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风电机组动态载荷特性及主动抑制策略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37:26
热度:

风电机组动态载荷特性及主动抑制策略研究【摘要】:风力发电是发展最快也是当前最具潜力、可大规模应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之一。风电机组受随机风、风切变和塔影效应、外部电网扰动等因素影响

【摘要】:风力发电是发展最快也是当前最具潜力、可大规模应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之一。风电机组受随机风、风切变和塔影效应、外部电网扰动等因素影响,加之其大型化发展带来的叶片、塔筒、传动轴等部件柔性大、阻尼小的特点,导致风电机组所承受的动态载荷不断增加且异常复杂。研究风电机组的动态载荷特性及其主动控制策略,对提高其安全可靠运行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以双馈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围绕风电机组的动态载荷特性涉及的建模与控制,深入开展其机电联合仿真模型以及抑制风电机组叶片、塔筒和传动链等关键部件动态载荷控制策略的研究,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①为了提高风电机组载荷仿真计算速度以及对变桨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设计,针对电动变桨驱动系统的传统简化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风电机组动态载荷特性的问题,论文提出一种考虑电动变桨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的改进简化传递函数模型。首先,基于电动变桨驱动系统的感应电动机电压方程和控制策略,建立其详细传递函数模型;其次,通过传递函数等效、传递函数框图化简和灵敏度分析等方法,推导并建立考虑其动态特性的改进简化传递函数模型;最后,为了验证改进简化模型在风电机组载荷仿真和变桨控制设计方面的有效性,论文对其频域特性及其对变桨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传统一阶惯性环节模型以及实际电动变桨驱动系统样机测试结果进行比较。②鉴于现有风电机组载荷仿真模型很少考虑电气系统动态对机组动态载荷特性影响的问题,论文提出并建立基于不同仿真平台的双馈风电机组机电联合仿真模型。在风电机组的机械结构方面建立风速、空气动力和机械动力模型,在电气系统方面建立详细的双馈发电机及其控制策略模型。综合变桨驱动系统的改进简化传递函数模型和机组的其他子系统模型,基于Turb Sim、Aero Dyn、FAST及Matlab/Simulink四种软件/程序,建立适合动态载荷特性分析的双馈风电机组机电联合仿真模型。最后,为了验证所建联合仿真模型在风电机组载荷特性分析方面的有效性,对不同电动变桨驱动系统简化模型以及不同发电机模型下的机组载荷特性进行仿真比较,并和某样机的实测载荷数据进行对比。③针对叶轮扫略面内风速不均衡导致的风电机组谐波载荷问题,论文分析了其谐波载荷特性,借鉴电气系统谐波抑制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比例-谐振(PR)独立变桨的风电机组谐波载荷抑制策略。首先,分析叶根弯矩谐波载荷对轮毂载荷的影响规律及其抑制机理。其次,为了使PR独立变桨控制策略更具鲁棒性,建立了周期时变叶片系统的平均线性化模型,对控制策略中的PR控制器参数进行设计;为减少叶片柔性和变桨驱动系统动态引起的控制系统相位偏移,也对控制策略中的相位补偿器参数进行分析。最后,对所提独立控制策略在系统参数周期时变情况下的稳定性进行探讨,并就其谐波载荷抑制效果与常规统一变桨控制策略进行仿真比较。④针对叶片安装角误差可能导致的风电机组不平衡载荷问题,论文分析了叶轮不平衡风电机组的载荷特性,并提出一种基于解耦科尔曼变换的不平衡载荷抑制的变桨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并仿真验证叶轮不平衡情况下机组的载荷特性及变化规律。其次,针对叶片和变桨驱动系统的传统科尔曼变换模型存在的变量耦合,利用前馈补偿方法设计控制策略的解耦控制器;并利用单输入单输出理论对其主控制器参数进行分析。最后,对基于解耦科尔曼变换的变桨控制策略的稳定性、不平衡载荷的跟踪控制能力以及叶轮转速变化的适应性进行频域分析,并就其不平衡载荷抑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⑤针对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自身阻尼小,易受扭振载荷影响的问题,论文分析了风电机组传动链的扭振特性,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理论,提出一种抑制传动链扭振载荷的阻尼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推导传动链的不同传递函数模型,对其扭振特性进行频域分析。其次,考虑传动链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对论文提出的传动链MPC阻尼控制策略的预测模型、预测误差校正、优化目标函数进行设计。最后,以基于带通滤波器的传统传动链阻尼控制策略作为比较对象,对MPC阻尼控制策略在传动链参数改变情况下的阻尼控制性能进行零极点分析,并对其在电网故障下的传动链扭振载荷抑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上述研究成果对分析风电机组载荷特性,降低风电机组叶片、塔筒和传动链等关键部件的动态载荷,并提高风电机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也为大型风电机组载荷抑制策略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风电机组 机电联合仿真模型 载荷抑制 变桨控制 转矩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31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1
