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添加玉米和水稻秸秆对淹水土壤pH、二氧化碳及交换态铵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43:55
热度:

添加玉米和水稻秸秆对淹水土壤pH、二氧化碳及交换态铵的影响【摘要】:通过温室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玉米和水稻秸秆对淹水土壤pH、CO2及交换态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近中性

【摘要】:通过温室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玉米和水稻秸秆对淹水土壤pH、CO2及交换态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加入秸秆可使土壤pH值降低,4g.kg-1玉米和水稻秸秆处理的土壤pH值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而1g.kg-1玉米和水稻秸秆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溶液中的CO2含量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1g.kg-1玉米和水稻秸秆处理的土壤溶液CO2含量最大值分别为35.9%和31.9%(v/v),与对照(25.8%)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4g.kg-1玉米和水稻秸秆处理的土壤溶液CO2含量最大值分别为54.2%和41.8%(v/v),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两者间差异也达显著水平(P0.05).在不施氮肥的情况下,添加秸秆可降低土壤铵态氮浓度,且铵态氮浓度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添加量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在施入氮肥的情况下,1g.kg-1玉米和水稻秸秆处理提高了土壤铵态氮浓度,而4g.kg-1玉米和水稻秸秆处理降低了土壤铵态氮浓度.无论是否施入氮肥,玉米和水稻秸秆处理的土壤铵态氮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玉米秸秆 水稻秸秆 土壤pH CO_含量 交换态铵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23,KZCX3-SW-441) IRRI/BMZ/GTZ国际合作资助项目(GTZ/IRRI2002278606200100)
【分类号】:S153
【正文快照】: 农作物秸秆富含有机碳和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作为有机肥施用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1-2],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3-5],并促进作物高产稳产[6-7].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长期试验发现,在水稻-玉米轮作制中,玉米秸秆还田的水稻产量明显低于水稻连作制中水稻秸秆还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小麦玉米秸秆双还田培育土壤肥力的实践    李艳霞;郭和平;王爱东;

玉米秸秆及其根茬不同分解时间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影响    陈丽荣,姜岩

扦插玉米秸秆改良松嫩平原次生光碱斑的研究    何念鹏,吴泠,姜世成,周道玮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新技术    刘忠强;

玉米秸秆整株还田技术    于桂云

玉米秸秆整株直接还田要把好“五关”    牛建国,赵立

涿鹿县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的思考    郝忠奎

利用菌群LCM9发酵玉米秸秆生产生化黄腐酸及其应用研究(英文)    吕志伟;呼晓明;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李文娟

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切实注意的几个问题    靳为民,孙全乐,李文明

~(13)C标记玉米秸秆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变化规律研究    暴春平;郭岩彬;杨景娜;吴文良;孟凡乔;

长期施用玉米秸杆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陈辉;窦森;

不同无机氮素添加水平对棕壤氨基糖转化的影响    丁雪丽;何红波;张旭东;

风化煤与玉米秸秆发酵过程中腐植酸及氮磷的变化    曹均;林启美;李旭;赵小蓉;李贵桐;孙明德;曹庆昌;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仇建飞;窦森;

水稻秸秆制备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工艺研究    程雪松;何秀院;唐瑜;

水稻秸秆腐熟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顾金刚;李世贵;龚明波;冯新光;姜瑞波;

复合菌系XDC-2分解未经化学处理的水稻秸秆    王慧;刘小平;郭鹏;高瑞芳;王小芬;崔宗均;

不同堆肥材料配比对堆肥质量的影响    张瑞萍;夏美茹;任素樱;刘双禄;

四株不同属真菌粗酶液协同降解水稻秸秆效果的比较研究    谢占玲;何智媛;

冬季如何堆制玉米秸秆肥    吴凡

山东张店:玉米秸秆变成宝贵资源    本报记者 单保江通讯员 张秀贵

玉米秸秆怎样直接还田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新技术    宁津县农业局 刘忠强

撑起“科技伞”抵御多雨天    王绘丰 首席记者 曾庆霖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误区多    景县王千寺镇政府 李天亮

“秸秆变宝”技术全程无“三废”    安莹

秸秆产业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丁永宏

“吃”进玉米秸秆 “吐”出肉蛋果蔬    本报记者 孙春晓 通讯员 于本生

玉米秸秆“烧”出生态农业循环链    本报记者 侯永锋

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研究    徐杰

秸秆培肥土壤对大孔隙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    耿玉辉

培养条件下小麦及玉米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特性研究    Shaukat Ali Abro

植物细胞壁降解真菌及酶的研究    谢占玲

畜禽粪便高温堆肥机理与应用研究    李吉进

南方典型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    周萍

松嫩草原重度盐碱化草地玉米秸秆改良研究    吴泠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机理试验研究    高梦祥

利用蚯蚓对长春地区两种农业废弃物分解作用研究    辛未冬

两种木霉混合菌产酶的条件优化及其对玉米秸秆降解的研究    李国强

玉米秸秆微生物预处理工艺筛选    姜洁

腐秆剂对水稻秸秆快速腐熟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    杨帆

玉米秸秆皮和瓤的综合利用    张红杰

作物秸秆与城市污泥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碳氮磷及重金属转化研究    李必琼

水稻秸秆不同工艺条件下发酵液作为底物的产絮效能研究    王哲

玉米秸秆与畜禽粪便堆料发酵技术研究    韦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