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多重视角下的暖冬民俗画——郁达夫《江南的冬景》赏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44:32
热度:

多重视角下的暖冬民俗画——郁达夫《江南的冬景》赏析【摘要】: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是篇情景交融的美文,本文赏析从分析文中的对比入手,与老舍《济南的冬天》、余秋雨的《都江堰》等散文作了

【摘要】: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是篇情景交融的美文,本文赏析从分析文中的对比入手,与老舍《济南的冬天》、余秋雨的《都江堰》等散文作了比较,惊叹于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面,并细致地剖析了江南暖冬的一幅幅民俗风情画,赞叹了作家收放转合、轻松自如的语言风格。 【作者单位】: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多重视角 暖冬 民俗风情 微雨 旱冬 瑕疵
【分类号】:I207.6
【正文快照】: 古今文人墨客以一年四季特别以春秋为题材写的文字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写冬季的作品相对要少,精品更少。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算得上是现代文学宝库里的散文名篇。此文创作于1935年,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衰亡还是重生——英国大法官的历史演进    胡健;

旅游与旅游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独特贡献    赵建国;

城市演进与城市灾害    段华明;

英国行政型法院管理模式浅析    梁三利;

试析法国当代城市景观中的精神文化内涵    路露;

东西方文化的“合流”与“互惠”——赵元任译学文化观研究    朱江;

对城市安全问题的再认识    张翰卿;戴慎志;

论英国大法官制度的历史流变    胡健

静“观”:废墟的倾诉——评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    征鹏;

戏剧化的散文——论余秋雨散文的戏剧化元素    梁振华;赵军;

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    戴联荣

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研究    李刚

思与艺的“道场”    高凌燕

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黄志胜

余秋雨散文的修辞世界    陈安娜

行走天涯的人生情怀    毛亚玲

有关毛泽东诗词五个英译版本的解构分析    陈文慧

山西碛口古镇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研究    李明玥

论英国大法官制度的历史变迁    黄炳华

从余秋雨到易中天、于丹    莫幼兰

“余秋雨现象”与“文化大散文热”    张扬

匠心独运成奇章    李燕

暖冬(外一首)    高踪啸;

暖冬    马卫;

暖冬    王斌银;

寒冬还是暖冬    连俊超;

一个暖冬的下午(外一首)    伍永恒;

书香暖冬    张成林;

暖冬    徐宏;

瑕    张晓风;

科尔沁情歌与民俗风情    何红艳,扎木苏

暖冬    程江;

去尽瑕疵文方美——《散文之散——以李国文为例》及《话说张居正》两文语言辨析    林新;

盛宴的背后——在青春文学中寻找和重构青少年身份认同    王婷婷;

参观寿山石展览口占三题    蒋平畴;

观察冷漠应有多重视角    留美学者、社会学博士 姜晨

闲话《白豆》的瑕疵    明哲

喀什文坛百花齐放 硕果累累    记者 邵华

李金发:“微雨”中踯躅的“诗怪”    夏和顺

多重视角探索移民身份    鲁书妮

周立波小说的独特审美价值    彭萍

我们    娜夜

《笨花》研讨会在京举行    记者 崔立秋

寄情金银滩    本报记者 樊秀云

全国著名作家来我州采风    龙莹张谨

方承训及《复初集》研究    谢欣

家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历史画卷    叶澜涛

多重视角观照下的“文革”记忆    宁敏

贾平凹小说的西北乡土文化气息探究    陈驰

论沈从文作品里的风俗世界    邓士伟

《狼图腾》的文化人类学解析    陆超伟

晚明游记的史料价值    郑娟娟

《红楼梦》和庄子    张建华

流亡者的乡土叙事    包天亮

师陀小说文体研究    刘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