  • 1 绪论11-21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2-18
  • 1.2.1 风电机组建模及载荷分析的研究现状12-15
  • 1.2.2 风电机组载荷主动控制的研究现状15-18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18-21
  • 2 电动变桨驱动系统的改进简化传递函数模型21-37
  • 2.1 引言21
  • 2.2 电动变桨驱动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21-24
  • 2.3 电动变桨驱动系统的改进简化传递函数模型及其频域特性分析24-32
  • 2.3.1 电动变桨驱动系统的详细传递函数模型24-26
  • 2.3.2 电动变桨驱动系统改进简化传递函数模型的推导26-30
  • 2.3.3 电动变桨驱动系统改进简化传递函数模型的频域特性分析30-32
  • 2.4 改进简化传递函数模型的样机测试和仿真验证32-34
  • 2.4.1 负载扰动下的动态特性验证33
  • 2.4.2 给定时变桨距角信号下的动态性能验证33-34
  • 2.5 小结34-37
  • 3 双馈风电机组机电联合仿真模型及其载荷特性分析37-59
  • 3.1 引言37
  • 3.2 双馈风电机组机电联合仿真模型的整体结构37-39
  • 3.3 风电机组空气和结构动力模型39-44
  • 3.3.1 基于TurbSim的风速模型39-41
  • 3.3.2 基于AeroDyn的空气动力模型41-42
  • 3.3.3 基于FAST的柔性机械结构动力模型42-44
  • 3.4 双馈发电机电磁暂态及控制模型44-49
  • 3.4.1 双馈发电机电磁暂态模型44-45
  • 3.4.2 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45-47
  • 3.4.3 机侧变流器控制策略47-49
  • 3.5 双馈风电机组机电联合模型的仿真及验证49-56
  • 3.5.1 不同变桨驱动系统模型下风电机组载荷特性的仿真比较49-52
  • 3.5.2 不同双馈发电机系统模型下风电机组载荷特性的仿真比较52-54
  • 3.5.3 双馈风电机组机电联合仿真模型与实测数据比较54-56
  • 3.6 小结56-59
  • 4 风电机组谐波载荷特性分析及其比例-谐振独立变桨抑制策略59-79
  • 4.1 引言59-60
  • 4.2 风电机组的谐波载荷特性分析60-63
  • 4.3 抑制谐波载荷的比例-谐振独立变桨策略及其性能分析63-71
  • 4.3.1 抑制谐波载荷的比例-谐振独立变桨策略63-64
  • 4.3.2 控制系统的线性化模型64-65
  • 4.3.3 控制器参数设计及其性能分析65-71
  • 4.4 抑制谐波载荷的比例-谐振独立变桨策略性能仿真验证71-76
  • 4.4.1 等值疲劳载荷介绍71-72
  • 4.4.2 风电机组谐波载荷特性分析与比较72-75
  • 4.4.3 风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与比较75-76
  • 4.5 小结76-79
  • 5 叶轮不平衡风电机组的载荷特性分析及其抑制策略79-99
  • 5.1 引言79-80
  • 5.2 叶轮不平衡风电机组的载荷特性分析80-84
  • 5.2.1 叶轮不平衡风电机组的载荷特性分析80-82
  • 5.2.2 叶轮不平衡风电机组载荷特性分析的仿真验证82-84
  • 5.3 抑制不平衡载荷的变桨控制策略及其控制器参数设计84-92
  • 5.3.1 抑制不平衡载荷的变桨控制策略84-87
  • 5.3.2 控制系统的科尔曼变换模型及其耦合特性分析87-89
  • 5.3.3 解耦控制器及主控制器设计89-92
  • 5.4 抑制叶轮不平衡载荷的变桨控制策略性能仿真验证92-97
  • 5.4.1 风电机组载荷特性分析与比较93-96
  • 5.4.2 风电机组运行特性分析与比较96-97
  • 5.5 小结97-99
  • 6 风电机组传动链扭振特性分析及其载荷抑制策略99-119
  • 6.1 引言99-100
  • 6.2 风电机组传动链扭振特性分析100-102
  • 6.3 基于带通滤波器的传统传动链阻尼控制策略及其性能分析102-106
  • 6.3.1 基于带通滤波器的传统传动链阻尼控制策略103-104
  • 6.3.2 基于带通滤波器的传统传动链阻尼控制策略的性能分析104-106
  • 6.4 抑制传动链扭振载荷的模型预测阻尼控制策略106-112
  • 6.4.1 传动链模型预测阻尼控制器设计107-110
  • 6.4.2 传动链模型预测阻尼控制策略的性能分析110-112
  • 6.5 传动链模型预测阻尼控制策略的性能仿真验证112-116
  • 6.6 小结116-119
  • 7 结论及展望119-123
  • 致谢123-125
  • 参考文献125-135
  • 附录135-137
  • A. 双馈风电机组参数135-136
  • A.1 电动变桨实验系统和模型参数135-136
  • A.2 NREL WP 1.5-MW风电机组参数136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136-137
  • B.1 已发表或录用的主要学术论文136-137
  • B.2 承担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13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异步风电机组接入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及控制    关宏亮;迟永宁;戴慧珠;杨以涵;

