥雾机气流辅助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马伟伟

气流辅助式喷杆弥雾机的研制    刘丰乐

基于AMESim的小泵径抽油泵泵效的仿真分析    赵宇

胶囊机器人空间万向旋转磁场驱动控制方法    阮晓燕

考虑逐步破坏和环境载荷影响的复合材料风机叶片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沈亚南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整机结构强度分析    金大伟

小型水平轴被动调速风力机设计与研究    崔文篆

CPU散热片的设计及模拟    胡艳

一种基于空心柱体结构的光纤Bragg光栅下旋式同轴圆筒粘度仪    张海亮

风力机叶片在拍打方向的载荷估计与可靠性分析    肖劲松;张传经;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置信限的确定和C─R─S─N曲线的拟合    谈嘉祯,边新孝

玻璃钢/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的开发    陈余岳;张锦南;

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及复合材料在风力发电上的应用    钟方国;赵鸿汉;

成都地面风速年极值的4种分布函数拟合结果的比较    孟庆珍,杜健

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耿华;杨耕;崔扬;梁之龙;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最大功率捕获控制研究    杜志伟;赵峰;田铭兴;胡顺全;

稀土永磁电机的现状与未来    唐任远

中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李永东;

我国风电发展概况及展望    陈炳森;胡华丽;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理论与实验验证    田德;王海宽;陈松利;辛海升;韩巧丽;

    记者 宋莉

大容量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模型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韩巧丽

变速风力发电系统变流与优化控制研究    宋平岗

大型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柔性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邢作霞

大型水平轴风力机载荷计算和强度分析的方法研究    曾杰

水平轴风力机动态气动问题研究及软件开发    伍海滨

风力机叶片的优化设计及其动力学特性分析    刘翠

兆瓦级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电磁场分析    何山

变转速风力机整机性能研究及软件开发    杜明慧

风力发电机三维建模与分析    邱兴克

风力发电机叶片振动研究与保护    乔印虎

我国风电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邓杉杉

水平轴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计算模型研究    张仲柱

MW级风力发电机变距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研究    孙传宗

美的空调风轮风道技术取得世界性突破    

升阻混合风轮的性能规律    赵振宙;郑源;宋晨光;赵振宁;

“φ型5米立轴风轮发电机组”通过鉴定    

风轮测涡装置的标定和定量使用技术    潘华辰;张世英;

热风轮    林楚;

热风轮    

多叶片风轮的试验模态测试与分析    汪建文;闫建校;刘金鹏;赵志渊;

单叶风轮与三叶风轮的动力学特性的比较    赵志渊;汪建文;刘金鹏;

三叶片风轮动力学特性的分析    汪建文;赵志渊;刘博;

三叶风能传递腔式风轮性能试验与分析    王继光;马伟;李济顺;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侧偏调速的原理新解    萧占俊;

小型风力机调(限)速机构的选择    赵福盛;

满天星治疗风轮赤豆18例    彭清玲;

韦兆军三项专利简介    

风轮公司当选“十五”陕西著名国企    记者  严家民 通讯员  徐文嵘

风轮公司月均创汇200万美元    记者  严家民 通讯员  徐文嵘

万和创新双风轮技术厨房不再食烟火    本报记者 许巍

九万里风鹏正举    

丹麦:风车发电的“王国”    王尚才

丹麦风能相当于两个核电站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郭林

美的空调风轮风道技术取得世界性突破    实习记者 陈晨

陕西风轮自营出口居全省前列    记者  严家民 通讯员  徐文嵘

陕西风轮风风火火闯市场    严家民 徐文嵘

自力更生应急修复先锋 FS-72/P 塔的风轮    上海 余鲸年

新型无刷双风轮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刘艳萍

大型风机叶片气动性能计算与结构设计研究    李军向

聚能环型风轮结构设计和应力分析    梁会森

风轮、发电机及负载的匹配性研究    王世锋

风速模拟与风力机风轮模拟的研究    薛小倩

变工况下大型风力机风轮的气动性能预估    李春辉

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模拟系统的研究    韩素贤

水平轴风电机组风轮系统动态载荷特性研究    雷航

Darrieus风轮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    马海波

变桨距风机风轮建模与控制分析    卢晓光

装有可摆动挡风片的Savonius风轮静态转矩的研究    曹开元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效率多参数研究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