兆瓦级风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测试平台设计    汪海波;田炜;鲁斌;刘剑;

基于风剪切和塔影效应的大型风力机载荷分析与功率控制    孔屹刚;顾浩;王杰;王志新;徐大林;

直驱式风电机组机电暂态建模及仿真    高峰;周孝信;朱宁辉;苏峰;安宁;

不对称电网故障下风力发电系统机械载荷分析(英文)    闫卓;宋战锋;张超;李阳;

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原因分析及对策    何世恩;董新洲;

基于有限元法的风力机塔架结构动态分析    陆萍,秦惠芳,栾芝云

水平轴风力机叶片动态响应分析    刘雄;李钢强;陈严;叶枝全;

解耦控制的现状及发展    马平,杨金芳,崔长春,胡胜坤

海上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发展和展望    郑小霞;叶聪杰;符杨;

大型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柔性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邢作霞

风力发电机组参数化建模及载荷控制研究    孙宏利

风力发电机组载荷控制的研究    接勐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传动链转矩波动控制    付德宝

基于模糊滑模控制器的PMSM伺服系统    杨玉东;刘保连;

双环模糊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张春,郭兴众

直接转矩控制中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郭兴众;

基于零矢量插入的矢量细分的PMSM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李敏;陈其工;江明;

在负功率下四象限变频器的DTC直接转矩控制的应用    刘春英;朱兵;

电机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虚拟实验的开发    汪小平;洪乃刚;范国伟;

变量施药系统电机调速的仿真研究    韦韫;邵陆寿;

交流变频调速中的直流制动    周小群

变频系统在风机节能中的应用    杨兴义;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研究    陈世军;郭智生;江善和;

基于STM32纯电动汽车电驱控制研究    胡伟明;

基于起停式飞剪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陈秀;刘勇夫;冀晓童;高扬;徐青;王辉;

无轴承异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研究    朱熀秋;李烽;潘伟;孙晓东;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试验平台及驱动系统设计    朱通;朱熀秋;孙永波;郝晓红;

基于EKF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    陈翠;孙衢;王旭光;

基于损耗模型和模糊搜索的异步电机最优效率控制方法    虞正民;颜文俊;包哲静;

基于霍尔元件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    刘星桥;韩辉;鲍丰亮;

基于模糊PID复合前馈控制的电脑横机定位控制系统    潘海鹏;冯孝燕;苏良瑶;

多变量耦合系统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研究    潘海鹏;杨兆海;任佳;陈维芹;

基于端口受控哈密顿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控制方法研究    刘星桥;陈功;韩辉;

开关磁阻电机在船舶电力推进中的应用研究    许爱德

数字化PWM逆变系统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杨金辉

交流伺服系统自适应滑模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万宇宾

延迟焦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与性能评估    周猛飞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王哲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井艳军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载荷控制策略研究    王晓东

变频电源供电永磁同步电动机几个关键技术研究    赵国新

基于飞轮储能的柔性功率调节器关键技术研究    陈仲伟

交流伺服系统自调整技术研究    覃海涛

基于DSP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研究    杨亮

基于DSP+FPGA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驱动器研究    凌刚

立式刨切机机构设计优化    于张喜

基于FPGA的跑步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研究    高圆圆

电流型Z源逆变器主电路控制策略研究    翟清震

二维转台控制系统    魏光宇

气垫式流浆箱智能解耦控制系统    徐玉颖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葛金法

兆瓦级风机变桨系统研究    李文博

船模自航试验遥控测试研究    秦余钢

2006年世界风电发展    

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建模和仿真研究    齐晓军;魏毅立;

风电机组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与运行维护    苏连成;李兴林;李小俚;张燕辽;张仰平;

风力发电的前景探讨    叶昌林

双馈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研究    马小亮,刘志强

几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方案的对比分析    马洪飞,徐殿国,苗立杰

风力发电系统中的风力机模拟    汤凌峰;梅柏杉;

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    雷亚洲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刘其辉,贺益康,赵仁德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电系统运行研究    贺益康,郑康,潘再平,刘其辉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载荷控制策略研究    王晓东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关键技术研究    卞松江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智能控制研究    张新房

大型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林勇刚

大型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柔性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邢作霞

基于有限元法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优化设计与分析    李华明

基于专家决策的钻井液设计研究    胡庆辉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自抗扰控制    宋战锋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系统设计及其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郭威

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的研究    高学敏

风力发电机传动链性能分析与研究    杨兴满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桨距控制方法研究    韩春荣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研究    任丽蓉

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    王江

基于直流电动机的风力机特性模拟试验平台的研究    刘博

3MW双馈式风电机组变桨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姚兴佳;侯世旭;王晓东;刘颖明;

大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建模与仿真    李晶,宋家骅,王伟胜

多机头并联机组实验台及试验方法    孙晓伟;

《风力机组控制技术》教材编写心得    霍志红;郑源;许昌;赵振宙;

风电机组变桨系统的研究    方涛;黄维学;

风电机组动态仿真平台设计方法研究    俞黎萍;

风电机组叶片结冰研究现状与进展    王聪;黄洁亭;张勇;韩爽;

基于配置文件的风速与风电机组通用模型设计及应用    段斌;王俊;苏永新;

630MW机组DCS与DEH一体化升级改造    朱又生;

半封闭螺杆冷水机组PLC控制系统    王铁梅,石广

双馈风电机组主动参与电网电压调节控制研究    张宪平;赵广宇;潘磊;秦明;

临港燃机“机组一键启停”在进程中    马菊兰;

REpower1.5MW机组安全及低电压穿越分析    王明军;庞靖宇;

SOE在K201机组中的设计及实现    孙伟;

提前测风优化风电机组运行研究    王兆邻;张华耀;

印度300MW机组DCS项目的系统配置及优化    诸李君;康磊;肖伯乐;

远景能源:不走寻常路    徐涛;

监控系统故障导致机组100%转速烧损风闸事件研究    李霞;

对冷水机组台数控制的一些研究    宁涛;

800MW机组DCS系统及问题与对策    潘书林;孙笑;袁宏宇;

上海石化CFB机组控制技术世界领先    记者 吕向荣通讯员 吴飞

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实现“中国制造”    黄全权常玉洁

抢占百万千瓦机组汽轮机控制制高点    吴科

风电机组载荷建模及仿真优化研究    韩花丽

风电机组动态载荷特性及主动抑制策略研究    杨超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井艳军

兆瓦级风电机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研究    单光坤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模型及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    李晶

永磁式直驱风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刘颖明

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并网故障机理与分析模型研究    欧阳金鑫

变速风电机组的虚拟惯性与系统阻尼控制研究    张祥宇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动态载荷控制策略研究    王晓东

低风速风电机组风轮气动优化设计及优化控制研究    宋海辉

大型直驱永磁风电机组技术改造及系统优化分析    刘旭隆

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与联合仿真平台设计    张国强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莫品豪

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机组状态监测研究    王羽

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多目标优化控制    侯世旭

多兆瓦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刘国祥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分析    朱雯

风电机组的优化选型与布置研究    李刚

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策略研究    李晓钰

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策略的研究    龚宇琴